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財務會計與內部審計監督終極目標的一致性

  企業財務會計和內部審計監督都是企業管理不可缺少的重要管理環節,下面小編和你一起探討。

  

  《會計法》第一條明確地表達了制定會計法的目的,即:“為了規範會計行為,為了保證會計資料真實、完整,加強經濟管理和財務管理,提高經濟效益,維護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可見,《會計法》的目的就是會計工作所要實現的目標。財務會計主要通過對經濟業務的記錄、分類和彙總,定期編制會計報表,及時、準確地反映企業的生產經營情況、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它提供的資訊不僅為企業內部管理服務,還要取信於企業外部的利害關係部門和個人。因此,財務會計必須按照一定的程式,按照公允的會計原則、會計準則和會計制度對日常經濟業務進行處理和控制,以達到提供真實、完整、準確的會計資訊的目標。它是對企業已經發生的經濟業務進行事後的記錄和總結,是對生產經營活動進行客觀地反映和監督。

  《審計法》、《審計署關於內部審計工作的規定》提出的監督財政、財務收支的真實、合法和效益,以及促進組織目標的實現,應該說就是內部審計要實現的目標。內部審計的首要任務就是對會計資訊的真實性進行監督,或者說促使被審計單位真實、完整地提供會計資訊;內部審計的另一目的是促進企業目標的實現,它通過獨立客觀地對企業經營活動及內部控制的適當性、合法性和有效性進行監督與評價,發現經營管理活動中存在的漏洞,發現內部控制的薄弱環節,並提出改進的建議,從而加強企業的經營管理,防範各種風險,確保會計資訊的真實性和完整性,使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得到生存和發展,並取得良好的經濟效益,這是企業的目標,也是財務會計和內部審計的目標。企業財務會計與內部審計監督終極目標是一致的。

  財務會計與內部審計在企業管理中的監督作用

  財務會計部門對內部審計機工作的促進作用,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一是為內部審計監督提供了法規依據,審計人員在實施審計時,不僅要依照國家財經法規來衡量被審計單位的經營行為,而且還要依照上級部門制定的企業、財務規章制度實施審計工作;二是對內審工作的促進,財務會計部門為內部審計提供完整的會計資料及其他相關資料,並幫助內部審計人員瞭解、掌握有關資訊,以便審計人員發現和掌握審計線索和審計證據,這對內部審計工作的順利開展起到促進作用;三是對審計手段的促進,財務會計核算的電算化,既對內部審計監督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促使內部審計加快了監督手段現代化步伐,會計資訊系統資訊化為審計資訊系統化及智慧審計提供了廣闊的發展平臺。

  內部審計監督對財務會計工作的促進作用,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一是對會計資訊真實性的促進作用。由於各種客觀因素和財務工作的侷限性,往往會造成會計資訊失真。內部審計因具有獨立性和超脫性,它可以通過一系列的審計手段,對虛假資訊予以查證、披露和糾正,就可以遏制資訊失真的行為;二是對財務規章制度的執行和不斷完善起到促進作用。近幾年來,集團公司各級審計部門通過有效開展各類審計專案,對一些重要財經法規和收支政策提出了修改建議,被企業管理當局乃至財務部門採納,使經濟行為更規範、更合理、更科學;三是對會計基礎工作具有促進作用。內審部門在實施審計過程中,對會計核算不規範,資料不齊全、責任不落實等會計基礎工作薄弱問題及時予以糾正,從而促進了財務會計基礎工作改進和加強。

  企業財務會計與內部審計監督職能的各自獨立性

  財務會計對經濟活動的監督,主要體現在日常的財務會計業務當中,其手段是內部會計控制。主要的控制措施:一是人員素質的控制,如:會計崗位素質要求,會計職業道德的培養、後續教育、崗位輪換等;二是組織機構的控制,如會計機構的獨立、職權的明確劃分、不相容職務的分離等;三是業務處理程式控制,如企業的一切經濟業務都必須納入財務核算,並明確與各個業務部門的責任劃分等;四是會計記錄控制,如會計憑證的稽核和記錄,賬簿的登記和稽核等。應該說會計控制既是財務會計內部的業務控制和監督,又是對企業經濟活動全過程的控制與監督。

  內部審計監督,是獨立的審計部門對被審計單位各項內部控制的再監督。既包括對財務會計控制的監督,也包括對其他業務部門內部控制的監督;既對內控制度的制定環節進行監督和審查內控制度是否適當,也對內控制度的執行環節進行監督和審查其執行的有效性。內部審計監督具有超脫性,因為他本身不負責具體業務工作,不受具體業務責任的約束。對各項內控制度的制定,也不負具體責任,它只對制度是否適當、合法、有效提出意見和建議。正因為內部審計監督的這種超脫性、獨立性才決定了內部審計監督具有客觀和公正性。

  企業財務會計與內部審計監督是不同的性質監督,監督的側重點、內容、方法、手段和層次不同,他們是不可相互替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