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型黨組織建設心得體會

  加強創新型黨組織建設,既是馬克思主義創新型政黨建設的一項基礎工程,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必然要求。小編為大家帶來了,歡迎大家參閱。

  篇一

  提出建設學習型、服務型、創新型黨組織這一重大命題,在黨的全國代表大會報告中是第一次。這標誌著我們黨對時代發展脈搏和新形勢下黨的建設規律的認識、把握達到了新高度,既堅持了馬克思主義執政黨的基本定位,又提出了加強和改入黨的建設的新目標、新要求。從當前我國的黨建形勢來看,建設學習型服務型創新型黨組織是時代之需、興黨之需、發展之需、人民之需。

  一、 構建便捷化的服務組織體系。

  推進網格化服務,各鎮街以村***居***、社群為單位,以聚居點、樓宇小區為單元,以黨員戶為中心,分層次、按區域劃分網格,分別牽頭各自區域內的服務工作,健全黨組織服務功能

  二、 培養高素質的服務幹部隊伍。

  以“學政策、轉觀念、強服務”為主題,通過專題講座、座談交流、情景模擬、學員論壇等形式,每年至少一次全覆蓋培訓基層幹部,提升工作能力

  服務型基層黨組織重在服務,服務主體是黨員和幹部,服務客體是人民群眾。因此,建設強有力的服務型黨組織,關鍵要有支服務意識強、服務境界高、服務能力過硬的高素質隊伍相適應。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絡是我們黨最本質的特徵和最大的政治優勢,脫離群眾、消極腐敗是我們黨長期執政的最大危險。建設服務型基層黨組織,就是為了強化基層黨員幹部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宗旨意識,始終把人民群眾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不斷增進與群眾的感情;就是為了更好地貫徹群眾路線,堅持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切實解決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使我們黨始終得到人民的擁護和支援。

  篇二

  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逐步建立和完善,基層黨組織建設面臨許多新情況新問題,一些黨員幹部的思想作風、工作方法和領導方式不適應新形勢的發展變化。因此,基層黨組織建設必須從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的高度,適應形勢的發展變化,大膽改革創新。

  一、在黨組織設定上創新。要針對基層黨組織所處社會組織的不同類別、不同特點,積極創新黨的組織設定,使黨組織的設定與所有制形式、與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要求相適應。黨組織可大體分三塊設定:一是以行政事業機構為單位設定黨組織。二是農村以行政村為單位設立黨組織。也可打破原來以單一的行政村和鄉鎮企業為單位設定黨組織的模式,以工業小區、農村專業協會和小城鎮為依託,在本鄉鎮範圍內組建跨行政村的工業小區、專業協會和社群黨組織。並要適應農村工業和新經濟組織發展的需要,把支部建在龍頭企業和產業鏈上。三是城鎮非機關部門以社群為單位,以企業、街道***小區***、協會為依託建立黨組織。針對非公有制經濟組織的特點,要通過單獨組建、聯合組建、掛靠組建、多方聯建等方式,靈活設定黨組織,並逐步建立健全黨員管理網路和管理機制。去年,我們將47家置換企業、1093名關停破產改制企業黨員就近移交社群或部分鄉鎮管理,新建黨組織76個,有效解決了停破產企業過去“有黨員無組織,有組織無活動”的問題。

  二、在黨員先進性的考核標準上創新。在黨員先進性考核標準上要堅持普遍性與特殊性相結合,對所有黨員在以黨章、黨紀等規章制度進行教育和約束的同時,要根據其不同的身份、職業、崗位提出具體、明確的考核標準。對農村黨員,我們提出了“七個帶頭”,即帶頭堅定信念,帶頭搞好學習,帶頭致富帶文祕雜燴網富,帶頭履行義務,帶頭遵紀守法,帶頭維護穩定,帶頭倡導文明、破除封建迷信;對城鎮非機關黨員,則要求其堅持黨性原則,帶頭搞好就業和幫扶他人就業,遵紀守法、文明經營、照章納稅以及帶頭參加社群文明建立等六個方面;對機關黨員,要做到“五個帶頭”,即帶頭加強學習、增強黨性,帶頭遵紀守法,帶頭改進作風、服務群眾,帶頭廉潔自律,帶頭依法行政。

  三、在黨員教育管理上創新。對黨員的教育管理要堅持分類指導,不能千篇一律,搞“一刀切”。比如在活動內容上,對農村黨員要進行新知識、新技能、新觀念的教育培訓,幫助其開闊視野,樹立敢富、快富的信心和勇氣,引導其帶頭勤勞致富奔小康;對機關黨員,要圍繞轉變工作作風、提高業務素質和服務水平開展活動;對企業生產一線的黨員,則圍繞愛崗敬業、促進和提升企業效益開展活動。在活動形式上,在農村開展創經濟大戶、做致富帶富黨員活動;在機關部門開展爭創人民滿意公僕、優秀公務員活動;在社群和企業開展帶頭爭做誠信守法經營者、技術能手和優秀社群居民活動等。要儘可能地將活動內容與本職工作結合起來,堅持為新的經濟組織和社會組織所需要,為黨員所歡迎,為職工所擁護,為所有者、經營者所理解和支援。

  近年來,我們結合實際,從思想建設、作風建設、組織建設入手,對加強和改進黨的基層組織建設進行了一些探索。

  在思想建設方面,開展了四項活動。一是以保持黨員先進性為主題的民主評議活動。二是以農村和城鎮非機關部門黨員為重點的培訓教育活動。針對農村黨員、城鎮非機關部門黨員的不同要求,整合縣職業中專、農廣校、黨校等教育資源,分期分批開展培訓,重點進行觀念更新、就業能力、致富能力的培訓教育。三是以在農村廣泛開展以星級文明戶、星級文明小區、星級文明村、小康示範村為主要內容的星級文明建立活動。這一活動的開展,為農村黨員帶頭建設小康社會搭建了一個舞臺。四是以爭先創優為目標的“三級聯創”活動。爭取用3—5年時間,使80%以上村黨組織和90%以上鄉鎮黨委達到“五個好”標準,建立農村基層組織建設先進縣。

  在作風建設方面,著重完善制度。從2002年12月份開始,我們從縣直單位抽調了418名黨員幹部下村任,明確其工作職責和任務,即建強一個班子、發展一批黨員、培育一批亮點、引進一個專案或一筆資金、確保一方穩定,同時幫助鄉村搞好防汛抗災等中心工作。下派支書通過幫辦實事,扶貧幫困,密切了黨群幹群關係;通過發展黨員和抓村級班子建設,加強了基層黨組織建設;通過參與經濟工作,聯絡專案和駐村入戶,改進了幹部作風;通過法律宣傳教育和依法調處矛盾糾紛,維護了農村穩定。對鄉鎮和縣直部門單位實行分類排隊和鄉鎮副職分類考核制度。2002年以來,我們對鄉鎮和縣直部門按工作情況評為一、二、三類,堅持獎優罰劣。對好的班子、幹部進行了表彰,對差的班子、幹部和不稱職幹部進行處理和調整。對鄉鎮副職分管工作按16條線,分別排出前5名和後5名,對前5名通報表彰,對後5名進行批評和誡勉,對3名排名落後、工作較差的實行就地免職。我們還實行文明建設千分制目標考核制度。對縣直單位和鄉鎮在“三個文明”建設方面的工作量化考核。同時,建立民情熱線網路制度。去年以來,我們將全體縣級領導和200多個縣直單位、鄉鎮主要負責人的手機號碼和工作職責向社會公佈,並建立了相應登記、交辦、處理、反饋和督查制度,構成了幹部監督網、社情民意網、法律服務網和致富諮詢網,在維護社會穩定、促進幹部轉變作風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在組織建設方面,建立了六個機制。縣鄉村三級聯動領導機制,即縣級領導和縣直單位包鄉鎮,鄉鎮負責幹部包村組,村組幹部和黨員聯絡農戶;基層黨委責任機制,明確基層黨委書記為基層黨建的第一責任人,履行好職責;憑黨性、憑政績、憑群眾公論的選人用人機制;建立督查講評機制;後備幹部選拔機制,重點加強後備村支書隊伍建設,確定了736名村支書後備人選,實行了在優秀村支書中選拔國家公職人員制度;農村老支書生活津貼制度和幫扶機制,全縣701名老支書享受了生活津貼,對一些生活比較困難的卸任村支書,由縣級領導和鄉鎮黨委書記定期走訪,並建立了鄉鎮幹部一對一幫扶制度。

  通過加強和改進基層黨組織建設,基層黨組織的戰鬥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範作用得到充分發揮,一個幹事創業的濃厚氛圍正在全縣形成。

  篇三

  時間如梭,歲月如流,回顧培訓日子,時間雖短,但選題廣泛,內容充實,在培訓期間學習如何抓好專案化管理黨建工作、領導幹部如何樹立正確的幸福觀、中國共產黨黨史和如何化解基層矛盾等內容,通過這次培訓使我進一步豐富了理論知識,更新了思想觀念,增強了做好本職工作的緊迫感與使命感。

  一、培訓體會

  1、要勤奮學習,不斷提高素質。時代在進步,社會在發展,科技進步日新月益,知識更新日益加快,學習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象螞蟻搬家那樣不斷地日積月累,象蜜蜂釀蜜那樣做到深加工。要勤于思考,善於積累,不僅要從書本過程上學習,還要向實踐學習,向周圍同志學習,才能適應工作的需要,才能做好本職工作。

  2、堅定共產主義理想信念。通過學習我們黨90餘年的光輝歷程,重溫我們黨從成立以來,為中華民族和中國人民建立不朽的功勳。讓我更清楚地認識到,只有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堅持走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才能發展中國,才能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使我明白當前我們的任務是擁黨、立志、向黨。

  3、領導幹部要實踐好正確的幸福觀。謝書記在黨校新校開學典禮上《領導幹部要樹立正確的幸福觀》的講話,從“找準幸福的感覺”、“找到幸福的源泉”、“去除幸福的障礙”等三個方面對“幸福”的概念、幸福的實現進行了全面科學的闡述,對建設幸福宜春具有很強的理論指導性和實踐操作性。學習謝書記的講話,我首先就體會到了接受領導教誨的幸福感。我們要深刻地領會謝書記的講話精神,要樹立正確的幸福觀,更要把正確的幸福觀實踐好。

  4、專案化管理為基層黨建添動力。參照經濟專案管理的方式,對基層黨建實行專案化管理,把黨建工作目標任務分解為一個個專案,有利於進一步明確任務,落實責任,加強指導的針對性和有效性,有利於增強基層黨組織的主動性和選擇性,調動工作積極性,從而結合實際,發揮優勢,統籌各種資源,集中精力打造有特色的黨建精品。

  二、培訓啟迪

  1、在街道黨建工作方面:充分發揮黨支部的平臺,調動黨員的積極性,使廣大黨員在敖陽的經濟社會生活中有作為、有光彩、有保障、有提升。一是搭建更廣闊的平臺,讓黨員有更大作為。二是落實權利義務更全面,讓黨員有光彩面子。三是給予更廣泛關懷,讓黨員有穩定保障。四是更加註重教育培養,讓黨員素質有提升。

  2、在領導幹部樹立正確的幸福觀方面:一是實踐好正確的幸福觀,要堅定理想信念,對黨忠誠。二是實踐好正確的幸福觀,要踐行黨的宗旨,一心為民。三是實踐好正確的幸福觀,要做好本職工作,一心幹事業。四是實踐好正確的幸福觀,要保持清正廉潔,大公無私、淡泊名利。

  3、在專案化黨建工作方面:一是在社群建立“黨群工作室”,吸納駐區單位、黨員積極融入區域建設,激發不同群體發揮各自優勢,積極參與“公民社群”建設。突出抓好社群黨建“五聯”工作。做到組織聯動,陣地聯建,活動聯辦,困難聯助,黨員聯手。二是積極探索社群黨建“網格化管理、組團式服務”新模式,充分調動小區內在職黨員的積極性。三是構建“一居一品”的基層黨建示範點,建立具有敖陽特色的黨建工作新品牌。

  4、在化解基層矛盾方面:針對我街道人口結構多元、群眾思想多樣、重點部位密集、治安狀況複雜的情況。我們一是要進一步加大排查力度,化解不穩定因素。二是要進一步加大防範力度,控制可防性案件。三是要進一步加大整治力度,消除治安隱患。四是要進一步加大穩控力度,防止群體性事件。

  三、培訓感受

  回顧昨日,兄弟縣市的工作理念,工作氛圍,深深感染著我、激勵著我。面對自己的家園,面對深愛的居民朋友,還急需快馬加鞭,一是以著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著力為民辦實事,努力提高執政的素質;二是積極打造和諧、平安、幸福的社群。著力化心結、解民憂、幫民困,提升居民的幸福指數;三是思索不止,奮鬥不已,謙虛謹慎,追求不止的工作作風開展工作;四是奉獻愛心、超越自我、完善自我的姿態工作在街道,立足在社群,讓街道社群確實成為居民的港灣,溫馨的家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