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語文詞語辨析的解題思路詳解

  高考的語文試題會從各方面的內容考查,詞語的辨析是考查的內容之一,下面的小編將為大家帶來高考語文的詞語辨析解題思路的介紹,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高考語文詞語辨析的解題思路

  1.從意義方面辨析

  從意義方面來辨析如詞義的輕重。“激動”比“感動”更強烈。“蔑視”比“輕視”詞義重。詞義的著重點不同。如“詭辯”與“狡辯”同是無理強辯,但“詭辯”著重在“詭”,即欺詐、怪異,“詭辯”就是用欺詐的手段、奇怪的言辭,似是而非的論證,來為自己的謬論辯護。“狡辯”則著重在“狡”,即不老實、耍花招,“狡辯”就是歪曲事實,狡猾地為自己的錯誤言行辯解。詞義的範圍大小不同。如“開墾”、“開拓”、“開闢” 都有“開發”之意,但“開墾”指用力把荒蕪的土地開發為可耕種的土地;“開拓”指在原來開發的基礎上加以擴充,兩者詞義範圍較小;而“開闢”著重指開發、新開創,詞義範圍較大。

  ***1***辨明範圍

  很多近義詞適用範圍的大小是不同的,有的大一些,有的小一些;有的概括的是事物的總的方面,有的概括的是其中的某一部分。只有準確把握詞語的適用範圍,才能正確地辨別。

  ***2***把握輕重

  詞義的輕重不同,它的用法也就不一樣。一組詞的意義基本相同,但是有的適用於重要的、較大的事物,有的適用於一般的事物;有的表示程度深、性質重,有的表示程度淺、性質輕。

  ***3***弄清側重

  名詞近義詞的側重點區別往往在所指的事物現象的特點方面。動詞近義詞的側重點區別往往在所指動作的方式、方法或動作的結果方面。形容詞近義詞的側重點區別往往在所指狀態和性質的方面。

  ***4***弄清具體與概括的不同

  如:“船”和“船隻”都指水上的主要運輸工具。但“船”是具體的,“船隻”是概括的。如他在湖面上划船。來往船隻很多。

  2.從用法方面辨析

  從用法方面來辨析。A、搭配物件不同。如“愛戴”適用於對上,“愛護”適用於對下。B、語法功能不同。如“公然”、“公開”都含有不加掩飾地採取行動之意,但“公然”是副詞,在句中只能作狀語,如“公然侵入”。“公開”是動詞兼形容詞,在句中多充當謂語,如“真相早已公開了”;也可充當狀語,如“公開表明態度”;還可充當定語,如“這已經是公開的祕密”。

  ***1***分清物件

  有些近義詞有特定的使用物件,有的對人,有的對事,有的對物。分清所指物件,可以直接區分詞語的細微差異。

  ***2***找準搭配

  一個詞語所依據的語法關係,往往有比較固定的搭配方式。做題時,要根據語境正確選擇。

  ***3***明確詞性和語法功能

  根據詞性可以判斷某詞在句子中充當的成分,確定詞的語法功能,從而準確辨析詞義。

  ***4***注意詞語的特定“方向性”

  有些詞語有特定的“方向性”,比如謙敬,如果在選擇時忽視這方面就會出現錯誤。

  ***5***區分語體色彩

  從色彩方面來辨析。主要表現在:A、感情色彩不同。如“鼓動”、“鼓舞”、“煽動”都有激發人的情緒使之行動起來的意思,但“鼓動”是個中性詞,即可用在好的方面,也可用在壞的方面;“鼓舞”是個褒義詞,指受到好的影響而積極奮發;“煽動”則是個貶義詞,有挑唆、慫恿人幹壞事之意。B、語體色彩不同。語體色彩主要表現在口語和書面語的區別,如“夫人”和“愛人”是同義詞,前者適合於莊重的場合,後者適用於一般的場合。有一些詞語具有語體風格的差異,有的是口語,有的是書面語;有的是政論用語,有的是描寫性用語。如果不注意詞語的語體色彩,用得不合適,就會使人感到很不協調。    高考對虛詞的考查有兩種題型:一是辨析句子中虛詞使用的正誤,一是選擇恰當的關聯詞填空。考查的重點在虛詞的用法上,因此,分析詞語的性質、功能,尤其是用法,對於辨析虛詞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正確使用虛詞,一要弄清虛詞的語法功能和搭配習慣,掌握某些易誤虛詞的常見用法;二要注意辨析易混虛詞的細微差別;三要正確使用關聯詞語,注意關聯詞語搭配使用的特點。辨析虛詞的方法如下:

  ①從詞性的角度辨析。如“固然”和“誠然”,前者只能作轉折連詞,後者除了有同樣的性質、功能外,還可以作副詞,如:他誠然是一名優秀的小品演員。虛詞的詞性不同,其語法特點和功能就不同,我們只有把握了詞性,才能做到準確使用。比如: “關於”“對於”都引進涉及的事物,但“關於”表示關聯、涉及的事物,“對於”用於指出物件。句中“對於……作過……闡述”,旨在指出物件,故應選用“對於”。

  ②從詞語的適用物件、場合、範圍等角度辨析。如:介詞“對”和“對於”,前者適用範圍比後者廣,一般而言,用“對於”的地方都能換用“對”,但用“對”的句子,有些不能換用“對於”。如:小黃對我笑了笑。強調動作行為的方向、目標,或含有“對待”意味的,只能用“對”。如,他對工作很負責。“對”可用在主語前***有停頓***,意思相同。如,我們會對這件事作出安排的。“對於”則不能用在助動詞、副詞之後。

  ③從詞語搭配的角度辨析。許多關聯詞的搭配是固定的。如:表並列關係的“也……也……”、“不是……而是……”等;表遞進關係的“不但……而且……”、“不僅……還……”等等。虛詞的擺放位置必須根據句子的語法需要和虛詞自身的表意特點來確定,而不能錯位。比如:在複句中,前後分句的主語如果一致,關聯詞語應該放在主語後;反之,則放在主語前。

  有些虛詞需要與實詞或者其他虛詞搭配使用,在搭配過程中,一定要注意搭配的對應。

  ④從表達關係的角度辨析。如“進而”與“從而”,前者一般表示遞進關係,後者一般表示承接或因果關係。“只要”與“只有”,前者所強調的是充分條件,後者所強調的是必要條件。

  ⑤從語氣的角度辨析。主要是指表示語氣的副詞和助詞。如“難道”與“莫非”,前者多用來加強反問語氣,後者多用於揣測語氣,有時也用來加強反問語氣,但不及前者強烈。

  ⑥辨明關係,有機銜接。為了表明或強化詞語之間、短語之間、句子之間的關係,常常需要使用虛詞,在使用之前,我們首先必須辨明關係,否則,就會發生關係混淆、關係顛倒或強加關係等錯誤。

  ⑦避免重複,謹防脫漏。虛詞的使用應切合語境的需求,如果濫用,往往會造成語意的累贅、重複,甚至破壞句子的結構。

  所有這些,都要結合具體的語境,多加體會揣摩。  ①高考對實詞考查的重點是近義詞的選用和辨析,

  ②試題的設問形式固定不變。如: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橫線處的詞語,最恰當的一組,或加點的詞語使用不恰當的一句。如2009年江西卷、湖北卷。

  ③試題的考查側重於對語言環境的分析和對詞義的辨析,二者要兼顧。

  ④試題的考查不僅有詞語使用是否正確的問題,還有是否使用得更好的問題。

  ⑤試題考查的詞語往往是常見於報刊中使用率較高又容易被誤用的詞語。  1.弄清語境,要善於根據上下文來斷定詞語的意義。

  2.辨別詞義。主要看近義詞語的不同語素,通過組詞、找反義詞、形聲字依形旁辨義等多種方式來了解詞義的細微差別,然後結合句意,進行選擇。

  3.篩選排除。比較難以確定對錯的選項,除從詞義上加以辨析外,還可用定範圍、析詞性、明色彩、辨輕重、試搭配等方法進行鑑別。注意採用排除的方法,將最容易辨析的詞語先排除,逐漸減少選項,以至選出正確項。

  4.遷移應用。有些近義詞沒有相同或相異的語素,而詞語本身的意義、功用又辨析不清,這時可以另造句子進行比照辨別,區分出異同,選出正確項。

  5.詞義代入。每個詞語在具體的語境中都有確切的含義,考生可以將其具體詞義代入句中,根據詞義進行判斷。同時兼顧其搭配關係、適用範圍、感情色彩、語體風格等是否適當,從而作出正確的判斷。

  高考語文的答題模板介紹

  一、句子含義的解答:

  這樣的題目,句子中往往有一個詞語或短語用了比喻、對比、借代、象徵等表現方法。高考語文答題時,把它們所指的物件揭示出來,再疏通句子,就可以了。

  二、說明順序:

  1、時間順序:歷史順序、年代順序、四季交替順序、早晚***先後***順序

  2、空間順序:注意表方位的名詞

  3、邏輯順序:先總後分、由主到次、由表及裡、由簡到繁、由此及彼、由現象到本質等。

  三、修辭手法的作用:

  ***1***它本身的作用;***2***結合句子語境。

  1、比喻、擬人:生動形象;

  答題格式:生動形象地寫出了+物件+特性。

  2、排比:有氣勢、加強語氣、一氣呵成等;

  答題格式:強調了+物件+特性

  3;設問:引起讀者注意和思考;

  答題格式:引起讀者對+物件+特性的注意和思考反問:強調,加強語氣等;

  4、對比:強調了……突出了……

  5、反覆:強調了……加強語氣

  四、段意的概括歸納

  1.記敘類文章:回答清楚***什麼時間、什麼地點***什麼人做什麼事。格式:***時間+地點***+人+事。2.說明類文章:回答清楚說明物件是什麼,它的特點是什麼。格式:說明***介紹***+說明物件+說明內容***特點***

  五、某句話在文中的作用:

  1、文首:開篇點題;渲染氣氛***散文***,埋下伏筆***記敘類文章***,設定懸念***小說,但上海不會考***,為下文作輔墊;總領下文;

  2、文中:承上啟下;總領下文;總結上文;

  3、文末:點明中心***散文***;深化主題***記敘類文章文章***;照應開頭***議論文、記敘類文章文、小說***

  六、段意的概括歸納:

  1.記敘類文章:回答清楚***什麼時間、什麼地點***什麼人做什麼事。

  格式:***時間+地點***+人+事。

  2.說明類文章:回答清楚說明物件是什麼,它的特點是什麼。

  格式:說明***介紹***+說明物件+說明內容***特點***

  3.議論類文章:回答清楚議論的問題是什麼,作者觀點怎樣。

  格式:用什麼論證方法證明了***論證了***+論點

點選下頁檢視更多高考語文容易混淆的詞語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