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總複習指導

  初中物理總複習,涉及的內容多,知識點分散,時間短,總複習時難度較大,要取得好的複習效果,取得滿意的成績,我們應該制訂切實可行的複習計劃

  

  如何指導學生做好中考總複習,我的觀點是:“把握一個原則,實施五個抓住”。

  一個原則是:“先死後活,不死不活,死去活來”的原則,什麼意思呢?中考三冊物理書知識塊總計59個,屬於“瞭解”水平要求的是135個,屬於“理解”層次要求的21個,基本實驗技能20個,三冊物理書基本公式總計26個,這些知識不記住行嗎?記不住,就學不會!

  “先死後活”指該記的必須記住,記不住就不能理解,更不可能靈活使用。“不死不活”是指死的記不住,靈活運用知識根本談不上。“死去活來”是指該記的記住了,在理解的基礎時才會慢慢地加以靈活運用,才可能在中考中取的較好的成績。初中知識有70%靠的是記憶,總之,記住是前提,理解是過程,能力提升是結果。

  五個抓住是:

  ***1***抓住物理課本,落實基礎知識;

  ***2***抓住中考說明,把握中考走向;

  ***3***抓住課堂複習,提高複習質量; ***4***抓住網路建立,形成知識體系;

  ***5***抓住題目訓練,提高解題能力。

  第1點:認真研究中考說明,把握中考走向。

  第2點:迴歸課本,狠抓基礎。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對於中考物理,讀書破三本考試定有準。中考試題有60%以上的題目來自課本,因此認真閱讀物理書,對於提高得分率很關鍵,據我調查,中考考生中平時有認真閱讀物理書習慣的不足學生總數的10%,課本是知識的源泉,我們的物理知識90%以上來自於課本,因此認真閱讀物理書,對於中考基礎題不丟分、少失分至關重要。優等生中考失分的往往不是難題,而是基礎題,中差生丟基礎分更是比比皆是。有的學生拿起課本,不知怎樣讀效果才會好,我認為:閱讀物理書可以分為兩步:

  第一步叫“通讀”,所謂通讀就是原原本本,一字不差的將書中涉及的問題認真閱讀一遍,不丟不落,將知識的來龍去脈搞清楚,在通讀中加深理解。

  舉一例,課本上有一個圖,即活塞式抽水機,很少引起學生關注,但是中考試題就出現這樣考題“請你說出圖中與所學物理有關的問題”,許多人望圖興嘆,不知所云。

  認真分析至少可說出四種與物理知識有關的問題:

  ***1***基本原理:大氣壓的作用

  ***2***手柄:槓桿原理

  ***3***出水口水流出:重力的作用

  ***4***手柄往下壓活塞開啟:非平衡力的作用

  第二步:精讀,將公式、概念、定義、規律、重要實驗,該記的必須記住,保證基礎知識不丟分。在記憶的同時才能加深理解。

  第3點:課堂複習是根本,複習質量有保證。

  要重視學校內複習課,提高複習質量,有不少學生對常規復習課不重視,認為該學的知識已經學過了,聽不聽無所謂,其實我們對要加深對學生的情況的瞭解,有針對性的進習複習,準確把握重點、難點,認真分析學生存在的問題,複習課一要讓學生認真聽,二要讓學生手、腦、耳並用,讓他們做到邊聽邊記邊想,提高對知識的理解並加快解題速度。課堂複習要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查缺補漏,有問題要及時解決。學問學問——又學又問,鼓勵學生多提問題,有問題要及時解決,問題越問越少,這樣才能保證每節課的複習質量。

  第4點:夯實基礎,構建網路

  中考總複習不是一般的複習,而中考考試越來越重視能力的考查,能力考查主要是考查學生對知識的理解,不能只見樹木,不見森林。要做到舉一反三、觸類旁通,要求建立相關的知識體系,由點到線、由線成網,設法讓學生弄清楚各知識點之間的內在聯絡。因此在複習中要打破章節內容,建立知識網路。

  第5點:抓住題目訓練,提高解題能力

  百聞不如一見,百看不如一練,沒有一定數量的物理題作保證,就不能確保中考題做得熟練。熟能生巧,見多才能識廣,在讓學生做題過程中尋找方法、總結規律、摸清思路、提高能力,這是通向成功的必經橋樑,沒有幾百道題的練習保證,就很難確保難題不丟分。一定要注意:多練真題,即最近兩年北京和全國中考試題,另一類是近兩年黃岡市各區模擬試題,尤其是2013年黃岡市各縣市模擬試題。但反對題海戰術,有的放矢,讓學生做精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