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雜文選刊作品欣賞

  雜文最能體現國人的人格變化。建國後雜文創作的幾度沉浮都清晰地反映了當代中國文化人格的嬗變,同時,這種嬗變也直接地影響著雜文的品格。關於中國雜文選刊的好作品有哪些呢?下面就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篇,希望大家喜歡。

  篇1:拿什麼去超越你的前輩

  “拿什麼去超越我的前輩?”我想每一位剛剛入職的新手都會思考這個問題。然而,時間一天、一月、一年的過去了,還是沒有找到這個問題的答案。因為對於一個步入職場的新手,要學的商場技能太多,張三告訴他,人脈經營是職場的重中之重,李四告訴他圓滑地用好“遊戲規則”,更有甚者誤導他,阿諛奉承是王道。新手在前輩的“諄諄教導”下,努力地學習、勇敢地去實踐這些方法,到頭來還是懷著懷才不遇的心態從這家企業跳到另一家企業,更為諷刺的是被辭退時老闆連他的名字和臉都對不上來。

  你有過這樣的經歷嗎?想好去商場買A品牌手機,到了商場被營業員“忽悠”了一陣後竟然買了B品牌的;原本沒有跳巢想法,在獵頭公司不厭其煩的“引誘”下,神不知鬼不覺地竟然成為了一名“空降兵”,降落到了一個完全陌生的公司;一場報告會,報告者的“氣場”演講竟然讓你改變了人生的規劃----。這裡的“忽悠”、“引誘”、“氣場”是一個人能力的彰顯,你感悟出這是一種什麼能力嗎?一個人的表達能力。

  對於具有這種能力的人才,每一位老闆都會“垂涎三尺”、“照顧”有加,更不會出現在被辭退時連名字和人都對不上號的情景。

  三十多年的職場打拼生涯告訴了我,在學生時代被忽略的語文***閱讀、寫作、表達等***知識,在如今的職場上要遠遠實用於數學、物理、化學。與其學好數理化,還真不如學會寫作和說話。

  新員工都會遇到就職後三個月的一次續職報告。這是一次超越你前輩的絕好良機之一。三個月你不可能有超越你前輩的業績,但是三個月對於一個有心人來說,你應該對自己的工作、團隊、企業文化、管理水準等有較清晰的瞭解,在這些“領域”中,你抓住一個切入點進行剖析,並提出自己的獨立見解,在續職報告會上充分展示你的書面和語言的表達能力,最好還有奪人眼球的PPT的輔助。將一場續職報告會看成是你獨立表演的舞臺,你的自信和表達能力一定會讓到場的每位為你喝彩,尤其是總裁。殊不知語言表達能力和書面表達能力已經被當今的企業列為“最需要級別”了。

  尤其是語言表達能力。在職場中,團隊之間的真誠交流、向消費者推薦產品的科學引導、做報告時的一種氣場、向老闆提建議時的“因果”闡述等都需要你具有良好的語言表達能力,就是談戀愛也需要甜言蜜語啊!在當今極其浮躁的社會裡,缺乏面對面的有效溝通,將是一個最大的災難。

  現在的年輕人中間有多少人具有這種認知的呢?明明說話物件就在跟前,他們也懶得張口,寧願通過簡訊進行交流,他們極度地享受著敲擊鍵盤的速度和聲音,相互欣賞著傳貼的語言,他們根本沒有意識到久而久之的這樣下去就會漸漸地使自己“失去”會話能力,他們美好的未來也將慢慢地被葬送在這鍵盤的敲打聲中。

  在這裡,我真誠地告誡還矇在鼓裡的年輕人:“遠離”鍵盤,學著說話吧

  篇2:若淡看何怨憎,只道原做浮塵

  其實我不喜歡一切邪惡的東西,而這裡的惡,除了善惡還有厭惡的。其實不喜歡說生老病死,可是這本來就是一種必經的路。有的時候是出於矛盾。

  而我也是矛盾的,有的時候,是鏡讓我甦醒。是的,是鏡。很多時候再被自己所欺騙,欺騙久了,自己也相信了。然後在編織美麗的謊言,再欺騙自己如此迴圈。性格的多變讓自己不得不猜想,自己是不是人格分裂。只是……一切是那麼的平常。每個人都有不為人知的一面。

  世界上看不順眼的事有很多,看你不順眼的人也不可能沒有。於是學會了怨,學會了憎恨。有的時候覺得世界不公平,為什麼自己足夠努力還會變的不由自己。很多事情越是不願意,卻越要出現在眼裡。

  說起來,似乎總是這樣。討厭世界,討厭這裡的一切。覺得自己格外孤獨,似乎是一種與生俱來的孤獨感,又或是一種與世格格不入的感覺。所以一天到晚,似乎是隻活在自己的世界,說好聽點叫內向,說不好聽了,叫做自我封閉。

  其實自己現在回想一下,當時只是一直在找藉口,一直不願意面對所謂的現實。有些東西確實是你想黑暗,它就越黑暗的。沒有道理的胡思亂想,而後世界踏在腳下,感覺全是晦氣。猶如地獄,不願前往。

  當土壤裡一顆邪惡的種子發芽,要想淨化,是需要過程的。讓心靜下,讓心平靜。喜歡一個人漫無目的散步,一直看沿路的風景。有的時候看著大自然,會覺得它是有魔力的,總會讓我平靜下來,也許它是靜止的,我亦跟著靜止了。

  為了生存,一些人被逼的運用一些手段來斂取錢財。使人憎惡的,確實是可憐之人。豈料現在出了一句話,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只是,該是這樣認為的,卻始終覺得一切的一切,迫不得已。

  你有沒有不想遇到的人,你有沒有想要怨恨的人,你有沒有恨的時候?可是又有什麼意義呢,所有的事情,時間一過也就忘記。所有的執著當失去了,印象時,還剩下什麼,連殘骸都不剩。猶如風捲走了殘葉,也許還會重新被拾起,但又是新的一次選擇,有可能被風帶走不再是唯一。

  再憤懣,再噁心,再生氣,再討厭,過去了的,你也會忘記。一切的罪惡,若離去,悄無聲息。若不離,揮之不去。若淡看何怨憎,只道原做浮塵。

  一切都會作為塵土,化為塵埃。連我們也是。那麼每天去焦慮又有什麼意義,該怎麼做,始終都還是要繼續。一切也許是緣定,我們雖不能選擇逃避,但是我們可以選擇用笑去打敗陰影,而後用笑去面對每一個人,因為誰又會知道,下一秒,誰會不會是誰的過去。

  篇3:規則

  人,如果達到了一定的人生高度,就有機會成為規則的制定者,享有更多的權力和自由;如果不能,就必須做規則的執行者,遵守別人的規則,生存,不然就會得到規則的毫不留情的懲罰。

  每個人都想享有社會優質和優勢資源,但是這些資源永遠是集結在上游,集結在那些在知識,和技術極具造詣,金錢和名利豐盈的泰斗和大佬裡。而越是社會底層的人,越是可能因為種種原因容易受到懲罰.因為他們不知,不懂規則,總是在適應著別人制定的規則.成也蕭何,敗也蕭何,人們的在其中,在看似平等的規則執行中享受著和忍受著平等外衣下一切後果。

  法律是更大的規則.我們可以看到,在政治課本中鉛字印刷的宣揚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的,社會還是需要這樣的宣傳維持現有法律的威嚴,威懾潛伏在人心中的魔性的爆發。社會仍然要通過這樣的規則,將社會的發展導向和平,正義,真理,也確實起到了積極和正面的作用.然而,存在即合理,這種解說似乎也在為掩護著一些不和諧,不平等的事情出現和縱容,當為一己之利的富人邂逅缺乏道德底線和正義的律師的時候,這種人人平等的真理就會被輕易地顛覆,公正的天平就無法平衡。詳細的法律條紋編制的網有時還是會讓那些只為勝訴導向的律師的利益之心從網眼中漏下。法律條紋累起的文字的磚和道德的水泥熔鑄的高度再高,有時還是高不過有些想要把法律的尊嚴和人人平等踩在腳底下,把經濟利益或個人,個體利益放首位在的人心。時而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時而魔高一尺,道高一丈;道與魔的就是這樣交替坐莊,前進。

  大部分人都是布衣平民,甚至有些人終其一生,傾盡心血,也不能逃脫自己的圈子。而自以為掌握了規則抱著僥倖心理以身試法,鋌而走險,或因無知而踏上不歸路的人大量存在,且一直會存在。當你決定和規則博弈時,風險便如影隨形。

  其實,這些脫離主流社會規則的旁門左道,相對於個別人趨向更好生活的目標也是有意義的,但一旦引向損人利己,有悖於現行法律的宗旨的方向就註定它行而不遠。所以,我們需要認可一種廣義的規則,這個規則不僅包括法律,也包括旁門左道,瞭解他們,更好地運用,以求更多人的享受更多的福祉。

  我們不苛求諸事完美,但是我們追求萬事變得更好,對待規則,對待身邊的事物報以謹慎且寬容的態度,規則和人性一樣,永遠有他無法克服的弱點。我們時刻清楚自己的角色,公民,員工,兒子,女兒,父親,母親….學著在自己的生活圈裡為自在,安然,平和地生活,做好例行的事,間或做一些有挑戰的事,不奢望難以企及的事。同時,承擔一份對親朋和社會未來的責任,懂得進退之道,把每一天過好。

  

1.雜文經典欣賞

2.中國當代雜文經典

3.中國現代雜文精選

4.寫得好的雜文和隨筆

5.雜文免費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