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人物勵志故事_著名人物勵志小故事

  很多著名人物的成功,並不是因為幸運,而是因為他們的努力,他們的奮鬥史簡直就是一個勵志故事。下面這些是小編為大家推薦的幾篇著名人物勵志故事。

  著名人物勵志故事1:用200把刷子刷出一個“左家”

  不知你有沒有這樣的經歷,小時候活得像異類,吃飯時剛想伸出左手夾菜,大人的筷子便毫不猶豫地戳來;在學校裡被老師捆著左手,用右手寫字……

  他是“左羅”,當然不是電影裡的俠盜“佐羅”,而是“左撇子羅陽”的暱稱。年少的“左羅”曾被這個問題深深地困擾著,別人用右手做的事情,只有他是特立獨行地用左手做著這一切,大家都叫他左撇子。雖然隨著年齡的增長,“左羅”早已能自如運用雙手,然而兒時的記憶卻深深刻在了他的腦海中。

  和很多年輕人一樣,“左羅”大學畢業後沒有留在家鄉,而是選擇了深圳。他當過翻譯,也在投資公司從事過市場拓展,還利用自己的計算機專長為公司設計製作網頁,但這些並不是羅陽真正想做的,經歷了一波三折之後,他選擇了辭職。

  辭職後他有了大把的時間看書,一天他驚奇地發現,在這個80%以上是右撇子,而不足20%是左撇子的世界,卻有很多左撇子成了右撇子的統治者,例如凱撒大帝和亞歷山大大帝。更值得一提的是,美國包括老布什和克林頓在內的1/3總統都是左撇子。翻開世界史,很多享譽世界的名人也都是左撇子,像美術界的達芬奇、企業界的比爾·蓋茨……

  他伸出自己的左手,若有所思。一個計劃在他的腦海裡逐漸成形,他要在自己的左手上做文章。在國外,左撇子用品店早已有之,比如英國倫敦的左手用品店已有40多年曆史。而在國內,左撇子這個群體,卻還沒有達到一個文化和產業的高度。要做就做國內第一個吃螃蟹的人,他暗下決心。

  說某個人很歷害,會說他有兩把刷子,可當你走進“左羅”的左手之家,你會發現,這個“左羅”何止兩把刷子,足有200多把!左撇子總是這樣創意十足。在“左手之家”,從玩具到日用品,完全按左手使用設計,市民每天下午4:30以後都可以來這裡免費體驗。

  在左手之家,招聘的員工全是“左撇子”。他們的名片清一色地右邊長出1/3,折起來時上面顯示了“左手”的字樣。而開啟這1/3頁面,裡面卻寫著“右腦”,寓意“利用左手開發右腦”—典型的創意思維。

  每一次,“左羅”的設計創意都給人帶來驚喜,但所有的驚喜都可以濃縮成一句話:“左手開啟右腦,挖掘右腦潛力,達到左右平衡”。當然“左羅”所有的想法不會止於夢想。他註冊了“我是左撇子”商標,開通了“我是左撇子”網站。“左手文化”的產業鏈已見雛形。目前,與教育培訓機構合作的腦力開發專案也在實際運作當中。

  著名人物勵志故事2:一個90後的千萬富翁之路

  這個創造財富奇蹟的個案,對於今年號稱“史上大學畢業最難就業年”的大學生而言,無疑是一個標杆……

  一個標準的90後,即不是富二代,也不是官二代,即不是“海歸”,也非重點高校畢業,僅是個普普通通的職高學校的大專生,通過自己的努力,創造出了千萬財富。這個創造財富奇蹟的個案,對於今年號稱“史上大學畢業最難就業年”的大學生而言,無疑是一個標杆;對於當下的教育體制而言,也無疑是值得探討和思索。

  這個標準的90年後叫丁仕源,1990年2月出生,廣東梅州人。丁仕源在他小的時候就隨父母來到了深圳龍崗,因為他父親在這裡開了一家小醫院。由於家裡經濟條件還比較好,所以父母都希望他能夠過上一種平靜安穩的生活,根本沒想過要他去打拚賺大錢。

  然而,丁仕源從小就與同齡人相比就要成熟很多,顯得頗為另類。他喜歡冒險,喜歡挑戰,敢於去“衝殺闖蕩”。小學時,班上很多的同學都喜歡跟著他去玩。雖說從小愛貪玩,但是學習成績卻並不差。12歲小學剛畢業的丁仕源,竟然自己跑到龍崗區成人培訓中心報名參加新聞、營銷等課程的學習和培訓。

  12歲就學這些東西,多少讓人感到不可思議。然而,就是這不可思議的舉動,讓他在兩年後讀初中時,竟然就有了用武之地。14歲那年,他看到有家服飾專業的報紙在招聘記者,他竟然報名前去嘗試。招聘單位見他年齡太小,自然是不予通過。可是,準備充分的丁仕源拿出了深圳300多家服裝企業的相關資料,並大談各企業的風格特色,順便表達了自己對服飾行業的看法。這家招聘單位的領導非常吃驚,當場決定聘用他。於是,丁仕源闖出了自己的第一項事業。他不僅當記者,而且還代理客戶廣告,每天都利用課餘時間跑客戶。在這家報社幹了一年多之後,丁仕源就去了另一家服裝類報紙做兼職工作。在為這家報社工作中,丁仕源結識了一大批女模特,並積累了這些模特的個人資料和***。丁仕源是個有心人,他知道這些資料以後可以成為自己幹一番事業的資本。

  果然,在2006年時,16歲的丁仕源就開始介入了一些企業和機構的選美比賽。由於他在幾大服飾專業報紙做過客戶外聯工作,對模特、企業等情況都比較熟悉,因此一些選美比賽機構看中了他,讓他負責組織策劃、統籌、招商等事務。丁仕源工作非常賣力,到處聯絡,甚至不惜自己倒貼交通費、通訊費等。在短短的幾年時間裡,他參與了200多場模特大賽、酒會、晚會等活動。還好這些活動的主辦單位在活動結束後,都會給他一些提成和獎勵。通過參與這些活動,丁仕源可謂是一舉三得,賺了錢,積累了人脈資源,鍛鍊了自己的能力。

  後來,由於各項選美比賽太多太濫,招商比較難到位,收益難以確定,故丁仕源便放棄了參與這些活動。他開始把模特介紹給客戶拍平面廣告或廣告片,他從中賺取一點介紹費。所以,在讀書的日子裡,丁仕源經常是下午一放學,就馬上回到家換上西服直奔市內,去赴約商談、簽約,或參加各發佈會、開幕式等。學校和老師對丁仕源經常早退和缺課很有意見,但是,丁仕源都讓父母給忽悠過去了。

  丁仕源是邊讀書邊賺錢,他的目標就是要在上大學前,創立自己的公司。儘管許多的商業活動影響了他的學習,但是他最終還是班上少數幾個考上高中的。17歲上高中後,丁仕源還利用業務時間在一家娛樂公司當總經理;此外,還負責一個模特網站的推廣活動。當丁仕源感覺自己的資本已積累到足夠開一家公司了,於是便決定開一家公司,讓自己為自己打工。2008年,丁仕源籌備創辦了“深圳互動文化傳播公司”,註冊資金100萬全是自己幾年來辛辛苦苦賺來的,未拿家裡一分錢。後來,又成立了“鬆雷文化集團娛樂部”,還參股多家文化傳播公司。

  2009年,丁仕源參加高考,成績很一般,只考了400來分,一本二本讀不到,他只好選擇了深圳資訊職業技術學院。他一邊讀書,一邊經營著自己的兩個公司。學院的老師和同學都不知道他竟然有著雙重身份,一個是大學生身份,而另一個則是兩家公司的總經理。

  直到2010年11月,“第20屆世界模特小姐大賽國際總決賽”在深圳資訊學院舉行時,學院的老師和學生才知道,這次大賽的助理導演和國際總決賽賽務統籌的丁叮,就是自己學院的新生丁仕源。

  學校知道丁仕源的雙重身份後,給予了大力支援,並提供一個充分展示他才華的平臺。學院鼓勵他參加職業規劃大賽,他不但是積極參加,而且一舉獲獎。在大學的三年中,他上課的時間不多,經常是開著自己的賓士車往返於公司和學校之間。

  大學畢業之後,丁仕源便把全部的精力用在公司經營上了。現在他的兩個公司經營得都還非常不錯,資產達到了1200萬元。他把最初創辦公司時加盟的親朋好友都設法讓他們退出去了,他深知,如果公司的員工和管理層都是自己的親朋好友,那根本就不便於公司抓好內部管理,所以,他寧願花錢請職業經理人來給自己幹。

  時下,丁仕源說公司團隊成員都是從各方面渠道挑選來的,人員不僅素質較高、很專業,而且也都很敬業,公司業務開始得有聲有色。他期待著在自己30歲時,能進入億萬富豪的行列。

  點選下頁檢視更多>>>著名人物勵志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