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運動與健康關係的優秀文章

  體育作為促進人類健康的一種方式已得到各界的廣泛認同,體育健康促進已成為一個明確概念。下面是小編為你精心整理的體育運動與健康關係的文章,希望對你有幫助!

  體育運動與健康關係的文章篇1

  關鍵字:體育運動、體育教育、身心健康

  引言 隨著科學知識的普及和日常生活經驗的積累人們逐漸意識到運動有利於增強體質和體能。然而當一個人在生活、學習或工作中面對壓力、遭受挫折而出現心理障礙時很少想到通過運動來改善情緒、消除心理障礙。人們更不知道堅持有規律的體育鍛煉是預防一些心理疾病、保證心理健康的最佳方法。實際上體育運動既是身體活動又是心理活動和社會活動因此人們要達到身體、心理和社會適應的完美狀態追求高品質的生活那麼有規律的體育運動是必不可少的一種健康的生活方式。健康的心理主要包括智力正常、心理特點符合年齡、完整的人格、尊重自己、尊重他人、人際關係的心理適應等等。心理健康的青少年胸懷坦蕩、舉止大方、言行一致能正確地評價自己和他人尊重他人有禮貌有修養尊重別人的意見但有自己的主見不盲從不輕信正確地對待自己周圍各種各樣不同的關係行為協調、反應適度具有良好的意志品質等。經常參加體育運動是增強體質、促進健康的最有效手段可鍛鍊人的意志增加自信心並具有減輕應激反應以及降低緊張情緒的作用。通過體育運動可以增加人與人之間的接觸使人身心愉快並能從中獲得社會需要感的滿足。大量研究表明體育運動是一種低經濟支出、低風險和低副作用的有效改善心理健康的手段。體育運動對心理健康的積極影響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 提高智力功能 想像力和思維能力。長時間地進行腦力勞動後通過體育運動有益於呼吸、血液迴圈和神經細胞興奮與抑制的交替更有助於學生的注意力、記憶力、想像力、思維分析等心智慧力的健康發展並可使人情緒穩定、性格開朗、疲勞感下降這些非智力成分對人的智慧開發具有促進作用。智力功能是指個人在認識過程中表現出來的認知能力。它包括觀察力、記憶力、想像力等。 在運動環境中有助於學生對事物做出迅速正確的判斷、提高認知能力。因此經常參加體育運動能改善人體中樞神經系統功能提高大腦皮層的興奮和抑制的協調作用。同時神經系統的興奮和抑制的交替、轉移過程也得到加強從而有效改善大腦皮質神經系統的均衡性和準確性促進人體感知能力和觀察能力的發展並使思維的靈活性、協調性和反應速度等得到改善和提高。

  二 培養堅強的意志品質 意志品質既是在克服困難的過程中表現出來的又是在克服困難的過程中培養起來的。從某種程度上說體育運動作為一種生活的袖珍模式是人成長過程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意志品質是指一個人的果斷性、堅忍性、自制力以及勇敢頑強和主動獨立等精神。在體育運動中要不斷克服客觀因素如氣候環境條件的變化、身體素質與能力的限制或者意外等和主觀困難如緊張、畏懼、失意、疲勞等這當中包含了來自生理、心理、體內、體外等各個方面的因素。經過較長時間的鍛鍊和磨鍊後不僅能增強體質更重要的是能夠培養勇敢頑強、勇於戰勝一切的良好意志品質。從運動中培養起來的堅強意志品質往往可以遷移到日常的學習、生活和工作中去。 發展認知能力提高學生社會適應能力。 通過運動可發展認知能力減少認知障礙改善人對環境的適應能力維護心理健康。同時從社會學角度看體育遊戲、競技體育和體育競賽實質上是社會生產和社會生活的一種模擬體育精神是現代社會精神的縮影許多教學活動的內容和形式實質上就是對社會生活的一種模擬。在這些活動中學生將獲得成功與失敗、優勢與劣勢、群體與個體、合理與不合理等種種體驗將對學生情感的陶冶、人格的塑造人生觀和價值觀的確立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

  三 協調人際關係 我國著名醫學心理學教授丁瓚指出人類的心理適應最主要的就是對於人際關係的適應人際關係是影響一個人的心理是否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在生活中我們常可以發現那些人際關係好的人總是心情愉快、精神飽滿對什麼事情都充滿樂趣這些人生活得很愉快、很舒暢而那些人際關係不好的人常無精打采、鬱鬱寡歡缺乏生活的樂趣。然而體育運動可以改變這一現象體育運動是來源於生活而高於生活的一種特殊活動是人的自身、人與自然、人與人之間的溝通與交流。大學生在參加體育運動中特別是在體育競賽中按照專案競賽規則共同參與在充分發揮個人技術特長的同時又相互配合、相互協助共同享受獲勝的喜悅忍受失敗的心酸共同體會體育活動的無限樂趣和體育文化的內涵使大學生學會處理人際關係促進人的社會化過程使其個性日趨完善。

  四 改善機體健康狀況為心理健康提供物質基礎 體育運動最大的特點就是通過身體運動的方式直接改變人在安靜狀態下生理、心理活動方式。促使身體各機能系統進入積極活動狀態從而使全身血液迴圈加快各器官處於高度興奮和活躍狀態把安靜時處於長期關閉狀態的毛細血管、肺泡、肌纖維和神經細胞儘可能地啟用起來從而使各器官的血液獲得充足的氧氣和營養物質。健康的機體、良好的神經系統和各部分機能系統是人的心理髮展的生理基礎也是保證人們心理健康的一種物質前提。

  五 治療心理疾病 大量研究表明體育運動能預防和治療心理疾病。美國的一項調查顯示1750 名心理醫生中有 80的人認為體育運動是治療抑鬱症的有效手段之一60的人認為應將體育運動作為一種消除焦慮症的治療方法。美國的一位心理學家對大學生做跑步試驗發現跑步能成功地減輕大學生在考試期間的焦慮情緒且發現適當的步行達到最大吸氧量的 35~65亦能降低焦慮狀態的血壓。

  六 調控情感情緒及時發現和消除學生心理障礙 情緒是心理健康的晴雨表學生在體育活動過程中的行為、表情、意志等外在表現是其心理狀態的真實反映在運動中很容易發現存在不同心理障礙的學生。通過體育鍛煉可以減緩和治療某些心理障礙和心理疾病使緊張、憂愁、焦慮、壓抑、沮喪等不良情緒得以宣洩使人輕鬆愉快心情舒暢。目前國內外研究認為運動鍛鍊能改善人的心理狀態消除心理障礙和治療心理疾病。美國一位心理學家對大學生作跑步試驗發現跑步能成功減輕大學生在考試期間的焦慮情緒經常參加體育活動的人普遍體會到打打球、跑跑步、練練拳等會使緊張的情緒得到鬆弛。

  七 指導學生運用有效的學習方法改善學生的自我監控能力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未來的文盲不再是不識字的人而是沒有學會怎樣學習的人”埃德加富爾。體育教學必須適應時代和未來社會發展的要求應重視對學生學習方法的指導和培養。由於體育教學受到一定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學生難以在有限的時間裡掌握知識與技術技能需要在課外與校外課餘時間進行更多的練習才能掌握與鞏固體育課堂學習的知識與技術技能。 在體育教學過程中師生心理是處在動態之中體育教學的實踐性、緊張性、競爭性、公開性、協同性和集體性等特點決定了體育教學對促進學生的心理健康發展起著特殊的作用師生心理是複雜的、多變的處於主導地位的教師應明察秋毫審時度勢利用教學藝術因人因材施教滿足學生的生理心理需求促進他們運動能力的提高調節他們的情緒情感陶冶他們的情操磨練他們的意志培養他們的合作、競爭的精神完善他們的個性促進他們身心健康發展。

  八 培養學生良好的體育鍛煉習慣 體育運動要取得較大的心理健康效應就必須讓學生養成良好的鍛鍊習慣因為體育運動引起人體構造和功能方面的顯著變化不是短期就能見效的只有經過長時間系統的鍛鍊才能促進學生體質和心理水平的增強。如果中斷鍛鍊則體內各器官和系統的構造及其功能會逐漸消退另外體育習慣已經形成就可以成為體育鍛煉行為內部的動力此時主題的行為是靠內心驅使的而不是靠外在的約束和限制。據此體育教師一要培養學生的體育興趣因為興趣是習慣養成的前提二要強化監督管理學生每天堅持鍛鍊一小時已形成運動心理定勢這是運動習慣養成的重要保證。 總之心理健康教育是學校教育的一項重要內容體育教學是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渠道因此要重視體育教學中的心理健康教育。體育教師在提高學生身體素質和運動技能的同時要充分運用體育課的特點結合學生心理及身心發展規律注重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以促進學生健康心理的形成。

  因此,體育運動對於當代大學的身體素質、身心健康都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參考文獻】

  [1] 黃軻. 大學生的心理健康初探[J]. 宜春醫專學報 , 2000,***S1***

  [2] 李世芬. 試論大學生的心理健康[J]. 現代大學教育 , 1999,***06***

  體育運動與健康關係的文章篇2

  摘要:體育遊戲具有趣味性、競爭性、智力性、約束性等特點,在高校體育教學中,科學合理的運用體育遊戲,有助於大學生自信心、探索精神與創造性的培養,有助於大學生自我意識和智力的發展,有助於消除大學生的心理障礙。它可以作為高校體育教學的輔助教材內容被推廣運用。

  體育遊戲是以體育動作作為基本內容,以遊戲為形式,以增強學生體質為主要目的的特殊的體育活動。它具有健身性、趣味性、智力性等特點,被廣泛運用於中小學體育課的輔助教學。而在大學體育課中往往被忽視。大學生正處於青年中後期,除了青年期具有的不穩定心理狀態外,更有來自大學生特殊社會角色的壓力和特點。因此,他們內心常常充滿矛盾和衝突。由於處理衝突的經驗不足,這對他們的學習和生活不可避免地產生不利的影響,甚至會產生心理失衡,導致心理疾病。據***國家教委對全國12. 6萬大學生抽樣調查結果顯示,有

  20. 23%的人患有不同程度的心理疾病。許多研究表明大學生的心理疾病主要表現為焦慮、恐懼、不相信自己等。作為高校教育工作者的體育教師也要擔負起改善大學生心理健康的重任。體育教學中的體育遊戲以它健身、娛樂、教育的功能能促進大學生的心理健康。它都是集體進行的,學生通過遊戲活動相互交往,能加深同學之間的瞭解,增進友誼。在體育課中科學的增加遊戲教學可以增強大學生的集體榮譽感,培養團結互助的優良品德。體育遊戲可以作為輔助運動技術水平提高的手段,也可以成為促進大學生心理健康的有效鍛鍊方式。 1體育遊戲的特點

  1. 1趣味性

  趣味是遊戲的第一特性,沒有趣味也就無所謂遊戲。體育遊戲能滿足遊戲者好奇和好勝的心理需求。它的趣味性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遊戲包括各種實物及不同型別的動作和活動,刺激人的感觀,引人捧腹大笑產生愉快感。***2***遊戲動作的難度性,採用限制條件、提出要求等,能夠使人積極參加活動,聚精會神於遊戲。***3***遊戲的情景性,遊戲者可以通過自身的動作獲得樂趣並很快進入角色,還可以不受壓抑地實現自己的願望,使自己的情感和態度自然地流露出來,產生身臨其境的角色效應。***4***遊戲的驚險性,驚險的動作能有效地”刺激“與吸引學生,能使人出於自我保護的本能而出現緊張、興奮及集中注意力。

  1. 2競爭性

  體育遊戲具有在明確的規則約束下公平競爭的特點。體育遊戲常以勝負作為結束方式,在遊戲過程中參賽者需要克服外界物質障礙、個人生理障礙和心理障礙,要付出一定的努力才能突出重圍贏得勝利。但這種勝與負和輸與贏不同,不會給學生帶來心理負擔。遊戲的競爭效能培養學生勇敢、頑強、機智、果斷的優秀品質和團結互助的團隊意識及集體主義精神。在體育教學中適當穿插體育遊戲對學生心理髮展有積極意義。

>>>下一頁更多精彩“體育運動與健康關係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