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必備考點

  自學考試的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科目知識點眾多,為了幫助大家回顧複習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知識考點,下面小編為大家帶來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重點考點,歡迎大家學習。

  :社會主義社會的改革

  社會主義社會的根本任務是以經濟建設為中心, 大力發展生產力。我國根據生產力的現實水平和進一步發展的客觀要求,自覺調整基本矛盾不相適應的部分,從而使社會主義制度自我完善。我國的改革之所以是社會主義制度的自我完善,是由社會主義社會基本矛盾的性質和特點決定的。它是非對抗性的矛盾,可以通過社會主義制度本身不斷地得到解決。

  十八屆三中全會通過的《全面深化改革的決定》,確定了全面深化改革的總目標是: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必須更加註重改革的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加快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民主政治、先進文化、和諧社會、生態文明,讓一切勞動、知識、技術、管理、資本的活力競相迸發,讓一切創造社會財富的源泉充分湧流,讓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

  當前中國的改革是一場深刻而全面的社會變革, 它是一項系統工程;不僅是全面的,而且是持久的;是和發展、穩定相統一的過程。改革、發展、穩定是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三個重要支點。穩定是前提,只有社會穩定,改革、發展才能不斷推進;改革是動力,只有通過改革,才能解決出現的問題,穩定才有保障;發展是關鍵,只有通過發展才能從根本上解決所有經濟社會問題,改革、穩定才具有物質基礎。

  :勞動是人的本質

  勞動是人的本性,是指勞動是一切人所共有的一般本質。為什麼說勞動是人的一般本質呢?主要因為勞動是人從動物界分化出來的基本標誌和人區別於動物的根本特徵。人區別於動物的根本標誌和特徵,是能製造和使用生產工具從事生產勞動,以獲取自己所必需的物質生活資料。

  :人的本質是一切社會關係的總和

  勞動是人的本質這一界定只涉及人與動物的區別,尚未涉及不同時代的人和同一時代處於不同社會地位的人的本質的區別。“人的本質是一切社會關係的總和”這一對人的本質的界定,講的是人與人之間的區別,既包括不同時代的人之間的區別,又包含同一時代處於不同社會地位的人之間的區別。所以它講的不是共同本質,而是不同的人所具有的不同的本質。

  :人的需要即人的本質

  人的需要是人的具體本質。馬克思主義認為,個人的具體本質的形成,與個人的需要密切相關。因為每個人都是根據自己的需要從事社會活動;每個人都是為了滿足自己的需要,去與其他人發生社會交往和社會聯絡。而每個個人具體的社會聯絡即具體本質的形成,是由他們特定的需要決定的,所以說人的需要即人的本質。

  :人與社會的關係

  人與社會緊密相連、不可分割,社會是人的社會, 人生活在社會之中。既沒有離開社會的人,也找不到沒有人的社會。人與社會是具體的、歷史的統一,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人的出現與社會的產生是一致的。如果說社會是複雜的活生生的有機體,那麼每一個現實的人就是它的一個細胞,二者互為前提,互相依賴。

  第二,人的活動與社會結構及其發展變化是一致的。人類社會的生產力、生產關係、政治制度、社會意識以及它們之間的相互關係,都不僅僅是人類生活的條件,而且是人類活動的產物。

  第三,社會的本質和人的本質是一致的,這種一致的基礎是實踐。

  第四,個人的解放與社會的解放是一致的。共產主義社會就體現了個人的解放與社會的解放的統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