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朝公主劉細君的歷史

  悲慘的大漢公主劉細君,先嫁老單于後又嫁小單于,這是怎麼回事?是怎樣的?趕緊和小編一起來看看吧,希望能夠解答您的疑問。

  :

  劉細君是漢武帝侄子江都王劉建之女,屬於正牌的西漢宗室。但她的命運卻受到了父親劉建企圖謀反的連累,而越來越苦。劉細君的曾祖父是漢景帝劉啟,祖父是漢武帝劉徹之兄江都易王劉非,父親是江都王劉建,史稱其為“江都公主”。劉建是個荒淫無道的諸侯王,元狩二年***前121年***,企圖謀反未成後自殺,劉細君的母親以同謀罪被斬首。當時,劉細君因年幼而倖免於難。命雖保住了,但卻落得個和親公主的結局,真是時也命也!

  漢代大多數和親公主都是嫁給匈奴單于,但劉細君卻嫁給了烏孫國的老單于。其背景是漢武帝想聯合北方除匈奴之外的其它力量一起消滅匈奴,烏孫國就是這些力量中重要的部分。當時的烏孫國王昆莫***烏孫王號,後改稱昆彌***獵驕靡對漢朝不瞭解,況且認為漢朝遠,匈奴近,所以不大願意與漢朝聯合打擊匈奴。但在元封三年***前105年***,獵驕靡還是派使者隨張騫一起到長安了解情況,同時獻馬數十匹作為見面禮。使者見漢朝人口眾多,物產豐富,歸國後,烏孫國便越來越尊重漢朝。

  匈奴對烏孫國與漢朝的來往自然不滿,就要進攻烏孫。烏孫國很害怕,同時也為了鞏固與漢朝的聯盟,便再次派使者獻馬匹給漢朝,並聲稱願意迎娶漢朝公主,使兩國結為兄弟之國。如果有了這樣的關係作保障,烏孫國才敢於與漢朝聯合打擊匈奴。漢武帝和大臣覺得派公主與烏孫和親有助於拉攏住烏孫這支力量,便決定先納聘禮,再嫁公主。烏孫國為表達誠意果真以一千匹戰馬作為聘禮,來迎娶公主。漢武帝見烏孫國很有誠意,就在元封六年***前105年***,決定派一位貨真價實的公主去和親,於是,那位孤兒廢江都王劉建的女兒劉細君就成了和親最合適的人選。為了彌補對劉細君的虧欠,漢武帝賜給劉細君車馬和皇室用的器物,為她配備官吏、宦官、宮女、役者數百人,贈送禮品極為豐盛,但再多的物質陪嫁也改變不了劉細君內心的悽苦之情。

  已經是老頭子的烏孫單于獵驕靡封劉細君為右夫人。與此同時,匈奴為了拉攏烏孫竟也派女子嫁給獵驕靡,獵驕靡封匈奴女子為左夫人。這個老滑頭周旋在漢與匈奴之間竟接連抱得兩個美人歸,不可謂不精明呀!

  幾家政治力量的較量,卻害苦了很多像劉細君一樣的年少公主。劉細君雖然被封為單于得右夫人,可遠離家鄉、孤苦伶仃的她,內心的苦楚必然非常人所能體會。烏孫王昆莫獵驕靡已垂垂老矣,劉細君和他孫子的年齡相當,而且他們語言不通,習俗不同,夫妻之間一年會面僅一、二次,全無溫情可言。細君乃西漢宗室之女,來自"禮儀之邦"。 相比中原文明,烏孫還很落後,穹廬為室氈為牆,以肉為食酪為漿。風俗勉相就,灑淚守空房。

  兩年後,老朽的獵驕靡去世,其孫子岑陬軍須靡繼承王位。按照烏孫習俗新王要繼承舊王的所有妻妾。劉細君公主無法接受,便向漢武帝請求歸國,漢武帝讓她接受當地風俗,以成就聯合烏孫共擊匈奴的大局,劉細君只得再嫁給孫子輩得岑陬。一年後,細君為岑陬生下一個女兒後,因為產後失調,加上心緒難平,不久年僅20歲的劉細君就憂傷而死。

  劉細君在嫁給烏孫國的幾年中,心情非常鬱悶、憂傷,常常做悲苦之歌熬歲月,她曾說:"吾家嫁我兮天一方,遠託異國兮烏孫王。穹廬為室兮氈為牆,以肉為食兮酪為漿。居常土思兮心內傷,願為黃鵠兮歸故鄉。"歌詞內容初看起來似乎單調,但若於劉細君隻身異域的境況聯絡起來,就不難體會她感嘆自身孤獨和眷戀故土的複雜心情了。

  漢朝公主劉細君的和親史:

  在中國的封建王朝歷史上,中原人與遊牧民族打交道一向依靠軍事手段或者是和親,再不然就是被遊牧民族長驅直入,敗得一塌糊塗。

  中原百姓對於和親這種低聲下氣的事情向來是感到有些恥辱的,所以總是避而不談。所以史書上往往大書特書霍去病、衛青等名將的彪炳戰績而很少提及和親的事情。但,哪怕是在漢帝國最強盛的年代裡,漢武帝劉徹都曾經低下頭與遊牧民族和親。

  其實,自打馬鐙出現以後,馬上的騎士就已經可以在戰爭之中佔據完全的上風了。來去如電的騎兵採取了打草谷的戰法之後,不善騎射的中原人就更加拿他們沒有了辦法。於是在國力不夠大軍征討的時候,帝國往往採用和親的辦法暫時穩定北方草原。

  其實,漢朝在剛剛建立的時候曾經與匈奴人有過一次交鋒,可惜戰勝了強敵的項羽之後,劉邦卻被強悍的匈奴人重兵圍困在了白登山,從此認識到了匈奴人的可怕,漢王朝甚至多次派皇族公主與匈奴單于和親。

  但是隨著匈奴人的實力越來越強盛,和親這種宣城以最小的代價換來和平的方式漸漸不被蠻橫的匈奴人認可。尤其是到了漢文帝和漢景帝年間,這樣的和親眼看就要失去作用了。在內憂外患之下,張騫出使塞外,想要聯合西域諸國聯合抵抗匈奴,可是這樣就必要給這些國家足夠的信任,什麼辦法好呢,還是和親!

  雄心萬丈的漢武帝也沒有辦法,為了早日肅清匈奴這個心頭之患,他再三考慮之下還是答應了西域各國想要和親的要求。可是如何挑選合適的宗室女子呢,這個問題上,漢武帝也犯了愁。思考再三,劉徹最後選定的人是哥哥的孫女劉細君,這可謂是第一位外出和親的金枝玉葉。但是因為當年劉細君的父親曾經造反,他失敗後,劉徹不忍心殺害年幼的劉細君,所以就將她留在了江都,逃過一劫的劉細君這一次卻沒能逃得過去了,這個有著正宗皇室血統的公主成了漢武帝權衡再三之下的犧牲品。

  於是,公元前105年,劉徹加封劉細君為公主,並且將她下嫁給了烏孫國的國王,希望藉此獲得烏孫國的支援。但是誰料到這位公主的日子雖然貴為王妃卻十分悽慘。先不提她遠離長安故國遠嫁西域,單只是她的夫君是個白髮蒼蒼的老人這一條,就已經讓大漢國的公主苦不堪言了。但是身為國家丟擲的一枚棋子,她必須忍住淚水和這位老人成婚。

  然而,這位老人的身邊很快就出現了另外一位夫人,那就是來自匈奴的公主。於是,劉細君不得不小心翼翼的迎合著老國王的心意,時時小心不能被匈奴公主搶了先機。所以在飲食的不習慣之外,劉細君還得時時與匈奴公主鉤心鬥角。可謂淒涼。

  可憐的劉細君還沒有迎來人生中真正的悲哀。因為烏孫國王知道自己年老體衰,時日無多,所以,這位垂垂老矣的國王竟然想要將劉細君嫁給自己的親孫子。原本是奶奶輩的劉細君要嫁給烏孫國王的孫子?這簡直讓劉細君無法接受,身為大漢人的她根本不可能接受這樣的匪夷所思之事,所以向母國上書請求拒絕。漢武帝卻因為急於尋得烏孫國的支援,竟也不管大國風儀,令劉細君下嫁給老烏孫國王的孫子“軍須靡”。

  於是,原本的烏孫國王的夫人成了孫媳婦,一女侍二夫已經足夠恥辱但是如果這兩位丈夫竟然是祖孫呢?沒由來的讓人絕望。失去母國支援的劉細君只能認命,幸虧兩年後老國王逝世,他的孫子出任烏孫國王。劉細君與軍須靡兩人也養育了一位公主,這讓劉細君深得丈夫的寵幸,烏孫國徹底倒向了大漢。

  有了烏孫國在西域的支援,劉徹在內外合圍之下國內情局大為緩解,所以慢慢的有了與匈奴決戰的勇氣。後來他也的確將胡人驅逐到了大漠以北。但是,留在烏孫國為大漢付出了自己一生的劉細君卻沒能真正的頤養天年,四十四歲時因為難產,年輕的劉細君不幸罹難,在新生命的痛哭聲中走完了她無比坎坷無比艱辛的一生。

  其實,劉細君的一生較之王昭君更加悲辛,可是後人卻彷彿很少再提這位大漢公主,難道真的是因為不忍卒聞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