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儉節約的名人故事

  勤儉節約,不浪費金錢是發財致富的另一條道路,如何你會賺錢但是不會存錢,在別人的眼裡你還是一個窮人。所以顯示得勤儉節約詩多麼的重要了。

  1.雷鋒勤儉節約的故事:

  一個星期天,雷鋒的戰友王大力把所有戰士們的襪子和衣服都洗了,雷鋒正在晾衣服時,發現自己的舊襪子不見了,他就到處尋找。

  這時,王大力說:“雷鋒,你有那麼多存款,還這麼捨不得買一雙襪子。你瞧,你這雙襪子穿在腳上不嫌得難受?”

  雷鋒說:“只要不耽誤我的工作就可以啦!”王大力又說:“那你不覺得難看嗎?咱們軍人不是把襪子穿給別人看的。”這幾句話,就已經體現出了雷鋒的節約精神。

  他每個月只有6元錢獎金,他卻把錢存在銀行,一年一年過去了,雷鋒把省下來的錢全都捐給災區人民,可是他自己卻捨不得買新襪子。雷鋒是多麼節約啊!

  2.比爾蓋茨眼中的一美元

  拖著兩個很大的行李箱,第一次走出鄉村的米莎太太,走進了候機大廳。環顧四周,尋覓了半天,她也沒有找到說好了要趕到這裡與她會合的侄子。她輕嘆了一口氣,坐下來等侄子。

  因為剛剛做過腎臟手術,米莎太太要比常人更頻繁地去廁所,可總是不見侄子的影子。她帶的許多東西雖然不很值錢,但都很珍貴,因為那是她給遠在都市裡的親朋們積攢了多年的禮物。她只得一邊忍耐著,一邊焦急地東張西望。

  “太太,需要幫忙嗎?”一個面帶微笑的年輕人坐到了她身旁。

  “哦,不,暫時不需要。”米莎打量了年輕人一下。

  身著休閒服的年輕人掏出一本書,旁若無人地閱讀起來。

  “這個不守時的傢伙,等會兒非得訓斥訓斥他。”米莎太太開始埋怨起侄子來。

  又過了一會兒,米莎太太實在忍受不住生理上的要求了,她向身旁的年輕人求援道:“請幫我照看一下行李,我去一趟洗手間。”

  年輕人非常愉快地點頭答應了。

  米莎太太很快回來了,她感激地掏出一美元,遞給年輕人:

  “謝謝你幫我照看東西,這是你應得的報酬。”

  望著老人一臉的認真,年輕人回一聲“謝謝”,接過那一美元,放到了上衣兜裡。

  這時,米莎太太那位西裝革履的侄子快步走到她跟前,他剛要解釋遲到的原因,忽然驚喜地衝著老人身旁的年輕人道:“你好,蓋茨先生,你也乘坐這趟班機?”

  “是的。”年輕人收起書,開始朝檢票口走去。

  “哪個蓋茨?”米莎太太跟在後面不解地追問道。

  “他就是我常常跟您說起的世界首富、微軟公司總裁比爾·蓋茨先生啊。”侄子拖著行李箱,大聲地告訴米莎太太。

  “哦,我今天終於知道他成功的祕密了,我剛才還給過他一美元的報酬呢。”米莎太太滿臉的平靜和自豪。

  “他真的接受了你一美元的報酬?”侄子驚訝地張大了嘴巴。

  “沒錯,我很高興今天在候機的時候還有一美元的收入,因為我幫助這位太太做了一件很小很小的事。”蓋茨回頭坦然回答道。

  這絕對是一個讓人感慨不已的小故事一一因為一份自然的認真,清貧的鄉村老婦米莎太太,和身價數百億美元的世界首富,彼此都很在意那區區的一美元,都讓那一美元超出了其本身的價值:在前者的眼裡,那是對一種勞動必須支付的報酬;在後者的心中,那是對一份真誠感謝必須迴應的尊重。

  沒有財富多寡的鴻溝,沒有身份尊卑的差別,兩人以簡單的方式,以超俗的坦然,告訴世人——無論是誰,都要樂於幫助別人也樂於接受別人的幫助,慷慨地付出勞動,並欣然地接受相應的報酬,財富才會不斷地流動起來,不僅僅是物質方面的,還有精神層面上的。

  3.陳景潤節儉怪癖的故事

  陳景潤的病情已經不允許他的獨特愛好再延續下去,他把全部家底交給惟一信賴的人——夫人由昆。年輕時,陳景潤經歷過失學和失業的痛苦,很早就體會到錢的重要性。

  在動盪年代,他朝不保夕,孤苦無援,擔心失去工作,慢慢地,他養成了一種習慣:節省一切可以節省的開支,維持最簡單的生活,把剩下的所有收入存入銀行,或換成硬通貨。陳景潤的月工資,1962年以前是56元,1962年至1977年是89.5元,從1957年到1977年,他省吃儉用,每月生活費不超過20元。除每月給父親寄15元生活費,其餘悉數存入銀行,20年後,他的存款高達萬元,這是他從牙縫裡擠出來的,是一分一分積攢起來的。

  陳景潤的飲食很簡單,總是饅頭和麵條,鹹菜和豆腐,他的身體很虛弱,聽說人蔘是補品,他買過一些廉價的人蔘須,以補充體能的不足。他穿著簡單,父親給他一件舊的棉短大衣,他穿了20年,天暖和了,拆出棉絮,天冷了,再填入。

  4.朱元璋的勤儉故事

  朱元璋的故鄉鳳陽,還流傳著四菜一湯的歌謠:“皇帝請客,四菜一湯,蘿蔔韭菜,著實甜香;小蔥豆腐,意義深長,一清二白,貪官心慌。”朱元璋給皇后過生日時,只用紅蘿蔔、韭菜,青菜兩碗,小蔥豆腐湯,宴請眾官員。而且約法三章:今後不論誰擺宴席,只許四菜一湯,誰若違反,嚴懲不貸。

  5.成龍:簽名的礦泉水

  2008年7月25日,位於北京奧林匹克公園休閒文化廣場的“中國故事”文化展示區迎來了第一批客人,其間包括著名影星成龍和中央電視臺主持人白巖鬆以及各路媒體記者,他們作為首批受邀參觀的客人,對展區的佈置讚不絕口。在來到“祥雲小屋”時,按照計劃大家要合影留念,成龍聞聽後隨即從志願者那裡借來一支筆,在自己剛喝了一半的礦泉水瓶子上工工整整地寫上自己的名字。

  同行的官員和記者感到不解,一般情況下,像成龍這樣的大明星是不肯輕易簽名的,更何況當時周圍並沒有影迷向他索要簽名,他在礦泉水瓶上簽名是一時興起還是另有隱情?有位記者忍不住好奇,就向成龍問了起來,成龍淡然地告訴大家:“這瓶水我一下子也喝不完,如果隨便一放,蠻容易跟別人的弄混了。我找不到自己的水,別人也不敢喝,這瓶水就肯定被浪費掉了。”“如果我寫上名字,別人就不會弄混,我也就可以隨時帶著,直到喝完。這樣下去,既節約又環保。拍戲時成家班和工作人員都是這樣做的。”成龍接著說。

  許多細心的人還發現,成龍在參觀途中喝完那瓶水後,便用力將水瓶捏扁,然後找到垃圾桶,特地丟到可回收的那一側裡面。其間,成龍看到有些工人隨手將菸頭扔到地上,也馬上撿起來丟到垃圾桶裡。這些小事似乎讓人難以置信,身價億萬的成龍會計較那半瓶礦泉水?但事實就是如此,絕不是他在作秀給誰看。

  熟悉成龍的人都知道,成龍在拍電影時經常會提醒劇組成員節約喝水。許多年前,他在片場看到很多人在休息時,因為無法辨認出自己開過的礦泉水瓶子,只好扔了那些喝了一半的礦泉水,另外去開啟新的。成龍發現之後就為大家定下了規矩,每次發放礦泉水的時候,就讓劇組所有成員在自己喝過的礦泉水瓶上簽名,沒有喝完就不能開啟新的。如果是實在喝不完的水,也要倒在樹下或者澆到花盆裡,然後用力將瓶子捏扁扔到垃圾桶裡,以便節省垃圾桶的空間據說,北京奧林匹克公園的清潔工人後來在清理垃圾桶時,不僅撿到了那隻被捏扁的上面有成龍簽名的空礦泉水瓶,還撿到了數以百計的剛喝了一半甚至幾口的礦泉水瓶。

  一瓶礦泉水在路邊小店只賣兩塊錢,喝了一半的礦泉水的價值也不會超過一塊錢。不必看瓶子上籤的是誰的名字,也不必揣摩周圍是什麼氛圍,透過那隻被捏扁的礦泉水瓶,我彷彿觸控到了一種修養。有誰會在乎喝剩一半的礦泉水?我問過許多人,幾乎每個人給出這樣的答案:搞混了就扔掉唄,再開一瓶有多難?我們會計較一瓶礦泉水的品牌、價格、口感和生產日期,卻不會計較半瓶水的存在。

  人生的點滴往往就在不經意中顯露,喝剩一半的礦泉水瓶上籤上了主人的名字,也附著上了主人的態度。其實,這些不僅僅是個人的一種行為方式,更是個人的一種素質、一種責任、一種公德的體現。成龍在一些不起眼的生活行為中堅持做到環保和節儉,才更顯出他的人文素養,這也就可以理解他之所以多年以來成為華人影視圈中有口皆碑的榜樣,讓人們誠心地尊稱他為成龍大哥了,這對於一個人的文明形象和文明行為習慣而言,確是一種讓人讚歎的善舉。

  別人都可以做到勤儉節約,而我們為什麼不行?勤儉節約是中國民族傳統美德,你要會節省你才能致富。節省也是一條重要的賺錢之路。而現在我們作為學生就很多開始亂浪費錢了,比如各種攀比衣服,鞋子等外在的而不追求內在的個人修養這些都是不可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