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學生的有效學習方法有哪些

  初二是個打基礎的時間點,如果不能掌握學習方法的話,未來的學習任務可能會很難精進。下面是小編分享的初二有效的學習方法,一起來看看吧。

  初二有效的學習方法

  一、以學為先。在他們心目中,學習是正事,理應先於娛樂,一心向學,氣定神閒,心無旁騖,全力以赴,忘我備戰。

  二、隨處學習。善用零碎時間,每天在晨跑中、吃飯時、課間、課前、休息前等零碎時間裡記憶詞語,背誦公式,破解疑難,調整情緒。無論怎樣各具特色,有一點是一致的:保證學習時間,學會見縫插針,充分利用好空餘時間,經過日積月累,效果絕對可觀

  三、講究條理。將重要的學習用品和資料用書豎立或橫向裝好,分類存放,避免用時東翻西找。每天有天計劃,每週有周計劃,按計劃有條不紊地做事,不一曝十寒。

  四、學會閱讀。學會速讀和精讀,提高單位閱讀量。學會讀一本書或者一個單元的目錄、圖解和插圖,提前瞭解內容,獲取更有效的資訊。當積極的閱讀者,不斷的提問,直到弄懂字裡行間的全部資訊為止,特別要弄懂知識的起點和終點,梳理好知識要點。

  五、合理安排。該做啥時就做啥,在合理的時候做合理的事情,不背道而馳。 “抓緊每一分鐘學習,不如抓緊學習的每一分鐘”,比如抓課堂效率,當堂聽,當堂記,當堂理解,不理解的話課下或者當天找時間主動找老師請教,做到堂堂清。比如利用好時間,勉勵自己必須完成當天的學習任務,做到日日清。比如能夠勞逸結合,張弛有度,動靜相宜。比如堅持緊跟老師步伐複習,不誤入“歧途”。

  六、善做筆記。記錄筆記有三個原則:第一要記錄知識的體系或者說老師的思路;第二要記錄重點和難點***重點就是老師反覆強調或者要求大家記錄下來的:難點就是覺得自己難以完全理解或者覺得對自己很有啟發的以前沒有想到的部分***;第三,簡略,迅速,不能耽誤聽課。尖子生往往一邊聽課一邊記重點,不是事無鉅細全盤記錄,特別要善於記下老師補充的東西,課本上沒有的東西特別是思維方法更是認真記錄。能及時整理筆記,對老師強調的重要知識點格外注意,特別注意讓知識系統化,積極思考能解決什麼問題。

  七、作業規範。認真審題,冷靜應答,把每次作業當作高考,作業工整,步驟齊全,術語規範,表述嚴謹。規範不僅能夠訓練仔細認真的學習品質,更能養成細心用心的學習習慣,從而激發學習潛能。

  八、勤于思考,善於思考。這一條應貫穿於聽課、作業、複習等各個階段。比如:做完一道題後,要對答案,這裡應有一個反思的過程,要弄清這道題考的是什麼,用了哪些方法,為什麼用這樣的方法,這樣才能達到舉一反三、觸類旁通的效果。

  九、學習互助。與同學開心地相處,遇事不斤斤計較,寬容豁達;珍視同學間的友誼,在學習中互相支援和幫助,經常一起討論學習中的問題,使用不同的解題方法並相互交流心得。有了這種和諧的同學關係,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學習中,從而保持較高的學習效率。

  十、自我調整。不迴避問題,遇到問題能通過找老師或者同學或者自我反思進行自我調節,摒棄外界和自身的壓力,自覺地放下思想包袱,化壓力為動力,不管是課業繁重還是輕鬆順利時,都保持一顆平常心。不斷地對自己進行積極的心理暗示,在這樣不斷的積極心理暗示下,信心值就不斷上升,從一點信心都沒有逐漸到有了堅強的不可動搖的信心,通過努力,去想了、去做了,Nothing is impossible!學習時情緒千萬不能浮躁,要學會自我調適。一旦在學習中遇到了挫折,心情變得非常急躁時,就暫時停止學習,一個人靜靜地思索,進行心態的調整,不斷地在告誡自己——“寧可不打仗,絕不打亂仗”。備考階段與前期一樣,每一天都努力學習,完成當天的學習任務,追求高效每一天,不把時間浪費在焦慮上。

  初二學生的學習技巧

  學會時間管理

  每天早上要7點鐘開始早讀,人在剛起來時候的半個小時以後最適合記憶東西。

  早上7點至8點,可以堅持背半個小時英語單詞,15分鐘古詩詞或詞彙。如果當天有數理化等要新學的課程最好利用早讀預習一遍,這樣做的好處是聽課效率更高。

  當然,早自習可以根據自己實際情況更改背誦科目和課程。

  上課怎麼聽?

  要保證上課的效率,前一天晚上一定要睡好。

  要注意訓練自己的注意力集中程度,如果不小心走神了,下課時要借同學筆記複習一下上課內容,看哪些知識點是自己疏漏的、

  要高度重視老師步驟的課後習題,是基礎中的基礎,知識點全部來自於教科書,中高考幾乎都是基礎題。

  休息時候幹什麼?

  課間休息可以先回顧一下上課的內容,以及預習下節課要講的內容,多得時間可以閉目養神,以投入到下節課中;

  午休時間,建議午睡,如果上午的時間都充分利用了的話,中午是很累的,如果這時候強撐著,會影響下午的精神,也無法長久堅持。

  放學後怎麼辦

  放學後馬上回家,回家後,如果飯已經好了,可以吃飯,包括洗澡,這些事情做完了可以去房間專心學習了。

  初二四大學習方法與技巧

  一、預習

  預習要做到下列四點:

  1、通覽教材,初步理解教材的基本內容和思路。

  2、預習時如發現與新課相聯絡的舊知識掌握得不好,則需查閱和補習舊知識,給學習新知識打好牢固的基礎。

  3、在閱讀新教材過程中,要注意發現自己難以掌握和理解的地方,以便在聽課時特別注意。

  4、做好預習筆記。預習的結果要認真記在預習筆記上,預習筆記一般應記載教材的主要內容、自己沒有弄懂需要在聽課著重解決的問題、所查閱的舊知識等。

  二、上課

  1、課前準備好上課所需的課本、筆記本和其他文具,並抓緊時間簡要回憶和複習上節課所學的內容。

  2、要帶著強烈的求知慾上課,希望在課上能向老師學到新知識,解決新問題。

  3、上課時要集中精力聽講,上課鈴一響,就應立即進入積極的學習狀態,有意識地排除分散注意力的各種因素。

  4、聽課要抬頭,眼睛盯著老師的一舉一動,專心致志聆聽老師的每一句話。要緊緊抓住老師的思路,注意老師敘述問題的邏輯性,問題是怎樣提出來的,以及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方法步驟。

  5、如果遇到某一個問題或某個問題的一個環節沒有聽懂,不要在課堂上“鑽牛角尖”,而要先記下來,接著往下聽。不懂的問題課後再去鑽研或向老師請教。

  6、要努力當課堂的主人。要認真思考老師提出的每一個問題,認真觀察老師的每一個演示實驗,大膽舉手發表自己的看法,積極參加課堂討論。

  7、要特別注意老師講課的開頭和結尾。老師的“開場白”往往是概括上節內容,引出本節的新課題,並提出本節課的目的要求和要講述的中心問題,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老師的課後總結,往往是一節課的精要提煉和複習提示,是本節課的高度概括和總結。

  8、要養成記筆記的好習慣。最好是一邊聽一邊記,當聽與記發生矛盾時,要以聽為主,下課後再補上筆記。記筆記要有重點,要把老師板書的知識提綱、補充的課外知識、典型題目的解題步驟和課堂上沒有聽懂的問題記下來,供課後複習時參考。

  三、作業

  作業是學習過程中一個重要環節。通過作業不僅可以及時鞏固當天所學知識,加深對知識的理解,更重要的是把學過的知識加以運用,以形成技能技巧,從而發展自己的智力,培養自己的能力。作業必須做到:

  1、先看書後作業,看書和作業相結合。只有先弄懂課本的基本原理和法則,才能順利地完成作業,減少作業中的錯誤,也可以達到鞏固知識的目的。

  2、注意審題。要搞清題目中所給予的條件,明確題目的要求,應用所學的知識,找到解決問題的途徑和方法。

  3、態度要認真,推理要嚴謹,養成“言必有據”的習慣。準確運用所學過的定律、定理、公式、概念等。作業之後,認真檢查驗算,避免不應有的錯誤發生。

  4、作業要獨立完成。只有經過自己動腦思考動手操作,才能促進自己對知識的消化和理解,才能培養鍛鍊自己的思維能力;同時也能檢驗自己掌握的知識是否準確,從而克服學習上的薄弱環節,逐步形成紮實的基礎。

  5、認真更正錯誤。作業經老師批改後,要仔細看一遍,對於作業中出現的錯誤,要認真改正。要懂得,出錯的地方,正是暴露自己的知識和能力弱點的地方。經過更正,就可以及時彌補自己知識上的缺陷。

  6、作業要規範。解題時不要輕易落筆,要在深思熟慮後一次寫成,切忌寫了又改,改了又擦,使作業塗改過多。書寫要工整,解題步驟既要簡明、有條理,又要完整無缺。作業時,各科都有各自的格式,要按照各學科的作業規範去做。

  7、作業要儲存好,定期將作業分門別類進行整理,複習時,可隨時拿來參考。

  四、複習

  複習的主要任務是達到對知識的深入理解和掌握,在理解和掌握的過程中提高運用知識的技能技巧,使知識融匯貫通。同時還要通過歸納、整理,使知識系統化,真正成為自己知識鏈條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複習要做到:

  1、當天的功課當天複習,並且要同時複習頭一天學習和複習過的內容,使新舊知識聯絡起來。對老師講授的主要內容,在全面複習的基礎上,抓住重點和關鍵,特別是聽課中存在的疑難問題更應徹底解決。重點內容要熟讀牢記,對基本要領和定律等能準確闡述,並能真正理解它的意義;對基本公式應會自行推導,曉得它的來龍去脈;同時要搞清楚知識前後之間的聯絡,注意總結知識的規律性。

  2、單元複習。在課程進行完一個單元以後,要把全單元的知識要點進行一次全面複習,重點領會各知識要點之間的聯絡,使知識系統化和結構化。有些需要記憶的知識,要在理解的基礎上熟練地記憶。

  3、期中複習。期中考試前,要把上半學期學過的內容進行系統複習。複習時,在全面複習的前提下,特別應著重弄清各單元知識之間的聯絡。

  4、期末複習。期末考試前,要對本學期學過的內容進行系統複習。複習時力求達到“透徹理解、牢固掌握、靈活運用”的目的。

  5、假期複習。每年的寒假和暑假,除完成各科作業外,要把以前所學過的內容進行全面複習,重點複習自己掌握得不太好的部分。這樣可以避免邊學邊忘,造成總複習時負擔過重的現象。

  6、在達到上面要求的基礎上,學有餘力的同學,可在老師的指導下,適當閱讀一些課外參考書或做一些習題,加深對有關知識的理解和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