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教版二年級語文教材分析

  教材分析是在教學活動之前或在教學活動過程中教師對教材的內容進行分析和解讀,充分認識教材每一個部分和層次的本質,接下來小編為你整理了蘇教版二年級教材分析,一起來看看吧。

  

  本冊課本圍繞識字、寫字、朗讀,背誦、寫話、口語交際等重點,作了由淺入深、由易到難的安排,使學生循序漸進、紮紮實實地練好語文基本功。

  語文教材分析一、本冊教學目標

  1、學習習慣。

  ⑴ 繼續掌握正確的讀寫姿勢,並養成習慣;養成愛惜學習用品的習慣。

  ⑵ 掌握正確的寫鉛筆字的方法;培養積極發言,專心聽講的習慣。

  ⑶ 培養勤於朗讀背誦,樂於課外閱讀的習慣。

  2、漢語拼音。

  ⑴ 鞏固漢語拼音,能利用漢語拼音幫助識字、學習普通話。

  ⑵ 認識大寫字母,能熟記《漢語拼音字母表》。

  3、識字寫字。

  ⑴ 準確認讀457個生字。

  ⑵ 掌握本冊課本安排的29個常用偏旁。

  ⑶ 能按筆順正確書寫、默寫生字279個;能按字的結構特點把字寫端正、寫勻稱。能感受到漢字的形體美。

  ⑷熟記漢語拼音字母表,形成熟練的拼讀能力。

  ⑸初步漢字的一些規律,會查字典,有主動識字的願望和能力。

  4、口語交際。

  ⑴ 能認真聽別人講話,聽懂別人說的一段話或一件簡單的事。

  ⑵ 能在看圖或觀察事物後,用普通話說幾句意思完整、連貫的話。

  ⑶ 能就所聽所讀的內容,用普通話回答問題,做到語句完整。

  ⑷ 願意與別人進行口語交際,態度大方,有禮貌。

  5、閱讀。

  ⑴、打好認讀基本功,進一步提高認讀能力。

  ⑵、繼續學習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背誦指定的課文;能複述課文;會分角色朗讀課文。

  ⑶、能聯絡語言環境和生活實際,理解常用詞語的意思。

  ⑷、能憑藉語言文字理解課文內容,想象課文所描繪的情境,能主動的進行情感體驗和審美體驗。知道課文的大意。

  ⑸、識並能體會常見的標點符號的用法。

  ⑹、喜歡閱讀,喜愛圖書,逐步養成閱讀積累的好習慣。

  6、寫話。

  ⑴ 能用學過的部分詞語寫通順的句子;能理順次序錯亂的句子。

  ⑵ 學習按一定順序觀察圖畫和簡單事物,寫幾句連貫的話。

  ⑶ 學會“祝賀”、“購物”,“待客”等方面言語交際的本領。並用幾句連貫的話把有關內容寫下來。

  語文教材分析二、教學重點、難點

  識字、寫字的教學重點:

  ⑴ 準確認讀457個生字。

  ⑵ 掌握本冊課本安排的29個常用偏旁。

  口語交際的重點:

  能在看圖或觀察事物後,用普通話說幾句意思完整、連貫的話。

  難點:⑴ 能就所聽所讀的內容,用普通話回答問題,做到語句完整。

  ⑵ 願意與別人進行口語交際,態度大方,有禮貌。

  閱讀重點: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背誦指定的課文;理解常用詞語的意思。

  難點:能複述課文;會分角色朗讀課文;能憑藉語言文字理解課文內容,想象課文所描繪的情境,能主動的進行情感體驗和審美體驗。逐步養成閱讀積累的好習慣。

  在寫話方面,能用學過的部分詞語寫通順的句子;能理順次序錯亂的句子。學習按一定順序觀察圖畫和簡單事物,寫幾句連貫的話。

  語文教材分析三、 教材特色

  本教材具體地說有以下特點:

  1、重視習慣。良好的學習習慣是終身學習的重要保證。該冊教材充分重視了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開篇用了五個頁碼,安排了“勤於朗讀背誦,樂於課外閱讀”的習慣篇,以精美的圖片對學生進行學習習慣的教育。

  2、重視方法。“世界上最有價值的知識就是關於方法的知識”。教材注意引導學生掌握語文學習的方法,十分強調學習過程的訓練,引導學生髮現規律、舉一反三,提高自學的能力。具體表現在:***1***文中授法——教材中專門安排了指導學生學習方法的課文。如《英英學古詩》意在喚醒學生的生活經驗,傳達給學生溫故知新的學習方法;又如《動手試一試》提示學生學習要不惟書、不惟上,要勇於實踐……***2***圖中明法——如“習慣篇”除了給學生讀書姿勢的暗示,還給了學生練習背誦的方法提示;另外,在識字教材、課文、單元練習的插圖中也有許多學法提示。***3***練中悟法——教材中很多課文後面的練習不是就題論題,而是提示了一定學法,可以使學生在練習的過程中摸索出規律,領悟到學法。

  3、重視實踐。語文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豐富的語文實踐活動是提高學生語文素養的有效途徑。教材中安排的課外語文實踐形式多種多樣。如學了《一株紫丁香》要求學生找一些讚美老師的詩句,讀一讀,抄一抄;學了《水鄉歌》課後的練習——收集歌頌幸福生活的詩歌,舉行一次詩歌朗誦會;學了《小動物過冬》,要求學生蒐集小動物過冬的方式……練習注意為學生設計體驗性活動和研究性專題,這樣安排,有利於學生在探究中學會學習。

  語文教材分析四、教材編排

  全冊教材由“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識字”、“課文”、“單元練習”四部分組成,型別不多,結構簡明,眉目清楚,目標明確,重點突出。 “識字”與“課文”全部注了音。

  “識字”安排了2個單元,每單元4課,共8課。

  “課文”安排了6個單元,每單元3-4課,共23課。

  每單元安排1個綜合練習,共8個。

  1、關於識字。

  全冊共安排生字457個,其中要求寫的為279個,另外的178個生字只要求認識。全冊生字分兩種途徑安排:一是隨課文分散識字;二是集中在“識字”中安排,。

  “識字”課有以下三種形式:

  ⑴ 詞串識字。包括“識字”1、2、5、6四課。這種識字是排列整齊的幾組詞語;連起來讀,意義上有聯絡,又押韻上口,便於記誦。這樣安排意在使識字與人文教育相結合,充分發揮語文教育的豐富內涵。

  ⑵ 看圖會意識字。包括“識字”3、7兩課。這種識字形式主要是通過形象化的圖畫讓學生體會字義,認識象形字和會意字的造字規律。後面附有韻文,意在提供語言環境,幫助學生理解字義。

  ⑶ 形聲字歸類識字。包括“識字”4、8兩課。這種識字形式主要是讓學生認識形聲字形旁表義、聲旁表音的特點。後面也同樣附有韻文,以提供語言環境,幫助學生理解字義。

  無論是隨課文出現的生字,還是集中安排在“識字”課中的生字,凡是要求會寫的字都在課文後面的田字格中一一列出;只要求認識的字則列在田字格的上面。課本最後按課次安排了生字表,以便複習、鞏固。在要求會寫的生字中,凡含有新出現的偏旁或容易寫錯筆順者,都提示了書寫筆順。每課後面田字格中的紅字供學生照樣子按筆順描紅。

  教材列出了常用的多音字3個,在其右上角加“ *”以示區別。多音字仍然只在要求會寫的生字出現其他讀法時列出,但不計人生字總量。此外,隨課文安排了29個偏旁

  2、關於課文。

  全冊教材安排課文23篇,其中韻文6篇。大體上按內容分為6個單元。

  編選本冊課文堅持了“多編少搬”的原則,傳統課文所佔比例較小***僅《狼和小羊》、《狐狸和烏鴉》和《登鸛雀樓》3篇***。新編選的課文內容豐富,體裁多樣。從內容看,既有反映歷史人物,事件的課文,如《大禹治水》,又有表現當代社會風貌的課文,如:2008,北京》、《孔繁森》;既有像《秋遊》、《夕陽真美》這樣寫景抒情的課文,又有《有趣的發現》等寓理於事的課文。從體裁看。不但有記敘文,還有詩歌、童話、寓言。另外,還安排對話式的《英英學古詩》。這些都有助於激發兒童的閱讀興趣,擴大他們的閱讀視野。選入本冊的課文都有以下幾個特色:

  1、選文精美,視覺獨特。一是詩歌的比重增大,接近課文的三分之一。這就使閱讀教學淡化了理性分析,強化了感悟審美,增強了語文教育的文化薰陶、情感浸染的效果,有利於學生人格的和諧發展。二是故事、散文篇幅短小,語言優美,膾炙人口。三是視覺獨特,對偉人、名人的歌頌,均是選擇平凡小事,以揭示其人性的美。選文就想著如何教文。***例如雲房子***

  2、編排精妙,角度多維。課文的組合優化,編排精妙,各個單元都有一根主線貫穿,而且不同。如第一單元充滿“趣”字,第二單元充滿“情”字,第三單元充滿“理”字。

  3、設練簡潔,理念前衛。

  本冊課文的篇幅都比較短小,100字以內的課文就有12篇,佔1/3強;200字以上的只有3篇,而且最長的也只有267個字,適合二年級小學生閱讀。

  每篇課文後面的作業題安排了三個方面的內容:一是朗讀、背誦、複述,旨在增加兒童規範化語言的積累。二是要求學生按筆順描紅,堅持練好寫字的基本功。三是讀抄常用詞語,有時練習造句,從而為今後的正確運用打下基礎。為便於實施,第三冊“習字冊”除繼續按課安排生字的描紅、仿影與臨寫外,還增加了抄寫常用詞語的內容。 3、關於練習。

  全冊教材共安排綜合練習8個,每單元后面安排1個。練習以綜合性為主,內容包括字詞句練習、寫字、成語和古今詩文的朗讀背誦、口語交際等,既相對獨立,又各自形成系列。

  字詞句方面,將漢語拼音,識字寫字及詞語句式等內容,通過綜合設練,既能幫助學生鞏固所學知識,又能促使其語文能力的發展,還能讓學生學得生動有趣,激發他們熱愛祖國語文的情感。

  朗讀背誦方面,採用了兩種形式,一是每單元安排4個成語或有積累價值的詞語,在內容上有一定聯絡,又押韻上口,利於學生積累,增加文化底蘊;二是安排了短小精悍的閱讀材料,幫助學生積累語言。這些閱讀材料包括兒童詩、古詩、名言,諺語、春聯等,形式多樣,內容豐富,又多為韻文,學生喜讀樂記。

  寫字方面,繼續強調按照規範嚴格練字。寫字內容按漢字的常見結構形式歸類集中,讓學生在練習中自己去體會,揣摩漢字的結構規律。

  口語***言語***交際方面,安排了“學會祝賀”、“學會請求”和“問路”:“買文具”,“打電話做……”、“看望”。“學會待客”、“我打算這樣過寒假”,讓學生模擬一定的生活場景說話,有的則先說一說再寫下來。

  語文教材分析五、注意事項

  1、要十分重視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

  良好習慣對形成人的良好素質至關重要,它可以使學生終身受益。我發現我本班的學生有很大一部分在讀寫方面姿勢比較差,每一節課多要花不少時間在糾正學生的讀寫姿勢上。因此,要繼續堅持指導學生保持正確的讀寫姿勢,使學生養成良好的讀寫習慣。

  另外,我發覺傾聽、說話、朗讀對於本班的學生來說都是弱項。他們有的在課堂上喜歡插嘴,有的回答聲音不夠響亮,朗讀時吐詞不清,添字、漏字比較嚴重。這些毛病我們都應該作為一個重點來抓。要想方設法,糾正他們這些毛病。

  2、要更加充分地發揮朗讀在語文學習中的重要作用。

  引導學生讀書,是對學生進行語文基本功訓練的根本途徑。因此,在教學過程中,要以“讀”為主,恰當安排好“讀,講,練”的關係,要讀得充分一些,講得精當一些,練得實在一些。但具體應該怎麼指導學生朗讀呢?怎樣恰當地安排好“讀,講,練”的關係呢?怎樣使每個學生都樂於朗讀呢?這些問題都是我們應該在教學中值得研究和思考的。

  3、把寫話指導融入閱讀教學中。

  本冊的課文插圖都非常精美,文字也很優美,我們應該抓住這些現有的教學資源對學生進行寫話指導。指導學生有序觀察圖,指導學生有條理地表達圖意。並在熟讀課文的基礎上進行活用,教會學生積累文中的好詞佳句,靈活運用到寫話當中來。也可以模仿文中的開頭、結尾的寫作方式,進行靈活運用。長此以往,學生的寫作水平將會很快地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