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資類別的計算方式

  工資型別一般分為1、固定月薪,2、月薪,3、日薪,4、時薪,5、計件,6、年薪。你知道是怎麼計算的嗎?下面讓小編告訴你,希望能夠幫到你。

  

  ***原技能工資+原工齡工資-調整後工齡工資***≤0***即按原方案調整後,工資上漲或不變***時,則附加工資=原技能工資+原工齡工資-調整後工齡工資。若公司未出臺針對性意見,則附加工資保持不變。

  ***原技能工資+原工齡工資-調整後工齡工資***>0***即按原方案調整後,工資下降***時,則附加工資=***原技能工資+原工齡工資-調整後工齡工資***× 75%。此後藉助年度工資普調,附加工資每年衝減***原技能工資+原工齡工資-調整後工齡工資***的25%,在4年內衝減完,每次的衝減額不低於50元;50元以下一次性衝完。

  薪資型別一般分為

  1、固定月薪:工作不能以時間或數量計算,計算單位為:月;不享有加班費;適用於辦公室人員及部門高層,如辦公室主任。

  2、月薪:工作以時間計算,計算單位為:月;享有加班費。適用於車間各崗位,如收發員,班組長等。

  3、日薪:工作以時間計算,計算單位為:日;享有加班費。適用於普通員工或臨時僱工,如水泥工。

  4、時薪:工作以時間計算,計算單位為:小時;享有加班費。適用於普通員工或臨時僱工,如鏽花工。

  5、計件:工作以數量質量計算,計算單位為:PCS;不享有加班費,但加班工價應相對提高。適用於普通員工或臨時僱工,如製衣廠燙工。

  6、年薪:工作不能以時間或數量計算,計算單位為:年;不享有加班費;適用於企業小數高層管理者。如總經理。

  薪資的區別

  工資結構不同:崗位工資制、級別工資制工資幅度不同:企業老總的工資跟普通基層員工的工資區別的比例約為1∶20~1∶100現代市場經濟下企業是以市場為導向的,完全要根據市場的需要來制定薪資政策。薪資管理怎樣才能產生效果,達到為企業的經營效益服務的目的,國內外一些企業的做法是很值得我們研究和借鑑的。

  薪資的共同點

  基本工作目標/基本工作方法/基本工作內容 基本工作目標都是讓員工得到報酬,同時能夠激勵員工為企業經營效益服務。人力資源專家華恆智信認為如果企業的工資偏離了這一點,就不是現代意義上的企業了。基本工作方法和工作內容也相差不大,可能有一些區別,但是在現代企業裡工資政策、薪資政策和整個結構的設計等基本工作內容是一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