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語文的第一輪複習要點詳解

  高考第一輪複習的效果,會影響高三的學生接下來的複習,下面是小編給大家帶來的有關於高中語文的第一輪複習的要點介紹,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高中語文的第一輪複習要點

  ***一***高考語文第一輪複習重點增強兩種意識。一是審題意識,它是一種能主動、全面地攫取試題所包含的提示性資訊的心理傾向。高考閱讀試題的題幹,如簡答題的題幹,一般包含著命題角度、閱讀範圍、答題方式三方面的提示性資訊。為此,重視審題訓練,增強學生的審題意識,使之養成主動、全面審題的習慣,實在是十分必要的。二是“原文意識”,它指的是凡解題必定仔細推敲上下文,在原文中尋找答案。可在實際教學中卻存在架空講析和只重答案的弊端,致使學生缺乏必備的原文意識,這是要引以為戒的。

  ***二***實施開放性鑑賞教學。這裡說的“開放”,指不用既定框框、標準答案去限制學生的思維,而是創設寬鬆的環境,鼓勵學生對作品作出富有創造性的獨特性新穎的解讀,從而提高審美情趣和鑑賞能力,促進學生個性發展,例如近幾年來詩歌鑑賞題的設題原則便是這樣。

  ***三***高考語文第一輪複習注重人文素養,強化作文訓練

  加強課外閱讀,積累寫作素材,提升人文素養,這對強化作文訓練十分有效。我們研究近兩年的作文試題,便可發現高考作文命題具有試題的開放性,更加關注生活,提倡張揚個性,強調理性思辨,追求真知灼見,因此平時的作文教學要加強審題訓練,要堅持培養學生閱讀書報、積累材料的良好習慣,如指導學生閱讀精美散文、《讀者》雜誌等,並堅持寫作訓練。我們相信,只要我們真正重視作文,將話題作文的特點、寫作技巧和高考對作文的要求結合寫作訓練講深、講透,學生的作文質量肯定會上一個新臺階。

  高三語文第一輪複習的注意要點

  閱讀課文,理清知識系統

  就語文基礎知識來說,它是一個系統。而語音、漢字、詞語、修辭、文學常識等,可以說都是它的子系統。複習應考就要把總系統、子系統理出個清晰的線索,知識不能以孤立的“點”的狀態存在,而要把它串成串,連成線。在這方面,有成功的經驗可以借鑑,例如語文教育專家魏書生先生提倡畫“知識樹”的做法,在高考語文複習中非常實用。

  重視課本,舉一反三

  近幾年來,全國高考語文試題和部分省市自主命題似乎不直接來源於課本,是否意味著課本不重要,作為教師要有明確的認識,課本十分重要。既然課本十分重要,那麼我們就要十分重視它。在新課程、新課標的引領下,教育觀念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要提高語文素質,說到底就是要提高學生在生活中運用語文的能力,這種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就要在課內的學習中形成、提高,例如2002年全國高考語文試題第24小題的修改題,它的原型就在課本中的文章《項鍊》中出現過,再拿2006年的高考作文命題來說,福建的作文話題是:戈多來了;浙江的作文命題是:生有所息/生無所息。這兩個省的作文命題直接來源於人教版高中語文第五冊課本。因此,課本是基礎,是根本,萬變不離其宗,抓好課本,舉一反三,是提高高考語文複習效益的根本保證。

  挖掘課本,形成能力

  語文能力包括諸方面,如理解能力,分析能力,概括能力,資訊捕捉、篩選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常規思維、反向思維能力等,在複習課本中,要潛移默化地提高這些能力,教師要相機輔導,課中滲透。例如釋義方面,“文過飾非”“黨同伐異”等詞,就要結合詞語的內部結構關係進行分析。語文教育家葉聖陶先生說過“教是為了不教”,教師關鍵要授之以法。在閱讀方面,比如概括中心句,要根據不同的文體知識,讓學生掌握不同文體的閱讀方法,進而提高語文解題能力。

  高三的語文第一輪複習的方法

  1如何巧記語文基礎知識點

  ***1***自然背誦法。自然背誦法是指在自然的狀態下,不採用任何記憶方法幫助背誦,只是通過反覆誦讀達到熟練成誦的方法,自然背誦法是一切背誦法的基礎。

  ***2***抓線索背誦法。抓線索背誦法是一種常用的理解式背誦的方法,在自然背誦的基礎上,選取幾個有代表性的關鍵詞語作為線索,作為背誦的提示,用得好,能使背誦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3***影象再現背誦法。影象再現背誦法是指將語言材料轉化為生動活潑的影象材料,在頭腦中形成一系列可以再現的形象,背誦時把文字材料像“過電影”一樣在頭腦中一一呈現出來。

  ***4***聯想背誦法。聯想背誦法是指通過聯想,在頭腦中形成暫時的聯絡來增強記憶,從而達到背誦目的的一種背誦方法。

  ***5***串字背誦法。在一定數量的誦讀基礎上,將語言材料幾個句子的首字或關鍵字串在一起,並附加一定的意義,使之組合成為一句完整的句子,不能組成句子的,有時還要使用諧音的方法,這種背誦方法就是串字背誦法。

  ***6***強化連結背誦法。強化連結背誦法,指對背誦內容之間的連結處進行強化記憶的一種背誦方法,能使背誦的課文成為長時記憶,也便於背誦時脫口而出。

  1語文各類題目怎麼做

  基礎知識:高考語文試題包括基礎知識、閱讀和寫作三大塊,涵蓋大部分知識點,如一道基礎知識題目可以涵蓋多個知識點,屬於選擇題性質,所以要把相關的幾個知識點都掌握了才能得分。學好語文最重要的不是讀或背,而是形成語感和敏感度,這在做病句題時很重要。

  閱讀題:閱讀分為古文閱讀、說明文閱讀和現代文閱讀三項,這類題型難度稍大,因此平時應該多加強訓練。有的人把閱讀分解為若干小項,如古文分為實詞、虛詞、大意、翻譯、主旨等等分點複習。現代文閱讀,做題時大抵是從原文中找取若干關鍵詞語,聯綴成句。做這類題的關鍵是找出與題旨與題幹聯絡密切的句子,提取壓縮,精減字句,儘可能符合字數要求而又通順。

  作文題:高考語文最重要的是寫作,作文寫作要求一個“穩”字,最好不要有過於奇異的寫法出現,以防閱卷者目不能識,誤為跑題,但這並不意味著一概保守,在文章要求的限度內要儘可能的新穎,即使是陳舊的題材,也要努力翻出新意來。一篇題旨新穎而又有度的文章是很受閱卷者賞識從而判高分的。如今年高考作文題,考生們大多受陳規侷限,於社會政治意義上大費筆墨;而在兩幅漫畫本身之異同上則惜墨如金,結果舍其本而逐其末,誤入命題者之彀中。因此,作文要想拿高分,光有“穩”字是不夠的,還須有一個“新”字。

  語文課本和錯題本怎麼活用

  活用錯題本

  錯題本不是錯一題抄一題,而是要活用,活用方法有三個:一是串聯知識。用活頁本整理錯題,可以及時補充,把知識進行串聯,構建完整的知識網路;二是有的放矢。從錯題整理中,找到自己的短板,把複習的重點放在加長短板上;三是分析和總結。把錯題進行整理,不斷補充變式題,比較類似題型的變化,總結方法。

  活用課本

  儘管全卷課內知識考查約佔30%,課外知識考查約佔70%,但語文複習依然不要離開課本,因為課本和高考有密切聯絡。語文課本培養的是學生聽、說、讀、寫能力,並能舉一反三、觸類旁通,只有真正學好課本“例子”,才能實現舉一反三。上課時要跟住老師分析課文的思路,平時打牢基礎知識,選入課本中的文章都是精品,有很多值得我們借鑑的地方,值得深究。

  寫作總有人大喊“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素材匱乏是困擾學生的一大難題,乾癟無物是現代大部分學生的通病,學生缺乏積累肚子裡沒有墨水,沒法寫出優美的文章來。其實我們大可從熟悉的六冊教材入手,充分發掘其中的寫作素材,進行多角度思維,使課本成為寫作素材的“源頭活水”。高考複習必須迴歸課本,將課本與複習緊密結合起來,挖掘課本無窮寶藏,形成知識遷移能力,真正做到得法於課內,收益於課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