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數學考試解題方法

  數學是一種應用非常廣泛的學科,也是同學們在高中必學的學科。數學考試解題時也需要有一定的方法下面是小編給大家帶來的,希望對你有幫助。

  數學考試講求規範書寫

  考試的又一個特點是以卷面為唯一依據。這就要求不但會而且要對、對且全,全而規範。會而不對,令人惋惜;對而不全,得分不高;表述不規範、字跡不工整又是造成高考數學試卷非智力因素失分的一大方面。因為字跡潦草,會使閱卷老師的第一印象不良,進而使閱卷老師認為考生學習不認真、基本功不過硬、“感情分” 也就相應低了,此所謂心理學上的“光環效應”。“書寫要工整,卷面能得分”講的也正是這個道理。

  數學考試確保運算準確

  數學高考題的容量在120分鐘時間內完成大小26個題,時間很緊張,不允許做大量細緻的解後檢驗,所以要儘量準確運算***關鍵步驟,力求準確,寧慢勿快***,立足一次成功。解題速度是建立在解題準確度基礎上,更何況數學題的中間資料常常不但從“數量”上,而且從“性質”上影響著後繼各步的解答。所以,在以快為上的前提下,要穩紮穩打,層層有據,步步準確,不能為追求速度而丟掉準確度,甚至丟掉重要的得分步驟,假如速度與準確不可兼得的說,就只好舍快求對了,因為解答不對,再快也無意義。

  數學考試面對難題講究方法

  會做的題目當然要力求做對、做全、得滿分,而更多的問題是對不能全面完成的題目如何分段得分。下面有兩種常用方法。

  1.缺步解答

  對一個疑難問題,確實啃不動時,一個明智的解題方法是:將它劃分為一個個子問題或一系列的步驟,先解決問題的一部分,即能解決到什麼程度就解決到什麼程度,能演算幾步就寫幾步,每進行一步就可得到這一步的分數。如從最初的把文字語言譯成符號語言,把條件和目標譯成數學表示式,設應用題的未知數,設軌跡題的動點座標,依題意正確畫出圖形等,都能得分。還有象完成數學歸納法的第一步,分類討論,反證法的簡單情形等,都能得分。而且可望在上述處理中,從感性到理性,從特殊到一般,從區域性到整體,產生頓悟,形成思路,獲得解題成功。

  2.跳步解答

  解題過程卡在一中間環節上時,可以承認中間結論,往下推,看能否得到正確結論,如得不出,說明此途徑不對,立即否得到正確結論,如得不出,說明此途徑不對,立即改變方向,尋找它途;如能得到預期結論,就再回頭集中力量攻克這一過渡環節。若因時間限制,中間結論來不及得到證實,就只好跳過這一步,寫出後繼各步,一直做到底;另外,若題目有兩問,第一問做不上,可以第一問為“已知”,完成第二問,這都叫跳步解答。也許後來由於解題的正遷移對中間步驟想起來了,或在時間允許的情況下,經努力而攻下了中間難點,可在相應題尾補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