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科心理護理論文

  兒科護理是一門特殊的學科,也是一種充滿人性與關愛的學科。隨著現代醫學護理的不斷完善。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參考。

  範文一:兒科臨床用藥安全護理干預效果分析

  摘要:目的本文探究兒科患者接受臨床用藥安全護理下的效果。方法選取我院兒科於2014年4一12月所收治的關於藥物治療兒科患者1200例,將其定為實驗組,對患兒及其家屬實施護理干預。並將同期所收治的另外1200例患者設定為對照組,進行常規用藥護理。兩組患者在年齡、性別及病情上的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對患兒及其家屬關於用藥知識掌握的情況和護理滿意度進行充分的調查,並做好記錄工作。結果在患兒及其家屬在用藥知識掌握程度及護理滿意度方面的對比,實驗組都比對照組佔有明顯的優勢。結論對護理人員進行相關安全責任意識的強化,並進行日常的培訓,進行系統化和責任化的管理,將合理用藥安全護理干預正確應用到患兒上,可以促進患兒及其家屬對用藥知識的掌握程度,提高護理滿意度,取得較好理想的治療效果。

  關鍵詞:臨床用藥;用藥安全;兒科;護理干預

  將合理的藥物治療實施在患兒身上,這是兒科護理工作的一項重點。針對臨床上所使用的藥物,一方面要確保具有實際的療效,另一方面還需要確保合理性和安全性所在,因為這些因素與患兒的健康密切相關。從筆者實際工作經驗來看,相當一部分患兒的病情比較輕微,因此只需要接受藥物治療便可以得到治癒。這也就成為了藥物治療成為兒科比較普遍的治療方法,患兒疾病的康復有賴於正確的用藥。確保藥物的安全性,是保證患兒健康安全的一大保障,如果在臨床上出現用藥不當的行為,那麼就會對患兒的健康構成威脅。合理用藥發揮治病救人的作用,不合理用藥則會產生治病害人的不良影響。當前實施藥物治療的直接執行者和觀察者就是護士,因此,護理要做到足夠的細心,對每一個細節都要認真對待,嚴密謹慎。護理工作質量的高低,直接與患兒藥物治療效果產生掛鉤關係,護士始終系整個過程中的第一線地位。本文就兒科臨床用藥護理干預效果進行了分析,現將實驗報道如下。

  1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兒科於2014年4一12月所收治的關於藥物治療兒科患者1200例,列為實驗組,其中男性患兒687例,女性患兒513例;l歲以內的患兒有478例,l一5歲患兒有450例,5一12患兒有272例,平均年齡為6.8歲。並將同期所收治的另外1200例患者設定為對照組。兩組患者在年齡、性別及病情上的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2方法

  將護理干預實施在患兒及其家屬身上,做好調查和記錄工作,瞭解其對用藥知識掌握程度和護理滿意度的情況。

  2.1加強患兒及其家屬關於用藥知識的普及

  對患兒群體特點和常見小兒疾病進行總結,可以適當在病房的一些位置貼上小海報,這些小海報主要涉及兒科常用藥物、藥物用法和用量、用藥常識和禁忌的食物等,鑑於兒科患者的緣故,可以使用幽默的語言和一些卡通人物在海報上。每天責任護士一定要對工作負責,在每次給藥之前,都需要向患兒及其家屬耐心地講解藥物的基本資訊,要求是易懂、通俗和避免複雜化。為了提高工作的效率,可以結合具體的疾病,對患兒及其家屬細分為不同的群體,再對每一個群體實施集中的講解,實現短時多效的目的,讓患兒及其家屬儘量在短時間內瞭解相關的知識。除此之外,護士還應當在給藥的時候,特別強調服藥的時間,叮囑患兒要在規定的時間內服藥,這是因為,在調查中發現不少家長都存在給藥時間越長越好的錯誤觀點,這與正確的給藥方法是有偏差的。藥效的發揮和用藥的安全性與用藥時間有直接的關係,但是並不是用藥時間越長越好。

  2.2強化學習,適應當前臨床工作

  臨床工作的第一線就是護士,而護士在藥學方面的學習則與患兒的安全用藥和護理工作密切相關,所以,筆者認為有必要強化護理對各種藥物的適用性的認識。當前兒科臨床用藥品種不斷在增加,用法和用量除了要依據說明書以外,還需要遵醫囑。兒科患兒通常都具有病情變化快的特點,在用藥方面,帶有一定的複雜性,再加上藥物種類繁多的原因,護士原有的藥學知識顯然已經不能滿足當前臨床工作的需要,那麼就需要護士加強自身的學習,熟練掌握各類常用藥物的知識,關注新藥物的用法和應當注意的事項,確保兒科用藥的安全性。如果護士對於某些藥物的用法含糊的話,就需要諮詢相關的醫師,避免影響患者健康的問題出現。

  3結果

  在患兒及其家屬在用藥知識掌握程度及護理滿意度方面的對比,實驗組都比對照組佔有明顯的優勢。在用藥知識掌握程度方面的對比,實驗組完全掌握和基本掌握的情況為100%,對照組則為8233%***988/1200***;在護理滿意度方面的對比,實驗組護理滿意度的情況為100%,對照組則為92%***1104/1200***。

  4討論

  相當一部分患兒的病情比較輕微,因此只需要接受藥物治療便可得到治癒。因此出於患兒健康的考慮,在選用藥物的時候,除了要確保一定的療效外,還需要兼顧安全性和合理性。合理用藥可以解決患兒疾病問題,但是不合理用藥則會威脅到患兒的健康。隨著當今新藥種類不斷推出,藥品也在不斷更新,安全隱患問題不容忽視。進行系統化管理,定期對相關人員進行知識的培訓,可以減少患兒受到傷害的現象出現,讓療效更佳明顯。綜上所述,對護士加強責任心和安全意識的培養,不斷更新其知識體系,接受定期的培訓,讓知識有足夠多的儲備,在規範化管理下,才能確保臨床用藥的安全性,有利於患兒用藥的安全,讓療效充分體現出來,還有利於解決醫患矛盾,減少不必要的糾紛。

  參考文獻:

  [1]段桂仙.兒科臨床用藥安全護理風險管理[J].兒科藥學雜誌,2015***06***.

  [2]李繼紅.護理干預在兒科呼吸道疾病吸入治療後的臨床效果觀察[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4***06***.

  [3]楊紅紅,胡雁,周英鳳.住院患兒用藥差錯護理預防策略研究進展[J].中華護理雜誌,2014***08***.

  範文二:兒科臨床給藥護理缺陷研究

  摘要:目的:通過對3所二級以上綜合性醫院的兒科護理人員的兒科臨床給藥護理缺陷記錄進行分析,從而完善兒童臨床給藥護理制度。方法:對3所醫院116名兒科護理人員進行問卷調查,並將問卷結果收回,將其結果進行分析。結果:被調查的116名兒科護理人員中,有36名曾有給藥護理缺陷的經歷。結論:二級以上綜合性醫院兒科臨床給藥護理缺陷的發生率高,要加強對兒科臨床給藥護理的重視。

  關鍵詞:兒科;臨床給藥;護理缺陷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醫療技術的進步及醫療環境的完善,人們對臨床醫療服務及護理服務的要求也不斷提高。結合醫院內各科室中長期存在護理缺乏、患者滿意度偏低的特點,不斷探索開展優質護理服務模式,不斷強化“以人為本”的思想,已成為臨床護理的一項研究課題[1]。院內常見的護理缺陷是指在護理工作中經常發生的問題。護理缺陷是因為護理人員不按規章制度辦事或因護理技術問題不到位而做出了錯誤的操作,或者是護理人員的工作責任心不強,不夠專注,從而對病患間接或者直接的造成了影響,但沒有造成嚴重的後果。在兒科護理中最重要的內容之一就是臨床給藥。而且兒科給藥的物件是一些年齡小,缺乏溝通能力,發病急的特殊群體。與成年人相比,兒科臨床給藥的難度更大。而幼兒又是父母的心窩肉,在出現護理缺陷後,幼兒的家屬會產生強烈不滿。所以兒科臨床護理人員的工作壓力大,更容易引發護理缺陷的發生[2]。故筆者對3所二級以上綜合性醫院的兒科護理人員進行問卷調查分析,並提出針對性的安全給藥對策。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臨床資料

  筆者隨機從選取杭州市3所二級以上綜合性醫院兒科臨床一線護理人員共116名。其人員中男21例,女95例;年齡21~48歲,平均年齡***32.6±5.1***歲;護理工作年限0.8~4年不等,平均年限***2.1±0.7***年。

  1.2方法

  自行設計調查問卷。該調查問卷是在詢問了相關護理專家的基礎上,查詢打來那個文獻資料,再結合目前兒科護理中存在的給藥差錯的有關問題,才設計出來的。主要針對2012年3月~2013年3月,這一個時間段,本次調查髮捲116份,收回116份,收回率100%。在對其結果進行分析、討論。

  2結果

  這3所二級以上綜合性醫院兒科臨床給藥護理缺陷問題的發生率較高,需進一步加強對兒科臨床給藥護理的重視。

  3討論

  3.1產生給藥護理缺陷相關因素

  3.1.1護理人員自身因素

  根據收回的調查結果可以得知,護理人員的護理年齡與職稱的不同,他們所發生的給藥缺陷情況也不同。由此可得出護理人員的醫護年齡和工作經驗與給藥缺陷的發生率有關筆者認為:主要與低年資的護理人員,他們的工作經驗少,以及業務知識水平較低,應變能力不強有關。對一些藥物的使用以及相關儀器的使用熟練度不夠,對於藥物醫囑上出現的錯誤不能夠及時的發現,或者發現了,不能做到正確的糾正。從調查結果中還可以得知,臨床給藥護理缺陷發生的原因還有兒科醫護人員在治療護理過程中責任心不強,注意力不集中。由於兒科醫護工作人員工作任務量大,且心理壓力大。所以在醫護治療工作時,為了儘快的完成任務而沒有嚴格執行核對檢查的制度。會導致醫囑處理不正確,很可能導致用藥錯誤[3]。

  3.1.2管理因素

  根據調查結果得知,在臨床給藥中口服藥的給藥護理缺陷問題比較高,筆者認為其主要原因是,管理制度不夠健全或者是執行管理的力度不夠。護理人員的給藥流程不規範,交接班制度不能完全落實,沒有專門負責監督的醫護人員,使制度流於形式,不能夠得到相應的落實。還有藥品的管理制度不嚴,藥品任意擺放,藥瓶上沒有明確的標示或者字跡模糊的標示沒及時更換,甚至還有同種藥品不同劑量混裝的現象發生。當然還與院方提供給兒科護理人員的工作環境、人力資源配置、分工協調等因素有關。在調查3所醫院中,兒科病人多,幼兒的哭鬧聲音大,護理人員少,工作任務重,家屬的醫療要求高,幼兒的自理能力差,極容易影響到醫護人員的情緒,增加其心理壓力,更容易導致醫護缺陷問題的產生。而幼兒看病的高峰期是在中午、晚上、節假日,但在這些時候醫院的護理人員往往人手不足,加大了醫護人員的工作量,忙中易出錯,更容易導致醫護缺陷問題的產生[4]。

  3.2護理對策

  3.2.1強化護理人員的護理風險意識

  兒科護理人員面對的是年齡小,缺乏溝通能力,發病急的特殊群體,所以在醫護治療的過程中要有足夠的耐心與責任心。同時幼兒的發病風險以及免疫力不足,更要引起院方重視。筆者認為醫院的科室要組建給藥護理風險管理小組,從而完善安全用藥規章制度並落實監控措施。同時,為了加強兒科醫護人員的安全防範意識和風險防範意識,可以多開專題講座。要求醫護人員要加強自身責任意識的提高,使其到達自覺約束自己的護理行為[5]。

  3.2.2加強護理人員的業務培訓

  在兒科護理人員經過了2~3年的專業培訓後,我們不能使其直接上任,要加強在院的臨床學習,在其到達要求後,再上崗,以此提高護理人員上崗的質量。所以,對於年輕但經驗不足的護理人員,要加強崗前培訓,進行規範化培訓,並將安全用藥培訓作為兒科護理人員上崗前業務培訓的重要內容。讓他們能夠熟練掌握兒科用藥特點及藥物劑量換算,有計劃地組織學習兒科常用藥、急救藥的藥理作用、配伍禁忌及不良反應,要求能熟練掌握,並定期組織考核。由於醫學的快速發展,每天都有不斷問世的新藥,且藥品名繁多,所以要要求醫護人員多關注醫學方面的新聞,以及及時地收集說明書,並將藥進行系統的分類,形成知識網路。由此來提高醫護人員的專業知識水平,提高綜合能力,減少兒科臨床給藥護理缺陷的發生,以及加強醫護人員對突發情況的處理能力。

  3.2.3加強醫囑查對制度的落實

  要加強醫囑查對制度的落實,要做到認真執行護理工作制度和技術操作規程是防範護理風險。因為護理人員是臨床用藥的直接執行者,而幼兒有沒有明辨是非和交流的能力,所以醫護人員每一個細節的不重視、思想不集中,還有不規範的操作都可能導致給藥護理差錯、事故。給幼兒及其家屬帶來傷害。由此,每一個兒科的護理人員,在臨床的給藥過程中都要切實落實查對制度、藥品管理制度、規範給藥制度及工作流程。

  ***1***認真做好口服藥給藥前後的核對。由於幼兒的免疫能力差,所以用藥劑量少。有時甚至藥物的大小、形狀都難以分辨,醫護人員要仔細觀察差別,如看不出,則應找製藥人員進行詢問和核對、辯論。發藥時要對幼兒家屬進行口頭的用藥說明,並且在還要仔細巡查一邊,觀察、確認幼兒的服藥狀況。交接班時,交班護士和接班護士要做好相應的交接記錄,並要對幼兒查對號、姓名,作為辨認的依據,確認患兒的資訊。

  ***2***加強輸液流程的細節管理。輸液是兒科護理的重要環節,在此環節出現差漏很容易引起安全事故,所以從擺液、查液、配液到輸液各個環節嚴格把關。在輸液時護理人員要對幼兒病患進行逐一的核對,確保不會出現紕漏。在更換輸入液的時候,要嚴密觀察兩組藥液間的反應情況,只有當幼兒病患無異常情況時,方可離開[6]。

  3.2.4強化管理

  院方加強管理制度,讓定下來的制度得以落實。加強醫囑查對管理的力度,發揮護士長的督查管理職能,每個科室成立風險安全小組,加強環節管理,阻斷護理缺陷發生的環節,保證給藥的準確性和及時性。還要合理的安排人力資源管理,兒科護理是一項精神和身體負擔特別大的工作,所以要減少疲勞工作;還要注意新老搭配,這樣能緩解人力緊張,又能減少年輕護理人員的身心壓力。

  總之,要加強每一名兒科護理人員的風險防範意識,每一個環節上都要重視,從而確保醫療質量。讓幼兒病患及其家屬得以放心。綜上所述,兒童屬於當今社會中一類非常特殊的群體,其身體機能、各器官發育等均還未完善,故對於此類患者的治療、護理等手段應更加嚴謹。醫院應進一步加強對護理人員的各項管理制度,強化人員素質的提高,有效提高其護理質量,避免護理缺陷的發生。

  參考文獻

  [1]黃行芝,李紅豔,潘慧.兒科靜脈輸液不良事件原因分析及護理對策[J].護理學雜誌,2011,26***7***:50-52.

  [2]王淑峰,郭麗萍.門診小兒靜脈輸注護患糾紛的原因分析及防範對策[J].全科護理,2011,9***6***:1655-1666.

  [3]高祖梅,陳蘭,李巨集,等.一季一主題情景演示在護理缺陷管理中的應用[J].護理學雜誌:綜合版,2013***3***:3-5.

  [4]萬正蘭,林鮮奇.臨床藥師協助兒科個體化給藥方案設計的實踐與體會[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3,7***12***:179-181.

  [5]徐先華.兒科臨床抗感染藥物的合理使用分析[J].中國醫藥指南,2013,11***36***:402-403.

  [6]盧春梅.人性化護理在兒科護理工作中的應用效果[J].臨床合理用藥雜誌,2013,6***16***:118-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