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內部如何培養領導的職業素養

  領導的職業素養是企業非常看重的能力。?下面是小編給大家蒐集整理的培養領導的職業素養的法內容。

  

  領導素養的培養可以分為兩個層面:一是組織的領導力,即組織作為一個整體,對其他組織和個人的影響力。這個層面的領導力涉及組織的文化、戰略及執行力等。二是個體領導力,對於企業來講,就是企業各級管理者和領導者的領導力。

  教練。教練是一種實操性的、個性化、一對一的領導力培養方式,其基本做法就是教練員按照協商一致的行動步驟,定期與經理人探討領導者成功的奧祕,幫助解決領導者實際工作中遇到的問題。教練不僅能夠使領導者提高個人績效,或者使其重獲職業生機、順利完成諸如變革之類的組織性議題,而且能夠幫助新提拔的高階經理人加速融入領導者團隊,能夠將他的學習曲線減半,及早領導力培養關鍵成功能力。

  行動學習。行動學習又稱幹中學,就是通過行動來學習,即通過讓受訓者參與一些實際工作專案來進行領導力培養。行動學習是一項既有趣又具操作性的活動。在我國,不少企業已經採用了崗位輪換的方法進行領導力培養,如果輪崗的人在每一個崗位上都能經手一些特殊的創新性工作專案而不僅僅是常規工作,崗位輪換就會成為實實在在的行動學習,會更有利於這些人員領導技能的提高。其實,行動學習受益的物件不僅包括領導者,還包括公司。

  接班人計劃。接班人計劃既是一種領導力培養方式,也體現領導力培養的結果。由於企業成長和競爭需求的變化,對領導者繼任計劃進行精心規劃的戰略重要性日漸突顯。民營企業在這個方面表現得更為迫切。接班人計劃可以為所有關鍵職位遴選合適人選,甚至能夠為未來會出現的某些關鍵職位準備領導人才。如果公司計劃擴大自身規模,那麼必須擁有更多才華橫溢的領導者。

  大學生職業素養的培養

  職業素養培養的內容涉及面很廣,覆蓋的內容也比較多,要提煉出一個具有代表性和接受性的語言並非易事。但培養的目的是讓大學生身心健康、明榮知恥、堅持原則、遵紀守法、誠信為先、高效工作、團結合作、顧全大局、勤奮鑽研、言行有責、與時俱進。因此,職業素養的培養應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道德品質的培養。不可否認的一個事實是,許多單位在與學生簽訂就業協議時首先考察的是人品,其次才是個人能力。因此,必須對大學生進行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教育,這也正是貫徹育人為本、德育為先的教育思想。以“八榮八恥”為主要內容的社會主義榮辱觀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重要內容,深刻揭示了社會主義道德規範的本質要求,它為我們進行道德教育提供了參考。引導大學生從身邊小事做起,從一點一滴做起,形成優秀的品質,既要立足現實,又要胸懷抱負。道德是人生的第一道防線,要靠個人的自律來遵守。事實證明,道德品質的培養僅有教育是不夠的,還必須進行法紀教育。法紀教育有利於大學生形規範自己的言行,也有利於他們形成優秀的道德品質。

  2.團隊合作精神的培養。團結合作是人的生存方式,具有團結合作意識是現代人的重要素質。現代社會大生產和快節奏的社會生活方式要求人們有高度的合作意識和團隊精神。團結就是力量,合作就是能力。從籃球比賽到載人航天工程的成功都是最好的例子。增強團結合作意識就要從日常學習生活的點滴做起。學生社團、興趣小組經常交流思想,在教學、課程設計、社會實踐活動、專業技能訓練、實訓練習中應有意識增加模擬團隊工作的場景,教師扮演指導角色,引導各成員分工協作。通過集體活動,學會正確的“爭”,可敬的“讓”,在共事中增強合作的迫切感和團隊的凝聚力,培養團隊協作精神。

  3.敬業精神培養。美國心理學家經過調查研究發現,致使一些聰明人事業告敗的重要原因是:儘管他們個人才華、學識出色,然而無法彌補他們態度中更為致命的缺陷——缺乏敬業的投入、缺乏對他所在單位的忠誠以及在責任感中激發出來的主動性。許多成功人士的體會可以進一步驗證,勤奮、敬業對個人發展的重要性。對待任何工作都要有一個認真的態度,都要積極主動去完成每一項工作。學生敬業精神的培養一定要融入到學生學習生活的方方面面,從第一課堂到第二課堂,從基礎課到專業課,從校內實驗實訓到校外社會實踐,構建學院全員培養、全程培養、全方位培養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