李清照的添字醜奴兒主要內容是什麼

  《添字醜奴兒窗前誰種芭蕉樹》是李清照南渡之後所作的一首詞,句中充滿了對丈夫趙明誠的思念之情。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李清照的添字醜奴兒主要內容,望大家喜歡。

  李清照的添字醜奴兒主要內容

  全詞的內容為:“窗前誰種芭蕉樹,陰滿中庭。陰滿中庭,葉葉心心,舒捲有餘清。傷心枕上三更雨,點滴霖霪。點滴霖霪,愁損北人,不慣起來聽。”

  這首詞充滿了悲傷壓抑的情感基調,詞人通過雨打芭蕉引發了對往昔歲月的追憶,其中夾雜著對家鄉的思念之情。詞的上闋,以設問句的形式寫出“窗前誰種芭蕉樹”,好像在向他人詢問,這棵芭蕉的主人是誰。隨後用“陰滿中庭,葉葉心心”描繪出芭蕉枝繁葉茂的場景,其使用“葉葉心心”四個疊字,將芭蕉葉連綿起伏的形態生動地展現在讀者眼前。而李清照此時的心事就如同這舒展綿綿的芭蕉葉一樣,一重又一重。在詞的下闋,李清照進一步借景抒情,用“傷心”二字,將自己孤獨愁苦的心情刻畫的淋漓盡致。此時,窗外的雨落在芭蕉葉上,發出不間斷的滴答聲。詞人心中無限愁苦,面對國破家亡的傷痛,李清照只能在回憶中度日如年。這首詞雖然短小精簡,但是卻極其豐富地表達出作者多樣的愁思,是寓情於物,借景抒情的佳作。

  根據作者流露出的思想感情推測出,這首詞是李清照寫於公元1129年之後。那時的李清照剛經歷了丈夫趙明誠的離世,又碰上了建炎南渡,李清照在極為壓抑苦悶之下,寫出了這首詞,表達處自己對故鄉和家人的無窮思念。

  李清照的釣臺主要內容是什麼

  鉅艦只緣因利往,扁舟亦是為名來。往來有愧先生德,特地通宵過釣臺——《釣臺》。這首詞是李清照在滅國之後逃亡的時候所作的,途徑嚴子陵釣臺,出於對嚴子陵的尊敬和崇拜而作。

  詩的前兩句主要寫出了自己對名利的淡薄,用凡夫俗子總是追求名利來襯托自己。凡夫俗子多忙、多累其實就是為了利,僅此而已。名、利都是一些以錢財、權勢為準則的凡夫俗子貪圖享樂追求的,詩句裡也出現了嚴子陵,李清照用凡夫俗子的追求名利著重體現嚴子陵的歸隱和淡薄名利的高尚情節。

  詩的後兩句直白的說出嚴子陵淡泊名利,而自己愧對於他,這裡的自己並不是李清照自己,她只是反映出自己所處的年代裡追求名利的人很多,李清照希望自己也能和嚴子陵一樣淡泊名利。

  這首七言絕句全詩一二句和三四句之間的對比非常的鮮明,寫出了自己掙脫不掉追求名利錢財的社會,同時也不願意為追求名利的社會而束縛,表現出李清照高風亮節的高尚情操和心懷。

  這首詩只用了28個字卻說出了自己的心態、臨過臨安的感想和對於這個社會的批判。表現的是詞人矛盾的心理,自己想像嚴子陵一樣淡泊名利,卻又無可奈何在這個社會裡受到的束縛。同時也表達出自己對於嚴子陵的崇拜與尊敬,更加嚮往的其實是嚴子陵所處的那個時段。有極大的歸隱之心。

  李清照的別是一家是什麼

  古代的傳統思念觀念是很強大的,然而李清照的“別是一家”卻向世人展示了保守的詩詞從模糊的理解升級為理論性的理解。更是提出詩詞中的詞“別是一家”。打破了蘇軾、歐陽修等人的以詩為詞的保守觀念。

  李清照查閱數百年曆史的詩詞,先確定自己的詞體,以故事性來說明詞和歌唱之間的關係,後來又肯定歌詞裡邊的協音律格,並說蘇軾等人的詞,沒有格律而言。詞是以歌唱的格律來對應、嚴律的寫出來的。這是李清照詞的創新和保守詩詞不同的第一點,格律不同。

  李清照後來著重開始針對內容提出改變,以前的詩詞大多都是抒發感情和心裡的感受或者是喻人、襯托等。她提出以“秦觀為情致的代表”。主要是體現在內容上的柔情、思念、男女戀情等詞的抒發來襯托“別是一家的內容”。

  慢慢的李清照所作的詞和傳統的詩詞有了很大的區別,雖然律調和內容得到了很大的變化,但是風格上還是和以前的傳統保守詩詞無異,李清照這個時候並不能做到真正的“別是一家”。李清照再次從所作的詞風格上加以改變。從風格上改變就不僅僅是格律和內容,還有一些鋪設性和襯托,敘事主要以文雅為主。

  就這樣結合“作詞形式音律、內容和表達上的改變,李清照的別是一家終於與保守派所作的詩詞大有不同”。體現出了詞的藝術體型也為傳統詩詞開創了新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