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床醫學的論文範文集錦

  下面是小編整理整合的一些關於臨床醫學方面的論文範文,歡迎閱讀借鑑,希望對你有幫助。

  糖尿病足臨床護理干預的效果探討

  糖尿病足***DF***是指長期的血糖升高,對患者下肢血管以及神經造成損傷,兩種因素綜合作用會促進下肢潰瘍的發生。潰瘍長期反覆發作,不易癒合,形成糖尿病足。糖尿病足對患者的危害極大。臨床中的治療以及護理顯得極其重要,合適的臨床護理干預能夠在一定強度上降低糖尿病足的發病率,或者提高糖尿病足的治療效果。醫學統計學資料表明,每年約有超過100萬位糖尿病患者因為糖尿病併發症而不得不採取截肢治療。糖尿病足將會給患者在截肢後的生活帶來不便。但是給予糖尿病足患者及時的臨床護理干預能夠在很大程度上降低這種悲劇的發生概率。

  1 臨床護理

  1.1 病人的保暖工作

  對於已經出現初期症狀的糖尿病足患者要注意足部的保暖。早晚各用溫水泡腳,時間控制在半個小時以內,不可過長也不可果斷,最好超過一刻鐘。最好使用溫和不刺激的肥皂輔助護理,水溫在人體溫度即可,不可過冷也不可過熱。洗完後需用柔軟且乾淨的乾毛巾擦腳,同時保持足部乾燥。切記不能用力擦洗患處,否則會造成面板的損傷,誘發感染。修剪指甲時注意不要造成傷口,不然會造成足部組織損傷從而誘發感染。

  1.2 區域性腫脹以及發熱的護理

  當患者出現初期症狀如局部發紅、腫脹以及出現水泡時,此時代表足部已經發生感染,此時一定要督促病人臥床休息,避免走路,以免下肢受到壓迫從而區域性血液迴圈不暢從而發生水腫。若病情進一步惡化則會出現繼發性感染甚至壞死。對於出現初期症狀的患者最佳的護理方法是臥床休息,患肢保持三十五至四十度傾斜,便於患者下半身血液迴圈。不要對患者發生腫脹的患肢熱敷,不然會發生燙傷。

  1.3 區域性潰爛及組織損傷的護理

  每日都要對患者的足部潰爛創面進行仔細檢查,並詳細記錄創傷面的範圍、深度以及面板色澤。對於損傷應進行徹底的消毒,防治傷口出現感染繼而進一步惡化。對於足部已經有膿液的患者,先取其膿液做膿液培養檢查,並根據檢查結果選擇相應的抗生素進行治療。換藥過程必須是專業人員執行且需嚴格遵循無菌操作流程。

  1.4 飲食方面的調整

  對於患者應積極控制血糖,注意糖的攝入量,合理搭配食物中三大營養物質所佔的比例。進食時應定時定量搭配均衡早中晚三餐的熱量筆記大致為1:2:2。多吃升糖指數低的食物,多選擇沒有經過細加工的食物。但都因注意攝入量。

  2 對患者進行知識普及

  2.1 建立保護預防意識

  多數患者對於糖尿病足瞭解甚少,臨床醫生應對患者普及治療的知識普及,讓患者瞭解治療的流程以及對會出現的副作用以及不適應反應有一定的心理承受能力讓患者對出現的不適症狀有一定的處理方法。對患者進行一定的心理輔導,消除患者的疑惑,給患者樹立信心,積極應對治療。

  2.2 普及常規護理方法

  患者每日要定時測量以及記錄血糖。這樣可以有助於臨床醫生監控病情,從而採取合適的治療方案。血糖監控血糖變化,防止低血糖的情況的出現。在醫生的建議下每間隔8或12小時使用一次抗生素。及時做好血常規檢查,監控血液中白細胞,中性粒細胞水平,用以檢測感染情況。恰當的運動可以改善患者下半身的血液迴圈,因患者不能行走,可以適當的對患者的腿部進行按摩護理。運動時應注意避免摩擦而帶來的面板損傷。

  2.3 多加自我篩查

  使糖尿病患者學會辨別糖尿病足早期症狀,當出現足部區域性出血、水皰等症狀的時候,這些症狀代表著足部潰瘍的發生。當出現時要及時採取適當的護理最好求助於專業人員,這樣會更有助於預防糖尿病足。學習糖尿病足足部護理方面的知識,一定的按摩和鍛鍊,選擇舒?m且透氣的鞋和襪穿著,避免赤腳走路,因為赤腳走路會增加足部壓力誘發糖尿病足的發生。可以選擇特製的鞋墊來輔助降低行走時對足部造成的壓力。

  3 總 結

  糖尿病足是在高血糖的情況下,足部的血流量減少,從而導致足部缺氧,足部的神經和血管出現障礙,足部感覺不靈敏,甚至喪失觸覺。若面板出現破損,護理不當的話,極易誘發感染,且癒合緩慢,有可能長期不易癒合,新城糖尿病足。糖尿病足是致殘率,就是截肢率非常高的一類疾病,同時因為它也是我們心血管病的一個危險因素,所以它也常常是一個死亡率發病非常高的一個因素。臨床上輕者可以引起患者的行動不便,重者就引起截肢這些不良危害。正因為糖尿病足的這些嚴重危害,我們應該急躁的發現並及時的採取臨床護理干預。

  轉變教育理念,構建以學員為中心的護理教學

  教育理念是指導教育行為的思想觀念和精神追求。只要有教育行為發生,就一定有教育理念在起作用[1]。基礎護理學是護理專業學員的必修課,隨著教育理念的轉變和課堂教學方法的改革,我們實施了以學員為中心的教學和實踐,增強和促進了學員道德、學識和個性全面發展的自覺性,提高了學員將理論轉化為方法的能力。

  一、轉變教育理念的背景

  在“實施精品戰略,建設國際名校”及“努力培養用得上、信得過、留得住的高素質衛生人才”的辦學指導思想引領下,自2008年始,我院先後進行了3次有關教學理念的大討論,旨在探索教學模式、教學方法以深化課堂教學改革。眾所周知,課堂教學的改革和深化是離不開教育理念的更新和轉變的。為此,學校向全院教職員工發出瞭如何轉變教學理念的徵文,就教育如何體現“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如何“讓每一個學員更好的發展”,如何體現我們的辦學特色等,進行了不同層面的探討。其間聘請專家進校講學、舉辦教員精品課示範、專家課堂教學評議等,以期在課堂教學中真正體現以教員為主導,以學員為主體的新理念。

  二、以學員為中心的護理教學

  1.自主學習為主

  我院的生源均為部隊基層士官,而衛生士官培訓的重點是滿足基層部隊衛勤保障的特殊需要,兼顧駐軍以上醫院衛生士官崗位任職需求,其素質要求概括起來為:寬口徑、應用性、複合型、高素質“四位一體”。寬口徑專業基礎就是拓寬衛生士官的專業口徑,一個專業兼跨多個同類專業,一專多能。應用性實踐技能就是突出基層部隊平、戰時衛勤保障實際應用技能,確保學員能夠勝任部隊常見病、多發病的診治,勝任訓練傷、戰創傷的急救和平、戰時衛生防病工作,真正能夠在基層部隊“用得上”。複合型知識結構就是各專業人才不僅是該專業的專門人才,而且是懂專業、善管理、能指揮的複合型人才。高素質專門人才就是綜合素質過硬,即:思想政治素質、科學文化素質、業務專業素質和身體心理素質全面發展。因此,我們在教學過程中強調以自主學習為主,在教學目標的設計、教學時間安排、教學組織形式和教學過程中均以學員為主體,體現在學員的高度參與和自主思考上,體現在學員在學習過程中萌發問題―尋求幫助―解決問題上。課堂上,首先讓學員腦筋動起來,讓學員在學習過程中按照教員的引導去發展現問題、解決問題,同時生成自主學習、獨立思考,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為學員終身學習奠定基礎。

  2.注重培養學員的思考與創造能力

  護理學基礎是護理學的重要專業課程,在整個醫學領域中其實踐性之強堪稱第一[2]。授課前教員為學員佈置與即將所學內容相關的題目或案例,要求學員通過閱讀和上網查閱資料完成預習,在課堂上老師注重學員的創新與獨立思考能力,鼓勵學員積極發言,各抒己見,課中安排“請你上講臺”,教員大膽地讓學員走上講臺,學員講,學員聽,學員議,這樣做,既鍛鍊了學員的膽、才、學、識,又鍛鍊了他們思維能力和口頭表達能力,並就學員給出的答案詢問為什麼,學員只要能自圓其說或是根據過往經驗能講得頭頭是道都視為回答正確,對其寫的作業和文章也是如此。對於帶有操作性質的課程,傳統的教學大多是教員講解完一個操作後立即示範,通過教學理念的轉變及課堂教學方法的改革,在學員觀操作教學錄影片後,即請學員上講臺示範,並請臺下的學員找出錯誤的操作,最後,教員示範標準化操作,在傳授操作步驟、要點同時,緊緊圍繞如何以病人為中心,切實為病人解決問題為宗旨,緊扣操作前、操作中、操作後3個環節具體講解。在課後增加“請你來出題”的環節,變教員考學員為學員自我考試,學員不僅系統地複習了舊知識,還從中瞭解到了教材的難點和重點。教員在教學中力求做到“基本理論零冗餘,基本技能過飽和”,以體現從“知為主標”到“能為主標”的“過程式教育”。

  3.注重培養團隊合作精神

  理論課討論時我們將6位學員分為一組,就教員所出題目,以組為單位進行計劃、討論並寫出結論,小組成員的分工協作,無形當中培養了他們的有效交流能力,使學員們懂得如何處理小組成員間的關係。團隊合作得越好,完成任務的質量自然也就越高。上課時請小組代表具體陳述,在學員現場放映PPT 講解時,教員還會就相關內容提問,如果當場講解的同學回答不出,小組的其他成員也可以立即補上,這也是一種團隊精神的體現。教員在總結和講授理論知識時避免脫離護理實際死記硬背的學習過程,將“我要教你什麼”轉變為“你應學到什麼”。對理論課的學習,努力營造建立相關章節的實踐環境和氛圍,以增加學員的直觀學習感,並培養學員護理病人的情感技能[3]。護理操作課重在培養學員的動手能力,而教員的素質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要提高教師的素質,一名合格的大學教師不能只擁有較高的學位,還要有大學教師應有的文化素養和人文精神。只有這樣的教師才會深深吸引學生,而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4]。實做課時我們將學員分為2人一組,具體操作時,先請有過基層衛生員工作經驗的學員進行示範,教員點評時不僅僅是對操作流程是否正確進行評價,還針對學員操作中的溝通技能、人文關懷等進行總結,然後各小組展開進行一對一的實踐。

  醫學教學是真正意義上的人文科學和自然科學的統一[5]。因此在轉變教育理念的新形式下,倡導民主教學是每個教員所承擔的責任。在教學中遵循變教員單一備課為眾多學員參與的民主備課,變教員的單方面的灌輸為師生雙向交流的民主教課,變教員單方評課為師生共同參與的立體評課,變教員考學員為學員自我考試,從而提高我們的護理教學質量及學員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