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學理論基礎知識

  自科學管理產生以後,管理理論經歷了古典管理、行為科學和現代管理三個階段。以下是由小編整理關於的內容,希望大家喜歡!

  一、古典管理理論階段

  1.科學管理理論

  科學管理理論的代表人物是美國的弗雷德裡克•泰羅***科學管理理論之父***。他的代表作有:《計件工資制度》、《科學管理原理》等。泰羅主張用科學管理方法代替經驗方法,形成了一套管理制度,促進了當時工廠管理的普遍改革。 指導思想:科學管理的核心是要求管理人員和工人雙方實行重大的精神變革。

  ***1***泰羅科學管理的中心問題是提高勞動生產率。

  ***2***實現最高工作效率的手段,是用科學的管理代替傳統的管理。

  主要內容:開發科學的作業方法;科學地選擇和培訓工人;實行有差別的計件工資制;將計劃職能與執行職能分開;實行職能工長制;在管理上實行例外原則。

  2.一般管理理論

  代表人物是法國的亨利•法約爾。法約爾在泰羅理論的基礎上,充實和明確了管理的概念。他認為,企業的經營有六項不同的活動,管理只是其中的一項。 法約爾第一次對管理的一般職能做了明確的劃分,第一次對管理要素進行了分析,使其形成了一個完整的管理過程,因此,他被稱為管理過程學派的創始人。他非常重視管理原則的系統化,探求確立企業良好的工作秩序的管理原則,提煉出十四項原則。

  他的代表作是《工業管理和一般管理》,被譽為“經營管理理論之父”。

  3.行政組織理論

  代表人物是德國社會學家、經濟學家馬克斯•韋伯。他對管理理論的貢獻主要是提出了理想的行政管理體系,代表作是《社會組織與經濟組織理論》。由於韋伯是最早提出一套比較完整的行政組織體系理論的人,被稱為“組織理論之父”。

  二、行為科學理論階段

  1.梅奧及霍桑實驗

  喬治•梅奧是美國哈佛大學教授,他對古典管理理論做了重要的補充和發展。 20世紀二三十年代,美國國家研究委員會和西方電氣公司合作進行了有關工作條件、社會因素與生產效率之間關係的試驗。由於這項研究是在西方電氣公司的霍桑工廠進行的,後人稱之為霍桑試驗。 霍桑試驗分為四個階段:工廠照明試驗--繼電器裝配試驗--談話研究--觀察試驗。 梅奧等人通過試驗得出結論:人們的生產效率不僅受到物理的、生理的因素的影響,而且還受到社會環境、社會心理因素的影響。

  2.人際關係學說

  在霍桑試驗的基礎上,梅奧創立了人際關係學說。主要內容是:

  ***1***職工是“社會人”。

  ***2***滿足工人的社會慾望,提高工人的士氣,是提高生產效率的關鍵。***3***企業存在著“非正式組織”。

  人際關係學說的出現,開闢了管理理論研究的新領域,糾正了古典管理理論忽視人的因素的不足。同時,人際關係學說也為以後的行為科學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3.行為科學理論

  對於行為科學的定義有廣義和狹義兩種理解。

  廣義的行為科學是指包括類似運用自然科學的實驗和觀察方法,研究在自然和社會環境中人的行為的科學。已經公認的行為科學的學科有心理學、社會學、社會人類學等。

  狹義的行為科學是指有關對工作環境中個人和群體的行為的一門綜合性學科。 進入20世紀60年代,為了避免同廣義的行為科學相混淆,出現了組織行為學這一名稱,專指管理學中的行為科學。目前組織行為學從它研究的物件和涉及的範圍來看,可分成三個層次,即個體行為、團體行為和組織行為。

  三、現代管理理論階段

  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科學技術飛速發展,生產社會化程度日益提高,管理思想得到了豐富和發展,出現了許多新的管理理論和管理學說。這些理論和學派,在歷史源淵和內容上相互影響和聯絡,形成了盤根錯節、爭相競榮的局面,被稱為“管理理論的叢林”。各學派的主要內容如下:

  1.管理過程學派

  管理過程學派的創始人是亨利•約法爾。該學派的主要特點是把管理學說與管理人員的職能聯絡起來。他們認為,無論什麼性質的組織,管理人員的職能是共同的,即:計劃、組織、人員配備、指揮和控制,這五種職能就構成了一個完整的管理過程;管理職能具有普遍性,即各級管理人員都執行著管理職能,只是側重點不同。

  2.經驗學派

  經驗學派的代表人物是德魯克和戴爾。該學派主張通過分析經驗***即指案例***來研究管理學問題。通過分析、比較、研究各種各樣的成功的和失敗的管理經驗,就可以抽象出某些一般性的管理結論或管理原理,以有助於學生或從事實際工作的管理人員來學習和理解管理學理論,使他們更有效地從事管理工作。 不少學者認為,經驗學派實質上是傳授管理學知識的一種方法,稱為“案例教學”。

  3.系統管理學派

  系統管理學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是卡斯特和落森茨威克。該學派認為,組織是一個由相互聯絡的若干要素組成、為環境所影響的並反過來影響環境的開放的社會技術系統。它是由目標和價值、結構、技術、社會心理、管理等五個分系統組成的。必須以整個組織系統為管理研究的出發點,綜合運用各個學派的知識,研究一切主要的分系統及其相互關係。

  4.決策理論學派

  決策理論學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是赫伯特•西蒙。該學派認為,管理就是決策。管理活動的全部過程都是決策的過程,管理是以決策為特徵的;決策是管理人員的主要任務,管理人員應該集中研究決策問題。

  5.管理科學學派

  管理科學學派形成於第二次世界大戰初。該學派主張運用數學符號和公式進行計劃決策和解決管理中的問題,求出最佳方案,實現企業目標;經營管理是管理科學在管理中的運用;資訊情報系統就是由計算機控制的向管理者提供資訊情報的系統。

  6.權變理論學派

  權變理論形成於20世紀70年代。該學派認為,由於組織內部各個部分之間的相互作用和外界環境的影響,組織的管理並沒有絕對正確的方法,也不存在普遍適用的理論,任何理論和方法都不是絕對的有效,也不是絕對的無效,採用哪種理論和方法,要視組織的實際情況和所處的環境而定。

“的人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