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尖子生的高效學習方法

  上了高中了,同學們的自主性,獨立性都要比初中時代提高了,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學習方法,那麼尖子生的學習方法又是怎樣的呢?下面是由小編整理的,希望對您有用。

  一

  黃金時間來記憶

  同學們應該抓住記憶效果最佳的時間段來安排記憶,提高效率。一般而言,早上6:00—7:00頭腦清醒,記憶效果比較好,上午、下午都有課程安排學習比較緊張,中午休息30—50分鐘可以緩解疲勞,以便下午有充沛的精力學習。而每天如果不能保證7—8小時睡眠,記憶效果也會降低。

  尊重自己生物鐘

  由於生理條件和生活環境、習慣的不同,人們的生活節律和最佳感覺也往往不盡相同。有的人的學習最佳時間在上午,有的人在下午,還有的同學感覺晚上學習效率最高。在瞭解了自己的最佳學習時段之後,按照它來安排自己的學習和休息。將最重要的事情放在最佳感覺時間去做,就會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學習要有時間限制

  為了提高效率,在制定計劃時,要適當給自己“壓力”,對每一科目的預習和複習要做到三限制:即限定時間、限定速度、限定準確率。這種目標明確,有壓力的學習,可以使注意力高度集中,提高複習效率。同時,每學習完一部分時,都有一種輕鬆感、愉悅感,會更充滿信心地複習下去。

  對照計劃反省

  計劃一旦制定,就要雷打不動地完成,如有完不成的,也應立即在次日加倍補上。如:反省自己,當天的計劃完成了沒有,明天先幹什麼?再幹什麼?如果完成的好時可獎勵自己一次;如果完成的不好時可懲罰自己一次。這樣做,既有約束力又有可操作性,每天都會感到在進步。一段時間後,還應該根據自己的學習情況,對計劃做出進一步完善,使其更好地促進學習。

  公開學習計劃

  少數高中生缺乏自我約束能力,這樣的同學在制定學習計劃後,最好向家長、老師或者同學宣佈。這樣做一方面會起到監督作用,也會起到一個強迫約束效果,當自己不能堅持時,馬上就會想到:“是否別人會笑話自己意志薄弱”或者“太沒出息了”,因此就能堅持到底,“無論如何,一定要堅持實行自己的計劃”。

  二

  一、應該改變觀念,初中物理學得好,高中物理並不一定會學得好。所以應降低起點,從頭開始。

  二、應培養學習物理的濃厚興趣。興趣是思維的動因之一,興趣是強烈而又持久的學習動機,興趣是 學好物理的潛在動力。培養興趣的途徑很多,從學生角度:應注意到物理與日常生活、生產、現代科技密切聯絡,息息相關。在我們的身邊有很多的物理現象,用到 了很多的物理知識,如:說話時,聲帶振動在空氣中形成聲波,聲波傳到耳朵,引起鼓膜振動,產生聽覺;走路時,腳與地面間的靜摩擦力幫了忙,行走過程中就是 由一個個傾倒動作連貫而成;閃電的形成等等。有意識地在實際中聯絡到物理知識,將物理知識應用到實際中去,使我們明確:原來物理與我們聯絡這樣密切,這樣 有用。可以大大地激發學習物理的興趣。

  三、在課堂上,提高聽課的效率是關鍵。

  學習期間,在課堂中的時間很重要。因此聽課的效率如何,決定著學習的基本狀況,提高聽課效率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課前預習能提高聽課的針對性。預習中發現的難點,就是聽課的重點;對預習中遇到的沒有掌握 好的有關的舊知識,可進行補缺,新的知識有所瞭解,以減少聽課過程中的盲目性和被動性,有助於提高課堂效率。預習後把自己理解了的知識與老師的講解進行比 較、分析即可提高自己思維水平,預習還可以培養自己的自學能力。

  2、聽課過程中要聚精會神、全神貫注,不能開小差。 全神貫注就是全身心地投入課堂學習,做到耳到、眼到、心到、口到、手到。若能做到這“五到”,精力便會高度集中,課堂所學的一切重要內容便會在自己頭腦中留下深刻的印象。要保證聽課過程中能全神貫注,不開小差。

  3 作好筆記。 筆記不是記錄而是將上述聽課中的重點,難點等作出簡單扼要的記錄,記下講課的要點以及自己的感受或有創新思維的見解。以便複習,消化。

  4、要認真審題,理解物理情境、物理過程,注重分析問題的思路和解決問題的方法,堅持下去,就一定能舉一反三,提高遷移知識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四、做好複習和總結工作

  1、做好及時的複習。 上完課的當天,必須做好當天的複習。複習的有效方法不只是一遍遍地看書和筆記,而最好是採取回憶式的複習:先把書、筆記合起來回憶上課時老師講的內容,

  2、做好章節複習。 學習一章後應進行階段複習,複習方法也同及時複習一樣,採取回憶式複習,而後與書、筆記相對照,使其內容完善,而後應做好章節總節。

  3、做好章節總結。 章節總結內容應包括以下部分。 本章的知識網路。主要內容,定理、定律、公式、解題的基本思路和方法、常規典型題型、物理模型等。自我體會:對本章內,自己做錯的典型問題應有記載,分析 其原因及正確答案,應記錄下來本章覺得最有價值的思路方法或例題,以及還存在的未解決的問題,以便今後將其補上。

  4、做好全面複習。 為了防止前面所學知識的遺忘,每隔一段時間,最好不要超過十天,將前面學過的所有知識複習一篇,可以通過看書、看筆記、做題、反思等方式。

  五、在上課不會的知識,下課一定要問老師,如果怕忘記,可以記在手上,解決後擦掉。

  三

  1、努力做到全面發展與培養個性特長相結合

  中學生應該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就學科學習來說,也要全面發展。語文、英語作為語言文字的基本工具,數學作為運算的基本工具,首先必須學好;物理、化學、生物、計算機,作為現代科技的基礎,也要努力學好;政治課的學習,能使我們確立正確的政治方向和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歷史、地理知識以及音樂、美術等藝術科目,對於文化修養和思想境界的提高,以及培養對高雅藝術的欣賞鑑別能力的發展,都是不可缺少的。

  作為一箇中學生,在全面發展的基礎上,也要培養自己的個性特長。培養自己的個性特長,有兩方面的含義。一是對自己準備選考的X科目,既要培養對它的興趣,又要努力把這個X科目學得較好。第二個含義是要有自己特別熱愛的領域或技能,如電腦技術、書法、繪畫、音樂、體育等,力爭達到較高的水平。要擺脫那種千人一面的傳統軌道,讓自己的個性、創新精神和潛在才華得到發展。你有哪一項特長,你就在那一項活動及其相關的競賽或考試中一顯身手,展示你的才華。

  2、學會讀書

  成功的學問家,都有著迷地讀書的特點。“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作為中學生,讀書,首先要讀好課本,然後還要進行廣泛的課外閱讀。

  ***1***正確使用課本

  課本,是教與學的根據。要學習好各個學科,必須重視並學會閱讀課本。有些同學不知道應該怎樣使用課本,往往只是在課後從書本中找出解題的公式,把習題做出來,就以為是讀了課本了。這種用書的方法,在高中是決不可行的。在不同的學習環節中,都要閱讀課本,但有不同的要求。

  在上課前,最好先預習課本中將要講授的內容,這一遍是略讀,只要知道將要講什麼就可以了,有不明白之處記下來,課堂上認真聽明白它。預習是為了使聽課心中有數,提高聽課效率。

  課後第一件事不是做練習,而是閱讀課文。課後複習,是消化階段,是自己進行深入理解、分析綜合的積極思維過程,必須及時地、仔細地、逐字逐句地閱讀課本,並在此基礎上,動腦動手,積極消化。

  最後,在學完每章之後,還應把整章課文再閱讀,做一個全章總結,把全章內容整理成有綱有目的系統內容,有系統地掌握它。這是一種知識歸納。

  ***2***、廣泛的課外閱讀

  除了精讀課本外,為了開拓自己的視野,培養自學能力,還應進行廣泛的課外閱讀,特別是科普書籍和報刊。對科普報刊上的文章,除了自己特別有興趣的可以精讀外,一般只要泛讀就可以了。在泛讀中可能遇到一些自己讀不懂或讀得不太懂的問題,這不要緊,從閱讀中知道有這麼一回事,也是有益處的,這種閱讀的主要意義在於擴大你的知識面,活躍你的思維。

  3、認真做好實驗

  實驗是物理、化學、生物等學科的基礎和最重要的研究方法。在學習物理、化學、生物等學科時,實驗可以幫助我們理解和鞏固有關知識。因此,必須學會實驗。在高中,我們怎樣會科學實驗呢?

  ***1***要認真學好歷史上的著名實驗。

  學習這些歷史上著名實驗的實驗方法、實驗原理和實驗裝置,可以啟發我們自己的思路,使我們在自己進行實驗時可以進行借鑑,吸取其精華,並認識到對現象的認真觀察和科學歸納的重要性。

  ***2***正確觀察演示實驗。課堂上的演示實驗,是教師進行操作,引導我們正確觀察、從實驗中分析總結得出規律的實驗。這時我們雖然沒有機會動手,但在實驗的過程中,可以充分地看和聽,還可以充分地思考。觀察演示實驗。首先要認真聽清老師關於為什麼要做這個實驗和怎樣安排實驗的講解,明確實驗目的,知道要考慮哪些因素,排除什麼干擾,用什麼儀器,它們的作用如何等等。在演示的過程中,要看清每個步驟的目的、操作過程、現象變化過程、怎樣做可以獲得成功、怎樣將導致失敗等等。總之,看演示實驗,要認真觀察和思考,把注意力放在觀察和思考實驗目的、原理、裝置、實驗操作步驟和變化過程上,而不能單看實驗結果,更不能只覺得好看、好玩就心滿意足了。

  ***3***認真動手做好實驗。教學中安排的學生實驗,是極為寶貴的學習機會。百聞不如一見,更不如一做,要真正掌握實驗技能,必須通過自己的實踐。

  4、養成做練習的良好習慣和規範

  做練習是高中學習中的重要環節,歷來為同學們所重視,它對透徹理解和鞏固所學知識,培養應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都起很大的作用。要做好練習,必須有良好的習慣。如果只追求解題的答案和數量,陷入題海中,必然收效甚微。

  理解掌握基礎知識,是正確完成練習的前提條件。基本概念、規律是解題的依據。不會解題或解題錯誤,常常是因為基本概念和規律沒有理解好的緣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