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如何化意為象寫作指導

  很多考生想了解對於高考作文如何化意為象,下面小編我大家支招,一起來。

  摘要:化意為象,看圖作文就圖的內容看,有看單圖作文和看連圖作文兩種。下面,我們結合例文,具體分析一下這兩種看圖作文形式的寫法。,就是要用具體可感的事例去解釋、表現、闡述或說明抽象的主旨與道理,從而使主旨與道理更易為讀者理解。

  【策略解讀】

  無論寫作什麼文章,總得有個主旨。①歌頌讚美。生活永遠是辯證的、豐富的,即真善美與假醜惡共存並行,作文立意時我們要善於認清主流,或從生活中選取正面形象、正面事例,或直抒胸臆,讚美揚善以樹榜樣,從而教育、引導、鼓舞讀者。這類方法多適於記敘類和抒情類作文,發揮想象力。5.多讀書。6.多借鑑別人的好文章***不是抄襲***多去借鑑別人的意見。②宣傳張揚。與“歌頌讚美”相比,“宣傳張揚”在程度上更進一層,從這個角度立意要更加突出、渲染、強化甚至誇張寫作物件的須臾不可或缺,力求最大程度地說服讀者、感染讀者。③批判揭露。生活中有光明就有陰影,驅散陰影仍是為了渴求光明。所以我們寫作時的批判揭露同樣是為了割除社會毒瘤,促其康復。歌頌讚美會引領讀者走向真善美,批判揭露能幫助讀者識別假醜惡,二者角度相異卻殊途同歸,都能給人以正確方向,從而引人向上至善。④表述觀點。面對同一個話題,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視角。多數考生會順著話題立意,但也有少數考生對話題本身進行剖析或質疑,從而表明自己在這一問題上的看法***當然其立意仍應與話題保持“相關”***,這也是一種可貴的思維方法。

  怎樣表現主旨卻因人而異,“化意為象”不失為一種簡便易行的方法。話題作文培訓“文體不限”,如果寫作記敘文,寫作者就是要善於根據話題或命題,啟用沉睡於心中的意象,依據話題或命意演繹出一個個生動的故事。話題記敘文的疑難雜症是材料零散、行文拖沓;線性結構,記流水帳;語言乾癟,平淡無味;缺乏鮮明、生動的意象。針對這種頑症,我們可以運用“因意造象”的方法進行構思:把話題或命題演繹成一個故事,用故事表達出—種思想,將思想蘊涵於描寫之中。也就是說,考生在拿到一道話題或命題之後,要能很快地引申出一個主旨,***二***說明文:以說明為主要表達方式,用來介紹或解釋事物的狀態、性質、構造、功能、製作方法、發展過程和事理的成因、功過的一種文體。1、說明文的分類從說明物件***內容***分:①實體事物說明文。②事理說明文。③科學小品文。從語言表達方式分:①平實說明文。②文藝性說明文。2、說明文的特點:***1***內容上具有高度的科學性。***2***結構上具有清晰的條理性。***3***語言上具有嚴密的準確性。,由這一主旨演繹出一個故事,這個故事又必須通過一組組鮮明的意象***場面、畫面或片斷***來表達。

  如有一篇佳作《春天在敲門》,以“消失的春天”、“與春天抗爭”、“春天的甦醒”、“久違的春天”為小標題講述了一個感人的故事:一個因父母離異而受傷害的孩子由開始拒絕“春天”到慢慢受到感動,最後終於融人春天,生動地展示了主人公心靈世界的變化。其中“春天”有雙關義,耐人尋味。

  再如以“心靈的選擇”為話題寫記敘文。一考生在《生命有多高》一文中謳歌了頑強的生命力。作者選用了已得癌症並選擇了死亡的李老漢作為主人公,當他看到冬天枯萎而春夏茂盛的爬山虎後,受到了啟迪,重新選擇了生命,以善良樂觀感染著人們,甚至勸救了絕望輕生的孩子的生命。文章謳歌了李老漢的選擇,他選擇了一條與病魔抗爭之路。

  【例文解剖】話題:相信自己與聽取別人意見***2004年全國高考作文題***

  成功的祕訣

  少年

  “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又是一個春天。”一位兩手交叉著,光著小腳丫的少年坐在河邊,望著河對岸那剛剛長滿新葉的柳樹自言自語地說。正在這時,遠處飄來了他非常熟悉的聲音:“強,對於複雜的作文題目,要學會從語法結構上進行分析。比如《我所經歷過的一段有意義的生活》,這個題目比較複雜,它包括四個方面的要求:①文章內容應以“我”為主;②要求寫“所經歷過的”一段生活,不能單純寫感想;③要求寫“一段生活”,不能只寫一天或一件事;④要求寫的這段生活應當是有意義的,而不是一般的、平淡的。,強你在哪?”他媽焦急地喊。“哼”強一聽,從身邊拿起一個石子奮力地扔向河裡,然後蹦起來拍拍屁股上的土向他媽說:“是不是又叫我去上學?”“唉,審題時,我們還要明確題目對作者所選材料在時間、空間、數量、物件及內容上有哪些限制。如果搞不清楚這些範圍,忽視了題目對某方面的限制,作文時就很容易走題。比如,《暑假生活片斷》,限制了選材的範圍——暑假生活;《我的好朋友》,點明瞭記敘的物件——好朋友;《快樂的星期天》,規定了選材的時間——星期天;《遊香山》,規定了選材的地點——香山;《記小學生活中的一件事》,限制了數量——一件事,不能寫兩件或三件事。,強你怎麼這樣,上學有什麼不好?”“就不好,如果好,我哥怎麼不去上學?”“你這孩子,你哥他已畢業了。”“那,我也畢業了。”“你這孩子怎麼不聽我勸呢。你還小,我們大人是你上輩,你應該多聽我們的,我叫你上學,難道不是為你好?”就這樣,強在身邊人的教誨中度過了自己的少年,他也成了一個善於聽別人意見的人。

  青年

  轉眼間,強也大學畢業了。那當時正是酷暑時節,在一次同學聚會中,材料是提煉和形成主題的基礎。主題在分析研究材料的過程中進行提煉並得到確定,材料是第一性的,主題是第二性的。2、材料是表現深主題的手段,主題由一定的材料來表現或證明。3、材料的取捨和組織受主題的制約。在主題未形成時,材料對主題提煉起決定性作用;主題一經確定,又成為取捨或安排材料的最主要的依據,材料的取捨、詳略、變換都應服從表達主題的需要,防止材料與主題相脫節。,強與其他幾個要好的同學商量著辦一個家電廠。年輕人說幹就幹,但是,有些題目,如《冬天的早晨》,既可以寫景,也可以記事;《上學路上》,既可以寫上學路上發生的事,就是以記事為主,也可以寫通過發生的事表現人物的思想品質,那就是以寫人為主了。,於是他們一起貸款租借廠房,一個月內東西就辦好了,他們憑著自己的學識一起設計了公司發展方案。這時這個城市的一家家電廠也對此有所風聞,這家家電廠運用了各種損招,想把強的公司扼殺於搖籃中,後來找專家說服強,說他們剛涉商,他們的那套方案是行不通的。但強與其他幾個同學經過再三分析,同時也與以前別的公司的方案進行對比,有效的寫前預練可以幫助學生克服心理障礙,提高其寫作的積極性。如前所述,有不少學生,由於寫不好作文而變成害怕寫作文,討厭寫作文,以至惡性迴圈。而在此環節中,通過"說"使每個學生在動筆之前做好了一定的技術和心理準備,此時動筆,學生的自信心也會相應增加,積極性自然也會相應提高。,最後他們一致認為它是可行的。理論源於實踐,實踐證明理論,一年後,強與他同學的這家公司已成為擁有固定資產1個億、員工1500人的大廠,大家都很高興當初他們相信了自己,記敘型,以事物存在和發展的時空序列安排結構,可分為時空正常式與時空異常式兩種。論證型,以概念的內在因果聯絡作為結構的主要依據。可分為總分式、平列式、遞進式等幾種。說明型,以事物本身固有的條理進行佈局。綜合型,常以一種結構型為主,兼具其他型別。,堅持了自己的理論,才有今天輝煌的成績。

  中年

  人生一世,俯仰之間強也過了他的大半生,已是不惑之年的他也成為這家公司的總裁,他積極設計公司的未來發展方案,勇於改革創新,善於向別的公司學習,他成為當地小有名氣的企業家。

  當記者採訪他問他為何有如此成就時,他只說了一句:“乾坤圈與渾天綾讓哪吒出名,那相信自己與善於聽取別人的意見使我成功。”

  解剖:文章描寫了一位成功者的成長經歷,分別選出主人公少年、青年、中年三個年齡段的形象,突出聽取別人意見與自信的重要性,並在最後畫龍點睛地說明成功的根源是相信自己與善於聽取別人的意見,切合話題。近幾年的高考作文中,不少考生採用寫故事的手法來表現話題內容,但由於胸“無”成竹,不能恰到好處地表現話題內含,導致為寫故事而寫故事的不良現象時有出現,小作者在寫作過程中,有意識地將故事與話題靠攏,從而最後水到渠成,寫出一篇優秀的考場作文。

  【精題解析】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作文。

  兩支火把,奉火神之命到世界各地去考察。兩支火把中有一支沒有點燃,另一支是點燃的,發出很亮的光芒。過了不久,兩支火把都回來了,而且都向火神提交了它們的考察報告。

  第一支火把說,整個世界都陷在濃郁的黑暗中,他覺得眼前的世界情況很壞,甚至已壞到了極點。

  第二支火把的報告卻恰恰相反,他說他無論到哪裡,總可以找到一點光明,所以,他認為這個世界是十分有希望的。

  聽了這兩個不同的報告,那個派他們出去考察的火神就對第一支火把說:“也許該好好地問一問自己,有多少黑暗是我們自己造成的?”

  請以“點燃與熄滅“為話題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文章,立意自定,文體自選,第一,觀察生活要儘量做到準確、細緻、透徹,不要走馬觀花,浮光掠影。魯迅先生說:“對於任何事物,必須觀察準確、透徹,才好下筆。”比如說,人們高興的時候要笑,傷心的時候要哭,這是人之常情,可是有時候也有特殊的情況,至深的悲痛常無眼淚,極大的歡樂卻往往是熱淚盈眶。就說“笑”吧,也有各種各樣的笑,如鬨堂大笑,捧腹大笑,嫣然一笑,掩口而笑……表示友好、親切的微笑;表示敵意、輕蔑的冷笑。你都看準確了嗎?理解透徹了嗎?,題目自擬,不得抄襲。

  解析:我們對世界的看法,說到底是我們自己的形象定位。當我們像那支沒點燃的火把,吝嗇自己的光明時,我們自然會覺得眼前的世界陷在濃郁的黑暗裡,自然看不到希望之所在;當我們像那支點亮的火把,燃燒著我們自己時,我們眼前自然有不滅的光明,希望就在那光明裡升騰。我們始終應該牢記,這個世界是光明還是黑暗,有我們自己的一份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