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清玄著名文章

  林清玄的文章,小故事裡有大智慧,平淡而雋永,值得一遍遍地去回味。有哪些呢?下面就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希望大家喜歡。

  篇1:兩個湯圓

  朋友請我到餐廳吃飯,是現在最流行的“吃到飽”餐廳,每個人一百九十九元,任人吃到飽為止。

  由於算起來便宜,餐廳內人聲鼎沸,有許多場面到了不忍卒睹的地步,東西拿太多掉在地上的有之,剩下一大盤吃不完的有之,還有一些人吃得太飽,而撫著肚於嘆氣。

  一般最能自我節制的人,也免不了吃下比平常食量更多的東西。

  我對朋友說:“這種吃到飽的餐廳真是赤裸裸地表現了人的貪慾,也正是文明粗俗的表徵呀!”

  更有趣的事情是,當我們走出一九九元吃到飽的餐廳,才發現透明的窗玻璃上貼了許多減肥瘦身的廣告。

  朋友開玩笑地說:“減肥的美容院開的速度大概與吃到飽的餐廳是成正比的。”

  我說:“如果大家每餐都不吃到飽,也就不需要減肥了。”

  接著,我與朋友在公園散步,以消耗我們吃得過多的食物,邊走就想起民間一個關於貪慾的寓言。

  話說八仙之一呂洞賓剛成仙的時候,很想找一個弟子傳授仙術,他想到:作為我的弟子,最重要的條件應該是不貪心呀!

  於是,呂洞賓心生一計,變成一個賣湯圓的老人,在攤子上貼了一張紙:“湯圓一文錢吃一個,兩文錢吃到飽。”

  從早到晚,許多人都跑來吃湯圓,卻沒有一個是吃一文錢的,全都是兩文錢吃到飽。眼見黃昏來臨了,呂洞賓心想收徒無望了。

  突然有一個青年付了一文錢,吃一個湯圓就走了。

  呂洞賓大喜過望,追上去問他說:“你為什麼不用兩文錢吃到飽呢?”

  那年輕人無奈地說:“可恨我身上只剩一文錢,真可恨呀!”

  呂洞賓長嘆一聲,縱身飛上天去,終生都沒有收徒弟。

  我講這個故事給朋友聽,我說貪心是人的天性,也是正常的習性,只是很少人看見自己的貪心罷了。

  朋友說:“我們以後還是少去這種吃到飽的餐廳了。”

  篇2:來就輪到我了

  一位朋友來家裡聊天,談到不久之前他的姊姊過世了。

  他說:“我姊姊過世的時候,我哭得真傷心,傷心的程度超過媽媽死的時候。”

  我覺得十分疑惑,問他:“是不是你和姊姊的感情很好,勝過你和媽媽的感情呢?”

  他回答說:“不是呀!只是我一想到姊姊死了,下回就輪到我了,心裡就會悲從中來,傷心不已。從前媽媽死的時候,想到中間還有姊姊擋著,不會那麼快輪到我,現在連擋著的人也走了!”朋友說完,我們的感觸都很深,默默對坐喝茶。

  生命的無常確實是如此展現的,像河流一樣,每一片落葉都會掉人河裡,所謂有智慧的人不是不死的人,而是在看落葉掉下時有醒覺心的人。

  篇3:發誓

  一個遭受到女友拋棄的青年來找我,說到他為女朋友還活得好好的,感到忿恨難平。

  我問他為什麼。

  他說:“我們在一起時發過重誓的,先背叛感情的人在一年內一定會死於非命,但是到現在兩年了,她還活得很好,老天不是太沒有眼睛,難道聽不到人的誓言嗎?”

  我告訴他,如果人間所有的誓言都會實現,那人早就絕種了。因為在談戀愛的人,除非沒有真正的感情,全都是發過重誓的,如果他們都死於非命,這世界還有人存在嗎?老天不是無眼,而是知道愛情變化無常,我們的誓言在智者的耳中不過是戲言罷了。

  “人的誓言會實現是因緣加上願力的結果。”我說。

  “那我該怎麼辦呢?”青年問我。

  我對他說了一個寓言:

  從前有一個人,用水缸養了一條最名貴的金魚。有一天魚缸打破了,這個人有兩個選擇,一個是站在水缸前詛咒、怨恨,眼看金魚失水而死;一個是趕快拿一個新水缸來救金魚。如果是你,你怎麼選擇?

  “當然趕快拿水缸來救金魚了。”青年說。

  “這就對了,你應該快點拿水缸來救你的金魚,給它一點滋潤,救活它。然後把已經打破的水缸丟棄。一個人如果能把詛咒,怨恨都放下,才會懂得真正的愛。”

  青年聽了,面露微笑,歡喜地離去。

  我想起在青年時代,我的水缸也曾被人敲碎,我也曾被一起發過誓的人背叛,如今我已完全放下了詛咒與怨恨,只是在偶爾的情境下,還不免酸楚、心痛。

  心痛也很好,證明我養在心裡的金魚,依然活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