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地理必修三第二章試卷及答案

  西北地區,中國七大地理分割槽之一。包括陝西、甘肅、青海、寧夏及新疆。下面是小編為您帶來的,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高二地理必修三第二章試卷:

  一、單項選擇題***每小題3分,共54分***

  1.關於西北某地區***如右圖***的敘述,正確的是***  ***

>

  A.圖中的地貌型別是黃土丘陵

  B.該地盛行東北風

  C.這種地貌對土地資源造成的危害是沙漠化

  D.治理的措施是引水灌溉

  讀世界主要荒漠分佈圖,回答2~3題。

>

  2.下列荒漠型別一致的是***  ***

  A.A和B         B.B和F

  C.A和D D.B和D

  3.關於圖中荒漠成因的敘述,正確的是***  ***

  A.A地區終年受亞洲高壓影響

  B.B地區深居內陸,遠離海洋

  C.D地區深受副熱帶高壓的影響

  D.F地區處在大陸內部,蒸發強

  4.全球熱帶雨林變化的趨勢是***  ***

  A.毀林速度加快

  B.正以驚人的速度不斷減少

  C.每年毀林面積相當於一個法國

  D.每年有32萬平方千米的雨林被毀

  合理利用水資源,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構築防護體系是防治荒漠化的重要對策和措施。據此完成5~6題。

  5.不同地區的水資源利用方式不同,下列各項中合理的是***  ***

  A.農作區——減少水井數量

  B.草原牧區——合理分配河流上、中、下游水資源

  C.乾旱地區——減少水井數量

  D.農作區——推廣節水農業,防治土壤鹽鹼化

  6.綠洲地區防治荒漠化的正確做法是***  ***

  A.綠洲外圍的沙漠邊緣封沙育草,保持、恢復、發展天然灌草植被

  B.綠洲前沿建立農田防護林網

  C.綠洲內部營造喬、灌木結合的防沙林帶

  D.水源豐富區設定沙障工程

  西北乾旱和半乾旱區的荒漠化成為我國西部工農業經濟發展的巨大阻力,因此我國採取治理荒漠化措施,取得了良好的社會和經濟效益。就荒漠化問題回答7~9題。

  7.荒漠化發生和發展過程中起決定作用的是***  ***

  A.氣候因素 B.地形因素

  C.土壤因素 D.人為因素

  8.西北地區任何有效防治荒漠化的戰略和對策都應以什麼為核心***  ***

  A.控制人口增長 B.消除貧困

  C.節約用水 D.恢復植被

  9.下列正確指示荒漠化的跡象有***  ***

  A.土壤鹼度降低 B.土壤有機質增加

  C.土壤緊實度增加 D.地表反射率降低

  10.雨林被譽為世界生物基因寶庫,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雨林受人類破壞最少,儲存完好

  B.亞馬孫雨林的物種資源佔全球陸地物種的一半以上

  C.亞馬孫雨林的減少對物種基因影響不大

  D.雨林生態的脆弱性是導致物種減少的直接原因

  如圖為植物體的增長與氣溫關係示意圖。讀圖,回答11~12題。

>

  11.在一定溫度範圍內,氣溫越高,植物體生長速度越快,當氣溫為20℃時,其植物體生長速度僅為30℃時的***  ***

  A.20% B.60%

  C.90% D.110%

  12.一山體高5 000米,某日海平面氣溫為40℃,此時山體上植物生長最快的地方是***  ***

  A.山麓地區***海平面***    B.海拔200米的山坡上

  C.海拔1 700米的山坡上    D.海拔5 000米的山頂上

  內蒙古草原是我國重要的牧區,其東部的草原載畜量遠高於西部。據此回答13~14題。

  13.導致內蒙古草場載畜量東西部差異的是***  ***

  ①年降水量 ②海拔高度 ③荒漠化程度 ④人口密度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14.合理利用內蒙古草場資源的措施有***  ***

  ①實行劃區管理,規定適宜的載畜量

  ②減少人工草地,提高天然草地的比重

  ③大力發展種植業,控制畜牧業比重

  ④實施輪牧和輪流打草制度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讀巴西人口分佈圖,回答15~16題。

>

  15.巴西北部人口很少,是因為***  ***

  A.海拔高,地形複雜 B.氣候溫差大,潮溼悶熱

  C.經濟落後,資源貧乏 D.分佈熱帶雨林,開發晚

  16.當前造成亞馬孫雨林毀壞的根本原因和直接原因的敘述,正確的是***  ***

  ①人口增長和貧困——根本原因 ②世界木材的需求量上升——根本原因 ③過度的遷移農業、開闢大型農場和牧場——直接原因 ④商業性伐木、採礦、修路、城鎮建設——直接原因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7.亞馬孫雨林對全球水迴圈和水平衡的作用,主要表現在***  ***

  A.通過光合作用,放出氧氣

  B.起著類似海綿的作用,滯蓄大量降水

  C.亞馬孫雨林所涵養的水量約佔地表淡水總量的50%

  D.亞馬孫雨林的降水量絕大部分是自身產生的

  18.由於人口貧困而導致雨林被毀的最直接的原因是***  ***

  A.過度的遷移農業 B.採礦、修路、城鎮建設

  C.開闢大型農牧場 D.商業性伐木

  二、綜合題***共46分***

  19.讀亞馬孫平原大氣環流示意圖***圖中箭頭表示空氣的垂直運動***,回答下列問題。***20分***

>

  ***1***圖中箭頭代表空氣的上升與下沉,A處氣壓________,C處氣壓________,B代表潛熱釋放,這一過程所形成的降水型別屬於________。此時東京的氣候特徵是________。

  ***2***據研究,該地區地表水直接蒸發量很小,到達該地區的太陽能80%都消耗在________。

  ***3***來自本地區的水汽經上升、冷卻降到地面,相當於亞馬孫流域總降水量的50%,另外50%的降水量來自________________。

  ***4***近年來,亞馬孫流域某些地區降水量減少約20%,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雖然降水量減少,但流入江河水量及洪水反而增加了,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以圖中環流方式進行熱量傳導和水汽輸送的地區,在世界上還有________和________地區。

  20.讀下面兩幅圖,回答問題。***26分***

>

  ***1***從氣溫和降水分析,圖乙中這三地的氣候同屬於________氣候,這三地氣候的共同點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這兩幅圖反映出我國西北地區降水空間分佈的總體規律是________________,形成這一分佈規律的原因主要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自然景觀東西的變化規律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它體現了________的地域分異規律。

  ***3***圖乙中三地緯度差別不太大,吐魯番緯度略高,但氣溫卻高於其他兩地,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由圖中資訊不難判斷,制約我國西北農牧業發展的主導因素是________條件,該地區最易發生的生態環境問題是________。

  高二地理必修三第二章試卷答案:

  [解析] 該題利用西北地區等高線景觀圖考查對荒漠化的認識。結合圖中等高線判斷此處為高原地區;地物呈月牙形推斷為西北荒漠地區典型的新月形沙丘,盛行風為西北風。治理的措施應為有計劃地恢復植被等。

  [答案] C

  [解析] 第2題,荒漠可以分為熱帶荒漠和溫帶荒漠兩種,A和F緯度較高,為溫帶荒漠,B、D、E在副熱帶,為熱帶沙漠。第3題,A***我國西北地區***深居內陸,遠離海洋,加上重重山嶺的影響,因而氣候乾旱;B、D、E都處在副熱帶高壓控制之下,受下沉氣流影響,炎熱乾燥;F地也屬於溫帶荒漠,儘管靠近海洋,但地處盛行西風的背風坡,降水稀少。

  [答案] 2.D 3.C

  [解析] 全球的熱帶雨林集中分佈在南美洲的亞馬孫河流域、非洲的剛果河流域和東南亞地區。目前國際社會把保護的眼光較多地投向亞馬孫雨林,所以亞馬孫雨林的毀林速度有減緩的趨勢。但全球的熱帶雨林仍以驚人的速度不斷減少。

  [答案] B

  [解析] 根據不同地區的環境特徵,結合荒漠化的形成原因,尋找治理措施。

  [答案] 5.D 6.A

  [解析] 該組題考查荒漠化產生的原因及其治理。第7題從題幹中可知決定性因素應是人為因素。第8題,任何措施得以貫徹實施都是以發展經濟為核心的。第9題,用排除法可做。

  [答案] 7.D 8.B 9.D

  [解析] 雨林被譽為世界生物基因寶庫,是由於雨林是全球最古老的生物群落,受人類的影響最小,在生物進化史中,雨林成為地球上繁衍物種最多,保護時間最長的場所。

  [答案] A

  [解析] 第11題,植物體的增長量=光合作用得到的增長量-呼吸作用消耗量。第12題,由圖判斷該植物體在30℃時生長最快,據已知條件計算海拔1 667米的山腰上氣溫約為30℃。理解不同植物生長需要不同的氣候條件,據此可以合理安排農、林業生產。

  [答案] 11.B 12.C

  [解析] 本題主要考查造成內蒙古草原東西部差異的原因和內蒙古草場的合理利用。內蒙古大草原東西部差異主要因素是海陸位置差異,東部距海洋近,夏季風影響深刻,降水量大,荒漠化程度低。合理利用方針是規定合理的載畜量和輪牧及輪流打草制度。

  [答案] 13.B 14.C

  [解析] 第15題,巴西的北部是亞馬孫河流域,分佈著大面積的熱帶雨林,開發歷史短,平原地區氣候溼熱,因此人口較少。第16題,當前造成亞馬孫河流域雨林被毀的根本原因是人口增長、貧困帶來的發展需求,直接原因則有遷移農業、農牧場開發、商業性伐木以及採礦、修路、城鎮建設。

  [答案] 15.D 16.C

  [解析] 該林區的作用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滯蓄降水;二是蒸騰成雲致雨。

  [答案] B

  [解析] 雨林被毀的原因可歸為兩類:一是由於人口增長過快造成的,過度的遷移農業,以獲得更多的糧食;採礦、修路、城鎮建設,以及為不斷增長的人口和移民提供土地和就業機會,就屬於此類。二是由於人口貧困引起的商業性伐木,以木材出口換取外匯,償還債務;開闢大型農牧場,以轉讓土地、出口肉牛和熱帶經濟作物獲取經濟效益就屬於此類。在後一類中,商業性伐木對雨林的破壞是最直接的方式。

  [答案] D

  [答案] ***1***低 高 對流雨 寒冷乾燥 ***2***森林蒸發與蒸騰的水蒸氣之中 ***3***經大西洋上空進入亞馬孫平原的氣流帶來的溼潤空氣 ***4***熱帶雨林被破壞,植物蒸騰作用減弱,空氣中水汽含量減少 森林破壞,涵養水源的能力降低,大量雨水匯入河中 ***5***剛果盆地 東南亞

  [答案] ***1***溫帶大陸性 乾旱,大陸性強,氣溫的日較差和年較差大 ***2***自東向西,降水越來越少 自東向西距海越來越遠,且西部有高山特別是青藏高原對水汽的阻隔作用 從東向西由草原過渡到荒漠草原再過渡到荒漠 從沿海到內陸 ***3***吐魯番為山間盆地,因山脈阻擋氣流,空氣與外界交換少,氣候乾旱,大陸性強,內部海拔低,溫度高 ***4***水源 荒漠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