燭之武退秦師的賞析

  如何去學習《燭之武退秦師》呢?聽聽別人的賞析也是一種不錯的方法!下面請欣賞網路編輯為你帶來的《燭之武退秦師》賞析 ,希望你能夠喜歡!

  《燭之武退秦師》原文

  九月甲午,晉侯、秦伯圍鄭,以其無禮於晉,且貳於楚也。晉軍函陵,秦軍氾南。佚之狐言於鄭伯曰:“國危矣,若使燭之武見秦君,師必退。”公從之。辭曰:“臣之壯也,猶不如人;今老矣,無能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過也。然鄭亡,子亦有不利焉!”許之。  夜縋而出。見秦伯曰:“秦、晉圍鄭,鄭既知亡矣。若亡鄭而有益於君,敢以煩執事。越國以鄙遠,君知其難也。焉用亡鄭以陪鄰?鄰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鄭以為東道主,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君亦無所害。且君嘗為晉君賜矣;許君焦、瑕,朝濟而夕設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晉,何厭之有?既東封鄭、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闕秦,將焉取之?闕秦以利晉,唯君圖之。”秦伯說,與鄭人盟。使杞子、逢孫、楊孫戍之,乃還。   子犯請擊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與,不知;以亂易整不武。吾其還也。”亦去之。

  《燭之武退秦師》譯文

  晉文公、秦穆公聯合圍攻鄭國,因為鄭國曾對晉文公無禮,並且在與晉國結盟的情況下又與楚國結盟。晉軍駐紮在函陵,秦軍駐紮在氾南。

  佚之狐對鄭伯說:“鄭國處於危險之中,如果能派燭之武去見秦伯,一定能說服他們撤軍。”鄭伯同意了。燭之武推辭說:“我年輕時,尚且不如別人;現在老了,做不成什麼了。”鄭文公說:“我早先沒有重用您,現在危急之中求您,這是我的過錯。然而鄭國滅亡了,對您也不利啊!”燭之武就答應了。

  夜晚用繩子將燭之武從城上放下去,去見秦伯,燭之武說:“秦、晉兩國圍攻鄭國,鄭國已經知道要滅亡了。如果滅掉鄭國對您有好處,那就煩勞您手下的人了。越過晉國把遠方的鄭國作為秦國的東部邊境,您知道是困難的,您何必要滅掉鄭國而增加鄰邦晉國的土地呢?鄰邦的國力雄厚了,您的國力也就相對削弱了。假如放棄滅鄭的打算,而讓鄭國作為您秦國東道上的主人,秦國使者往來,鄭國可以隨時供給他們所缺乏的東西,對您秦國來說,也沒有什麼害處。況且,您曾經對晉惠公有恩惠,他也曾答應把焦、瑕二邑割讓給您。然而,他早上渡河歸晉,晚上就築城拒秦,這是您知道的。有什麼能滿足晉國的呢?現在它已把鄭國當作東部的疆界,又想擴張西部的疆界。如果不侵損秦國,晉國從哪裡取得它所企求的土地呢?秦國受損而晉國受益,您好好考慮考慮吧!” 秦伯高興了,就與鄭國簽訂了盟約。並派杞子、逢孫、楊孫幫鄭國守衛,就率軍回國。

  子犯請求晉文公下令攻擊秦軍。晉文公說:“不行!假如沒有那人的支援,我就不會有今天。藉助了別人的力量而又去損害他,這是不仁義的;失掉自己的同盟國,這是不明智的;以混亂代替聯合一致,這是不勇武的。我們還是回去吧!”晉軍也撤離了鄭國。

  《燭之武退秦師》賞析

  《左傳》相傳是左丘明所著,相傳他還寫了《國語》,當然,都只是相傳。左丘明到底是誰,沒人知道;甚至生存年代也沒人知道。拿《論語》和《左傳》比較一下就知道了。《論語》中有“左丘明恥之,丘亦恥之。”的句子,?a href='//' target='_blank'>菜譜笄鵜魘強鬃又?暗娜恕5?恰蹲蟠?芬燦瀉芏嗟?ldquo;孔子曰”,並且記載到了孔子死後幾十年的事,貌似左丘明又是孔子之後的人。於是我就糾結了。曾經就這個問題問過陳寧,他給了一似是而非的答案,從那以後我就更糾結了。個人見解,左丘明可能是古代的一個史官,很有知名度,所以後來的史家都自稱左丘明。

  《燭之武退秦師》記載的是公元前630年的一件事,當世的兩大boss晉文公和秦穆公合夥進犯鄭國。所以文章劈頭就是“晉侯、秦伯圍鄭”,《左傳》記戰爭一般都只記國家,如“晉伐楚”。而這次卻記了國君,當然是強調兩人的身份。兩個超級大國打一個小國,而且國君還是春秋五霸中的兩個,而且已經“圍”了,鄭國岌岌可危,一句話,緊張的氣氛就出來了。

  攻打的原因是“以其無禮於晉,且貳於楚也。”這一句看似樸實地交代背景,其實暗藏玄機。原因有兩個,其一是晉文公當年逃亡的時候,鄭國沒搭理他。這當然是幌子了,第二個才是關鍵。兩年前晉國和楚國在城濮幹了一架,鄭國幫的是楚國,這會晉國是來秋後算賬的。想想上一句“晉侯,秦伯圍鄭”,問題就出來了,這裡面壓根沒有秦國什麼事啊,那秦伯跑來幹嘛了?固然有秦晉結盟的原因,但那時候的結盟基本上相當於二戰前夕希特勒和斯大林簽訂的和平協定。最合理的解釋恐怕是穆公老小子想落井下石,破鼓萬人錘,趁火打劫撈上一票。

  第三句“晉軍函陵,秦軍氾南”,也是暗藏機鋒。晉國駐紮在國都新鄭附近,秦軍只是遠遠地駐紮在中牟。這也頗能看出秦伯趁火打劫的動機。就遠遠地看你打,打贏了老子就進去撈一票,打輸了就班師回朝,權當旅遊了。另外也看出兩國的聯絡並不緊密,燭之武勸秦伯也不至於被晉國捉住,為後文埋下伏筆。

  短短三句,25個字,而能有如此表現力,這就是《左傳》。

  第二段,佚之狐對鄭伯說“國危矣,若使燭之武見秦君,師必退。”一個“必”字,顯示出佚之狐的魄力,國家危在旦夕,而能有師必退的信心,相信燭之武有使“師必退”的能力,著實不易。“若使燭之武見秦君”也很值得玩味,真正攻城的是“晉國”,而佚之狐建議讓燭之武見“秦君”,也見其高明,一眼就看出問題的要害在於秦國。而他自己說不定心中也早就有了說服秦君的方法了,否則也不會用“必”字。

  其實就當時的形勢,明眼人都能看出兩國各自的出兵動機和問題的癥結所在,所以“公從之”,一點猶豫都不帶。

  然而燭之武卻“辭之”,事情起了波瀾。“臣之壯也,尤不如人;今老矣,無能為也。”這一辭,足見燭之武的性格特徵。他不是那種曹劌式的人,平日不計較得失,危難的時候力挽狂瀾的人。而是一個懷才不遇,心中悒鬱的普通臣子。這句話說得很激憤也很有藝術,“我年輕的時候不如人,現在老了,更不行了。”言下之意,“平常沒事的時候不把我當人,這會出事了想起我了,哥們不幹。”面對此情此景,鄭伯果斷認慫。“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過也。然鄭亡,子亦有不利焉。”前半段曉之以情,後半段動之以理,誠懇而不失氣度。

  “許之”。其實很容易看出,燭之武並不是真的不幹,只是發發牢騷解解氣。正因為他平時懷才不遇而悒鬱,正因為他是個普通人,這份臨危受命的果斷才顯得偉大。這讓我想起辛亥革命之後清政府請袁大頭出山時的情形,和燭之武比起來袁大頭要多猥瑣有多猥瑣。

  而開始能夠果決的聽從佚之狐的意見,聽了燭之武的牢騷也能果斷認慫,而且即使認慫也能有理有節,不失君王的氣度。鄭伯也是強人。

  於是燭之武就去了。我估計燭之武見到秦伯之後肯定有往他臉上吐一口唾沫的慾望,誰不知道你這廝居心叵測,跑到我們鄭國是趁火打劫來了,現在還衣冠楚楚,像個人一樣坐在大帳裡。然而燭之武沒敢,他把原本打算吐在秦伯臉上的唾沫嚥了下去,開始勸他。說了四個層次:

  1、你們兩個boss一塊打,鄭國肯定是不行了。

  2、鄭國掛了只對晉國有好處,秦國離鄭國太遠,分不到一杯羹***想趁火打劫是沒戲的***

  3、你要是放鄭國一條生路,我們就從了你。

  4、晉國反覆無常,他本來就對不住你。

  5、晉國強大了,佔完了鄭國就會來佔秦國。***若不闕秦,將焉取之***

  燭之武這段話歷來為人稱道。他抓住秦國和晉國利益的不一致,和兩國原本的矛盾,隻字不提鄭國,只是站在秦國的立場上為秦國考慮。終於搞定了秦伯。

  其實真正打動秦伯的是第二條,“亡鄭以倍鄰”。至於放了鄭國,鄭國就從了秦國,那基本是不可能的事。鄭國與晉楚接壤,向這兩個國家磕頭還忙不過來呢。這次捱打就是因為城濮之戰的時候拜錯了碼頭。晉國與楚國一直都為爭鄭國而不可開交。最白熱化的時候楚國來了鄭國就從了楚,楚國剛走晉國就來,於是又從了晉,晉軍一走,楚國一看不對啊,軍隊還沒進國境,又回來了,於是又從了楚。這當口鄭國要是真從了秦國,這兩個國家肯定會群毆。至於楚國衰敗之後秦晉爭霸的局面,穆公還用燭之武來教?欠城不還那是惠公幹的事,而打完鄭國就攻秦國,完全是扯淡。燭之武之所以把這些不相干的都扯進來,說得如此誇張,說白了就是挑撥離間,渲染“晉國威脅論”的氛圍。

  “秦伯說”,秦伯很開心,可見秦伯這人的不厚道。剛放棄了對鄭國落井下石,又開始很開心的對晉國落井下石了。不但落井下石,扔得石頭還很大,“使杞子,逢孫,楊孫戍之”,不但不打了,還派人守城。

  是秦伯主動要幫鄭國守城嗎?也未必。假使燭之武此行只是為了退秦師,剩下的晉軍鄭國依然打不贏,那退秦師根本沒有任何意義。所以很大可能,秦伯的守城也是燭之武攛掇起來的。

  這邊晉文公就鬱悶了,兄弟別介啊,你要回就自己回去,哥們一個人又不是幹不過鄭國,你別幫著守城啊!

  子犯一看秦君背後給了晉國一刀,就嚷著幹他。晉文公沒答應,覺得現在和秦國翻臉並沒有好處,並說了一段滿含仁義禮智的大道理。雖然都只說了一句,但是子犯和文公的形象也就出來了。文公能臨亂鎮定自如,不被情緒干擾判斷,做出最合理的選擇。並且還能給選擇披上仁義道德的外衣,真一世梟雄也!

  短短五六百字,塑造了六個鮮明的人物形象,把故事講得生動曲折,條理清晰,含義雋永,這就是《左傳》。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