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優秀作文審題指導

  對於初中生來說,在語文的學習方面審題是一個關鍵的步驟,教師可以多給予一些作文審題方面的指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一些關於的相關資料,供你參考。

  

  1、弄清題目所提示的題材範圍。

  好的作文命題,每個字都有特定的意義和作用。命題作文審題分析時,必須字斟句酌,不能漏掉一字一詞。

  如《我戰勝了一次困難》,這個題目要求寫的就是困難,我們在學習、勞動、生活中遇到的各種各樣的困難,都可以寫。寫多少呢?題目只要求寫一次,不能寫二次、三次甚至更多。誰戰勝了一次困難呢?題目要求是寫我,不能寫他人,或者寫一個組,一個班。象這樣一字一詞地分析,就算把題目所提示的題材範圍弄清楚了。

  2、弄清題目所提示的體裁問題。

  文章用什麼體裁寫,也就是用什麼形式來表達,這也是命題作文審題必須弄清楚的問題。恰當的形式,才能充分地表達出豐富的思想內容。它不同於開溝,直溝流水,彎溝也一樣流水。它好比鑿井,不同的地理條件,就要採用不同的形式和方法,否則水是引不出來的。

  比如《我最熟悉的一個人》,《記一件有意義的事》,一眼看出,這兩個題目要求用記敘文的體裁寫。凡寫一個人,或者寫一件事的文章,一般都是記敘文。當然,記人的,也要寫事;記事的,也要寫人。只是以什麼為主罷了。

  3、如何弄清題目所提示的中心思想。

  中心思想是文章的一個綱,它象一條紅線貫串文章的始終。中心思想確定得好不好,直接關係到文章的‘神脈’端不端正。因此,在審題時一定要弄清題目所提示的中心思想。

  有的題目,就直接提示了中心思想,如《知識就是力量》,《記一個勤奮學習的人》,前者要求闡明學習知識的重要,闡明知識是一種精神財富,它可以產生物質力量。後者要求通過對具體事件的記敘,表現一個人勤奮學習的精神。

  有的題目,並沒有直接提示出中心思想。比如《我最尊敬的一個人》、《記一次有意義的勞動》,則要通過選材,在寫作過程中,逐步確立和完成文章的中心思想.

  所以,這些題目的不同,都需要我們在面對命題作文審題時要認真地思考,不可草率。

  初中優秀作文1:悄悄地提醒

  喧囂與繁雜,成了這時代的通病;炒作與呵斥,演繹了諸多的新聞;悄悄地提醒,來得實在正是時候;心靈雞湯,撫慰了一顆躁動的心靈。

  你悄悄地提醒我,我悄悄地提醒你。讓我們真正和諧地奔向美好的明天!

  你的真誠,是那麼地感人;你的善意,是那麼地清純;你的美德,是那麼地高尚;你的一個悄悄地提醒,是那麼神奇、那麼地能夠扭轉乾坤。

  不需要三令五聲,不需要大張旗鼓,不需要聲嘶力竭,不需要文山會海,也不需要十二道金牌,更不需要強力推進,只需要你一個悄悄地提醒,就足夠改變我的命運。

  在我迷茫的時候,你一個眼神,充滿了鼓勵;在我失意的時候,你一個開心的笑容,傳遞了信心;在我失敗的時候,你一條簡訊,燃起了我的激情,萠葠だ提醒,勝過那雷霆萬鈞。

  小時候,我頑皮地下河洗澡,是媽媽大聲地喊我回家,並給了我一次悄悄地提醒——“不要做水鬼的孩子!”在我的心裡烙下了深深的印痕。

  小學的時候,下大雨,我的油紙傘使勁地轉來轉去,看那水珠成圓圈狀飛灑,忽然一陣大風起兮傘飛揚,戳破了同伴的油紙傘,我嚇得不知道怎麼辦才好。是父親悄悄地提醒——“快去,與那同學換把傘。”在我的心理播下了善良的種子。

  當年中考前夕的時候,一次體育課,我不小心把腳踝骨扭了,老師把我背到醫院,同學們也紛紛看望我,面對緊張的複習,我急得不知如是好。是班主任悄悄地提醒我——“相信自己,我能行!”在我的心田上綻放了一朵盛開的蓮花。

  工作以來,面對那些不太聽話的孩子們,總希望他們端正態度,明確目標,改進方法,千方百計地提高成績,養成問了禮貌的習慣和優良的情操。有時候就悄悄地提醒——“在危險的邊緣,不要滑得太遠。”也讓許多的孩子們銘記在心。

  貪汙,是缺乏有人悄悄地提醒——黨紀國法之外的一個悄悄地提醒;失去理智,是缺乏有人悄悄地提醒——衝動就要受到懲罰的悄悄地提醒;心生邪念,是缺乏有人悄悄地提醒——忠言逆耳利於行的悄悄地提醒。

  忠誠於事業,忠實於家庭,忠貞於愛情,忠愛於大自然,鍾情於人生——讓我們互相多一點悄悄地提醒!

  初中優秀作文2:語文課上

  聽雨時,也是我頭腦最清晰的時刻,同時也是最能讓我心事如潮的時刻。——題記

  又是夏雨傾盆的時節,總喜歡隔窗聽雨。從前不懂得聆聽,是因為不曾懂得語文之美,而今,在語文課上,我將詞賦詩曲如雨般聆聽。語文課不只有寫作、詞語的解釋,更有一種情懷,一種情結,一種精神的昇華。

  我喜歡把上語文課比作聽雨,是因為語文如雨一般能夠盪滌人心。

  聽!“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如萬馬奔騰般的雨聲是冷漠的外表下一顆熾熱的心。聽!“落花人獨立,微雨燕雙飛”,如和煦春風般的雨聲。聽!“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沉浮雨打萍”,如塵詠悲嘆般的雨聲。聽!“濁酒一杯家萬里,燕然未勒歸無計”,如悠悠羌管般的雨聲。聽!“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愁池”,如絕塵迴響般的雨聲……

  真像雨聲啊,在語文課上詞賦詩曲如雨般成了修飾感情、寄託心聲的使者,讓他俘獲人的內心,肆意渲染。唯有語文能夠讓承擔起那份感恩,那份執著。

  雨霧朦朧,讓人恍若走進了曾經。去聆聽那天外之音——“萬籟此俱寂,但餘鐘磬音”。去觀賞那長安秀美——“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去體會那沙場悲涼——“黑雲壓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鱗開”。

  所以,我感到語文課如一陣雨,每當下課,卻總有些從雨給我帶來的幻夢中驚醒的暢快和歷經迷茫的滄桑。

  在語文課上,曾學過一詞,詞雲:“少年聽雨歌樓上,紅燭昏羅帳。壯年聽雨客舟中,江闊雲低,斷雁叫西風。”這是語文告訴我們,人生境遇不同,看到的聽得到感受也各異。

  頓時,狂風起,雷電吼,大雨下,我感受到了語文的生命,狂風告訴我,“君子當行如風”;雷電告訴我,“君子說話擲地有聲”;大雨告訴我,“人活得當淋漓盡致”。

  一切又歸入平靜。窗外,雨淅淅瀝瀝。大雨依舊,風景仍舊,多了的只是心靈的喘息,歲月的迴響和心靈的昇華。

  語文課上,書聲依舊,雨聲悠遠……

  初中優秀作文3:回味

  “回味”這個文題文體比較開放,考生髮揮的彈性空間較大,能夠讓所有考生都“有話可說”。文題“回味”雖然是單個的詞,但仔細分析應該有兩個要點。除了從其字面意義“食物吃過後的餘味”理解外,我們更應該注意“從回憶裡體會”。“回”,回憶,指向過去,可以寫過去的人、事、物、現象等;“味”,品味,體味,體會,咀嚼。“回味”既有“回憶”也須有“體會”。只有“回憶”,沒有“體會”是不準確的。“回味”寫作內容寬泛,不論是自己親歷的事;還是他人的事,古人的事,或者國家、民族的事,只要是過去的事,都可以寫。但又都得品出點東西來,體會的可以是認識,可以是情感,可以是驀然回首的感動,也可以是痛定思痛的酸苦,可以是撥雲見日的頓悟。

  思路一:在“回味”中學會遺忘。取得成績,獲得榮譽,當然令人髙興而自豪。但是,在“回味”成績與榮譽帶給自己的自豪與幸福的同時,要懂得將成績歸零,要懂得遺忘過去的自豪與驕傲,那樣才能跨入人生新的境界。

  思路二:在“回味”中學會感動。運動會上一直為“我”加油吶喊的同學和老師;沒有完成作業,老師不是批評“我”,而是陪著“我”一道一道地做;在上學路上自行車壞了,不留名的叔叔幫“我”修好了。

  思路三:在“回味”中學會感悟。過去的日子裡,難免會有孤獨和寂寞,難免會有挫折與失敗,當你沉下心來,一個片段一個細節地回味,比如,一場聚會、一次對話、一回參與,會從中獲得許多的感想,讓你在“回味”中思考人生,感悟生活,懂得直面生活,懂得只有笑對一切,才會跨越人生的一道道坎坷。

  思路四:在“回味”中學會進取。一個人的時候,日子或許是清閒的,然而就是這樣的一種寧靜,會有的時間與心思去回憶,去品味過去的點點滴滴,從中逐漸找到了進取的方向與動力

  思路五:在“回味”中學會超越。超越自己可能在一次主動的發言,可能在一次主動的參與,可能在一次克服從未有過的困難,或者是做一件從未做過的事,超越後的自己是全新的自己,超越後的自己是勇敢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