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資總額的計算公式標準

  工資總額的統計以勞動報酬為根據,工資總額的統計以在崗職工範圍為前提,工資總額的統計不考慮其經費來源和支付形式,工資總額應按報告期實發數統計。那麼工資總額要如何計算呢?下面讓小編來告訴你 工資總額計算公式,希望能幫到你。

  工資總額計算公式

  《實施條例》第四十、四十一、四十二條所稱的“工資薪金總額”,是指企業按照本通知第一條規定實際發放的工資薪金總和,不包括企業的職工福利費、職工教育經費、工會經費以及養老保險費、醫療保險費、失業保險費、工傷保險費、生育保險費等社會保險費和住房公積金。屬於國有性質的企業,其工資薪金,不得超過政府有關部門給予的限定數額;超過部分,不得計入企業工資薪金總額,也不得在計算企業應納稅所得額時扣除。

  工資的定義

  工資是工錢的一種型別,即員工的薪資,是固定工作關係裡的員工所得的薪酬,是僱主或者法定用人單位依據法律規定、或行業規定、或根據與員工之間的約定,以貨幣形式對員工的勞動所支付的報酬。是勞務報酬***勞酬***中的一種主要形式。

  工資可以以時薪、月薪、年薪等不同形式計算。在中國,由用人單位承擔或者支付給員工的下列費用不屬於工資:***1***社會保險費;***2***勞動保護費;***3***福利費;***4***解除勞動關係時支付的一次性補償費;***5***計劃生育費用;***6***其他不屬於工資的費用。在政治經濟學中,工資本質上是勞動力的價值或價格,工資是生產成本的重要部分。法定最少數額的工資叫最低工資,工資也有稅前工資、稅後工資、獎勵工資等各種劃分。

  工資總額的定義概述

  工資總額是指各單位在一定時期內直接支付給本單位全部職工的勞動報酬總額。其中包括計時工資﹑計件工資﹑與生產有關的各種經常性獎金以及根據法令規定的各種工資性質的津貼等。工資總額除按全部職工計算外,還要按各類人員分別計算。它是工資計劃管理的一個重要指標,也是計算平均工資的依據。工資總額的計算應以直接支付給職工的全部勞動報酬為根據。工資總額由下列六個部分組成:***一***計時工資;***二***計件工資;***三***獎金;***四***津貼和補貼;***五***加班加點工資;***六***特殊情況下支付的工資。

  工資總額的增長幅度

  工資總額增長幅度=***全年提取的工資總額—上年提取的工資總額***/上年提取的工資總額×100%

  工資總額增長幅度高於經濟效益增長幅度情況下;

  當年可在稅前扣除的工資總額=上年提取工資總額×***經濟效益增長幅度+1***

  工資總額的基數

  工資總額基數,根據國家關於工資總額的構成規定,原則上以本單位上年勞動工資年報數為基礎,核減一次性補發上年工資、成建制劃出職工工資以及各種不合理的工資性支出;核增上年增人、轉正定級、成建制劃人職工的翹尾工資,以及國家規定的其它增減工資的因素後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