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二級工資標準的計算方法是什麼

  現在高校教師標準決定於教師的職稱和所在的地區,根據現在的高校教師職稱等級:分13級,每級相差300元左右,越在上面差距越大。下面是為大家準備的教師二級工資標準的計算方法,希望大家喜歡!

  教師二級工資標準的計算方法

  助教:基本工資960左右+獎金+課時費***每節課30元左右***+福利=2300--2600左右/月。

  3級講師:基本工資1050左右+獎金+課時費+福利=2700--3200左右/月。

  2級講師:基本工資1100左右+獎金+課時費+福利=3000--3500左右/月。

  1級講師:基本工資1150左右+獎金+課時費+福利=3500--4000左右/月。

  3級副教授:基本工資+獎金+課時費+福利=4000--4300左右/月。

  2級副教授:基本工資+獎金+課時費+福利=4200--4500左右/月。

  1級副教授:基本工資+獎金+課時費+福利=4500--4800左右/月。

  4級教授:基本工資+獎金+課時費+福利=4700--5500左右/月。做研究的收入每人不一樣。 3級教授***學科帶頭人***:基本工資+獎金+課時費+福利=8000--10000左右/月。做研究的收入每人不一樣。高的有幾十萬,上百萬的。

  2級教授***長江學者***:基本工資+獎金+課時費+福利=20000左右/月。做研究的收入每人不一樣。高的有幾百萬,上千萬的。

  1級教授***院士***:基本工資+獎金+課時費+福利=30000左右/月。做研究的收入每人不一樣。幾百萬,上千萬不等,有的高達上億元哦!

  標準工資的簡介

  對標準工資這個問題,首先要明確"正常工作時間" 的概念。

  正常工作時間,是指用人單位在法定工作時間內所確定的工作時間。正常勞動,是指員工按照勞動關係雙方的約定,在正常工作時間內從事的勞動。

  對於正常工作時間的概念人大、國務院、勞動部及地方政府都頒佈了一些相應的法律法規及規定,主要有人大的《勞動法》***1995年1月1日施行***:勞動者每日工作時間不超過8小時、平均每週工作時間不超過44小時;《國務院關於職工工作時間的規定》***1995年5月1日施行***:職工每日工作8小時、每週工作40小時;《〈國務院關於職工工作時間的規定〉問題解答》1997年5月1日以前,企業既可以施行每週40小時的工時制度也可以施行每週44小時的工時制度,並以每週40或44小時為基礎計算加班加點時間。1997年5月1日以後,一律應以每週40小時為基礎計算;《深圳經濟特區勞務工條例》***2004年6月25日修改***:勞務工每日正常工作時間不超過8小時,每週不超過40小時;依據以上法律規定,"正常工作時間"應以每日正常工作時間不超過8小時,每週不超過40小時為準。在該標準時間內為用人單位提供了正常勞動應得的工資就是標準工資,標準工資是計算加班工資的基礎,超出標準工作時間之外提供的勞動都屬於加班工資。

  標準工資不包括下列各項:

  ***一***支付週期超過一個月的勞動報酬,如季度獎、半年獎、年終獎、年底雙薪以及按照季度、半年、年結算的業務提成等;

  ***二***無確定支付週期的勞動報酬,如一次性的獎金、津貼、補貼等;

  標準工資的計算方法

  工資是指用人單位依據國家有關規定和勞動關係雙方的約定,以貨幣形式支付給員工的勞動報酬。如月工資、季度獎、半年獎、年終獎。

  標準工資是計算加班工資、假期工資、病傷假期工資停工期間工資等的基數。是加班工資等勞動權益的計算基數,所以,作為勞動者掌握什麼是"標準工資"相當重要。勞動合同約定你的基本工資是1200元,崗位工資為500元,技術津貼為1000元,則你的標準工資是2700元***1200+500+1000***,而不是1200元,很多用人單位僅僅以基本工資作為勞動者加班工資的基數,這顯然是錯誤的,是不按照勞動法支付延長工作時間勞動報酬的違法行為。

  教師績效工資標準

  一、實施範圍和時間

  按國家規定執行事業單位崗位績效工資制度的義務教育學校正式工作人員,從2009年1月1日起實施績效工資。

  二、績效工資總量和水平的核定

  ***一***績效工資總量暫按學校工作人員上年度12月份基本工資額度和規範後的津貼補貼水平核定。其中,義務教育教師規範後的津貼補貼平均水平,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人事、財政部門按照教師平均工資水平不低於當地公務員平均工資水平的原則確定。績效工資總量隨基本工資和學校所在縣級行政區域公務員規範後津貼補貼的調整相應調整。

  ***二***義務教育學校實施績效工資同清理規範義務教育學校津貼補貼結合進行,將規範後的津貼補貼和原國家規定的年終一次性獎金納入績效工資總量。在人事、財政部門核定的績效工資總量內,學校主管部門具體核定學校績效工資總量時,要合理統籌,逐步實現同一縣級行政區域義務教育學校績效工資水平大體平衡。對農村學校特別是條件艱苦的學校要給予適當傾斜。

  三、績效工資的分配

  ***一***績效工資分為基礎性和獎勵性兩部分。基礎性績效工資主要體現地區經濟發展水平、物價水平、崗位職責等因素,佔績效工資總量的70%,具體專案和標準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人事、財政、教育部門確定,一般按月發放。獎勵性績效工資主要體現工作量和實際貢獻等因素,在考核的基礎上,由學校確定分配方式和辦法。根據實際情況,在績效工資中設立班主任津貼、崗位津貼、農村學校教師補貼、超課時津貼、教育教學成果獎勵等專案。

  ***二***充分發揮績效工資分配的激勵導向作用。教育部門要制定績效考核辦法,加強對學校內部考核的指導。學校要完善內部考核制度,根據教師、管理、工勤技能等崗位的不同特點,實行分類考核。根據考核結果,在分配中堅持多勞多得,優績優酬,重點向一線教師、骨幹教師和做出突出成績的其他工作人員傾斜。

  ***三***學校制定績效工資分配辦法要充分發揚民主,廣泛徵求教職工的意見。分配辦法由學校領導班子集體研究後,報學校主管部門批准,並在本校公開。

  ***四***校長的績效工資,在人事、財政部門核定的績效工資總量範圍內,由主管部門根據對校長的考核結果統籌考慮確定。

  四、相關政策

  ***一***《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轉發〈中央紀委、中央組織部、監察部、財政部、人事部、審計署關於嚴肅紀律加強公務員工資管理的通知〉的通知》***廳字〔2005〕10號***下發前,學校發放的改革性補貼,除超過規定標準和範圍發放的之外,暫時保留,不納入績效工資,另行規範。在規範辦法出臺前,一律不得出臺新的改革性補貼專案、提高現有改革性補貼專案的標準和擴大發放範圍。

  ***二***原國家規定的班主任津貼與績效工資中的班主任津貼專案歸併,不再分設,納入績效工資管理。

  ***三***義務教育學校實施績效工資時,對完全中學中從事非義務教育教師的津貼補貼問題,由學校統籌考慮。

  ***四***在實施績效工資的同時,對義務教育學校離退休人員發放生活補貼,標準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人事、財政部門確定,績效工資不作為計發離退休費的基數。

  ***五***實施績效工資後,學校不得在核定的績效工資總量外自行發放任何津貼補貼或獎金,不得違反規定的程式和辦法進行分配。對違反政策規定的,堅決予以糾正,並進行嚴肅處理。

  五、經費保障與財務管理

  ***一***義務教育學校實施績效工資所需經費,納入財政預算,按照管理以縣為主、經費省級統籌、中央適當支援的原則,確保義務教育學校實施績效工資所需資金落實到位。縣級財政要優先保障義務教育學校實施績效工資所需經費,省級財政要強化責任,加強經費統籌力度,中央財政要進一步加大轉移支付力度,對中西部及東部部分財力薄弱地區農村義務教育學校實施績效工資給予適當支援。

  ***二***要規範學校財務管理,嚴格執行國務院關於免除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學雜費等費用的規定,嚴禁“一邊免費、一邊亂收費”。學校的國有資產實行統一管理,各類政府非稅收入一律按照國家規定上繳同級財政,嚴格實行“收支兩條線”。嚴禁利用收費收入和公用經費自行發放津貼補貼。

  ***三***學校績效工資應專款專用,分賬核算。績效工資應以銀行卡的形式發放,原則上不得發放現金。具體發放方式按地方財政國庫管理制度有關規定執行。實行工資財政統一發放的地方,基礎性績效工資按規定程式直接劃入個人工資銀行賬戶,獎勵性績效工資經學校主管部門稽核後,由同級財政部門劃入個人工資銀行賬戶。

  六、組織實施

  ***一***省級人民政府人事、財政、教育部門按照本指導意見和國家有關規定製定本行政區域內義務教育學校績效工資的實施意見,報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財政部、教育部備案。市、縣級人民政府人事、財政、教育部門制定的具體實施辦法,報上級人民政府人事、財政、教育部門批准後實施。

  ***二***各地區、各有關部門要統籌義務教育學校實施績效工資與當地規範公務員津貼補貼、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改革、完善農村教師工資經費保障機制、深化中小學人事制度改革等各項工作。要及時研究和妥善處理實施中出現的問題,確保績效工資平穩實施。

  ***三***有關部門要密切配合,加強工作指導,建立健全有效的監督檢查工作機制,嚴格把握政策和程式,指導和督促學校嚴格執行實施績效工資的有關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