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文綜第一輪複習學習計劃及策略有哪些

  高三第一輪複習時間比較長,同學們一定要有自己的複習策略,制定好複習計劃,才能將文綜的基礎打牢靠。下面是小編分享的高三文綜第一輪複習學習計劃及策略,一起來看看吧。

  高三文綜第一輪複習學習計劃及策略

  1、基本指導思想

  要以課本為主。有些考生認為:“課本沒什麼看的!太簡單了!”這種想法是絕對不可取的。“萬變不離其宗”,千變萬化的試題只是命題角度的變化,高考試題也同樣如此,它不會脫離《考試大綱》,不會脫離課本的知識點。所以在第一輪複習中,我們要把主要精力放在課本上。

  複習課本不是像剛學習的時候那樣的細緻,但也不是簡單的翻一遍,或是單純的背誦一遍,必須要注意方法和技巧。雖說是第一輪複習,但實際上它包含兩遍:

  第一,先把課本讀“厚”。具體做法是:結合《考試大綱和考試說明》,把每一課的知識點都找出來,逐個消化。需要知識的識記,需要理解運用的知識點,要再通讀一下課本上的相關內容,特別是以自己不一理解的重點問題,除了要問老師和同學之外,還要做少量相關的習題。這一遍複習不能留下任何的知識死角。要下苦功夫細緻地複習,時間不夠要抽時間,把識記、看課本和做題有效地結合起來。另外,每複習一個階段要做一套檢測題,檢查一下自己知識點上還有沒有漏洞,以便及時查漏補缺。我建議:以每兩課為一個階段,複習完兩課後做一套試題,自我檢測一下。

  第二,再把課本讀“薄”。根據記憶規律,我們過一段時間還要重複複習一個前面我們複習進的內容,但時間有限,我們必須找出可行的方法!我的建議是:每進行完一個階段***也就是兩課***,就要及時地總結一下,用一個專門的本子,列出兩課的知識框架結構,並找出裡面重點的知識和自己認為比較難的知識點,以備日後快速有效的複習。同時要做一個習題集,記錄下那些自己做錯的且比較重要的試題,每次考試前都要抽時間翻一下。

  2、處理好課內和課外的關係

  如果考生的政治基礎比較好,那麼只要做好上面的兩步,並跟上老師的複習進度,就基本可以了。但是如果考生的基礎知識不紮實,那就要投入比較多的時間來做好第一步,除了課內要跟上老師的複習進度,還要安排好課外時間。比如,要抽出時間記憶知識點和知識框架結構;要抽出時間做一定量的習題;要抽出時間理解和消化課本的重點和難點內容。在這個時間的安排上,我認為:前一類學生的課外時間投入最好是每天50分鐘左右,而後一類學生的課外時間投入最少要90分鐘,用30分鐘時間記憶,30分鐘理解,30分鐘做題,等到基礎知識牢固了,可以適當地減少課外的時間的投入。那種靠考前突擊記憶的做法是十分有害的,歷次實踐證明:如果平時沒有時間,那麼考前更沒有時間,也沒有好的心態去記憶,政治雖是文科,但同時要把功夫放在平時。

  3、針對各科學習內容制定計劃

  歷史:講究細節,是最考驗記憶的科目,課本中的大字、小字、地圖、乃至註釋都不能放過,大家聽起來可能覺得難以置信,但是我們班幾乎所有同學都是這樣做的,這也是我們班能在文綜全區前十中佔據第三的位置的重要原因之一。在第一輪複習中我們是一課一課背的,這時就要求自己首先把這課書從頭到尾詳細地、無遺漏地背下來,然後整理出一個大綱,例如這一課涉及的政治、經濟、文化、民族、對外關係等,根據這個大綱把這一課中的知識主幹再強化記憶一遍,最後把容易遺忘的細小知識點如小字、地圖、註釋等整理出來再背一遍,三遍過後就可以對這課書有比較好的掌握了。

  政治:則講究系統化,因為政治得分的高低取決於你所提到的得分點的數量,而要把所有知識點都答出來,除了要記得它們,還要把握這些的得分點的內在聯絡,以及它們適用的情況,如果你在腦中形成了完善的知識系統,就能由一個得分點聯想出相關的得分點。所以,在背政治的時候不能把知識割裂開來,可以把每一課、每一個章節、每一本書的知識點用簡潔的語言概括出來,然後按照他們在內容和邏輯上的聯絡構建成關係緊密的網路,強化記憶知識脈絡,達到涉及一點便能聯想起整個知識網路的目的。

  地理:文科中最具有理科氣質的科目,單純靠記憶是學不好地理的,它最講究理解和總結規律。地理分為人文和自然兩個部分,自然地理可分為地形、氣候、土壤、水源、植被幾個方面來記憶,不僅要知其然,還要知其所以然,掌握各地理事物上述幾個方面情況形成的原因,將這些地理狀況與太陽的運動等相關理論聯絡起來,以理解為主,掌握了其中的規律,要想從一個條件分析出其他方面的情況並不困難。人文地理則可按勞動力、原料、燃料、技術、交通等幾個方面來記憶,結合太陽活動規律、大氣活動規律等自然規律來記憶。我一直認為人文地理比自然地理難學,因為它非常之靈活,所以在掌握好課本知識的同時,還要多讀一些相關的資料,擴大自己的知識面,加深對世界的瞭解。

  高三文綜的複習方法

  記憶是文科綜合學習的基礎,是否學好的一個重要標誌就是看你是否記得牢,記得全,記得細。記憶的方法常見的有:

  網路式複習。高三文綜複習衝刺的時間往往只有幾個月,而要看要背的書有十幾本,而且有的考試還比較細碎、全面,可謂時間緊任務重。面對這種情況,有人採用“網路式”複習法,即採用編、章、節標題、要點五個層次對教材進行梳理和編織記憶網路。最後做到脫離課本時只看大的編,以編想章,以章想節,以節想標題,以標題想要點。這樣做,不僅記得仔細,對跨章節組織非選擇題的回答也十分有利。

  提高“回頭率”。因為在高三學習的過程中接觸的知識很多,很多東西印象非常淺,看完一遍之後在腦中幾乎不留任何痕跡。為了防止遺忘,就要採用了提高“回頭率”的方法,即看完一節、一章、一部分之後,再回頭掃視一遍,這樣知識得到了系統和鞏固,效果很好。

  “空想法”。所謂空想法就是不看課本回想看過的內容;或看課本的大綱填充細節。這種複習方法同盯著課本死記硬背相比,所用時間更少,但是卻更容易找到記憶中的“盲點”。在回憶難以為繼時,翻開課本,那麼這一段知識對神經元的刺激非常強烈,因而也就容易刻入腦中。

  文科中的事實和理論都需要記憶,而對理論的記憶和背誦,沒有理解是不可想象的。根據同學們的總結,理解時必須:能“從點到面”;“記重點,析難點”;看書時能“鑽進去,跳出來”;“能畫出知識結構的樹形圖在胸中”;最重要的,理解要達到“融會貫通”的程度。

  樹型圖。在複習時,要理出該學科的主要線索。如:該學科涉及到哪幾大方面的問題?每一個大問題下又涉及到哪些主要內容?每一個內容中關鍵的知識點是什麼?等等。依據這些問題,可以畫一個樹型圖,幫助你理?“樹幹”與“樹枝”、“枝葉”等的內在關係。然後,依據這一樹型圖,再參考教輔資料,對這一圖式做作一步的充實完善:比如之處,等等,使得樹型圖更加完滿。這樣,通過這一“製圖”過程,就會使你自己對於這一學科的學習從整體上有一個較為全面的瞭解。而且,這一圖式對高三“衝刺階段”的複習也能夠起到理清脈絡、迅速回憶起細節的作用。

  融會貫通。高考文綜的考題大體有兩種型別,一種是認知性質的考題,另一種是理解與應用型的,而且以後一種居多。因此,同學們在複習時絕不能死記硬背條條框框,而應該能夠力透紙背,看清它背後所包含的東西,並且加以靈活運用。所以在複習時,首先要把基本概念、基本理論弄懂,其次要把它們串起來,多角度、多層次地進行思維和理解,如果能夠做到融會貫通,無論對於理解還是記憶,都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貫穿記憶、理解、形成自己看法的整個過程中有兩種具體的方法,那就是做筆記和給自己出自測題。

  做筆記。由於文綜三科內容複雜、知識點較多,而且各個學科各個章節之間又存在著千絲萬縷的聯絡,因此學習文綜的最好也是最有效的辦法是:先將教材精讀兩遍***精讀的速度不宜太快,否則會有遺漏,大約1小時15-20頁的速度最好***,然後拋開書本,將書本中的知識點用自己的語言寫出來,整理成精悍的筆記,然後再將老師所講及教輔資料上新的知識點補上。

  給自己出自測題。因為文綜考試的時候答題量很大,平時應該有意識的訓練一下自己的筆桿子,每天抽出一定的時間,自己給自己出一道題,然後儘可能的象在考試一樣有條理、有內容的寫出一份“答卷”來。這樣在考試的時候就不會覺得筆頭髮澀了。

  在對文綜的門功課複習的整體過程中,也要講求策略。最常用的是“齊頭並進”法。在高三文綜學習的過程中,由於課程內容較多,所以必須合理安排時間。對於文綜中的政治、歷史、地利人和一科都不可偏廢。可將每天的用於學習文綜的時間劃分為大致相等的三部分,用於這三門課的複習,弱科花的時間稍多一些。任何一科一旦放下,就會感到相當陌生。所以,每天都要兼顧各門課的複習,做到溫故知新。

  高三文綜的複習小技巧

  一、拓寬知識面

  文綜的學習要多看書,尤其是文史哲方面的書,要形成一個寬泛的知識面。學習文綜最好的方法就是儘可能拓寬自己的知識廣度。高一高二時擴大知識面。選取一個喜歡的專題進行深入的瞭解,也可以通過閱讀通史建立基本的歷史框架。

  二、背誦目錄

  充分掌握課本主幹內容的基礎上,把目錄背下來。無論碰到哪一道主觀題,首先想到的都應該是那一張目錄。依照目錄,一節一節去回想內容,去發散。課本看得越熟,迅速回想、發散到的就越多,短時間內想到的內容就越廣。政、史、地,都是按觀點給分。比如一道題12分,要答4個觀點。如果你短小精悍地寫了四句話,每句話都踩著一個點,你的分數肯定比只答一個觀點更高。這需要平時的訓練,一道政治大題回想目錄的時間只需要10--15秒鐘。

  三、文綜主觀題解答技巧

  在文科綜合的主觀題前,總是默唸六個字:“教材、材料、熱點”。

  教材----根據目錄回想、發散;

  材料----聯絡材料上的具體事例,一些觀點甚至可以從材料上搬下來用。許多答案用的都是材料裡的語句;

  熱點----聯絡上幾個熱門詞語,如“和諧社會”、“科學發展觀”等。

  四、圍繞課本

  文綜的學習必須緊緊圍繞著課本。在平時的複習過程中仔細做好筆記,不放過任何一個細小的知識點。還要掌握每一個知識點的背景,每一個知識點與全書其他知識點間的聯絡。最好能夠構建自己的知識體系,將各個知識點納入自己構建的體系中,這才算吃透課本。還要把幾本參考資料的延伸知識或者精闢見解,都抄錄在課本中,翻閱課本時也會一起復習。

  五、政治

  主要要對課本上的黑體字部分進行熟記。可以掌握知識框架。黑體字部分是主觀題答題的關鍵和中心,是踩分點。

  六、歷史

  1、歷史學習,在多讀教材的基礎上作出有必要的整理。

  將每個歷史階段的起止時間、階段特徵、政治、經濟、文化、歷史意義作出掌握、比較。

  2、將整個歷史劃分為不同的“塊”,作出橫向比較,同時也可以整理小專題。

  如從水利工程、科技、會議等角度,從歷史發展角度一條一條地拉下來,從整個歷史來看某個知識點的發展。這樣的橫向、縱向的知識網中,每個歷史知識點,就能很好地掌握了。

  七、地理

  1、首先,要對地圖熟悉。一定要訓練自己,把地圖裝在心中,裝在腦海中。這樣做題時能夠定位快而準,節約很多時間。

  2、地圖的記憶,要包括地形、氣候、交通、文化、行政等方面,要對單獨區域進行綜合記憶。

  3、把世界地圖的每個方塊的圖都剪下來,放在袋子裡,有時間就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