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學習方法之學好初二政治的學習法

 新一輪課程改革已經啟動,如何將新課程標準提出的理念通過教學來實現呢,教師指導下的學生的學習方式、學習方法的轉變是關鍵。政治新課程強調構建互動的師生關係和教學關係,強調教學是師生交往、積極互動、共同發展的過程。要建立新型的師生互動關係,教學方式要發生根本的改變,使課堂變為學生參與的過程,學生思考的過程,學生心理結構參與的過程,讓課堂教學呈現出生機和生命力。學生應當在政治教師幫助下實現三種學習方式的轉變:首先,變被動學習為自主學習。自主學習是學生自己主動地學習和有主見的學習;其次,變單獨學習為合作學習。合作學習是新課程大力提倡的一種學習方式,它是以學生小組為單位,在老師的指導下進行互助性的學習,它強調通過師生合作、生生合作而達到共同的教學目標;最後,變簡單接受為積極進行探究性學習。對自然現象和社會現象的探究是青少年學生的天性。在新課程的學習中,學生也要把握一些具體的學習方法,那麼,初中政治課的學習,有哪些具體的行之有效的學習方法呢?

  

  1、大膽質疑,培養學生的質疑能力:

  “學起于思,思源於疑”。質疑是思維的導火線,是學生的內驅力,是探索與創新的源頭。加強學生質疑能力的培養,即培養學生自己發現問題,提出問題的能力。

  2、整體把握,理清課本內容層次:

  把繁雜、冗長的知識一層一層地進行梳理,猶如剝洋蔥一樣,將所學的知識梳理出層次,然後從整體上把握這些知識層次。將其組成一個有意義的整體,這就是所謂的“先放後收”。

  3、簡要概括,把課本由厚變薄:

  這要求學生建立在整體把握課本的基礎上,領會其精神實質。可先對一節或一段內容進行歸納,用一兩句話,一兩個字概括。隨著學習歸納能力的提高,逐步發展為對一課,一章的概括。

  4、抓住線索,清晰知識的發展脈絡:

  如果知識是珍珠,那麼線索就是將珍珠串起來的那根線。學生要去發現所學知識的線索,抓住了線索就抓住了所學知識的脈絡。在自學中要注意“三大問題”,即先講是什麼,後講為什麼或重要性,最後講怎麼樣。

  5、劃出關鍵詞,突出知識核心結點:

  線索是學習內容的“網”,關鍵詞則是這張網中的“結點”。在知識學習中,要求學生在加深理解的基礎上抓住關鍵詞,將知識高度壓縮在認知結構中,再應用時依據線索,快速檢索出關鍵詞,由此引出自己所學的知識。

  6、寫讀書筆記,進一步內化所學知識:

  學生自學完一節或一課後,寫出自己的讀後感,體會,或者對課本進行評述,如果能長此以往,堅持下去那就真正達到了用馬克思主義理論來解決實際問題的目的,學生的理論水平及運用理論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也會得到較大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