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公務員考試申論備考技巧

  申論作為福建公務員考試中的重要科目,是需要考生進行日積月累的複習的,考生應怎麼進行備考工作呢?以下是由小編整理關於的內容,希望大家喜歡!

  一:文章寫作要巧用例證法

  方法一:精選單個案例

  這種方法就是通過一個案例的詳細描述來論證觀點,操作方法為:亮明觀點+闡述具體案例+揭示案例隱含的觀點+結論對策,要注意的是在列舉案例時一定要與論證的觀點有關聯,同時要注意書寫的簡潔性。

  例如:

  倡導勤儉節約,共創文明社會。勤儉節約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亮明觀點***著名教育家徐特立先生就是一個從小處踐行,勤儉節約身先示範的代表。他注重品德修養,平生簡樸。在湖南第一女子師範任教期間,他每天巡視校園時都會把別人拋棄的粉筆頭撿起來裝在口袋裡留給自己上課用。在任教期間,他差不多沒有用過一支新粉筆。還作了一首膾炙人口的《粉筆詩》。***闡述案例***徐特立先生的節儉作風值得我們現代人學習。***揭示觀點***勤儉節約是傳家寶,只有全社會同協力倡導勤儉節約,才能讓社會更文明。***對策結論***

  方法二:粗選多個案例

  這種方法就是通過多個案例共同論證觀點,操作方法為:亮明觀點+羅列多個案例+揭示案例隱含的觀點+結論對策。

  例如:

  將困難踩在腳下,成為人生贏家。艱難困苦,玉汝於成。一個人要想成功,必須經過艱難困苦的磨練。***亮明觀點***古今中外,歷數豪傑偉人,他們的成功都離不開苦難的歷練。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賦《離騷》;左丘失明,厥有《國語》;孫子臏腳,兵法修列。***羅列多個案例***這些人物所經受的艱難困苦,正是他們獲得成功的基石。***揭示觀點***每一份磨難,都可以使他們的意志更加堅定,使他們學會堅強、忍耐、樂觀;每一份磨難,在他們面前都會化為一份禮物,一種人格上的成熟,一種對人生和生活的深刻認識。因此,面對困難我們要有將它踩在腳下的勇氣。戰勝困難,成為人生贏家。 ***對策結論***

  方法三:正反案例對比

  這種方法通過案例對比來論證觀點,操作方法為:亮明觀點+正反案例+隱含觀點+對策結論。

  例如:

  將困難踩在腳下,成為人生贏家。***亮明觀點***一個人要想成功,必須經過艱難困苦的磨練。司馬遷忍辱十八載撰寫《史記》,司馬光苦熬十九春秋編纂《資治通鑑》,曹雪芹十年寒窗寫就《紅樓夢》。這些人物所經受的艱難困苦,正是他們獲得成功的基石。***列舉正面案例***但反觀當前,很多人面對困難卻缺少了一份隱忍,沒有了將困難踩在腳下的勇氣。部分年輕人一時失意便一蹶不振,甚至出現自殺傾向。***列舉反面案例***無法堅強面對生活困苦,只會讓自己活得更累。***揭示隱含觀點***因此,面對困難我們要有將它踩在腳下的勇氣。戰勝困難,成為人生贏家。***對策結論***

  二:作文的關鍵在於立意的選擇

  立意=主題+角度。要想確定文章的立意,首先明確文章的主題,其次是文章的寫作角度,根據命題人的出題意圖,有機地將主題和角度進行融合即可得出文章的立意。

  一、選擇主題的方法

  ***一***看題幹

  當文章是命題作文或者直接給出圍繞的話題時,是可以直接提煉出主題的。例如作文題幹“補齊全民健身‘短板’需合力破題”,其中全民健身即是本文的主題。

  ***二***高頻詞

  分別來源於小題到作文題幹中的高頻詞或者材料中的高頻詞。

  ***三***問題推主題

  無論省考還是國考,由於材料主題多以社會類主題和文化類主題為主,而且大多主題的自身均存在問題性,故此從材料中的核心問題反推即是文章的主題;加之小題的第一道題目一般是歸納概括題目,大多以歸納問題為主,而那個問題的對立面一般也是該文章的主題。

  ***四***政策型材料以及觀點型材料中的高檔詞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省考真題中材料的第一則多以政策性觀點性的為主,對於小題是用不上的,但是核心的話題關鍵的詞彙就是該文章的主題。

  以上的幾個方法並不是獨立存在獨立運用的,很多時候需要考生進行有機結合,這樣找到的主題會更加準確和深刻。

  二、選擇角度的方法

  文章的角度分為內容角度和巨集觀角度,找到內容角度後再進行巨集觀角度的確定,從而確定文章最終的立意和書寫的方向。下面我們以國考作文趨勢為例來分析。

  ***一***內容角度

  1、根據題幹中的名言名句確定文章的內容角度。

  例如2012年地市級作文題幹中塞內加的一句話“無論我們自己變得多麼高明和安全,自然災難和人為災難始終是我們生命的一部分。”從這句話能夠得出憂患意識很重要,而同樣文章的主題通過主題的方法容易得出是城市安全。將“憂患意識”和“城市安全”聯絡在一起可得出總論點即“樹立憂患意識保障城市安全”。

  2、根據題幹中的事例故事確定文章的內容角度。

  例如2012年國考副省級的作文題幹中這樣說“材料7中講述了農婦劉女士和李老太家人之間的一段感人故事”,從這個故事中可得出榜樣力量的重要性,而該文章的主題是道德建設,將“榜樣力量”和“道德建設”聯絡在一起,總論點即是“樹立榜樣力量 弘揚道德力量”。

  ***二***巨集觀角度

  當根據內容角度確定好總論點後,接下來需要從巨集觀角度來確定文章到底是側重對策類的分論點還是分析類的分論點,這就是我所想表達的巨集觀角度分為以對策為主的角度和以分析為主的角度。例如“科學需要注入人文色彩”,即可以談如何注入又可以談為什麼注入人文色彩。

  三:用好標題引領文章“閃亮登場”

  一、切題

  目前申論命題方式多種多樣,如:以**為題、以**為主題、以**為話題、結合**等多種命題方式。無論文章題幹採用什麼命題方式,考生所寫的標題都應該符合題乾的要求,同時體現自己所寫文章的中心論點,即標題是文章的核心。許多考生在文章寫作過程中存在寫作順序的誤區,先將文章內容寫好後再進行標題的加工和寫作,這種本末倒置的做法很容易導致跑題。正確的順序應是在文章寫作前對整篇文章的內容進行通盤考慮,確定好文章主旨和內容後,再落筆擬出恰當的標題,從而真正保證標題切題。如:“強化依法執政提升政府公信力”。

  二、簡潔

  文章寫作時語言要儘量言簡意賅,同樣在擬寫標題時也要相對簡練,能表達自己的觀點即可,儘量避免過於囉嗦。在標題寫作時,考生可以選擇書寫一個標題或兩個標題的寫作方式。若採用一個標題,則標題的長度不超出答題區域的一行;若採用兩個標題,即主副標題的形式,則需要注意,主標題與副標題要分別佔一行,且副標題在寫作時要用破折號引出。

  三、生動

  如若考生所寫標題能夠滿足切題和簡潔兩個要求,那麼它就是一個合格的標題,而如果考生想要更上一個臺階,使標題能為自己的文章添彩,那就需要撰寫的標題更加生動、精彩,以更好地吸引住閱卷人的眼球,讓閱卷人對考生所寫文章產生閱讀的興趣。這就需要考生運用比喻、擬人、引用等修辭手法來對標題進行適當的修飾。因此中公教育專家建議考生在複習過程中就需要注意名言警句等亮點的積累。如:“依法行政為法治政府推開另一扇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