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的急救措施

  夏季,戶外活動的人大大增多,外出旅遊,稍不小心,就易跌倒、摔傷,甚至骨折。在戶外發生骨折千萬不要緊張,下面就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相關資料,供大家參考。

  

  步驟一:先止血

  因車禍、塌方以及高空墜落等情況造成的骨折患者,在強大的外力作用下還可能會造成其內臟的損傷,如肝脾破裂、腦外傷等。這些都會嚴重地威脅患者的生命。因此,在現場救助中,救助者應首先觀察患者是否有這類損傷,一旦發現就要緊急處理。

  如果沒有這類損傷,則要儘快為患者進行包紮止血,以防止其休克。這是由於人體的骨髓中充滿了血液,骨質中還含有豐富的血管。骨質出血時,其血管裂口不像軟組織那樣可以收縮變小,因而,出血量會比較多。當患者發生閉合性骨折時,雖然在外觀上看不出有血液流出。但實際上血液已淤積在斷骨的周圍。

  據估計,人體骨盆骨折的出血量可超過其總血量的80%。開放性骨折或伴有軟組織損傷患者的出血量會更多。突然的大量出血會嚴重威脅患者的健康和生命。因此,對骨折的患者進行急救時首先要止血。

  步驟二:先固定再搬運

  人體脊柱有椎管和馬尾神經。當脊柱發生骨折時,患者極易出現身體某些部位的癱瘓,如胸腰段骨折時常引起截癱;頸椎骨折時除了癱瘓部位升高外,還會引起呼吸肌麻痺,甚或威脅生命。此外,由於骨骼的附近常有神經走行,患者發生骨折後,其神經就會受到挫傷或嵌壓,進而影響區域性組織或器官的功能,出現區域性的感覺喪失,以及所支配肌肉的癱瘓。

  所以,在搬運骨折尤其是脊柱和四肢骨折的患者時,更要特別小心。在搬運疑有脊柱骨折的患者時,應幾個人一起配合將其放在硬擔架或門板上,以保持患者身體平直。當患者的長管狀骨骨折時,由於骨髓腔中含有大量的脂肪。不恰當的搬運會使大量的脂肪溢位並進入血管,使患者形成肺栓塞、腦栓塞,從而引起氣急、胸痛、紫紺、發熱、休克、昏迷等症狀。

  此外,不正確的搬動方法還可造成患者的骨折斷端對神經及血管的損傷。因此,患者發生四肢骨折時,應儘量不要搬動,可就地取材用夾板或代用品做簡單的固定後再迅速將患者送往醫院,以避免患者出現骨折併發症。

  步驟三:有開放傷時要儘早手術

  當患者發生開放性骨折時,由於傷口容易被汙染,所以,患者常常會因為疼痛、失血,而使抵抗力降低。假如傷口得不到及時的清理,就容易形成化膿性感染並導致敗血症或骨髓炎等病症。因此,患者一旦出現開放性骨折應儘快進行手術治療,並使用抗生素和破傷風抗毒素。

  溫馨提示:因車禍、塌方以及高空墜落等情況造成的骨折患者,在強大的外力作用下還可能會造成其內臟的損傷,如肝脾破裂、腦外傷等。這些都會嚴重地威脅患者的生命。因此,在現場救助中,救助者應首先觀察患者是否有這類損傷,一旦發現就要緊急處理。

  如何判斷骨折:

  首先,判斷是否有外傷史,骨折處區域性疼痛、皮下淤血,腫脹;完全性骨折還可導致區域性的肢體縮短或旋轉、畸形和異常活動。

  然後,看骨折處是否出現功能障礙。如下肢骨折無法站立,上肢骨折無法提拎重物等。對懷疑上肢骨折的傷員。可以讓傷者用手指夾起一張薄薄的紙,來幫助判斷。如果傷者夾不住,應該考慮骨折了。

  另外,專業的醫生對懷疑骨折處進行檢查時,可聽是否有骨擦音。即便有這些檢查方法輔助判斷,作為非專科醫生區別損傷是扭傷、脫臼還是骨折仍然比較困難,醫生也要通過x光檢查才能夠確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