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管理知識

  以健康體檢為基礎,對人群亞健康現狀與亞健康人群健康需求進行分析,提出正確認識健康管理,提升健康體檢內涵。那麼你對健康管理了解多少呢?以下是由小編整理關於的內容,提供給大家參考和了解,希望大家喜歡!

  一:

  生活方式包括飲食結構、工作、睡眠、運動、文化娛樂、社會交往等諸多方面。過重的壓力造成精神緊張,不良的生活習慣,如過多的應酬、吸菸、過量飲酒、缺乏運動、過度勞累等,都是危害人體健康的不良因素。

  例如,對於長期從事辦公室工作的人來說,長時間坐位、運動不足、長期使用計算機等,可以導致頸、腰肌勞損、頸椎病、腰椎間盤突出、便祕、痔瘡、面板損害等,飲過量咖啡、濃茶、酒、吸菸、工作緊張、壓力大、睡眠不足、睡眠質量差等,也都會不同程度地導致健康受損。長此以往,可以出現各種各樣的病症。

  現代醫學研究也表明,不少疾病病因主要不是生物因素引起的,而是由不良的生活方式、心理因素、環境因素等引起的,這種新的醫學觀念被稱為“生物、心理、社會醫學模式”。

  健康管理就是運用資訊和醫療技術,在健康保健、醫療的科學基礎上,建立的一套完善、周密和個性化的服務程式,其目的在於通過維護健康、促進健康等方式幫助健康人群及亞健康人群建立有序健康的生活方式,降低風險狀態,遠離疾病;而一旦出現臨床症狀,則通過就醫服務的安排,儘快地恢復健康。

  健康管理不僅是一個概念,也是一種方法,更是一套完善、周密的服務程式,其目的在於使病人以及健康人群更好地恢復健康、維護健康、促進健康,並節約經費開支,有效降低醫療支出。

  國內外大量預防醫學研究表明,在預防上花1元錢,就可以節省8.59元的藥費,還能相應節省約100元的搶救費、誤工損失、陪護費等。

  健康管理就是一種追本朔源的的預防醫學。它針對個體及群體進行健康教育,提高自我管理健康的意識和水平,對其生活方式相關的健康危險因素進行評估監測,並提供個性化干預,大大降低疾病風險,降低醫療費用,從而提高個體生活質量。

  在最早誕生健康管理的美國,健康管理髮展日益迅速。有7700萬的美國人在大約650個健康管理組織中享受醫療服務,超過9000萬的美國人成為健康管理計劃的享用者。

  二:

  權威預言

  “二十一世紀是健康管理的世紀”

  一、降低醫療費用的開支

  健康管理參與者與未參與者平均每年人均少支出200美元,這表明健康管理參與者總共每年節約了440萬美元的醫療費用。

  二、減少了住院的時間

  在住院病人中,健康管理參與者住院時間比未參與者平均減少了兩天,參與者的平均住院醫療費用比未參與者平均少了509美元。在4年的研究期內,健康管理的病人節約了146萬美元的住院費用。

  三、健康管理是一個慢性過程,但回報很快

  健康管理參與者在兩年或者少於兩年的時間內的投資回報為:參與者總的醫療費用淨支出平均每年減少75美元。

  四、減少了被管理者的健康危險因素

  有2個或者更少健康危險因素的參與者數量從24%增加到了34%***隨著年齡的增長,人的健康危險因素必然會增長***;

  有3個到5個健康危險因素的參與者數量從56%減少到了52%;

  有6個或者更多健康危險因素的參與者的數量從21%減少到了14%。

  存在問題

  健康管理在我國還是一個新概念,健康管理的服務物件較狹窄,主要集中在經濟收入較高的人群,公眾的認知度還不高,健康管理的一些理念尚未被公眾所接受。

  比如,有些人一年抽菸能花費上萬元,而花幾百元做個健康管理在他們看來卻是“太貴了”,一旦生病,他們只能花費巨資尋求專家名醫,而事實是健康管理提早預防可以讓他們少花這筆冤枉錢。

  個人管理

  個人健康管理是根據個人生活習慣、個人病史、個人健康體檢等方面的資料分析提供健康教育、健康評估、健康促進、健康追蹤、健康督導和導醫陪診等專業化健康管理服務。哪些人士需要得到專業的健康管理服務?

  一:健康人群,熱愛健康的群體已認識到健康的重要性,但由於健康知識不足,希望得到科學的、專業的、系統的、個性化的健康教育與指導,並擬通過定期健康評估,保持健康危險處低風險水平,盡享健康人生。

  二:亞健康人群,處於四肢無力、心力交瘁、睡眠不好等症狀人群。由於從事的行業不同、受社會競爭以及家庭負擔的壓力,自我明白處於亞健康狀態但不知道如何改善?強烈要求採取措施提高工作效率和整體健康水平。

  三:疾病人群,在治療的同時希望積極參與自身健康改善的群體。需要在臨床治療過程中配以生活環境和行為方面進行全面改善,從而監控危險因素,降低風險水平,延緩疾病的程序,提高生命質量。


“的人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