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課程管理制度範文精選

  為了加強學校課程的管理,提高課程的教學質量,需要制定並實施相應的管理制度。小編為你帶來了中學課程管理制度範文,一起來看看吧。

  中學課程管理制度範文篇一

  一、確定校本課程方案的依據

  1、國家或地方教育主管部門的指導性檔案

  國家教育部頒佈的《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和福建省教育廳頒佈的《福建省義務教育課程實施計劃***試行***》是我校目前開設校本課程的主要依據。

  2、學校的教育哲學或辦學宗旨

  校本課程開發的前提條件之一就是需要一種明確的學校教育哲學,通常用培養目標或辦學宗旨等來表示。我校的辦學宗旨是:把學生培養成社會英才,具體化為培養學生下列品質:自信心、民族性、創新、現代化、健康、堅毅。

  3、學生需求的評估

  校本課程的設定必須考慮學生的需求、興趣,這是校本課程開發的起點。為此,我校通過問卷調查開座談會等方式瞭解到目前在校學生需求主要集中在以下幾方面:

  ①學習方法的指導;

  ②與人交往和相處的能力;

  ③承受挫折的心理素質;

  ④安全防患意識與臨危應變能力等等。

  4、學校課程資源的評估

  校本課程的設定還必須基於學校的現有課程資源,這是校本課程開發的可能性的保障。根據我校目前課程資源:如圖書館、語音室、多媒體教室等狀況,將充分開發和利用,讓每一位教師都能人盡其才,開發第二門課程。

  二、校本課程的總體目標

  綜上所述,以及學校的傳統與優勢,經學校課程開發領導小組集體討論、審議,初步確定我校現階段校本課程的總體目標為:

  1、學會交往,在合作中學習;2、學會自信,養成自我認同感知和堅毅的品質;3、學會探究,至少學會一門探索性課程;4、掌握一項體育技能和一項閒暇技能;5、學會自我保護,具有安全防患意識;6、具有現代中國人的意識。

  三、校本課程的組織管理

  1、學校建立“福州第十六中學校本課程開發領導小組”,校長任組長,為第一責任人。學校課程開發領導小組負責制定課程實施方案,決定實施計劃和相應步驟,協調各方面工作,為學校開設課程提供各種保證。

  2、教務處、教科室:學校實施課程管理的職能部門,負責制定具體的課程實施進度和組織課程的日常運作,檢查各年級課程實施情況,發現問題及時向校長彙報並提出處理意見,聘請校本課程的任職教師,把具體的工作要求佈置給各年段和各學科教研組。

  3、年段、教研組:課程組織管理的重要環節,上承校長和學校課程管理職能部門,下接年段內各班主任和校本課程的任職教師,在校本課程開發過程中起著組織、協調和監控作用。

  4、班主任和任職教師:具體負責對學生的組織實施和授課指導工作,要求隨時瞭解學生學習進展情況,關注學生的態度和表現,做好學生思想工作,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

  中學課程管理制度範文篇二

  一、評價原則

  學校遵循重過程、重全面、重參與、重激勵的原則,進行對校本課程的評價,

  1、評價重點突出過程性。校本課程評價採用過程評價與終端評價相結合的方式,將評價貫穿於校本課程開發與實施的全過程,重點評價教師參與課程開發與實施的積極性,評價學生的參與和體驗。

  2、評價內容強調全面性。根據學生在校本課程中參與程度、學習態度、實踐體驗、方法和技能的掌握進行全面評價。側重態度與能力,減少量化,多進行分析性、個性化的評價。

  3、評價手段注意多樣性。採取教師評價、學生自評互評,家長參評、課程評審委員會考核相結合,書面材料評價與學生口頭評價、活動展示評價相結合,定性評價與定量評價相結合等方法。

  4、評價目的注重激勵性。結合學生的活動過程及研究結果進行評價,鼓勵學生髮揮特長,施展才能,創設有利於學生可持續發展的學習組織與學習環境。學校設立校本課程專項資金,用於獎勵優秀校本課程的開發教師,引導教師努力提升校本課程的開發與執教能力,自覺優化校本課程內容。

  二、評價內容和方式

  ***一***教師評價

  教師參與校本課程工作作為教師業務考核的重要內容之一,在每學期末,由學校教務處負責考核。從有利於學生成長和教師自身發展的需要出發,通過以下評價指標進行評價:

  ***1***學生評價***課程質量滿意度調查表、學生座談會等******40%***;

  ***2***課程開設的影響力和學生接受的實際效果***20%***;

  ***3***課程資源的積累和歸檔***綱要、教材、教案或課件;教學總結等******10%***;

  ***4***課程建設領導小組的調研***聽課、查閱資料、訪問等******10%***;

  ***5***課程成果展示***含各級比賽獲獎情況******10%***;

  ***6***課程內容的特色化***10%***。

  學校每學期根據評價結果發放課程補貼和課程獎勵。受獎勵的校本課程開發教師在評先評優和職稱評定推選中優先考慮。對過程性評價情況應及時反饋給課程開發、開設老師,督促教師及時提高課程教學質量。

  ***二***學生評價

  1、考核評價

  學生評價以定性評價為主,發揮對學生的激勵功能,同時要幫助學生進行自我評價與自我調整。主要從以下幾個指標進行評價:

  ***1***教師對學生的考勤評價記錄。

  ***2***教師根據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表現進行評價,如態度積極性、參與狀況等,可分為“優秀、良好、一般、較差”等形式記錄在案,作為“優秀學生”評比的依據之一。

  ***3***學生互評。

  中學課程管理制度範文篇三

  一、資源配備:

  1、教師配備。為確保新課程實驗順利開展,組建一支學歷層次較高、業務素質精良,年齡結構合理的實驗教師隊伍。

  2、教室配備。配備全省一流的校園網路及教室終端裝置。

  3、教學資源。開發教學最新資料,配備配套教學軟體。

  4、課改經費。籌措資金,優先落實課改實驗經費。

  5、後勤服務。後勤為課改服務,主動、及時提供物質保障。

  二、課程開設:

  國家課程:思想品德、語文、數學、英語、物理、化學、歷史、地理、生物、體育、音樂、美術、綜合實踐活動。

  地方課程:安徽地理、安徽歷史、寫字、合肥地理、合肥歷史

  校本課程:四十五中學生日常行為規範教育、三小發明創造技巧、心理健康教育、國防教育、資訊科技校本教材、法制教育、藝術節、體育節、實驗室開放活動、社會實踐、中學生團校、棋類培訓、綜合實踐活動校本教材。

  三、管理組織:

  根據新課程的培養目標對現行課程結構進行調整,擬開設“國家課程、地方課程與校本課程”。其中,國家課程的主導價值在於通過課程體現國家的教育意志,地方課程的主導價值在於通過課程滿足地方社會發展的現實需要,校本課程的主導價值在於通過課程展示學校的辦學宗旨和特色。為充分體現上述課程的特定價值及互補性,特成立“合肥45中課程管理領導小組”。

  組長:沈家春黃先銀

  成員:劉玉珊陳華李春梅殷碩景陳曉霞

  周宗華濮鋼華劉徵傑姚劍許佩玲

  楊從品丁鬆海蔡海斌張曉福

看過中學課程管理制度範文的人還會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