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世界古代史筆記全套

  是不是想知道大學世界古代史講什麼,讓小編給你分享吧。

  

  一、世界古代史的內容及其主要特點

  世界古代史包括上古和中古兩部分,實際上包括人類社會發展史上最初的三個階段:原始社會、奴隸制社會和封建社會。從時間上來說,迄今人類歷史不過300—400萬年,而資本主義社會以後的歷史不過300多年,可見人類社會歷史99.9%以上的時間屬於古代歷史的範圍之內。

  1、原始社會的主要特點

  原始社會是人類社會各階段最漫長的階段,由於當時社會生產力水平極端低下,人們只能依靠集體的力量才能同自然界作鬥爭,才能生存,因此財產是公有的,人們共同勞動,共同分享勞動成果,過著原始共產主義生活。

  原始社會晚期,隨著社會生產的發展和社會勞動分工的出現,個體勞動的生產率提高了,勞動成果開始為個人佔有,進而發展到生產資料也為個體佔有。私有制和階級的逐漸產生,最終導致原始的氏族部落公社過度到奴隸制國家,原始社會過渡到奴隸制社會。

  2、奴隸制社會發展的階段及主要特點

  奴隸制社會是人類歷史上第一個階級社會,它的發展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始於約BC4000年代,終於BC2000年代末,這是奴隸社會和奴隸制國家產生與發展的時期,埃及的尼羅河流域、西亞的兩河流域、南亞的印度河流域、中國的黃河流域和愛琴海的克里特島產生了第一批奴隸制國家。進入BC2000年代後,隨著青銅器的廣泛使用,古老的奴隸制國家趨於繁榮,新的奴隸制國家相繼出現。

  第二階段:約始於BC1000年代初,終於BC2世紀,這是奴隸社會繁榮、專制帝國建立與強盛的時期,隨著鐵器的普遍使用,南亞、中亞、伊朗、地中海區域等地興起了一些新的奴隸制國家,這些國家經過劇烈的分化組合,終於形成了一些地域廣袤的中央集權的專制帝國,如亞述、新巴比倫、波斯、亞歷山大帝國、孔雀帝國、羅馬帝國、安息帝國、貴霜帝國等,奴隸社會在這一時期臻於繁榮,但同時各種矛盾也日趨激化。

  第二階段:從公元3世紀開始到5世紀結束,這是奴隸社會危機和奴隸制帝國衰亡的時期,自公元3世紀起,西亞的安息帝國滅亡,橫跨中亞和南亞的貴霜帝國日趨衰亡,羅馬帝國也陷於奴隸制危機。雖然世界各國奴隸制解體、封建制產生的時間極不一致,但大體來說,在5世紀左右,大多數地區的奴隸制先後解體,封建制相繼產生。476年西羅馬帝國滅亡標誌著上古歷史的結束和中古史的開端。

  奴隸制社會生產關係的基本特徵是奴隸主佔有生產資料,並完全佔有奴隸,奴隸在法律地位上不被認為是人,而是物,是奴隸主階級的私有財產,奴隸社會的主要矛盾是奴隸與奴隸主的矛盾。

  3、封建社會發展的階段及主要特點

  封建社會一般可分為兩個階段:

  第一階段:從476年西羅馬帝國滅亡開始到15世紀末新航路的開闢結束,這是封建社會產生、發展和繁榮的時期,這個階段,封建古國得到了進一步發展,新的封建國家逐漸登上了歷史舞臺,並都基本上達到了繁榮階段。

  第二階段:從15世紀末新航路的開闢開始到17世紀中葉英國資產階級革命前夜結束,這是封建社會解體、資本主義萌芽的時期,從14—15世紀開始,資本主義萌芽首先在義大利半島產生,接著在北歐的低地國家和西歐各國出現,在資本主義萌芽的基礎上發生了新航路的開闢和殖民掠奪,這不僅加速了歐洲封建制度的解體,而且對亞非等地的封建國家也產生了很大影響,其後經過2、300年時間,資本主義制度首先在歐洲確立,世界其他各地也都在一定程度上產生了資本主義。

  封建社會由原始社會和奴隸制社會發展而來。奴隸制社會末期產生的隸農制是封建生產關係的萌芽,封建制生產的基本特徵是封建主的大土地所有制與個體性小生產相結合。

  二、世界古代史的史料

  學習世界古代史,還要注意這段歷史史料的特殊性,原始社會沒有文字,因此必須注意古人類學、考古學、民族學等學科的資料;古代流傳下來的一些民間傳說、歌謠、故事、神話,以及古代文獻中關於遠古時代的某些記載,都是研究原始社會的珍貴資料;語言學、地質學、古生物學等學科也從不同方面為原始社會的研究提供了資料。奴隸社會和封建社會已有文字記載,這兩個時期的史料不僅包括史書,也包括其他文獻;不斷髮現的大量考古資料既可以證實古代文獻史料的準確性,還可糾正古代文獻中的某些錯誤和不實之處。

  三、學習世界古代史意義和方法

  學習世界古代史有巨大的現實意義,不瞭解過去就不能正確瞭解今天,不懂得歷史就不能瞭解現實,今天世界上許多社會現象都與古代歷史有千絲萬縷的關係。

  學習世界古代史,首先必須以馬克思主義理論作指導,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全面而周密地研究歷史上留下來的大量物質資料和文獻資料。其次,在學習過程中,既要注意縱向聯絡,又要注意橫向關係;既要注意社會發展的普遍規律,又要注意各個國家、各個民族、各個地區的歷史特點;既要理清歷史線索,又要抓住關鍵的人物、事件,這樣才能把這門課程學好。

  第一章 原始社會

  本章重點:

  1、人類的起源和形成

  2、原始社會的發展分期***血緣家族、母系氏族公社、父系氏族公社***

  3、原始社會生產力的發展、進步

  4、原始社會的解體與國家的產生

  本章難點:

  1、勞動在從猿到人轉變過程中的作用

  2、原始社會人類婚姻形態的發展、變化

  3、私有制和階級的產生與發展

  4、軍事民主制在國家形成過程中的作用

  參考書目:

  1、林耀華:原始社會史,中華書局,1984年。

  2、周啟迪:世界上古史,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1994年。

  3、米辰峰:世界古代史,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1年。

  4、李植枬:巨集觀世界史,武漢大學出版社,1999年。

  5、***美***摩爾根:古代社會,商務印書館,1997年。

  6、世界原始社會史,雲南人民出版社,1987。

  7、***美***房龍、周炎:人類的故事,中國檔案出版社,2001年。

  8、雷升:上一次文明***上、下***,中國社會出版社,2000年。

  關於原始社會史的分期,傳統的分法為“兩段論”,即原始群和氏族社會兩個階段,但近年來許多學者提出不少異議,歸納起來主要有以下幾種觀點:

  1、認為原始社會應分為三個階段,即產生、發展和解體三個階段,所謂產生階段是指原始群時代,發展階段是指母系氏族公社時代,解體階段是指父系氏族公社時代。

  2、也是三個階段論,但應為原始群、前氏族公社***血緣家族***、氏族公社三個階段。

  3、主要依據馬克思和恩格斯的有關論述,把原始社會分為“從猿到人過渡階段”、群、母系社會、父系社會四個時期。

  4、四階段論,認為原始社會應分為血親社會、血緣社會、血族社會、氏族社會四個階段。

  第一節 人類的起源

  一、從猿到人

  人類是從哪裡來的?在十九世紀以前,對這個問題的回答主要有兩種。一種認為人是由神創造的,如中國古代關於女媧摶土造人的傳說和基督教《聖經》中關於上帝創造人的說法。另一種認為人是由某種動物***如魚***變來的,幾百年後羅馬哲學家盧克萊修曾猜測人是由低等物種長期演化而來的,等等。這兩種觀點雖然有唯心與唯物之別,但它們對人類起源的問題都沒有能做出科學的回答。

  隨著社會生產力的提高,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的進步,關於人類起源的科學也逐漸發展起來。1809年,法國學者拉馬克發表《動物哲學》一書,第一次提出了人類起源於類人猿的科學假說。1859年,英國學者達爾文在其名著《物種起源》中,科學地揭示了生物由低階向高階、由簡單向複雜的進化規律。1871年,達爾文又在其《人類的起源和性的選擇》一書中,運用大量的資料論證了人與動物的關係,指出人類和現在的猿類有著共同的祖先,人類是從一種古猿進化而來的。達爾文的理論奠定了人類起源科學的基礎。但是,猿變成人的決定因素是什麼?人與猿的本質區別是什麼?達爾文都沒能做出科學的回答。

  1876年,恩格斯發表了《勞動在從猿到人轉變過程中的作用》一文中明確指出,從猿轉變到人的決定因素是勞動,人與動物的本質區別是勞動,因此他提出了“勞動創造人本身”的名言,並把人類起源和發展的遞進過程劃分為攀樹的猿群、正在形成中的人、完全形成中的人這樣三個階段。近百年來考古資料的發現和研究。已證明了恩格斯論斷的正確性。下面,我們就從這三個階段來看人類的起源和發展過程。

  1、攀樹的猿群

  攀樹的猿群是指生活在樹上的古猿,據現已掌握的資料所知,攀樹的猿群一般指三種猿:***1***原上猿:這是目前所知的最早的古猿,1911年在埃及法雍發現,其生存年代約在3000萬年前,它們有32顆牙齒,身長如貓,能在樹叢間靈活跳躍。***2***埃及猿:也在埃及法雍發現,生存年代約在2800-2600萬年前,它們也有32顆牙齒,其排列次序與現代類人猿及人的牙齒相似。***3***森林古猿:最早在1856年發現於法國,後來歐、亞、非各地都發現了同類化石,其生存年代約在2300—1000萬年前。同原上猿一樣,它們也是林棲動物,四足爬行,並能靠臂攀行。許多人類學家認為,上述三種古猿可能是人類和現代類人猿的共同祖先。

  2、正在形成中的人

  正在形成中的人是指從猿到人過渡時期的生物,其主要代表是臘瑪古猿和南方古猿。

  臘瑪古猿的化石最早於1932年在印度和巴基斯坦北部接壤處的西瓦立克山區發現,後在中國雲南的祿豐、土耳其的安那託利亞、希臘雅典附近的庇爾哥斯等地均有發現。其生存年代約在1400—800萬年前。臘瑪古猿的犬齒較小且與其它平列,犬齒窩與人類的相似,臼齒的寬度超過長度,面部短縮,頜骨後縮,牙拱呈V型而不是U型,腦容量約為300毫升。

  南方古猿的生存年代約在550—100萬年前,其化石主要發現於南非和東非。南方古猿分為粗壯型和纖細型兩種,目前多數學者認為,粗壯型是人類發展的旁系,約在60萬年前滅絕,而纖細型發展為後來的人類。纖細型南方古猿和臘瑪古猿更接近於人類,其腦容量為600毫升,拇指能和四指對握。

  臘瑪古猿和南方古猿均能直立行走,能夠使用木棒石塊等天然工具,但不會製造工具。同時,他們在爭取生存的共同鬥爭中,逐漸形成和產生了語言。根據一些人類學家的研究,靈長類面部向後退縮是從臘瑪古猿開始的而這是產生語言的基本條件。

  3、勞動在人類形成中的作用

  形成中的人在長期的使用工具的過程中,逐漸產生了語言和意識,終於發展到能夠用雙手製造工具,工具的製造標誌著從猿到人過渡階段的結束,標誌著形成中的人變成了完全形成的人,這是從猿到人轉變過程中的質的飛躍。

  那麼,古猿到底是怎樣變成人的?恩格斯在《勞動在從猿到人轉變過程中的作用》一文中作了明確的回答,他認為從猿轉變到人的關鍵在於勞動。

  當古猿在樹上生活的時候,前肢和後肢就已從事不同的活動,前肢主要起攀摘的作用,後肢主要起支撐的作用,這時身體也呈現出直立姿勢。這種分工經過許多萬年的變化,這為以後下地直立行走並進一步向人的方向發展創造了條件。

  那麼,古猿是如何下地的?據科學家分析,大約到地質學上第三紀的中新世***1200萬年前左右***時,由於地殼運動和氣候的變化,森林逐漸減少,出現了成片的草原和林間空地,促使一部分古猿下到地面活動,地面的生活使它們的後肢開始擺脫用前肢幫助走路的習慣,漸漸直立行走,“這就完成了從猿轉變到人的具在決定意義的一步”,而前肢在這時從支援作用中解放出來,越來越多地從事其他活動,並能夠經常使用石塊、木棒等天然工具。形成中的人經過上千萬年經常使用天然工具的過程,終於發展到用雙手製造工具,因而恩格斯說:“手不僅是勞動的器官,它還是勞動的產物。”

  手腳的進化影響到身體構造的一系列變化,由於直立行走,頭部逐漸由前傾變為垂直,使脊柱托住了頭部,這為腦子的進一步擴大為球形創造了條件,同時也擴大了視野,促進頭部各種感覺器官的發展。由於手的勞動,食物越來越複雜,腦髓因此得到了比過去多得多的為本身營養和發展所必需的材料,因此它就能夠一代又一代更完善地發展起來。

  此外,在集體勞動的過程中,迫切地需要有一種交換思想和表達意見的工具,恩格斯說:“當這些正在形成中地人,已經到了彼此間有些什麼非說不可的地步了”時,於是就產生了語言。同時,意識也形成了。大腦和感覺器官隨之也日益發達。恩格斯指出:“經過多少萬年之久的努力,手和腳的分化,直立行走,最後確定下來了,於是人就和猿區別了開來,於是音節分明的語言的發展和頭腦的巨大發展的基礎就奠定了,這就使得人和猿之間的鴻溝從此成為不可逾越的了。”

  二、完全形成的人

  完全形成的人是以能夠製造工具為標誌的,自完全形成的人出現以後,其體質仍在發展。中國學者體質形態的發展,把完全形成的人分為早期猿人、晚期猿人、早期智人、晚期智人四個依次遞進的階段。

  1、早期猿人

  早期猿人是最早的完全形成的人。現在所知的最早的早期猿人的化石是於1974-1975年在坦尚尼亞北部伽魯西河流域的拉託利地層發現的。發現物主要是上下頜骨和牙齒,經測定,其年代在380-360萬年前之間。但在同地層中未發現石器。1972年,在東非肯亞特納湖東岸的庫彼弗拉發現了一個人類的化石頭骨。編號為“KNM-ER1470號人”***肯亞國家博物館古人類化石登記號***經測定約在300-270萬年前之間。1470號人的腦容量約為725毫升,顱骨形態與現代人近似,如眼窠隆起不大,沒有明顯突出的眉脊等等。1968年,在其上層35.5米處曾發現打製的石器,其地層年代經測定為261萬年前。這是迄今所知最早的石器。有人認為,這是1470號人制造的。從1960年起,在東非坦尚尼亞的奧都威峽谷陸續發現了一些化石人類,定名為“能人”。其年代經測定為距今180萬年前,能人下肢能直立行走。手骨表明其拇指能和其它四指對握。在發現能人的地層裡還發現不少礫石打製的石器,能人的腦量比1470號人小***估計約為560-680毫升之間***。而時代比1470號人晚,這一矛盾目前還沒有解決***有人估計是計算上的錯誤***。

  2、晚期猿人

  晚期猿人的學名叫直立人。我國學者習慣上把他們叫做猿人,他們生存在距今約200萬年前。目前已發現的晚期猿人化石主要有我國的元謀人、藍田人、北京猿人,印度尼西亞的莫佐克託人、直立猿人、阿爾及利亞和摩洛哥的阿特拉人***毛裡坦人***,坦尚尼亞的舍利人,德國的海德堡人等。

  最早發現的晚期猿人是印度尼西亞的直立猿人。1891年,荷蘭軍醫杜布阿在爪哇中部特里尼爾附近發現一個頭蓋骨及一枚臼齒。1892年他又在同一地層發現一個大腿骨及一枚臼齒。頭蓋骨很原始,與猿的相似,而大腿則具有現代人的性質,杜布阿認為這是介於人和猿之間的一種原始人類的遺骨,從它的大腿骨來看,已經能直立行走,所以定名為直立猿人。但有些學者不同意這群觀點,有人認為頭蓋骨是長臂猿的,腿骨是人的,也有人認為頭蓋骨是畸形人的。然而大多數學者都支援杜布阿的觀點。爪哇猿人化石的年代距今約為80萬年前,在發現猿人的地點沒有發現石器。

  1907年在德國海德堡東南的茂埃爾發現一塊猿人下頜,定名為海德堡人。海德堡人下頜形態似猿,但牙齒似人,其年存年代與爪哇猿人相當,在發現地也沒有發現石器。

  在已知的晚期猿人中材料最豐富的是北京猿人,北京猿人最初於1927-1937年在北京西南周口店發現,解放後又繼續進行了發掘。如把解放前後的發現都計算在內,總計有頭蓋骨6個,頭骨碎片9塊,面骨碎片6塊,下頜骨15塊,牙齒152顆,此外還有一些破碎的肢骨。這些化石分屬於40多個男女個體。

  北京猿人前額低平,眉脊比爪哇直立猿人略小,嘴向前突出,沒有下巴頦,平均腦容量為1059毫升,與爪哇猿人相比,處於更高的發展階段,其生存年代約在40萬年前,和爪哇猿人一樣,北京猿人身體各部分的發展是不平衡的,北京猿人的上肢骨很像現代人,下肢骨也與現代人相近。但頭骨保留更多的原始性質。解放後我國學者對這種現象進行了深入研究,並做出了科學解釋,他們認為,在人類體質進化過程中,勞動器官比思維器官進化的快,手和腳在勞動中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它們的進化速度較快,頭骨和腦是隨著手的發展和腿的直立行走而發生變化的,和四肢相比,其進化處於相對緩慢的狀態,這也證明恩格斯勞動創造人的理論的正確。

  3、早期智人

  早期智人也稱古人,生存於30-20萬年前,最早的早期智人化石是1856年在德國杜塞爾多夫城附近尼安德特河谷的一個洞穴裡發現的,被定名為尼安德特人***簡稱尼人***。尼人生存於30-20萬年前,人類學家把他作為早期智人的代表,早期智人在亞、歐、非三洲都有發現,如在亞洲有印尼的昂棟人、中國的丁村人、長陽人、馬壩人等。在歐洲有南斯拉夫的克拉皮納人、法國的聖沙拜爾人等。在非洲有布羅肯人、薩爾達納人等。與現代人相比,早期智人的前額顯得低而斜,眉脊略有突出,頦部不明顯;現代人的腦子是前部和頂部發達,而早期智人的腦子卻是下部和後部發達,但與晚期猿人相比,早期智人更接近於現代人,其腦容量約在1100-1600毫升之間,平均為1350毫升,比北京猿人要大得多,腦組織也複雜得多,且腦殼較薄,早期智人已能製造多種石器工具,並會人工取火。總之,在長期的勞動過程中,人類的體質和智慧都大大發展了。

  4、晚期智人

  晚期智人又稱新人,約生存於9.2萬-1萬年前,其化石最早於1868年在法國的克羅馬農洞穴發現,被定名克羅馬農人,此後,除南極外,晚期智人的化石在其他各洲均有發現。如在亞洲有中國的山頂洞人、資陽人、河套人等,印尼的瓦賈克人、馬裡的阿塞拉人等,在歐洲有義大利的格里馬狄人、德國的阿爾法盧人、馬裡阿塞拉人等,在美洲有墨西哥的特佩克斯潘人、美國的明尼蘇人等。在澳洲有凱洛人和芒戈人等。美洲的居民大約是在5萬年前從亞洲北部經白令海峽來到美洲的。澳洲居民大約是在4-3萬年前從東南亞進入澳洲的。晚期智人的眉脊幾乎消失,前額升高,臉和下頜向後退縮,頦部明顯,腦容量平均達到1400毫升,他們的體質形態已經和現代人沒有多大差別。

  當晚期智人出現的時候,現代人種也開始形成,目前,多數人類學家把世界上的人分為三大人種,即蒙古人種***黃種***、歐羅巴人種***白種***和尼格羅人種***黑種***。人種的形成是長時期自然和歷史條件影響的結果,人種的差別只是表現在體質形態的外表上,如膚色、眼睛、鼻型、髮型等等,而並不影響到智力的優劣,種族主義者宣稱人種有優劣之分,這是毫無根據的。

  第二節 原始公社的產生和發展

  完全形成的人是以製造工具為標誌的,而最初製造的工具都是石器,因此考古學家把以石器為主要生產工具的時代稱為石器時代。又把石器時代分為舊石器、中石器和新石器三個時代。

  一、舊石器時代

  1、舊石器

  舊石器時代又可分為三個階段,即早、中、晚期。早期自完全形成的人出現之時至二、三十萬年前;中期自約二、三十萬年前至約五萬年前;晚期自約五萬年前至約一萬五千年前。

  舊石器時代早期大致相當於早期猿人和晚期猿人的階段。這一時期的石器多是一些用石英、石英岩、熔岩、燧石等打製成的石片和石核,作為切割、刮削和砍砸之用。到了這一時期的後一階段,石器的基本型別――刮削器、尖狀器和砍砸器都已出現,但是製作還很粗糙。

  在這一時期,人類已經學會了用火。北京猿人的洞穴裡留下了大量用火的遺蹟。元謀猿人的發現地也發現了炭屑。這可能是世界上最早的用火遺蹟。在歐洲舊石器時代的文化遺址中也有用火的證據。據研究者推測,人類最早使用的可能是天然火。至於人工取火究竟始於何時,目前還沒有一致的意見,一般認為在舊石器時代中期,但近年來有人提出了人類在50萬年前就已經掌握了生火技能的觀點。但無論早晚,總之,火的使用,使人們變生食為熟食,縮短了食物的消化過程,有利於人類體質的發展,火還可供原始人禦寒取暖、防禦野獸的襲擊,因此用火在人類歷史上的發展上具有很重要的意義。

  舊石器時代中期相當於早期智人階段。這時石器的製作已有較大進步。人們已經知道對石片進行細緻的修整。因而石器的型別更加多樣,形狀更加規整,出現了幾種式樣不同的標準化的器。其典型的工具是用石片做的尖狀器和半月形的刮削器。骨器也在這一時期出現,但使用不如舊石器時代晚期那樣廣泛,當時的人們過著狩獵和採集的生活。

  當晚期智人出現的時候,人類進入了舊石器晚期,這時,石器的製作更加精緻。並且大量使用骨器、角器,出現了骨針、魚鉤、投矛器等工具。特別重要的是在這一時期出現了複合工具或複合武器,所謂複合工具就是用兩種不同質地的材料製成的工具。例如裝上木棒的矛和魚叉等。這是生產技術中的又一重大進步。

  2、血緣家族

  隨著完全形成的人的出現,人類社會也產生了。當時的社會嚴寒不是氏族,而是血緣家族***人類的第一個社會組織形式***。因為它出現在氏族公社之前,又被稱為前氏族公社。它存在的時期大約相當舊石器時代的早期和中期。

  血緣家族是一種實行內婚制的血緣群體,其主要特徵是實行同輩人的群婚,包括親兄弟姐妹在內,而禁止不同輩人之間的通婚。如恩格斯所述:“所有祖父和祖母,都互為夫妻,他們的子女,即父親和母親,也是如此。同樣,後者的子女,構成第三個共同夫妻圈子。”這種婚姻關係由於婚姻圈子是按輩行劃分的,因此又被稱為輩行婚或班輩婚。血緣家族可能是通過舊石器時代的自然分工相對地限制了不同年齡***不同輩行***的兩性的接觸,再加上自然選擇而逐漸產生的。這種婚姻形式只是在古老的神話傳說中有所反映,如古希臘神話中的天神宙斯和天后赫拉就是姐弟關係,而在現實生活中,即使在最落後的部落中也已絕跡。因此有的學者對其是否真正存在過表示懷疑,甚至根本予以否定。

  在血緣家族階段,一個家族就是一個集團、一個公社、一個生產單位。從考古資料來看,家族內部可能已經有了兩性分工。例如,在奧都威峽谷的遺址中,發現了各種型別的礫石器,有的用於採集、有的用於狩獵,有的則用於各種食物的加工。由此推測,大概男子從事狩獵,婦女則從事採集活動和養育小孩。當時,生產力十分低下,人們過著集體勞動,共同消費的生活。當食物缺乏時,整個家族就得集體移居別處,甚至在有些地方,喪失勞動能力的老人常被遺棄或被殺死。

  3、母系氏族公社的產生

  到了舊石器時代晚期,社會生產力有了新的發展,生產力的發展要求人們比較持久的結合,並要求各集團之間發生一定的聯絡,而當時人們已經定居,這就為維持這種聯絡提供了條件,同時,人類在長期的生活實踐中也意識到兄弟姐妹之間的婚姻對人類體質會帶來極大的危害。於是排斥集團內部的通婚就成為必要了。這時不但禁止了不同班輩之間的通婚,而且兄弟姐妹之間的結婚也被禁止了。恩格斯認為,這一過程“是逐漸實現的,大概先從排除同胞的兄弟和姐妹之間的性交關係開始……最後甚至禁止旁系兄弟和姐妹之間的結婚”,到一切兄弟和姐妹間,甚至母方最遠的旁系親族間婚姻關係都被禁止的時候,就組成為一個堅固確定的女系血族集團了。換句話說,就是轉化為氏族了。

  在氏族制度下,由於他的成員已不可能在氏族內部找到通婚物件,他們必須和另一個氏族的成員通婚,這就是族外群婚制,又稱普那路亞婚,兩個互通婚姻的氏族構成早期的部落。

  關於氏族部落發生的過程,在考古學上得不到什麼證據,只能藉助於民族學的材料,其中澳洲土著人的兩合組織提供了很有價值的例子。澳大利亞人的某些部落分為兩半,這兩半是兩個經常相互通婚的集團,其中一半的一群男子可以成為另一半的一群女子的丈夫,而屬於同一半的男女彼此不能通婚,這兩個集團便是一個部落的兩個氏族。在這種婚姻制度下,人們只知其母,不知其父,氏族的世系只能按母系來計算,所以稱為母系氏族,或稱母權制氏族。

  在母系氏族裡,男女地位平等,婦女居於受到高度尊敬的地位,這不僅是因為世系從母方確定的緣故,也因為當時婦女在經濟生活中起著重要的作用,所以形成了婦女在氏族中的重要地位。當氏族人口增殖之後,一個氏族又分為兩半,這兩半又成為兩個氏族,於是先前的氏族變成胞族***大氏族***,這說明氏族和部落是同時產生的,而胞族則是後來才有的。

  二、新石器時代

  1、中石器時代

  舊石器時代之後是中石器時代,中石器時代是舊石器時代到新石器時代的過渡,考古學上通常又將其劃歸新石器時代。

  中石器時代大約始於距今15000年前,約終於距今七、八千年前。這一時期的一些石器往往鑲嵌在木製或骨制的柄上,形狀比較細小,箭頭也是細小的石器,因此考古學者常把中石器文化稱為細石器文化。

  中石器時代的主要標誌是弓箭的發明,弓箭與舊石器時代的投擲武器相比,有射速快、射程遠、命中率高等優點,從而大大提高了狩獵的效果。恩格斯指出:“弓箭對於矇昧時代,正如鐵劍對於野蠻時代和火器對於文明時代一樣,乃是決定性的武器。” 中石器文化的著名代表有法國南部的阿齊爾文化、丹麥的馬格爾莫斯文化、中國河北的虎頭樑文化等。

  2、新石器

  繼中石器時代是新石器時代。新石器時代約始於距今七、八千年前,結束的年代各地不一。新石器文化的主要特徵是經過磨光加工的石器的流行,這是生產力發展的新的標誌。磨製石器的製作方法是:先把石料打製成一定的形狀,然後在礪石上撒上帶水的砂,將石器磨光,這種石器不但形狀端正精細,而且較為鋒利,在新石器時代的末期,人們還學會了地石器上鑽孔的技術。新石器時代的另一重大成就是製陶術的發明,這一技術的發明大大有利於人們的生活。

  3、原始農業、畜牧業

  在新石器時代,產生了原始的農業和畜牧業

  原始的農業是從採集經濟發展而來的,人們在採集生活中經過長期的實踐和觀察,逐漸掌握了植物的生長規律,栽培了許多植物,從而產生了原始農業。當時使用的工具主要是木鋤或石鋤,人們用鋤把土地挖鬆,撒下種子,然後任其生長。由於工具簡陋,往往需要依靠整個氏族的力量才能開墾一塊土地。這種用鋤頭來耕種的農業,稱為鋤耕在家農業。就目前的資料所知,世界上農業的發生地有三個中心:東亞、西南亞和美洲、在東亞、原始的農作物是稻和粟***大米和小米***,在西南亞是大麥和小麥,在美洲是馬鈴薯、玉米和南瓜。

  原始的畜牧業是由狩獵經濟發展而來的,原始畜牧業的產生早於原始農業,在中石器時代就已出現了,最初人們馴養出來的是綿羊和狗,到新石器時代,豬、山羊、牛、馬、驢、駱駝等動物也都陸續被馴養了。

  總之,原始的農業和畜牧業的產生和發展,為人們提供了經常的食物,從而使人類轉入了比較持久的定居生活,於是,有一定佈局的村落開始出現。同時,家庭手工業也開始發展了。當時的家庭手工業有製革、製陶和紡織等,從事家庭手工業的主要是婦女。

  4、母系氏族公社的繁榮

  新石器時代是母系氏族公社的全盛時期,在這個時期,氏族的管理仍實行民主制,氏族的最高權力機關是氏族議事會,它由氏族的全體成年男女組成,人人享有平等的表決權,氏族議事會可以討論和決定氏族的一切重大事情。氏族的首領稱為氏族長,大多由年長的婦女擔任,也有的由男子擔任,但這些男子主要是年長婦女的兄弟或兒子,而不可能是其丈夫或女婿。氏族長領導氏族勞動生產,合理安排氏族的日常生活。平常受到人們的尊敬,但她***他***沒有強制權,不稱職的也被氏族會議隨時撤換。在經濟上,一切財產歸氏族所有,大家集體勞動,平均分配。死者的財產由其氏族繼承,夫妻不能相互繼承,子女也不能繼承父親的財產。但武器、衣服和裝飾品可以歸個人所有。氏族成員有相互援助和血親復仇等義務。

  在母系氏族時期,由於生產的發展,氏族人口的增加以及氏族組織的不斷分衍,兩個氏族間的群婚實際上已很困難。於是婚姻制度由族外群婚過渡到對偶婚,對偶婚家庭的主要特徵是一男一女在一定時間內的婚姻。但這種婚姻很不牢固,離合比較自由,並且權在女方。對偶婚家庭不是獨立的經濟***當時社會的基本經濟細胞是母系氏族***。對偶雙方各屬其氏族,對偶婚分為兩個發展階段,即望門居和從婦居。望門居時的婚姻生活採取男方走訪女方的形式進行。從婦居時男子住在女子族中,但不屬女方氏族的成員。對偶婚家庭是由群婚制向一夫一妻制過渡的中間環節。這種家庭形式的產生,一是由於氏族制度的發展,婚姻禁例逐漸增多,族外群婚的存在已不可能。二是由於生產力的發展,少數人的接觸已成為可能。另外,自由選擇可能仍然在起作用。

  恩格斯曾經對母系氏族作過深刻的描寫,他說:“這種十分單純質樸的氏族制度是一種多麼美妙的制度啊!沒有軍隊、憲兵和警察,沒有貴族、國王、總督、地方官和法官,沒有監獄、沒有訴訟,而一切都是有條有理的,……大家都是平等、自由的,包括婦女在內,他們還不曾在奴隸;奴役異族部落的事情,照例也是沒有的。”***《家庭、私有制和國家的起源》***

  但是母系氏族公社是建立在十分低下的生產力基礎上的。當生產力進一步發展時,這種公在制就無法繼續維持下去,最後終於趨於瓦解。

  第三節 原始公社的解體

  一、金屬器時代

  1、金屬器的出現和社會大分工

  在新石器時代末期,人們開始使用金屬是天然銅,後來學會了從銅礦石鍊銅。但煉出來的是純銅,質地柔軟,不適於製造工具。所以石器在當時的生產上仍佔主要地位。考古學上把這一時期稱為金石並用時代。據目前所知,兩河流域,埃及等地約從公元前4000年代進入金石並用時代。

  真正的金屬器時代是從使用青銅開始的。青銅是銅和錫的合金,與純銅相比,它有熔點低、硬度大、易於鍛鑄等優點。因此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成為製造各種用具和裝飾品的主要原料。但是,青銅器的造價很高,硬度也沒有超過石器。所以還不能排斥石器在這一時代的繼續使用。世界上最早進入青銅器時代的是兩河流域和印度河流域***公元前三千年代***,而後是埃及和中國***約公元前二千年代***。

  鐵器時代的出現比青銅器晚,它是金屬器時代的最高階段。它由於冶煉溫度高、韌性高,實用性強,而且鐵礦分佈較廣,造價低廉,所以鐵器的出現最終排斥了石器,促進了生產力的發展,世界上最早鑄造鐵器的是西亞的赫梯王國。大約始於公元前二千年代末或一千年代初,稍晚,南亞次大陸、希臘和北非等地也進入了鐵器時代。

  從金石並用時代開始,到鐵器時代,是原始公社的解體階段,由於各地具體條件不同,所以原始公社解體的過程也不一致。在某些地區,例如在埃及和兩河流域。早在金石並用時代就開始了原始公社解體的過程,並進入階級社會。而在另一些地區,這一過程則要到鐵器時代或青銅時代才發生。

  在這一階段,生產有較大的發展,從農業方面來說,原來鋤耕農業已經被犁耕農業所代替。最初使用的犁是木犁和石犁。後來使用金屬犁。犁耕農業比鋤耕農業工作效率要高得多,它不僅使耕地面積擴大,使農產品產量增加,而且使農業生產日益專門化,於是在適宜經營農業的地區產生了一些以農業生產為主要經濟活動的部落。同樣,畜牧業也發展起來了,在適宜經營畜牧業的地方了出現了一些大規模放牧畜群的遊牧部落,在這些部落中,農業僅僅起著輔助的作用,從而使自己從其餘的野蠻人群中分離出來,這就是第一次社會大分工。

  第一次社會大分工之後,生產力又有了新的發展,鐵製工具已經在很多地區使用。鐵製工具的使用使生產逐漸多樣化和專門化。出現了銅器和鐵器鑄造、製革、製陶、紡織、榨油、釀酒以及木器製造等多種專門的生產活動。如此多樣的活動已經不能由一個人來進行了,於是發生了第二次社會大分工,手工業和農業分離了。

  隨著生產力的發展和社會大分工的進行,交換逐漸發展了起來。在第一次社會大分工發生之前,部落和部落之間的交換,由於產品過於貧乏,只是一種很偶然的現象。第一次社會大分工發生之後,人們生產出來的生產品大大超過了維持自己生活的需要,因此遊牧部落需要用剩餘產品——毛、皮、肉去交換農業部落的剩餘產品,而農業部落也需要用自己的剩餘產品——穀物去交換遊牧部落的剩餘產品,於是交換就成了一種經常性的現象,第二次社會大分工之後,社會上出現了一個專門從事交換的商人,恩格斯把商人的出現稱為第三次社會大分工。

  2、父系氏族公社的確立

  隨著生產力的發展,母系氏族公社逐漸被父系氏族公社所代替,其原因主要有兩個:一是男女在生產中作用的變化,隨著石器時代向金屬器時代的過渡,原始的狩獵經濟逐漸被畜牧業經濟所代替,原始的採集、鋤耕農業也逐漸讓位給犁耕農業,看管牲畜、開闢溝渠、駕畜耕地等工作都由男子來承擔,導致了他們在家庭中地位的變化。二是由私有觀念引起的對繼承製度的改革。隨著生產力的提高,逐漸產生了剩餘產品,並由此產生了私有觀念。那些支配剩餘產品的男子,希望把剩餘財產傳給其子女;同時,對偶家庭的建立已經使父親基本確知其子女。但是,這個願望在母系氏族公社階段是無法實現的,因為按照氏族制度,死者的財產必須留在本氏族內,而父親和子女卻不在同一個氏族。私有觀念和傳統的繼承製度之間的矛盾,反映了社會制度變化的必要性。於是,社會制度發生了變化,母權制被父權制所代替。

  父系氏族也稱家長制氏族,它是以男子為中心的氏族,出身和世系按照男子的系統來計算。母權制時代的居婦家制現在改為居夫家制。原來不穩固的對偶婚逐步過渡到一夫一妻制。

  父系氏族由若干個家長制大家族***或稱家族公社***所組成。家長制大家族是父系社會的基本經濟單位,家長制大家族沒有自己的土地。土地歸氏族公社公有,但是氏族的耕地已經分配給各個大家族使用,沒有分配的只是森林、牧場等等。一個家族公社就是一個自然經濟集團,大家共同生產,共同消費。生產和消費由選舉產生的氏族長主持。這種家族包括一父所生的幾代子孫及其妻室。它具在兩個特點:一是父權。一是包括奴隸在內,這種家庭形式是由對偶家庭過渡的中間環節。

  在父系氏族公社階段,婦女失去了與男子平等的權利,氏族首領不再由女子擔任,而改由男子擔任,氏族議事會由各家族的族長組成。氏族全體會議則由全體成年男子參加。婦女被排斥在外,變成卑微的家族奴婢,所以恩格斯說:“母權制的被推翻,乃是女性的具在世界歷史意義的失敗,丈夫在家中也掌握了權柄,而妻子則被貶低,被奴役,……變成生孩子的簡單工具了。”

  父系氏族公社的出現,並不意味著母系氏族公社的立即消失,實際上在世界不少地區,父系氏族公社和母系氏族公社往往並存,即使母系氏族過渡到父系氏族後,母系氏族公社的殘跡,還在父系氏族公社記憶體留了相當長的時間。

  3、私有制和階級的起源

  隨著父系氏族公社的出現,私有制也產生了,私有制就是物質資料私人佔有***佔有物可以買賣、交換、轉讓和繼承***的形式。它分為以剝削他人勞動為基礎的私有制和以個人勞動為基礎的私有制。前者是階級社會中佔統治地位的所有制形式。他的主要標誌是剝削,而後者卻從來在社會經濟生活中佔統治地位。

  私有制產生的原因,是原始社會末期社會生產力的提高及其與原始社會生產關係不相適應的結果。私有制產生的直接原因是單個家庭的出現。此外,社會分工和商品交換對私有制產生和發展也起了促進作用。下面我們對此作詳細說明。在石器時代,由於生產力水平極度低下,人們只能以原始群或原始氏族為單位進行生產,在此情況下,生產資料和勞動產品只能歸集體佔有,因而不會出現私有制,但金屬器的使用使勞動生產率提高了。以單個家庭***先是父權制大家庭、後是一夫一妻制小家庭***為單位進行勞動成為可能,其直接後果就是這種家庭對生產工具、勞動產品、牲畜、土地等的佔有,就是私有制的產生。社會分工不但促進了生產的專門化,使勞動生產率提高,剩餘產品增加和勞動趨於個體化。而且造成人們對生產資料的關係不同,如一些氏族首領和家族長可以利用他們對公共財產的支配權,管理權逐步將公共財產攫為己有。這就促進了私有制的發展,商品交換不但刺激了生產的發展,而且為積累提供了一定的手段。促使財富較多地積累於少數人之手,從而加速了財產的分化,也促進了私有制的發展。

  私有制萌芽於野蠻時代的低階階段,當時的生產工具主要是新石器,這一階段出現了以個人使用和製造為基礎的個人佔有。個人財產只限隨身攜帶的生產工具,武器和裝飾品等,但個人對這些物品也沒有嚴格意義上的所有權,個人的物品在氏族成員間是互通有無、相互繼承的,土地仍歸氏族所有。到了野蠻時代的中級階段,金屬器開始使用,發生了第一次社會大分工,開始出現了畜群的私人佔有,土地雖然仍屬氏族公有、但已分配給各個父權制大家庭使用。到野蠻時代的高階階段,金屬器開始使用,發生了第二次社會大分工,鐵器開始使用,個體家庭開始成為社會經濟單位,耕地起初是定期、後來是永久地分配給各個家庭使用,從而逐漸變成了私有、土地的私有一般是階級社會形成以後的事。

  與私有制產生的同時,階級也出現了,階級產生的前提是剩餘產品的出現,因為只有當勞動者能夠提供一定的剩餘勞動時才有剝削他人的可能。同時,由於生產規模的擴大和勞動強度的提高,為了生產出更多的產品並減輕自己的勞動量,剝削他人也就成為必要,於是,戰俘不再被殺死,而被作為奴隸用於生產。這樣,就出現了最早的兩個階級:奴隸主和奴隸。最初的奴隸數量不多,在生產中只起輔助作用,也通常被吸收為氏族或家族的成員。這種奴隸制叫家長制奴隸制。產生在第一次社會大分工以後。第二次社會大分工之後,隨著生產規模的進一步擴大和勞動生產率的進一步提高,人的勞動力的價值也提高了。於是,在前一階段剛剛產生並且是零散現象的奴隸制,這時便成為社會制度的一個本質的組成部分,奴隸不再是奴隸主簡單的助手,而被成批地趕到田野和工場去勞動。

  私有制的產生,使部落氏族內部的財產不平等成為不可避免。個別家族,主要是氏族長、部落酋長和軍事首領的家族,佔有大量奴隸、牲畜和土地,成為富有的氏族貴族,而一般公社成員的家庭則日益貧困化。這樣,除了自由人和奴隸之間的差別以外,又出現了富人和窮人間的差別。

  在原始社會的末期,每一個氏族或部落內部都出現了奴隸主和奴隸、富人和窮人、貴族和平民***一般氏族成員***的劃分,他們間的矛盾和鬥爭導致了原始社會的瓦解和階級社會的形成。

  二、父系氏族公社的解體

  1、個體家庭和農村公社

  個體家庭又稱一夫一妻制家庭或專偶制、單偶制家庭,這種家庭萌芽於對偶家庭之中,在父權制家庭醞釀成熟,最後從父權家庭裡分離出來,形成獨立的經濟單位。

  個體家庭產生的原因有兩個:一是金屬器的使用使生產逐漸趨於個體化,從而使個體家庭獨立地進行生產成為可能。二是隨著金屬器的使用,男子在生產中佔據支配地位,大量財富掌握在手,並要把這些財產傳給其子女。

  基於上述原因,個體家庭又有兩個明顯的特點:一是丈夫的支配權,二是婚姻的牢固性。所謂丈夫的支配權,是指丈夫對妻子有生殺予奪之權,可以逞凶肆虐,而妻子只能唯夫命是從,受其奴役。不僅如此,在澳大利亞的一些部落中,丈夫甚至有權殺死妻子,在中國古代,甚至還出現丈夫去世後妻子必須殉葬的現象。所謂婚姻的牢固性,是指男女結成夫妻後,不再像對偶婚那樣隨便離異,但這只是對妻子而言,男子則可以公開或變相地遺棄妻子。個體家庭的出現,一定程度上使以血緣關係為紐帶的父系氏族走向解體。

  隨著個體家庭的出現,階級分化也加劇了,一些個體家庭因為經濟的或其他的原因而離開自己的氏族,遷移別處,同和自己沒有血緣關係的人們雜居,並且為共同的經濟利益而結合成一種統一體,這種不以血緣關係而以地域關係結合起來的統一體,就是農村公社。

  農村公社又叫村社或土地公社,它是以公有制為基礎的社會向以私有制為基礎的社會的過渡。農村公社具有兩重性,一方面它保留著公有制,耕地、森林、牧場等均屬公有,但耕地定期分配給各個家庭使用,以個體家庭為單位進行生產。另一方面,它卻存在並發展著私有經濟,生產工具、牲畜、農產品、房屋及房屋附近的小塊土地,都是個體家庭的私有財產,而且隨著生產力的發展,私有的成份越來越大。此外,農村公社還保留一些民主制度,重大事情由全公社的成員開會決定,但其管理機構已逐漸被脫離人民的富裕分子所把持,總之,農村公社是原始社會向階級社會過渡的一種新型的社會組織形式。

  隨著階級社會的形成,公有制進一步被破壞,農村公社便解體了。但在某些地區,農村公社在奴隸社會和封建社會中仍長期存在。

  2、軍事民主制和國家的產生

  軍事民主制是氏族管理機關向國家管理機關過渡的一種社會組織形式,它的產生與私有制的發生以及由此引起的部落之間頻繁的戰爭密切相關。在母系氏族公社時期,部落間也偶爾發生衝突,但那時主要是為了血親復仇或為了擴大狩獵區域、父系氏族公社確立後,隨著私有制的發展,人們對財富的慾望增強了,掠奪成了勞動更容易和光榮的事,於是戰爭成了經常的職業。

  為了對外掠奪或抵禦外來侵略,一些部落往往結成部落聯盟。在部落聯盟中,為了統一指揮和行動,需要設立一個握有重大權力的軍事首領。除此之外,還需要有一個常設的議事機構,以便隨時決定某些重大事宜,這個議事機構稱為議事會,由部落或氏族的首長參加。此外,由於戰爭是關係到整個部落或部落聯盟的事。因此,在處理戰爭和部落***或部落聯盟***的重大事情時,部落成員都要發表意見。這樣就形成了人民大會構成了軍事民主制時代的各個機關。

  在軍事民主制初期,其中人民大會是最高的權力機關,它可以通過或否決一切法律,選舉軍事首長,還擁有宣戰和判決死刑的權力。議事會負責召集人民大會,向人民大會提交議案,並握有戰爭的媾和權。軍事首長由人民大會選舉產生,擁有軍事、祭祀和裁判權。但是,隨著掠奪戰爭的進行和貧富分化的加劇,軍事首長和議事會的權力日益增長,而人民大會的權力卻不斷削弱,最後,以軍事首長為代表的奴隸主貴族終於依據其佔統治地位的經濟勢力和手中的權勢,把部落的管理機構變成了他們對外掠奪、對內壓迫的工具,這樣,氏族制度就被國家所代替了。

  國家與氏族的不同之處主要有兩點:一是國家按地域劃分居民,而氏族的劃分卻依據血緣關係。二是國家已有了凌駕於社會之上的公共權力。即軍隊、警察、法庭和監獄等暴力機關,而氏族所有的卻是民主管理機關。

  人類歷史上最早出現的國家是奴隸制國家。

  第四節 原始文化***略***

  思考題:

  一、名詞解釋

  1、血緣家族 2、農村公社

  二、簡答

  1、勞動在從猿到人轉變過程中起了什麼作用?

  2、氏族公社是怎樣產生的?

  3、母系氏族向父系氏族過渡的原因是什麼?

  4、私有制和階級是怎樣產生的?

  世界古代史講義

  前 言

  一、世界古代史的內容及其主要特點

  世界古代史包括上古和中古兩部分,實際上包括人類社會發展史上最初的三個階段:原始社會、奴隸制社會和封建社會。從時間上來說,迄今人類歷史不過300—400萬年,而資本主義社會以後的歷史不過300多年,可見人類社會歷史99.9%以上的時間屬於古代歷史的範圍之內。

  1、原始社會的主要特點

  原始社會是人類社會各階段最漫長的階段,由於當時社會生產力水平極端低下,人們只能依靠集體的力量才能同自然界作鬥爭,才能生存,因此財產是公有的,人們共同勞動,共同分享勞動成果,過著原始共產主義生活。

  原始社會晚期,隨著社會生產的發展和社會勞動分工的出現,個體勞動的生產率提高了,勞動成果開始為個人佔有,進而發展到生產資料也為個體佔有。私有制和階級的逐漸產生,最終導致原始的氏族部落公社過度到奴隸制國家,原始社會過渡到奴隸制社會。

  2、奴隸制社會發展的階段及主要特點

  奴隸制社會是人類歷史上第一個階級社會,它的發展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始於約BC4000年代,終於BC2000年代末,這是奴隸社會和奴隸制國家產生與發展的時期,埃及的尼羅河流域、西亞的兩河流域、南亞的印度河流域、中國的黃河流域和愛琴海的克里特島產生了第一批奴隸制國家。進入BC2000年代後,隨著青銅器的廣泛使用,古老的奴隸制國家趨於繁榮,新的奴隸制國家相繼出現。

  第二階段:約始於BC1000年代初,終於BC2世紀,這是奴隸社會繁榮、專制帝國建立與強盛的時期,隨著鐵器的普遍使用,南亞、中亞、伊朗、地中海區域等地興起了一些新的奴隸制國家,這些國家經過劇烈的分化組合,終於形成了一些地域廣袤的中央集權的專制帝國,如亞述、新巴比倫、波斯、亞歷山大帝國、孔雀帝國、羅馬帝國、安息帝國、貴霜帝國等,奴隸社會在這一時期臻於繁榮,但同時各種矛盾也日趨激化。

  第二階段:從公元3世紀開始到5世紀結束,這是奴隸社會危機和奴隸制帝國衰亡的時期,自公元3世紀起,西亞的安息帝國滅亡,橫跨中亞和南亞的貴霜帝國日趨衰亡,羅馬帝國也陷於奴隸制危機。雖然世界各國奴隸制解體、封建制產生的時間極不一致,但大體來說,在5世紀左右,大多數地區的奴隸制先後解體,封建制相繼產生。476年西羅馬帝國滅亡標誌著上古歷史的結束和中古史的開端。

  奴隸制社會生產關係的基本特徵是奴隸主佔有生產資料,並完全佔有奴隸,奴隸在法律地位上不被認為是人,而是物,是奴隸主階級的私有財產,奴隸社會的主要矛盾是奴隸與奴隸主的矛盾。

  3、封建社會發展的階段及主要特點

  封建社會一般可分為兩個階段:

  第一階段:從476年西羅馬帝國滅亡開始到15世紀末新航路的開闢結束,這是封建社會產生、發展和繁榮的時期,這個階段,封建古國得到了進一步發展,新的封建國家逐漸登上了歷史舞臺,並都基本上達到了繁榮階段。

  第二階段:從15世紀末新航路的開闢開始到17世紀中葉英國資產階級革命前夜結束,這是封建社會解體、資本主義萌芽的時期,從14—15世紀開始,資本主義萌芽首先在義大利半島產生,接著在北歐的低地國家和西歐各國出現,在資本主義萌芽的基礎上發生了新航路的開闢和殖民掠奪,這不僅加速了歐洲封建制度的解體,而且對亞非等地的封建國家也產生了很大影響,其後經過2、300年時間,資本主義制度首先在歐洲確立,世界其他各地也都在一定程度上產生了資本主義。

  封建社會由原始社會和奴隸制社會發展而來。奴隸制社會末期產生的隸農制是封建生產關係的萌芽,封建制生產的基本特徵是封建主的大土地所有制與個體性小生產相結合。

  二、世界古代史的史料

  學習世界古代史,還要注意這段歷史史料的特殊性,原始社會沒有文字,因此必須注意古人類學、考古學、民族學等學科的資料;古代流傳下來的一些民間傳說、歌謠、故事、神話,以及古代文獻中關於遠古時代的某些記載,都是研究原始社會的珍貴資料;語言學、地質學、古生物學等學科也從不同方面為原始社會的研究提供了資料。奴隸社會和封建社會已有文字記載,這兩個時期的史料不僅包括史書,也包括其他文獻;不斷髮現的大量考古資料既可以證實古代文獻史料的準確性,還可糾正古代文獻中的某些錯誤和不實之處。

  三、學習世界古代史意義和方法

  學習世界古代史有巨大的現實意義,不瞭解過去就不能正確瞭解今天,不懂得歷史就不能瞭解現實,今天世界上許多社會現象都與古代歷史有千絲萬縷的關係。

  學習世界古代史,首先必須以馬克思主義理論作指導,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全面而周密地研究歷史上留下來的大量物質資料和文獻資料。其次,在學習過程中,既要注意縱向聯絡,又要注意橫向關係;既要注意社會發展的普遍規律,又要注意各個國家、各個民族、各個地區的歷史特點;既要理清歷史線索,又要抓住關鍵的人物、事件,這樣才能把這門課程學好。

  第一章 原始社會

  本章重點:

  1、人類的起源和形成

  2、原始社會的發展分期***血緣家族、母系氏族公社、父系氏族公社***

  3、原始社會生產力的發展、進步

  4、原始社會的解體與國家的產生

  本章難點:

  1、勞動在從猿到人轉變過程中的作用

  2、原始社會人類婚姻形態的發展、變化

  3、私有制和階級的產生與發展

  4、軍事民主制在國家形成過程中的作用

  參考書目:

  1、林耀華:原始社會史,中華書局,1984年。

  2、周啟迪:世界上古史,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1994年。

  3、米辰峰:世界古代史,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1年。

  4、李植枬:巨集觀世界史,武漢大學出版社,1999年。

  5、***美***摩爾根:古代社會,商務印書館,1997年。

  6、世界原始社會史,雲南人民出版社,1987。

  7、***美***房龍、周炎:人類的故事,中國檔案出版社,2001年。

  8、雷升:上一次文明***上、下***,中國社會出版社,2000年。

  關於原始社會史的分期,傳統的分法為“兩段論”,即原始群和氏族社會兩個階段,但近年來許多學者提出不少異議,歸納起來主要有以下幾種觀點:

  1、認為原始社會應分為三個階段,即產生、發展和解體三個階段,所謂產生階段是指原始群時代,發展階段是指母系氏族公社時代,解體階段是指父系氏族公社時代。

  2、也是三個階段論,但應為原始群、前氏族公社***血緣家族***、氏族公社三個階段。

  3、主要依據馬克思和恩格斯的有關論述,把原始社會分為“從猿到人過渡階段”、群、母系社會、父系社會四個時期。

  4、四階段論,認為原始社會應分為血親社會、血緣社會、血族社會、氏族社會四個階段。

  第一節 人類的起源

  一、從猿到人

  人類是從哪裡來的?在十九世紀以前,對這個問題的回答主要有兩種。一種認為人是由神創造的,如中國古代關於女媧摶土造人的傳說和基督教《聖經》中關於上帝創造人的說法。另一種認為人是由某種動物***如魚***變來的,幾百年後羅馬哲學家盧克萊修曾猜測人是由低等物種長期演化而來的,等等。這兩種觀點雖然有唯心與唯物之別,但它們對人類起源的問題都沒有能做出科學的回答。

  隨著社會生產力的提高,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的進步,關於人類起源的科學也逐漸發展起來。1809年,法國學者拉馬克發表《動物哲學》一書,第一次提出了人類起源於類人猿的科學假說。1859年,英國學者達爾文在其名著《物種起源》中,科學地揭示了生物由低階向高階、由簡單向複雜的進化規律。1871年,達爾文又在其《人類的起源和性的選擇》一書中,運用大量的資料論證了人與動物的關係,指出人類和現在的猿類有著共同的祖先,人類是從一種古猿進化而來的。達爾文的理論奠定了人類起源科學的基礎。但是,猿變成人的決定因素是什麼?人與猿的本質區別是什麼?達爾文都沒能做出科學的回答。

  1876年,恩格斯發表了《勞動在從猿到人轉變過程中的作用》一文中明確指出,從猿轉變到人的決定因素是勞動,人與動物的本質區別是勞動,因此他提出了“勞動創造人本身”的名言,並把人類起源和發展的遞進過程劃分為攀樹的猿群、正在形成中的人、完全形成中的人這樣三個階段。近百年來考古資料的發現和研究。已證明了恩格斯論斷的正確性。下面,我們就從這三個階段來看人類的起源和發展過程。

  1、攀樹的猿群

  攀樹的猿群是指生活在樹上的古猿,據現已掌握的資料所知,攀樹的猿群一般指三種猿:***1***原上猿:這是目前所知的最早的古猿,1911年在埃及法雍發現,其生存年代約在3000萬年前,它們有32顆牙齒,身長如貓,能在樹叢間靈活跳躍。***2***埃及猿:也在埃及法雍發現,生存年代約在2800-2600萬年前,它們也有32顆牙齒,其排列次序與現代類人猿及人的牙齒相似。***3***森林古猿:最早在1856年發現於法國,後來歐、亞、非各地都發現了同類化石,其生存年代約在2300—1000萬年前。同原上猿一樣,它們也是林棲動物,四足爬行,並能靠臂攀行。許多人類學家認為,上述三種古猿可能是人類和現代類人猿的共同祖先。

  2、正在形成中的人

  正在形成中的人是指從猿到人過渡時期的生物,其主要代表是臘瑪古猿和南方古猿。

  臘瑪古猿的化石最早於1932年在印度和巴基斯坦北部接壤處的西瓦立克山區發現,後在中國雲南的祿豐、土耳其的安那託利亞、希臘雅典附近的庇爾哥斯等地均有發現。其生存年代約在1400—800萬年前。臘瑪古猿的犬齒較小且與其它平列,犬齒窩與人類的相似,臼齒的寬度超過長度,面部短縮,頜骨後縮,牙拱呈V型而不是U型,腦容量約為300毫升。

  南方古猿的生存年代約在550—100萬年前,其化石主要發現於南非和東非。南方古猿分為粗壯型和纖細型兩種,目前多數學者認為,粗壯型是人類發展的旁系,約在60萬年前滅絕,而纖細型發展為後來的人類。纖細型南方古猿和臘瑪古猿更接近於人類,其腦容量為600毫升,拇指能和四指對握。

  臘瑪古猿和南方古猿均能直立行走,能夠使用木棒石塊等天然工具,但不會製造工具。同時,他們在爭取生存的共同鬥爭中,逐漸形成和產生了語言。根據一些人類學家的研究,靈長類面部向後退縮是從臘瑪古猿開始的而這是產生語言的基本條件。

  3、勞動在人類形成中的作用

  形成中的人在長期的使用工具的過程中,逐漸產生了語言和意識,終於發展到能夠用雙手製造工具,工具的製造標誌著從猿到人過渡階段的結束,標誌著形成中的人變成了完全形成的人,這是從猿到人轉變過程中的質的飛躍。

  那麼,古猿到底是怎樣變成人的?恩格斯在《勞動在從猿到人轉變過程中的作用》一文中作了明確的回答,他認為從猿轉變到人的關鍵在於勞動。

  當古猿在樹上生活的時候,前肢和後肢就已從事不同的活動,前肢主要起攀摘的作用,後肢主要起支撐的作用,這時身體也呈現出直立姿勢。這種分工經過許多萬年的變化,這為以後下地直立行走並進一步向人的方向發展創造了條件。

  那麼,古猿是如何下地的?據科學家分析,大約到地質學上第三紀的中新世***1200萬年前左右***時,由於地殼運動和氣候的變化,森林逐漸減少,出現了成片的草原和林間空地,促使一部分古猿下到地面活動,地面的生活使它們的後肢開始擺脫用前肢幫助走路的習慣,漸漸直立行走,“這就完成了從猿轉變到人的具在決定意義的一步”,而前肢在這時從支援作用中解放出來,越來越多地從事其他活動,並能夠經常使用石塊、木棒等天然工具。形成中的人經過上千萬年經常使用天然工具的過程,終於發展到用雙手製造工具,因而恩格斯說:“手不僅是勞動的器官,它還是勞動的產物。”

  手腳的進化影響到身體構造的一系列變化,由於直立行走,頭部逐漸由前傾變為垂直,使脊柱托住了頭部,這為腦子的進一步擴大為球形創造了條件,同時也擴大了視野,促進頭部各種感覺器官的發展。由於手的勞動,食物越來越複雜,腦髓因此得到了比過去多得多的為本身營養和發展所必需的材料,因此它就能夠一代又一代更完善地發展起來。

  此外,在集體勞動的過程中,迫切地需要有一種交換思想和表達意見的工具,恩格斯說:“當這些正在形成中地人,已經到了彼此間有些什麼非說不可的地步了”時,於是就產生了語言。同時,意識也形成了。大腦和感覺器官隨之也日益發達。恩格斯指出:“經過多少萬年之久的努力,手和腳的分化,直立行走,最後確定下來了,於是人就和猿區別了開來,於是音節分明的語言的發展和頭腦的巨大發展的基礎就奠定了,這就使得人和猿之間的鴻溝從此成為不可逾越的了。”

  二、完全形成的人

  完全形成的人是以能夠製造工具為標誌的,自完全形成的人出現以後,其體質仍在發展。中國學者體質形態的發展,把完全形成的人分為早期猿人、晚期猿人、早期智人、晚期智人四個依次遞進的階段。

  1、早期猿人

  早期猿人是最早的完全形成的人。現在所知的最早的早期猿人的化石是於1974-1975年在坦尚尼亞北部伽魯西河流域的拉託利地層發現的。發現物主要是上下頜骨和牙齒,經測定,其年代在380-360萬年前之間。但在同地層中未發現石器。1972年,在東非肯亞特納湖東岸的庫彼弗拉發現了一個人類的化石頭骨。編號為“KNM-ER1470號人”***肯亞國家博物館古人類化石登記號***經測定約在300-270萬年前之間。1470號人的腦容量約為725毫升,顱骨形態與現代人近似,如眼窠隆起不大,沒有明顯突出的眉脊等等。1968年,在其上層35.5米處曾發現打製的石器,其地層年代經測定為261萬年前。這是迄今所知最早的石器。有人認為,這是1470號人制造的。從1960年起,在東非坦尚尼亞的奧都威峽谷陸續發現了一些化石人類,定名為“能人”。其年代經測定為距今180萬年前,能人下肢能直立行走。手骨表明其拇指能和其它四指對握。在發現能人的地層裡還發現不少礫石打製的石器,能人的腦量比1470號人小***估計約為560-680毫升之間***。而時代比1470號人晚,這一矛盾目前還沒有解決***有人估計是計算上的錯誤***。

  2、晚期猿人

  晚期猿人的學名叫直立人。我國學者習慣上把他們叫做猿人,他們生存在距今約200萬年前。目前已發現的晚期猿人化石主要有我國的元謀人、藍田人、北京猿人,印度尼西亞的莫佐克託人、直立猿人、阿爾及利亞和摩洛哥的阿特拉人***毛裡坦人***,坦尚尼亞的舍利人,德國的海德堡人等。

  最早發現的晚期猿人是印度尼西亞的直立猿人。1891年,荷蘭軍醫杜布阿在爪哇中部特里尼爾附近發現一個頭蓋骨及一枚臼齒。1892年他又在同一地層發現一個大腿骨及一枚臼齒。頭蓋骨很原始,與猿的相似,而大腿則具有現代人的性質,杜布阿認為這是介於人和猿之間的一種原始人類的遺骨,從它的大腿骨來看,已經能直立行走,所以定名為直立猿人。但有些學者不同意這群觀點,有人認為頭蓋骨是長臂猿的,腿骨是人的,也有人認為頭蓋骨是畸形人的。然而大多數學者都支援杜布阿的觀點。爪哇猿人化石的年代距今約為80萬年前,在發現猿人的地點沒有發現石器。

  1907年在德國海德堡東南的茂埃爾發現一塊猿人下頜,定名為海德堡人。海德堡人下頜形態似猿,但牙齒似人,其年存年代與爪哇猿人相當,在發現地也沒有發現石器。

  在已知的晚期猿人中材料最豐富的是北京猿人,北京猿人最初於1927-1937年在北京西南周口店發現,解放後又繼續進行了發掘。如把解放前後的發現都計算在內,總計有頭蓋骨6個,頭骨碎片9塊,面骨碎片6塊,下頜骨15塊,牙齒152顆,此外還有一些破碎的肢骨。這些化石分屬於40多個男女個體。

  北京猿人前額低平,眉脊比爪哇直立猿人略小,嘴向前突出,沒有下巴頦,平均腦容量為1059毫升,與爪哇猿人相比,處於更高的發展階段,其生存年代約在40萬年前,和爪哇猿人一樣,北京猿人身體各部分的發展是不平衡的,北京猿人的上肢骨很像現代人,下肢骨也與現代人相近。但頭骨保留更多的原始性質。解放後我國學者對這種現象進行了深入研究,並做出了科學解釋,他們認為,在人類體質進化過程中,勞動器官比思維器官進化的快,手和腳在勞動中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它們的進化速度較快,頭骨和腦是隨著手的發展和腿的直立行走而發生變化的,和四肢相比,其進化處於相對緩慢的狀態,這也證明恩格斯勞動創造人的理論的正確。

  3、早期智人

  早期智人也稱古人,生存於30-20萬年前,最早的早期智人化石是1856年在德國杜塞爾多夫城附近尼安德特河谷的一個洞穴裡發現的,被定名為尼安德特人***簡稱尼人***。尼人生存於30-20萬年前,人類學家把他作為早期智人的代表,早期智人在亞、歐、非三洲都有發現,如在亞洲有印尼的昂棟人、中國的丁村人、長陽人、馬壩人等。在歐洲有南斯拉夫的克拉皮納人、法國的聖沙拜爾人等。在非洲有布羅肯人、薩爾達納人等。與現代人相比,早期智人的前額顯得低而斜,眉脊略有突出,頦部不明顯;現代人的腦子是前部和頂部發達,而早期智人的腦子卻是下部和後部發達,但與晚期猿人相比,早期智人更接近於現代人,其腦容量約在1100-1600毫升之間,平均為1350毫升,比北京猿人要大得多,腦組織也複雜得多,且腦殼較薄,早期智人已能製造多種石器工具,並會人工取火。總之,在長期的勞動過程中,人類的體質和智慧都大大發展了。

  4、晚期智人

  晚期智人又稱新人,約生存於9.2萬-1萬年前,其化石最早於1868年在法國的克羅馬農洞穴發現,被定名克羅馬農人,此後,除南極外,晚期智人的化石在其他各洲均有發現。如在亞洲有中國的山頂洞人、資陽人、河套人等,印尼的瓦賈克人、馬裡的阿塞拉人等,在歐洲有義大利的格里馬狄人、德國的阿爾法盧人、馬裡阿塞拉人等,在美洲有墨西哥的特佩克斯潘人、美國的明尼蘇人等。在澳洲有凱洛人和芒戈人等。美洲的居民大約是在5萬年前從亞洲北部經白令海峽來到美洲的。澳洲居民大約是在4-3萬年前從東南亞進入澳洲的。晚期智人的眉脊幾乎消失,前額升高,臉和下頜向後退縮,頦部明顯,腦容量平均達到1400毫升,他們的體質形態已經和現代人沒有多大差別。

  當晚期智人出現的時候,現代人種也開始形成,目前,多數人類學家把世界上的人分為三大人種,即蒙古人種***黃種***、歐羅巴人種***白種***和尼格羅人種***黑種***。人種的形成是長時期自然和歷史條件影響的結果,人種的差別只是表現在體質形態的外表上,如膚色、眼睛、鼻型、髮型等等,而並不影響到智力的優劣,種族主義者宣稱人種有優劣之分,這是毫無根據的。

  第二節 原始公社的產生和發展

  完全形成的人是以製造工具為標誌的,而最初製造的工具都是石器,因此考古學家把以石器為主要生產工具的時代稱為石器時代。又把石器時代分為舊石器、中石器和新石器三個時代。

  一、舊石器時代

  1、舊石器

  舊石器時代又可分為三個階段,即早、中、晚期。早期自完全形成的人出現之時至二、三十萬年前;中期自約二、三十萬年前至約五萬年前;晚期自約五萬年前至約一萬五千年前。

  舊石器時代早期大致相當於早期猿人和晚期猿人的階段。這一時期的石器多是一些用石英、石英岩、熔岩、燧石等打製成的石片和石核,作為切割、刮削和砍砸之用。到了這一時期的後一階段,石器的基本型別――刮削器、尖狀器和砍砸器都已出現,但是製作還很粗糙。

  在這一時期,人類已經學會了用火。北京猿人的洞穴裡留下了大量用火的遺蹟。元謀猿人的發現地也發現了炭屑。這可能是世界上最早的用火遺蹟。在歐洲舊石器時代的文化遺址中也有用火的證據。據研究者推測,人類最早使用的可能是天然火。至於人工取火究竟始於何時,目前還沒有一致的意見,一般認為在舊石器時代中期,但近年來有人提出了人類在50萬年前就已經掌握了生火技能的觀點。但無論早晚,總之,火的使用,使人們變生食為熟食,縮短了食物的消化過程,有利於人類體質的發展,火還可供原始人禦寒取暖、防禦野獸的襲擊,因此用火在人類歷史上的發展上具有很重要的意義。

  舊石器時代中期相當於早期智人階段。這時石器的製作已有較大進步。人們已經知道對石片進行細緻的修整。因而石器的型別更加多樣,形狀更加規整,出現了幾種式樣不同的標準化的器。其典型的工具是用石片做的尖狀器和半月形的刮削器。骨器也在這一時期出現,但使用不如舊石器時代晚期那樣廣泛,當時的人們過著狩獵和採集的生活。

  當晚期智人出現的時候,人類進入了舊石器晚期,這時,石器的製作更加精緻。並且大量使用骨器、角器,出現了骨針、魚鉤、投矛器等工具。特別重要的是在這一時期出現了複合工具或複合武器,所謂複合工具就是用兩種不同質地的材料製成的工具。例如裝上木棒的矛和魚叉等。這是生產技術中的又一重大進步。

  2、血緣家族

  隨著完全形成的人的出現,人類社會也產生了。當時的社會嚴寒不是氏族,而是血緣家族***人類的第一個社會組織形式***。因為它出現在氏族公社之前,又被稱為前氏族公社。它存在的時期大約相當舊石器時代的早期和中期。

  血緣家族是一種實行內婚制的血緣群體,其主要特徵是實行同輩人的群婚,包括親兄弟姐妹在內,而禁止不同輩人之間的通婚。如恩格斯所述:“所有祖父和祖母,都互為夫妻,他們的子女,即父親和母親,也是如此。同樣,後者的子女,構成第三個共同夫妻圈子。”這種婚姻關係由於婚姻圈子是按輩行劃分的,因此又被稱為輩行婚或班輩婚。血緣家族可能是通過舊石器時代的自然分工相對地限制了不同年齡***不同輩行***的兩性的接觸,再加上自然選擇而逐漸產生的。這種婚姻形式只是在古老的神話傳說中有所反映,如古希臘神話中的天神宙斯和天后赫拉就是姐弟關係,而在現實生活中,即使在最落後的部落中也已絕跡。因此有的學者對其是否真正存在過表示懷疑,甚至根本予以否定。

  在血緣家族階段,一個家族就是一個集團、一個公社、一個生產單位。從考古資料來看,家族內部可能已經有了兩性分工。例如,在奧都威峽谷的遺址中,發現了各種型別的礫石器,有的用於採集、有的用於狩獵,有的則用於各種食物的加工。由此推測,大概男子從事狩獵,婦女則從事採集活動和養育小孩。當時,生產力十分低下,人們過著集體勞動,共同消費的生活。當食物缺乏時,整個家族就得集體移居別處,甚至在有些地方,喪失勞動能力的老人常被遺棄或被殺死。

  3、母系氏族公社的產生

  到了舊石器時代晚期,社會生產力有了新的發展,生產力的發展要求人們比較持久的結合,並要求各集團之間發生一定的聯絡,而當時人們已經定居,這就為維持這種聯絡提供了條件,同時,人類在長期的生活實踐中也意識到兄弟姐妹之間的婚姻對人類體質會帶來極大的危害。於是排斥集團內部的通婚就成為必要了。這時不但禁止了不同班輩之間的通婚,而且兄弟姐妹之間的結婚也被禁止了。恩格斯認為,這一過程“是逐漸實現的,大概先從排除同胞的兄弟和姐妹之間的性交關係開始……最後甚至禁止旁系兄弟和姐妹之間的結婚”,到一切兄弟和姐妹間,甚至母方最遠的旁系親族間婚姻關係都被禁止的時候,就組成為一個堅固確定的女系血族集團了。換句話說,就是轉化為氏族了。

  在氏族制度下,由於他的成員已不可能在氏族內部找到通婚物件,他們必須和另一個氏族的成員通婚,這就是族外群婚制,又稱普那路亞婚,兩個互通婚姻的氏族構成早期的部落。

  關於氏族部落發生的過程,在考古學上得不到什麼證據,只能藉助於民族學的材料,其中澳洲土著人的兩合組織提供了很有價值的例子。澳大利亞人的某些部落分為兩半,這兩半是兩個經常相互通婚的集團,其中一半的一群男子可以成為另一半的一群女子的丈夫,而屬於同一半的男女彼此不能通婚,這兩個集團便是一個部落的兩個氏族。在這種婚姻制度下,人們只知其母,不知其父,氏族的世系只能按母系來計算,所以稱為母系氏族,或稱母權制氏族。

  在母系氏族裡,男女地位平等,婦女居於受到高度尊敬的地位,這不僅是因為世系從母方確定的緣故,也因為當時婦女在經濟生活中起著重要的作用,所以形成了婦女在氏族中的重要地位。當氏族人口增殖之後,一個氏族又分為兩半,這兩半又成為兩個氏族,於是先前的氏族變成胞族***大氏族***,這說明氏族和部落是同時產生的,而胞族則是後來才有的。

  二、新石器時代

  1、中石器時代

  舊石器時代之後是中石器時代,中石器時代是舊石器時代到新石器時代的過渡,考古學上通常又將其劃歸新石器時代。

  中石器時代大約始於距今15000年前,約終於距今七、八千年前。這一時期的一些石器往往鑲嵌在木製或骨制的柄上,形狀比較細小,箭頭也是細小的石器,因此考古學者常把中石器文化稱為細石器文化。

  中石器時代的主要標誌是弓箭的發明,弓箭與舊石器時代的投擲武器相比,有射速快、射程遠、命中率高等優點,從而大大提高了狩獵的效果。恩格斯指出:“弓箭對於矇昧時代,正如鐵劍對於野蠻時代和火器對於文明時代一樣,乃是決定性的武器。” 中石器文化的著名代表有法國南部的阿齊爾文化、丹麥的馬格爾莫斯文化、中國河北的虎頭樑文化等。

  2、新石器

  繼中石器時代是新石器時代。新石器時代約始於距今七、八千年前,結束的年代各地不一。新石器文化的主要特徵是經過磨光加工的石器的流行,這是生產力發展的新的標誌。磨製石器的製作方法是:先把石料打製成一定的形狀,然後在礪石上撒上帶水的砂,將石器磨光,這種石器不但形狀端正精細,而且較為鋒利,在新石器時代的末期,人們還學會了地石器上鑽孔的技術。新石器時代的另一重大成就是製陶術的發明,這一技術的發明大大有利於人們的生活。

  3、原始農業、畜牧業

  在新石器時代,產生了原始的農業和畜牧業

  原始的農業是從採集經濟發展而來的,人們在採集生活中經過長期的實踐和觀察,逐漸掌握了植物的生長規律,栽培了許多植物,從而產生了原始農業。當時使用的工具主要是木鋤或石鋤,人們用鋤把土地挖鬆,撒下種子,然後任其生長。由於工具簡陋,往往需要依靠整個氏族的力量才能開墾一塊土地。這種用鋤頭來耕種的農業,稱為鋤耕在家農業。就目前的資料所知,世界上農業的發生地有三個中心:東亞、西南亞和美洲、在東亞、原始的農作物是稻和粟***大米和小米***,在西南亞是大麥和小麥,在美洲是馬鈴薯、玉米和南瓜。

  原始的畜牧業是由狩獵經濟發展而來的,原始畜牧業的產生早於原始農業,在中石器時代就已出現了,最初人們馴養出來的是綿羊和狗,到新石器時代,豬、山羊、牛、馬、驢、駱駝等動物也都陸續被馴養了。

  總之,原始的農業和畜牧業的產生和發展,為人們提供了經常的食物,從而使人類轉入了比較持久的定居生活,於是,有一定佈局的村落開始出現。同時,家庭手工業也開始發展了。當時的家庭手工業有製革、製陶和紡織等,從事家庭手工業的主要是婦女。

  4、母系氏族公社的繁榮

  新石器時代是母系氏族公社的全盛時期,在這個時期,氏族的管理仍實行民主制,氏族的最高權力機關是氏族議事會,它由氏族的全體成年男女組成,人人享有平等的表決權,氏族議事會可以討論和決定氏族的一切重大事情。氏族的首領稱為氏族長,大多由年長的婦女擔任,也有的由男子擔任,但這些男子主要是年長婦女的兄弟或兒子,而不可能是其丈夫或女婿。氏族長領導氏族勞動生產,合理安排氏族的日常生活。平常受到人們的尊敬,但她***他***沒有強制權,不稱職的也被氏族會議隨時撤換。在經濟上,一切財產歸氏族所有,大家集體勞動,平均分配。死者的財產由其氏族繼承,夫妻不能相互繼承,子女也不能繼承父親的財產。但武器、衣服和裝飾品可以歸個人所有。氏族成員有相互援助和血親復仇等義務。

  在母系氏族時期,由於生產的發展,氏族人口的增加以及氏族組織的不斷分衍,兩個氏族間的群婚實際上已很困難。於是婚姻制度由族外群婚過渡到對偶婚,對偶婚家庭的主要特徵是一男一女在一定時間內的婚姻。但這種婚姻很不牢固,離合比較自由,並且權在女方。對偶婚家庭不是獨立的經濟***當時社會的基本經濟細胞是母系氏族***。對偶雙方各屬其氏族,對偶婚分為兩個發展階段,即望門居和從婦居。望門居時的婚姻生活採取男方走訪女方的形式進行。從婦居時男子住在女子族中,但不屬女方氏族的成員。對偶婚家庭是由群婚制向一夫一妻制過渡的中間環節。這種家庭形式的產生,一是由於氏族制度的發展,婚姻禁例逐漸增多,族外群婚的存在已不可能。二是由於生產力的發展,少數人的接觸已成為可能。另外,自由選擇可能仍然在起作用。

  恩格斯曾經對母系氏族作過深刻的描寫,他說:“這種十分單純質樸的氏族制度是一種多麼美妙的制度啊!沒有軍隊、憲兵和警察,沒有貴族、國王、總督、地方官和法官,沒有監獄、沒有訴訟,而一切都是有條有理的,……大家都是平等、自由的,包括婦女在內,他們還不曾在奴隸;奴役異族部落的事情,照例也是沒有的。”***《家庭、私有制和國家的起源》***

  但是母系氏族公社是建立在十分低下的生產力基礎上的。當生產力進一步發展時,這種公在制就無法繼續維持下去,最後終於趨於瓦解。

  第三節 原始公社的解體

  一、金屬器時代

  1、金屬器的出現和社會大分工

  在新石器時代末期,人們開始使用金屬是天然銅,後來學會了從銅礦石鍊銅。但煉出來的是純銅,質地柔軟,不適於製造工具。所以石器在當時的生產上仍佔主要地位。考古學上把這一時期稱為金石並用時代。據目前所知,兩河流域,埃及等地約從公元前4000年代進入金石並用時代。

  真正的金屬器時代是從使用青銅開始的。青銅是銅和錫的合金,與純銅相比,它有熔點低、硬度大、易於鍛鑄等優點。因此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成為製造各種用具和裝飾品的主要原料。但是,青銅器的造價很高,硬度也沒有超過石器。所以還不能排斥石器在這一時代的繼續使用。世界上最早進入青銅器時代的是兩河流域和印度河流域***公元前三千年代***,而後是埃及和中國***約公元前二千年代***。

  鐵器時代的出現比青銅器晚,它是金屬器時代的最高階段。它由於冶煉溫度高、韌性高,實用性強,而且鐵礦分佈較廣,造價低廉,所以鐵器的出現最終排斥了石器,促進了生產力的發展,世界上最早鑄造鐵器的是西亞的赫梯王國。大約始於公元前二千年代末或一千年代初,稍晚,南亞次大陸、希臘和北非等地也進入了鐵器時代。

  從金石並用時代開始,到鐵器時代,是原始公社的解體階段,由於各地具體條件不同,所以原始公社解體的過程也不一致。在某些地區,例如在埃及和兩河流域。早在金石並用時代就開始了原始公社解體的過程,並進入階級社會。而在另一些地區,這一過程則要到鐵器時代或青銅時代才發生。

  在這一階段,生產有較大的發展,從農業方面來說,原來鋤耕農業已經被犁耕農業所代替。最初使用的犁是木犁和石犁。後來使用金屬犁。犁耕農業比鋤耕農業工作效率要高得多,它不僅使耕地面積擴大,使農產品產量增加,而且使農業生產日益專門化,於是在適宜經營農業的地區產生了一些以農業生產為主要經濟活動的部落。同樣,畜牧業也發展起來了,在適宜經營畜牧業的地方了出現了一些大規模放牧畜群的遊牧部落,在這些部落中,農業僅僅起著輔助的作用,從而使自己從其餘的野蠻人群中分離出來,這就是第一次社會大分工。

  第一次社會大分工之後,生產力又有了新的發展,鐵製工具已經在很多地區使用。鐵製工具的使用使生產逐漸多樣化和專門化。出現了銅器和鐵器鑄造、製革、製陶、紡織、榨油、釀酒以及木器製造等多種專門的生產活動。如此多樣的活動已經不能由一個人來進行了,於是發生了第二次社會大分工,手工業和農業分離了。

  隨著生產力的發展和社會大分工的進行,交換逐漸發展了起來。在第一次社會大分工發生之前,部落和部落之間的交換,由於產品過於貧乏,只是一種很偶然的現象。第一次社會大分工發生之後,人們生產出來的生產品大大超過了維持自己生活的需要,因此遊牧部落需要用剩餘產品——毛、皮、肉去交換農業部落的剩餘產品,而農業部落也需要用自己的剩餘產品——穀物去交換遊牧部落的剩餘產品,於是交換就成了一種經常性的現象,第二次社會大分工之後,社會上出現了一個專門從事交換的商人,恩格斯把商人的出現稱為第三次社會大分工。

  2、父系氏族公社的確立

  隨著生產力的發展,母系氏族公社逐漸被父系氏族公社所代替,其原因主要有兩個:一是男女在生產中作用的變化,隨著石器時代向金屬器時代的過渡,原始的狩獵經濟逐漸被畜牧業經濟所代替,原始的採集、鋤耕農業也逐漸讓位給犁耕農業,看管牲畜、開闢溝渠、駕畜耕地等工作都由男子來承擔,導致了他們在家庭中地位的變化。二是由私有觀念引起的對繼承製度的改革。隨著生產力的提高,逐漸產生了剩餘產品,並由此產生了私有觀念。那些支配剩餘產品的男子,希望把剩餘財產傳給其子女;同時,對偶家庭的建立已經使父親基本確知其子女。但是,這個願望在母系氏族公社階段是無法實現的,因為按照氏族制度,死者的財產必須留在本氏族內,而父親和子女卻不在同一個氏族。私有觀念和傳統的繼承製度之間的矛盾,反映了社會制度變化的必要性。於是,社會制度發生了變化,母權制被父權制所代替。

  父系氏族也稱家長制氏族,它是以男子為中心的氏族,出身和世系按照男子的系統來計算。母權制時代的居婦家制現在改為居夫家制。原來不穩固的對偶婚逐步過渡到一夫一妻制。

  父系氏族由若干個家長制大家族***或稱家族公社***所組成。家長制大家族是父系社會的基本經濟單位,家長制大家族沒有自己的土地。土地歸氏族公社公有,但是氏族的耕地已經分配給各個大家族使用,沒有分配的只是森林、牧場等等。一個家族公社就是一個自然經濟集團,大家共同生產,共同消費。生產和消費由選舉產生的氏族長主持。這種家族包括一父所生的幾代子孫及其妻室。它具在兩個特點:一是父權。一是包括奴隸在內,這種家庭形式是由對偶家庭過渡的中間環節。

  在父系氏族公社階段,婦女失去了與男子平等的權利,氏族首領不再由女子擔任,而改由男子擔任,氏族議事會由各家族的族長組成。氏族全體會議則由全體成年男子參加。婦女被排斥在外,變成卑微的家族奴婢,所以恩格斯說:“母權制的被推翻,乃是女性的具在世界歷史意義的失敗,丈夫在家中也掌握了權柄,而妻子則被貶低,被奴役,……變成生孩子的簡單工具了。”

  父系氏族公社的出現,並不意味著母系氏族公社的立即消失,實際上在世界不少地區,父系氏族公社和母系氏族公社往往並存,即使母系氏族過渡到父系氏族後,母系氏族公社的殘跡,還在父系氏族公社記憶體留了相當長的時間。

  3、私有制和階級的起源

  隨著父系氏族公社的出現,私有制也產生了,私有制就是物質資料私人佔有***佔有物可以買賣、交換、轉讓和繼承***的形式。它分為以剝削他人勞動為基礎的私有制和以個人勞動為基礎的私有制。前者是階級社會中佔統治地位的所有制形式。他的主要標誌是剝削,而後者卻從來在社會經濟生活中佔統治地位。

  私有制產生的原因,是原始社會末期社會生產力的提高及其與原始社會生產關係不相適應的結果。私有制產生的直接原因是單個家庭的出現。此外,社會分工和商品交換對私有制產生和發展也起了促進作用。下面我們對此作詳細說明。在石器時代,由於生產力水平極度低下,人們只能以原始群或原始氏族為單位進行生產,在此情況下,生產資料和勞動產品只能歸集體佔有,因而不會出現私有制,但金屬器的使用使勞動生產率提高了。以單個家庭***先是父權制大家庭、後是一夫一妻制小家庭***為單位進行勞動成為可能,其直接後果就是這種家庭對生產工具、勞動產品、牲畜、土地等的佔有,就是私有制的產生。社會分工不但促進了生產的專門化,使勞動生產率提高,剩餘產品增加和勞動趨於個體化。而且造成人們對生產資料的關係不同,如一些氏族首領和家族長可以利用他們對公共財產的支配權,管理權逐步將公共財產攫為己有。這就促進了私有制的發展,商品交換不但刺激了生產的發展,而且為積累提供了一定的手段。促使財富較多地積累於少數人之手,從而加速了財產的分化,也促進了私有制的發展。

  私有制萌芽於野蠻時代的低階階段,當時的生產工具主要是新石器,這一階段出現了以個人使用和製造為基礎的個人佔有。個人財產只限隨身攜帶的生產工具,武器和裝飾品等,但個人對這些物品也沒有嚴格意義上的所有權,個人的物品在氏族成員間是互通有無、相互繼承的,土地仍歸氏族所有。到了野蠻時代的中級階段,金屬器開始使用,發生了第一次社會大分工,開始出現了畜群的私人佔有,土地雖然仍屬氏族公有、但已分配給各個父權制大家庭使用。到野蠻時代的高階階段,金屬器開始使用,發生了第二次社會大分工,鐵器開始使用,個體家庭開始成為社會經濟單位,耕地起初是定期、後來是永久地分配給各個家庭使用,從而逐漸變成了私有、土地的私有一般是階級社會形成以後的事。

  與私有制產生的同時,階級也出現了,階級產生的前提是剩餘產品的出現,因為只有當勞動者能夠提供一定的剩餘勞動時才有剝削他人的可能。同時,由於生產規模的擴大和勞動強度的提高,為了生產出更多的產品並減輕自己的勞動量,剝削他人也就成為必要,於是,戰俘不再被殺死,而被作為奴隸用於生產。這樣,就出現了最早的兩個階級:奴隸主和奴隸。最初的奴隸數量不多,在生產中只起輔助作用,也通常被吸收為氏族或家族的成員。這種奴隸制叫家長制奴隸制。產生在第一次社會大分工以後。第二次社會大分工之後,隨著生產規模的進一步擴大和勞動生產率的進一步提高,人的勞動力的價值也提高了。於是,在前一階段剛剛產生並且是零散現象的奴隸制,這時便成為社會制度的一個本質的組成部分,奴隸不再是奴隸主簡單的助手,而被成批地趕到田野和工場去勞動。

  私有制的產生,使部落氏族內部的財產不平等成為不可避免。個別家族,主要是氏族長、部落酋長和軍事首領的家族,佔有大量奴隸、牲畜和土地,成為富有的氏族貴族,而一般公社成員的家庭則日益貧困化。這樣,除了自由人和奴隸之間的差別以外,又出現了富人和窮人間的差別。

  在原始社會的末期,每一個氏族或部落內部都出現了奴隸主和奴隸、富人和窮人、貴族和平民***一般氏族成員***的劃分,他們間的矛盾和鬥爭導致了原始社會的瓦解和階級社會的形成。

  二、父系氏族公社的解體

  1、個體家庭和農村公社

  個體家庭又稱一夫一妻制家庭或專偶制、單偶制家庭,這種家庭萌芽於對偶家庭之中,在父權制家庭醞釀成熟,最後從父權家庭裡分離出來,形成獨立的經濟單位。

  個體家庭產生的原因有兩個:一是金屬器的使用使生產逐漸趨於個體化,從而使個體家庭獨立地進行生產成為可能。二是隨著金屬器的使用,男子在生產中佔據支配地位,大量財富掌握在手,並要把這些財產傳給其子女。

  基於上述原因,個體家庭又有兩個明顯的特點:一是丈夫的支配權,二是婚姻的牢固性。所謂丈夫的支配權,是指丈夫對妻子有生殺予奪之權,可以逞凶肆虐,而妻子只能唯夫命是從,受其奴役。不僅如此,在澳大利亞的一些部落中,丈夫甚至有權殺死妻子,在中國古代,甚至還出現丈夫去世後妻子必須殉葬的現象。所謂婚姻的牢固性,是指男女結成夫妻後,不再像對偶婚那樣隨便離異,但這只是對妻子而言,男子則可以公開或變相地遺棄妻子。個體家庭的出現,一定程度上使以血緣關係為紐帶的父系氏族走向解體。

  隨著個體家庭的出現,階級分化也加劇了,一些個體家庭因為經濟的或其他的原因而離開自己的氏族,遷移別處,同和自己沒有血緣關係的人們雜居,並且為共同的經濟利益而結合成一種統一體,這種不以血緣關係而以地域關係結合起來的統一體,就是農村公社。

  農村公社又叫村社或土地公社,它是以公有制為基礎的社會向以私有制為基礎的社會的過渡。農村公社具有兩重性,一方面它保留著公有制,耕地、森林、牧場等均屬公有,但耕地定期分配給各個家庭使用,以個體家庭為單位進行生產。另一方面,它卻存在並發展著私有經濟,生產工具、牲畜、農產品、房屋及房屋附近的小塊土地,都是個體家庭的私有財產,而且隨著生產力的發展,私有的成份越來越大。此外,農村公社還保留一些民主制度,重大事情由全公社的成員開會決定,但其管理機構已逐漸被脫離人民的富裕分子所把持,總之,農村公社是原始社會向階級社會過渡的一種新型的社會組織形式。

  隨著階級社會的形成,公有制進一步被破壞,農村公社便解體了。但在某些地區,農村公社在奴隸社會和封建社會中仍長期存在。

  2、軍事民主制和國家的產生

  軍事民主制是氏族管理機關向國家管理機關過渡的一種社會組織形式,它的產生與私有制的發生以及由此引起的部落之間頻繁的戰爭密切相關。在母系氏族公社時期,部落間也偶爾發生衝突,但那時主要是為了血親復仇或為了擴大狩獵區域、父系氏族公社確立後,隨著私有制的發展,人們對財富的慾望增強了,掠奪成了勞動更容易和光榮的事,於是戰爭成了經常的職業。

  為了對外掠奪或抵禦外來侵略,一些部落往往結成部落聯盟。在部落聯盟中,為了統一指揮和行動,需要設立一個握有重大權力的軍事首領。除此之外,還需要有一個常設的議事機構,以便隨時決定某些重大事宜,這個議事機構稱為議事會,由部落或氏族的首長參加。此外,由於戰爭是關係到整個部落或部落聯盟的事。因此,在處理戰爭和部落***或部落聯盟***的重大事情時,部落成員都要發表意見。這樣就形成了人民大會構成了軍事民主制時代的各個機關。

  在軍事民主制初期,其中人民大會是最高的權力機關,它可以通過或否決一切法律,選舉軍事首長,還擁有宣戰和判決死刑的權力。議事會負責召集人民大會,向人民大會提交議案,並握有戰爭的媾和權。軍事首長由人民大會選舉產生,擁有軍事、祭祀和裁判權。但是,隨著掠奪戰爭的進行和貧富分化的加劇,軍事首長和議事會的權力日益增長,而人民大會的權力卻不斷削弱,最後,以軍事首長為代表的奴隸主貴族終於依據其佔統治地位的經濟勢力和手中的權勢,把部落的管理機構變成了他們對外掠奪、對內壓迫的工具,這樣,氏族制度就被國家所代替了。

  國家與氏族的不同之處主要有兩點:一是國家按地域劃分居民,而氏族的劃分卻依據血緣關係。二是國家已有了凌駕於社會之上的公共權力。即軍隊、警察、法庭和監獄等暴力機關,而氏族所有的卻是民主管理機關。

  人類歷史上最早出現的國家是奴隸制國家。

  第四節 原始文化***略***

  思考題:

  一、名詞解釋

  1、血緣家族 2、農村公社

  二、簡答

  1、勞動在從猿到人轉變過程中起了什麼作用?

  2、氏族公社是怎樣產生的?

  3、母系氏族向父系氏族過渡的原因是什麼?

  4、私有制和階級是怎樣產生的?

  第二章 上古埃及

  本章重點:

  1、奴隸制國家的產生和中央集權君主制的形成、發展

  2、各個歷史時期階級關係、階級矛盾和階級鬥爭的發展、變化

  3、不同歷史時期生產力和社會經濟發展的狀況

  4、奴隸制的發展和衰落

  5、土地所有制的形式及其變化

  6、埃及文化發展的主要成就

  參考書目

  1、劉文鵬:古代埃及史,商務印書館,2000年。

  2、梅慶吉等:文化之謎,黑龍江少年兒童出版社,2000年。

  3、侯書森:古老的密碼,中國城市出版社,1999年。

  4、齊濤:世界通史教程***古代卷***,山東大學出版社,2001年。

  5、王海利:法老墓迷霧三千年,天津人民出版社,2000年。

  6、東之龍、胡秉華:穿越時空隧道——世界考古探祕,廣西民族出版社,2002年。

  埃及是個有著悠久歷史的地區,是迄今所知道的最早進入文明的地區之一。但它的歷史卻隨著古埃及的消亡而消亡,直到1822年,法國語言學家商博良根據法國殖民軍隊在埃及發現的《羅塞達石碑》上的三種文字***即埃及的象形文字、世俗體文字和希臘文字***,破譯了古埃及的象形文字,使古埃及文明重見天日,由此開始了對古埃及歷史的研究,並在西方形成了一門新學科——埃及學。

  第一節 埃及國家的形成與古王國

  一、上古埃及的自然環境與居民

  埃及地處東北非洲,北臨地中海,東北角過西奈半島與西亞相通,東有紅海,隔紅海與阿拉伯半島相望,南為努比亞***現蘇丹***,西接利比亞,是歐、亞、非三大洲的聯結點。

  在地形上,埃及是一個狹長地帶,尼羅河由南而北流貫全境,埃及國土明顯分為兩部分,即南部尼羅河谷地帶***上埃及***,北部尼羅河下游三角洲地區***下埃及***,河谷地帶的東西兩側均為沙漠高地,只有北部三角洲一帶較為平坦。

  在炎熱而乾燥的埃及,尼羅河每年的定期氾濫***7-10月***,不僅灌溉了萬千良田,而且帶來了豐富的腐殖質和沃土,河水退後便開始耕種***11-2月***,3-6月便開始收穫,古代埃及人稱自己的國地為“凱麥特”,意為黑土地,對比荒涼的沙漠***紅土地***而言。

  古代埃及的居民是由東北非的土著居民和來自西亞的塞姆人融合而成的。埃及早在舊石器時代就已有人居住,不過,開始時人們住在離尼羅河谷較遠的地方,後來才下到河谷居住。約在公元前六千年代,埃及進入新石器時代,成為世界上最早的農業地區之一。公元前四千年代後半期,由於農業、手工業、畜牧業和漁業都有了較大發展,埃及的原始公社制度逐漸解體,開始向階級社會過渡,形成國家。

  現代學者將上古埃及史分為以下幾個時期:

  ***1***前王朝時期***約公元前4500-3100年***

  ***2***早王朝時期***約公元前3100-2686年,1-2王朝***

  ***3***古王國時期***約公元前2686-2181年,3-6王朝***

  ***4***第一中間期***約公元前2181-2040年,7-10王朝***

  ***5***中王國時期***約公元前2040-1786年,11-12王朝***

  ***6***第二中間期***約公元前1786-1570年,13-17王朝***

  ***7***新王國時期***約公元前1570-1085年,18-20王朝***

  ***8***后王朝時期***約公元前1085-332年,21-31王朝***

  ***9***馬其頓希臘人和羅馬人統治時期***公元前332-公元642年***

  ***1***至***4***是奴隸制國家形成和統一王國出現時期,***5***至***7***是統一王國重建和帝國時期,***8***至***9***是奴隸制國家衰落和陷於外族統治的時期。

  二、埃及統一國家的形成

  埃及最早形成的國家叫斯帕特***SPT,希臘人稱之為諾姆,漢語譯作州***,其象形文字元號是一被若干灌溉渠道分成若干塊的土地,這種小國家當時埃及有幾十個之多,面積小且人口不多,它們大多由部落聯盟轉化而來,每個SPT都有一個處於交通要道上的用牆包圍起來的“城市”,有自己的一套國家機器。國王可能既是軍事首領,又是祭司長和最高法官。各斯帕特都有自己的保護神,國家的名稱就往往因其保護神而得名。

  這些小國家常為了爭奪土地、財富、奴隸和對尼羅河水的控制權而不斷進行兼併戰爭,統一的奴隸制國家正是在這個過程中逐漸形成的。統一的過程從早王朝時期開始,早王朝末期到古王國初期才基本完成。埃及的傳統認為,BC3100年左右,美尼斯是埃及第一王朝的建立者,也是埃及國家的統一者。但據考古資料,埃及的統一至少在前王朝時期即已開始,美尼斯時期的統一活動更多,但不意味著統一的完成。

  統一客觀上反映了埃及奴隸制經濟發展的需要,加強了奴隸主階級對內鎮壓和對外掠奪的力量。但隨著統一國家的形成,埃及的階級關係更加複雜化,階級鬥爭也在更加廣闊的範圍內展開,因此原來小範圍內的國家機器已不適應,所以,在早王朝時期的統一過程中,奴隸主階級的國家機器也在強化,設立了許多新的官職,君主專制也在形成中,對人民的控制也加強了。

  三、古王國時期

  1、社會經濟與階級關係

  ***1***社會經濟狀況

  古王國時期,由於國家走向統一,奴隸制經濟得到較大發展。銅器已經普遍使用,在許多方面逐漸排斥石制工具,手工業的分工也有所發展,出現了冶金、製陶、建築、紡織、造船以及藝術手工業***雕刻***部門。商業方面,國際國內貿易都有所發展,國內貿易以物物交換為主,外貿則掌握在國家的手中,最遠可達愛琴海。

  當時在經濟中佔主要地位的是農業,由於國家的統一有利於統一管理和分配尼羅河水,加之國家也興修了許多灌溉渠道,因此促進了農業的發展。而且奴隸主為了更多的剝削,也不能不重視農業。當時已經使用木製犁,並開始以牛為動力。農民乘汛期過後開始平整土地、播種,趕來豬、羊將種子踩入土中,種植的作物主要有大麥、小麥、黍以及亞麻、蔥、蒜、龍鬚豆、胡蘿蔔等作物。

  埃及土地佔有和使用的實際情況是:①歸王室直接支配的土地,它們構成王室農莊***附有手工作坊***,使用奴隸和失去土地的自由農民從事勞動,其產品供宮廷揮霍。②神廟佔有和支配的土地,這類土地主要來自國王的贈與,只能世襲使用,不能轉讓。③貴族或官僚奴隸主佔有和支配的土地,其來源有三:A、獲賞於國王的土地。B、通過“購買”兼併來的。C、繼承來的。後兩種土地是可以買賣的。④農民佔有的土地,他們可能還組織在農村公社裡面,不過土地買賣已經開始了。

  ***2***階級關係

  古代埃及的階級關係,猶如一座金字塔,高踞塔頂的是以國王為首的一小撮貴族奴隸主,包括官僚奴隸主和神廟奴隸主。神廟奴隸主不僅擁有大量土地和奴隸,而且他們的土地往往被豁免了賦稅等義務。貴族奴隸主以下是一箇中等階層,其中包括中小奴隸主、醫生、建築師、小官吏、中下層祭司、王室或貴族農莊的管家、書吏等。這個階層比較複雜,書吏佔重要地位,他們或在農莊中掌管文書、帳目,或在政府機關中掌管印信、公文、檔案等,他們嚮往的前程是大官僚、大貴族,因此他們是奴隸主階級維持其統治的一支重要力量。處於社會最底層的是廣大的直接生產者,即農民、手工業者及奴隸。古王國時的埃及農民,有的佔有土地,必須繳納賦稅;有的則已喪失土地,落到無衣無食的地步,這時在王室、神廟、官僚貴族奴隸主農莊勞動的麥爾特,就是一些喪失了生產資料、受奴隸主剝削的勞動者。至於奴隸,主要來源是戰俘,奴隸主經常發動戰爭,以掠奪土地、奴隸和其它財富,這種戰俘奴隸被稱為“界特”,意為身體,他們同牲口一樣計算頭數,可以買賣和轉讓。

  2、法老的專制統治

  古王國時期,埃及已成為一個統一國家,國王是最高統治者,稱為法老,集軍、政、財、神諸權於一身,他視全國的土地為他的私產,隨意把土地賞賜給官吏、神廟及為他所寵信的人;一年一度或兩年一度對全國土地、人口、牲畜、財產的清查,是這種專制統治的重要表現,也是一種重要措施;一切高階官員,包括宰相均由他任命,各州州長由他隨意調動,這些官吏也完全聽命於國王。

  古王國時期,許多高階官吏,包括宰相在內,都由王室成員擔任,有時由王子擔任,以便將政權集中於國王手中,同時,國王統帥全國軍隊,也擁有最高審判權,他或者親自、或派親信參加審判。國王最主要的行政助手是宰相***維西爾***,主管行政、司法和經濟,但不管軍事,軍隊由國王親自率領或任命其他人率領,以免宰相權力過大,不好駕馭。

  古王國時期,國王還被視為神,他們自命是太陽神之子,宣揚君權神授,以穩固王位。

  3、金字塔

  金字塔是古王國時期中央集權統治的重要象徵。它是古代埃及國王的陵墓,因其外觀形似漢字的“金”字,故名。建造它,是為了讓自己的靈魂早日復活昇天。早王朝時期開始出現,古王國時期達到鼎盛。

  金字塔是從早王朝時期的一種馬斯塔巴***意為凳子***式的墳墓演化而來的,本是貴族所建。第三王朝時,國王約塞爾讓著名建築設計師伊蒙霍特普為他設計墳墓,於是出現了一座在馬斯塔巴上面逐級縮小的梯形金字塔。第四王朝時,金字塔的修建日益興盛,第一任國王斯尼弗魯為自己修建了兩座金字塔,這時的金字塔已逐漸向角錐體發展,只不過建造不太規則。斯尼弗魯的兒子胡夫為自己修建了最大的一座金字塔,它高147米,邊長230米,塔基面積5.29萬平方米,用了230萬塊2.5噸重的石頭。他的兒子哈夫拉也建造了一座豪華精緻的金字塔,附近建有獅身人面像。第四王朝後,金字塔的修建漸趨遜色。

  金字塔一方面是古代勞動人民留給後人的一座藝術豐碑,因為它充滿了埃及人民的智慧;另一方面,又是埃及勞動人民受統治者剝削和壓迫的歷史見證,所以,人民群眾往往用把國王屍體丟擲金字塔的方法發洩心中的怒火。

  第二節 中王國

  一、中王國時期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和階級關係的變化

  1、社會生產力的發展

  古王國末期,由於地方貴族勢力的興起和神廟僧侶勢力的增大,專制王權漸漸瓦解,出現了地方割據勢力稱雄、小國林立的局面,埃及歷史進入第一中間期。這一時期,地方勢力互相攻伐,戰亂不休。經過長期激烈的爭奪,南方的底比斯崛起,最後統一了埃及。

  長期激烈的階級鬥爭,沉重地打擊了貴族奴隸主的力量,一定程度上解放了生產力;而且統一也掃除了各地的割據勢力,客觀上也為生產力的發展提供了有利條件。因此,埃及的經濟在中王國時期又有了顯著發展。

  農業方面,農具有了一定的革新,古王國時期使用的是直把犁,中王國時出現了裝有橫木把手的新犁。水利建設和土地開墾方面也有新進展,如排幹美利多湖的積水,修建引水排水渠道,從而使這裡的土地洪澇時能排水、乾旱時能引河水灌溉,這片沼澤地終於變成了一片良田。

  手工業方面,銅的使用很普遍,並開始冶煉青銅,在西奈半島,銅的開採更加擴大,除原有坑礦外,又開闢了新的礦坑。在努比亞,尼羅河與紅海之間的地帶也開始採銅。對黃金的開採也有所增加,不僅在上埃及東部沙漠地帶,而且開始在努比亞進行開採。從中王國開始,在埃及出現了玻璃製造業。

  隨著農業、手工業等生產部門的發展,商業貿易也活躍了起來,出現了一些新興城市。在國內經濟發展的基礎上,對外貿易增加了,同腓尼基各城市的聯絡密切了,同時,同地中海的克里特島也開始了往來。

  2、階級關係的變化

  隨著中王國時期奴隸制的發展,埃及的階級關係有了新變化。奴隸的來源,除戰俘奴隸外,還有因債務而賣身為奴隸的,也有因犯罪而被罰為奴的。如果他們逃跑了,他們的家屬則將被作為人質。奴隸主擁有大量奴隸,奴隸勞動應用於農業、手工業等生產部門及奴隸主家內服役。奴隸作為奴隸主的私有財產,可以被繼承、轉讓和贈送。

  中王國時期的奴隸主階級,除貴族奴隸主外,還有一個新興的奴隸主階層,即“強有力的涅傑斯”。“涅傑斯”***原意為小人***起源於古王國末期的下層自由民,在爭取統一的鬥爭中,他們是軍隊的核心力量,曾起過重要作用,並從此發展起來,進入了奴隸主階層。但是隨著奴隸制經濟的發展,涅傑斯這個階層也開始分化,一部分人不僅在經濟上富有,而且成了高官顯貴,他們成為中王國時期王權的重要支柱;也有相當多的涅傑斯變得貧困不堪,不得不親自耕種田地,甚至乞討、靠人施捨為生。

  古王國之末,中央政權瓦解,州長及地方奴隸主集團乘機而起,後雖統一,但各州勢力仍很強大,因此中王國初期政治上的主要特點就是以州長為代表的地方奴隸主集團勢力的囂張,這些強有力的州長,有自己的一套行政機關,有自己的軍隊,用自己的名字紀年形同獨立王國。從前,他們將墓修在國王金字塔附近,現在卻建在自己州里,而且特別豪華,從前他們在墓碑上為國王歌功頌德,現在卻誇耀自己的政績。

  為了加強中央集權,國王一度整頓各州秩序,削弱地方勢力,制止各州間的爭奪,使其置於王權掌握之中。雖然取得了暫時的成效,但當中王國末王權削弱時,各州又乘機抬頭,使埃及陷於混亂。另一方面,剝削者與被剝削者的矛盾在中王國時一直十分尖銳,終於爆發了一次大規模的奴隸貧民大起義。

  二、奴隸貧民大起義

  關於結束中王國的大規模貧民和奴隸起義,主要資料是《伊浦味陳辭》。伊浦味是個奴隸主貴族,他對起義進行了攻擊和咒罵,但從文章中可以看出起義的一些情況。

  從這篇陳辭來看,起義的規模很大,參加起義的有農民、手工業者、奴隸等,起義席捲全國各地和城市,起義者推翻了以國王為代表的奴隸主的統治,不僅打擊了地方貴族奴隸主,而且打擊了追隨王權的涅傑斯奴隸主。起義者奪回了自己的勞動果實,使奴隸主威風掃地,起義顯示了人民群眾的偉大力量。

  三、希克索斯人的統治

  希克索斯***異方山國之酋***人來自亞洲,主要是塞姆人,他們進入埃及,開始時並未採取大規模的武裝入侵的方式,而是逐步地滲透,定居在三角洲一帶,當他們逐漸站穩腳跟後,便脫離埃及人的統治,建立了自己的政權,定都於阿瓦里斯,佔領了埃及北部大部分地區,而陷於四分五裂的埃及根本無力抵抗外族的入侵。這是埃及歷史上第一次遭受外族統治。

  希克索斯人侵入埃及建立政權後,自立為王,稱為“太陽之子”,他們統治埃及一百多年,在一段時期裡,南部埃及曾臣服於它。希克索斯人的統治給埃及人民帶來雙重苦難:一方面要受本國奴隸主的剝削壓迫,另一方面又要受希克索斯奴隸主的掠奪。希克索斯人向埃及人民徵收很重的稅,並焚燬城市,夷平神廟,甚至侮辱埃及人的民族感情,命令南部埃及停止崇拜阿蒙神及其它埃及神。

  埃及人民首先從南方起了反希克索斯人的鬥爭,卡美斯法老及其兄弟雅赫摩斯先後領導了這一斗爭,埃及人很快佔領了阿瓦利斯,將希克索斯人趕出了埃及,追至巴勒斯坦境內,埃及從此重新走向了統一,開始了新王國時期。

  第三節 新王國與外族統治時期

  一、新王國時期

  1、新王國的興起和圖特摩斯三世的擴張

  趕走希克索斯人後,卡美斯的弟弟雅赫摩斯建立了第18王朝,定都底比斯,從此埃及歷史進入了新王國時期。當時埃及國內局勢還不穩定,不僅北方三角洲地區尚未穩定,就是南方也曾爆發過幾次起義和爆動。

  雅赫摩斯在穩定內部的同時,開始了對外侵略戰爭。雅赫摩斯及其繼承者都曾進軍努比亞,圖特摩斯一世時期不僅再次掠奪了努比亞,而且北進到了幼發拉底河和北部敘利亞。

  圖特摩斯三世時開始了大規模的對外侵略戰爭,他的《年代記》裡詳細記載了他歷次侵略的“戰果”。特別記述了對西亞的戰爭情況,他多次進兵西亞,不僅征服了敘利亞、巴勒斯坦,而且迫使米坦尼等國與埃及交好,送來禮物。

  經過多年侵略戰爭,埃及在公元前兩千年代下半葉形成為一個地跨北非西亞的奴隸制帝國,為了統治這個帝國,國王任命兩個宰相,分別管理南、北方、努比亞地區尚設有總督,往往由王太子擔任,在敘利亞、巴勒斯坦則任命原各小王國的統治者繼續統治。不過他們要將自己的兒子送到埃及作為人質,埃及還派駐軍控制這些地方。

  2、奴隸制與社會經濟的發展

  新王國時期埃及奴隸制經濟有了較大發展,這時,青銅器已普遍使用,品種、質量遠超過前代。鐵器開始出現,不過還未廣泛使用,也不是自己冶煉的,而是從赫梯進口的。希克索斯人曾將馬和戰車帶入了埃及,農業生產中開始使用梯形犁,冶金業中已採用腳踏風箱吹火以提高爐溫。奴隸主手中佔有了大量財富和勞動力,神廟不僅佔有土地數量多,而且多是能灌溉的好地,因此,神廟是奴隸主經濟中經濟實力最雄厚的一個集團。

  新王國時期的奴隸主包括貴族奴隸主和中小奴隸主***涅木虎***兩個階層,貴族奴隸主中,主要是神廟祭司奴隸主。地方貴族奴隸主已不再像中王國時那樣肆虐,在埃及奴隸制發展了兩千年之後,已瀕於滅亡邊緣。“涅木虎”這個中小奴隸主階層則完全是奴隸制經濟發展的產物,他們起源於中王國時期,本是些非貴族的普通人,在新王國時期,逐漸在奴隸制經濟發展的過程中發展壯大起來,他們佔有財產,擁有奴隸,成為與貴族奴隸主相抗衡的一個階層,是王權的重要階級基礎。

  新王國時期,奴隸不僅在神廟及其他奴隸主家中從事農業、手工業及服務性勞動,而且還可領取份地,與自由民一樣進行耕種,到時繳納地租,死後其子孫還可繼續耕種交租,這是奴隸制發展到新王國時期的一個值得注意的變化,這說明奴隸制此時已發到了極限,新的生產關係已經萌芽。

  3、蒙霍特普四世的改革

  ***1***改革的原因:

  埃及龐大的軍事帝國主要靠行政官吏來管理和統治,因此有一支人數眾多的官吏隊伍。同時,長期戰爭中興起了一支久經戰陣的軍隊、這兩支隊伍都為法老的君主專制統治所需要,因而獲得很多賞賜。法老又要利用神廟作為其統治的精神支柱對其贈與頗多,從而大大加強了神廟祭司集團政治經濟實力,一段時期內他們插手王位繼承之爭,甚至兼任宰相等高階世俗職務,大有排擠一般世俗軍事行政奴隸主之勢,這既引起軍事行政奴隸主的忌恨,也對法老的專制王權形成嚴重威脅。

  中小奴隸主階層***涅木虎***同神廟祭司奴隸主有財產與權力再分配的矛盾,因而支援王權同祭司奴隸主鬥爭,當法老國同神廟祭司的矛盾日益尖銳化和表面化時,法老們就不僅從貴族中,而且從中小奴隸主中選拔官吏,這是改革的支持者。

  ***2***改革的內容:

  阿蒙霍特普四世提出用阿吞神***太陽神***來代替對阿蒙神的崇拜,並將自己的名字改為埃赫那吞,意為“對阿吞有益的人”,並將首都遷出底比斯,新都取名埃赫塔吞,意為“阿吞的視野”。他把屬於阿蒙神廟的財產全部沒收轉交給了阿吞神廟。為了頌揚阿吞神和威力和功德,創作了一首著名的《阿吞頌詩》,熱情謳歌阿吞神。

  這次改革只維持了十八年,他死後,其繼承者恢復了對阿蒙神的崇拜,土地、財產歸還給了阿蒙神廟,首都遷回了底比斯。

  ***3***失敗的原因:

  ①阿蒙神廟祭司集團及其勢力根深蒂固。②改革所依靠的力量太弱小,且容易發生分化,如軍隊。③沒有為廣大人民帶來利益,得不到他們的支援。

  ***4***意義:

  改革雖然失敗了,但它對當時在埃及佔統治地位的宗教神權勢力給予一定打擊,對於藝術的發展也起過推動作用。

  二、外族統治

  埃赫那吞去世300年後,埃及國勢衰落,被征服地區紛紛擺脫了它的統治,外族勢力乘機侵入埃及。

  1、波期統治時期

  公元前525年,埃及被東方興起的波斯強國所滅。公元前404年埃及又爭得獨立,前後一百餘年。

  波斯人把埃及作為一個行省,每年要埃及向它繳納大量貢賦,波斯貴族還把大批肥沃的土地據為己有,於是在埃及形成了許多屬於波斯奴隸主,由奴隸勞動的大地產,這些奴隸主貴族住在埃及的城市裡,或住在兩河流域的大城市裡,剝削壓榨埃及人民。

  波斯人的野蠻統治引起了埃及人民一次又一次的反抗鬥爭。波斯剛征服埃及繼而向利比亞進軍時,埃及人民便起而反抗。公元前五世紀,波斯在同希臘的戰爭中遭到慘敗,埃及人乘機反抗但未成功。公元前404年終於獲得獨立,但公元前343年埃及被波斯再度征服,不過此時波斯已是朝不保夕了。

  2、希臘人統治時期***BC332-30年***

  亞歷山大東侵滅亡了波斯帝國後,建立了龐大的亞歷山大帝國。公元前323年,亞歷山大死去,托勒密統治了埃及,史稱托勒密埃及。

  托勒密王朝主要依靠希臘――馬其頓的殖民者,他們不僅控制了整個國家的中央政權,而且控制了各州的政權,各地還有由希臘人組成的駐防軍。同時,也極力籠絡埃及的上層奴隸主貴族和神廟祭司貴族。

  托勒密王朝時期,全埃及的土地雖屬於王有,實際上土地佔有情況分為兩大類,一類是“王田”,即直接由王室支配的土地,另一類是“賜田”,包括授與神廟的田地、授與文武官員作俸祿的田地、授與希臘人城市的田地和授與軍事移民的田地。“賜田”的最高所有權仍屬於國王。當然,還有私人土地,土地買賣也是一種合法現象。

  土地的耕種者主要是“王田農民”,他們耕種王室土地,也耕種神廟土地或其它土地,他們租地一般都訂有契約,租稅很重。王田農民構成居民的主要部分,他們有人身自由,是自由民,但無論政治上,生產都受到嚴格的監督。

  公元前30年,托勒密王朝為羅馬所滅,結束了在埃及的統治。

  3、羅馬人統治時期***BC30-AD642年***

  公元前30年,羅馬吞併埃及,由於埃及的富庶,屋大維把埃及劃為他的私人領地,全部土地和收入歸其所有。395年,羅馬帝國分裂後,埃及成為東羅馬***拜佔廷帝國***的一部分。

  這一時期埃及顯著的變化是:奴隸制生產關***衰落,新的封建關係有所發展,主要表現在土地私有制和庇護制的流行上。

  羅馬統治埃及之初,屋大維及其繼承者,將托勒密王室的土地繼承了下來,成為元首的財產,整個埃及的土地名義上也歸元首所有。但埃及的土地私有制逐漸發展起來。這種私有土地來源如下:***1***原來軍事移民的份地變成了世襲的地產。***2***羅馬政府將沒收的土地加以拍賣,從而使之變成私有土地。***3***有的荒地被出價招募人來開墾,也逐漸變為私有土地。***4***強制代耕或派耕土地,逐漸變為私有土地。

  公元一世紀中葉開始,由於羅馬帝國剝削的沉重,埃及農民大批逃亡,使得土地荒蕪,國庫收入銳減,為保證國庫收入,羅馬政府一方面採用逮捕逃亡者家屬的辦法,脅迫逃亡者返回自己的居住地,讓其耕種土地,另一面採取強制代耕、甚至派耕的辦法,使盡可能多的土地得到耕種。然而,這種代耕或派耕的王田,久而久之變成了私田,為大土地所有者所吞食、兼併,無力承擔代耕或派耕義務及其它苛捐雜稅和勞役義務的農民,往往尋求大土地所有者的庇護,於是庇護制在公元三世紀以後盛行起來。為了能得到庇護,農民不得不把他們的土地交給大土地所有者,甚至人身也要依附於他們。這種大土地所有者的勢力越來越大,形同一些獨立王國,羅馬政府對此已毫無辦法。這些大土地所有者逐漸轉化為封建主,埃及開始向封建社會過渡。

  此外,強制公職的實行,也促進了庇護制的發展。當時羅馬政府強制公務員擔負某種公共義務,甚至擔負其職務範圍內的費用,或包下所轄範圍內的稅收,由於納稅人逃亡而徵不上來的稅都要由他們補足上交。這使大批中等階層的人不勝負擔,紛紛破產。公元二、三世紀以後,羅馬帝國擴大實行這種強制公職法,這使許多中等階層居民不得不也向大土地所有者尋求庇護。

  七世紀時阿拉伯帝國興起,埃及成為其一部分。古代埃及的居民逐漸融化於阿拉伯人中,古埃及文字被人遺忘,直到十九世紀才被釋讀出來。

  第四節 上古埃及文化

  一、文字***略***

  二、文學***略***

  三、自然科學

  1、天文學***略***

  2、數學***略***

  3、醫學***略***

  四、建築與藝術***略***

  思考題:

  一、名詞解釋

  1、金字塔 2、阿蒙霍特普四世

  二、簡答

  1、古王國時期埃及君主專制統治主要表現在哪些方面?

  2、阿蒙霍特普四世改革的歷史背景、措施及其失敗的原因。

  第三章 上古西亞諸國

  本章重點:

  1、城邦的產生、發展及其政治經濟制度

  2、古巴比倫王國的興起、漢漠拉比的統治和古巴比倫的社會經濟制度

  3、新巴比倫王國的擴張與衰亡

  4、腓尼基的海外殖民和文字的發明

  5、猶太、以色列統一王國的形成及其分裂

  6、猶太教的形成與發展

  7、波斯帝國的建立與大流士一世的改革

  8、波斯帝國社會經濟的發展狀況

  參考書目:

  1、陳小紅、毛銳:失落的文明——巴比倫,華東師大出版社,2001年。

  2、沐濤、季惠群:失落的文明——猶太王國,華東師大出版社,2001年。

  3、華嚴明:“文明的故事”系列叢書,海南出版社,2001年。

  4、***以色列***阿巴•埃班:猶太史,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6年。

  第一節 兩河流域早期的奴隸制國家

  一、兩河流域的自然環境和居民

  兩河流域又稱美索不達米亞***意為兩河間的土地***,包括今伊拉克境內幼發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中下游地區。兩河流域分為南北兩部分,北部稱亞述***得名於亞述城***,南部稱巴比倫尼亞***得名於巴比倫城***,巴比倫尼亞又分為南北兩部分,北稱阿卡德,南稱蘇美爾。

  兩河流域與埃及相似的地方,就是都處於乾旱地帶,需要利用河水灌溉。但也有不同之處:尼羅河上游因為有大湖調節,每年氾濫的水量較穩定,兩河每年氾濫的水量則因上游雨雪量的變化而變化頗大,易於成災;另外,尼羅河來自熱帶,氾濫時帶來大量腐殖質肥料,兩河流域則缺少這樣的天然肥料。兩河流域北部和南部的自然條件也稍有不同:南部地勢低平,兩河相距較近;北部河岸高起,兩河相去又遠。所以南部比較便於灌溉,也較易受水災,這使兩河流域的河谷平原地帶最初並不適於農業,甚至不適於住人,舊石器時代的遺蹟都在山坡或山麓、丘陵上,新石器時代的農業遺址都在北方和東方的山地上,因為那裡雨水稍多,又無河流泛濫威脅。公元前五千年代,人們開始在山坡上截引溪水澆地,隨後逐漸遷到河谷平原。

  兩河流域最早文明的創造者是居住在蘇美爾地區的蘇美爾人,他們講蘇美爾語。約公元前三千年代初,一種與蘇美爾人語言完全不同的人到了蘇美爾以北的地區,因為後來他們在那裡建立了阿卡德國家,所以被稱為阿卡德人,他們的語言屬於塞姆語系。

  二、蘇美爾城邦

  從約BC4300年起,蘇美爾各地開始了氏族公社解體向文明時代的過渡過程。在考古學上被稱為埃利都•歐貝德文化期***BC4300-3500年***、烏魯克文化期***BC3500-3100年***、捷姆迭特•那色文化期***BC3100-2700年***。

  埃利都•歐貝德文化期,蘇美爾各地出現了較大的神廟建築,它可能是經濟合作和管理中心。當時手工業有了一定的發展,出現了陶器、銅器。根據墓葬出土的像部落首領的男俑判斷,此時蘇美爾已經開始了原始社會的解體。

  烏魯克文化期,蘇美爾開始進入文明時代。銅器日益普遍,能製造彩陶;各地普遍出現了巨集偉的神廟建築。階級分化越來越明顯,在一座石膏瓶的浮雕上,一方是穿著長袍的神、祭司、氏族貴族,一方是裸體獻祭的群眾,這表明統治者與被統治者、剝削者與被剝削者之間的對立已明顯。同時作為財產標誌的圓柱形印章和象形文字已經出現。這說明蘇美爾已經進入階級社會。

  捷姆迭特•那色文化期,社會經濟進一步發展,農業由鋤耕轉向犁耕,手工業以冶金和陶器比較發達,製作精美;商業、貿易也有發展。文字進一步發展成為楔形文字。此外,在一些文書中經常提到***、女奴和奴隸主統治階級成員的各種名稱。總之,兩河流域南部出現了數以十計的奴隸制城邦,這些國家都是一些人口不多、地域狹小的小國,因此近代史學把這樣的國家稱為城市國家,簡稱城邦。

  蘇美爾地區的奴隸制城邦,它們都有都城,郊區有若干村鎮和若干作為園圃和農田的土地。土地分為兩類:一類屬於神廟所有,這類土地是不能買賣的,而且神廟經濟在蘇美爾各邦的經濟生活中佔主要地位;一類屬於農村公社所有,而這類土地已經分配給了各個家族,他們必須向國家繳納賦稅、服勞役。村社的土地可以買賣,土地兼併現象也很嚴重,迫使大量的公社成員失去份地,失去公民身份,淪為依附者。

  城邦居民包括:***1***奴隸主貴族,其中包括世俗貴族和神廟高階祭司,他們擁有大塊地產,剝削奴隸和失去公社份地的自由民的勞動,神廟土地也在他們控制之下,不過逐漸被王室所壟斷。***2***公社成員,按家族佔有小塊份地,他們有公民權,也有服勞役和兵役的義務。***3***失去公民身份的自由民,按其具體情況又可分為:①依附神廟而生活小康的人,如神廟管理人員。②依附於神廟的一般勞動者,他們從神廟領取小塊份地,有些只能領取一定數量的糧食和羊毛。③依附於世俗貴族的勞動者。④奴隸,包括神廟奴隸和私有奴隸,他們從事各種勞動,但只能領取一些最起碼的生活資料。

  至於城邦政權,則是奴隸主對奴隸實行階級壓迫的工具,城邦的王稱為“恩西”或“盧伽爾”,“恩西”原意為率領人們從事建築的祭司,後來才有了“首領”、“統治者”之意。“盧伽爾”原意是“大人”,後引申為“主人”。他們的職位世襲,領導城邦的祭祀,掌管神廟經濟,統率軍隊,他們還不是專制君主,權力上受城邦會議的一定限制。但隨著奴隸制的發展和自由民分化的加劇,公民會議的作用逐漸削弱,王的權力日益擴大,到了巴比倫尼亞統一後,各城市的會議儘管仍然存在,但只是一種地方性自治機構。

  城邦興起後,相互不斷進行兼併戰爭,兼併戰爭加劇了城邦內部的社會分化和階級鬥爭,因此出現了烏魯卡基那的改革。改革的主要內容是:①擴大公民權範圍。②禁止以人身保證作為借貸的條件。③恢復廟產,減輕人民宗教費用。④禁止暴利、盜竊、殘殺、囤積居奇。⑤開鑿兩條運河,建造一些手工業作坊,擴大再生產。由於改革打擊了貴族寡頭勢力,有利於平民,所以受到了本國顯貴和鄰國貴族的敵視,他們聯合起來,推翻了烏魯卡基那的改革。

  在統一過程中,北方阿卡德的勢力日益強大,經過長期戰爭,征服了蘇美爾各城邦,統一了巴比倫尼亞。

  三、阿卡德王國

  阿卡德國家的建立者是薩爾貢,出身卑微,但他後來被推薦給了基什國王,成為其幕僚,並乘機奪取了政權。隨後他組建了一支五千多人的常備軍,發動對外侵略戰爭。經過多年征戰,他統一了蘇美爾和阿卡德,兵鋒遠達埃及、兩河流域北部以至地中海東岸,自稱“天下四方之王”。他還興修水利,發展農業生產,統一度量衡,發展對外貿易,增設新官職,打擊並削弱各地舊貴族勢力,建立了一箇中央政府,實行集權統治。

  但是,統一的過程中由於薩爾貢不斷毀滅城市,屠殺人民,所以晚年時各地不斷起義反對他的殘暴統治。

  阿卡德王國的統一很不鞏固,歷代國王靠殘酷鎮壓來維持統治。最後,阿卡德王國在內亂外患中被東方來的古提人所滅,經歷了幾十年的外族統治。

  四、烏爾第三王朝***約公元前2113-2006年***

  在與古提統治者的鬥爭中,蘇美爾復興,最後烏爾城統一了蘇美爾和阿卡德,史稱烏爾第三王朝。

  這一時期王權大大加強,國王在政治上實行中央集權制,各城邦恩西的地位與經前大不相同:①不再世襲;②可調任,也可免職;③降為從屬中央政權的地方統治者;④不能免除繳納貢賦的權利;⑤其職責主要與神廟事務有關,從神廟獲取俸祿;⑥在本城仍保留司法裁判權;⑦各城恩西之間可能有商業等方面的聯絡。這說明,由氏族貴族演化而來的地方貴族的勢力,這時已受到嚴重削弱,政治上不再具有先前那種特殊地位了。

  這時巴比倫尼亞的奴隸制經濟前了較大發展,王室直接控制了大批奴隸制的農牧場和手工業作坊,剝削大批奴隸和依附於王室經濟的自由民,這時的自由民已不象經前那樣可以領取小塊份地,而是同奴隸一樣只領取口糧,實際地位同奴隸已無區別。當時,階級矛盾十分尖銳,奴隸主階級不斷加強對奴隸的專政,最能反映這一情況的是《烏爾納姆法典》***這部法典是古代歷史上最早的一部成文法***,如有一條文規定,對擅自與女主人平起平坐的女奴隸,要予以嚴懲;還有,奴隸逃離主人,出了城市、邊境,如果有人將其送回,主人要酬謝若干銀子。

  烏爾第三王朝時期也經常對外進行侵略,但王朝末年,東西兩面不斷遭受埃蘭人和阿摩利人的侵襲,公元前2006年終被埃蘭人所滅。

  第二節 古巴比倫王國

  一、古巴比倫王國的興起

  烏爾第三王朝滅亡後,埃蘭人不久就退回了東方山地,阿摩利人卻居留在巴比倫尼亞,建立了一些城邦,各城邦互相戰爭,使原來蘇美爾、阿卡德的舊貴族受到沉重打擊。而奴隸制卻在兩河流域有了新的普遍發展。各城邦制訂了保護奴隸主利益的法典,其中有許多關於民法的條文,甚至有關於物價規定的條文。奴隸制經濟的發展,為新的統一奴隸制國家的出現提供了客觀前提條件。公元前1894年,巴比倫成為阿摩利人的一個城邦,它起初比較弱小,到第六代王漢漠拉比***約公元前1792-1750年***時期才逐漸強大起來,漢漠拉比用了三十五年時間最後完成了兩河流域的統一。他建立了中央集權的專制制度,國王總攬一切大權。他直接掌握軍隊的調動、對官員的任免、法律的制定、運河的開鑿及神廟經濟的管理等等,對地方政權也進行嚴密的監督和控制,並隨意逮捕各種官吏。隨著王權的加強,國王把自己說成是受命於神的君主,並自稱“眾神之王”,把專制王權和神權統一在一起。

  二、漢漠拉比法典及其所反映的社會

  根據統一後社會經濟發展的新形勢,為了保護奴隸主階級的利益和鞏固政權,漢漠拉比制訂了古代奴隸制社會第一部較完整的法典***這部法典是世界歷史上第一部完整儲存下來的成文法典***。漢漠拉比法典,共分前言、正文和結語三大部分,刻在一個玄武岩石柱上。前言宣揚他的權力來自神授,同時宣揚他的所謂功績,結語主要宣稱他的法典的所謂“公平”與“正義”,希望垂之後世,正文共有282條。它所反映的古巴比倫社會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等級制度

  法典把巴比倫人分為三個等級:①阿維魯,為有公民權的自由民。②穆什根努,為無公民權的自由民。③奴隸,是完全無權的人。三個等級的人的法律地位完全不同。從經濟上說,前兩個等級的情況更復雜,阿維魯中有奴隸主,也有非奴隸主,穆什根努中同樣也有這兩種情況,二者的區別在於穆什根努是依附於王室的人,包括部分小生產者,至於奴隸則完全是奴隸主的財產。

  2、土地制度

  古巴比倫王國時期,國王擁有大量土地,不過,與烏爾第三王朝時期的經營方法不同,這時王室土地主要是由對王室負有不同義務的人們分散使用、經營的。據法典規定可看出,具體情況有三點:①祭司、商人之類:他們領得土地,作為替國王服務的報酬,這種土地可以買賣,但買者必須替賣者為國王服務,這類人大都是富有的奴隸主。②負擔兵役義務的人:他們領取土地作為服役報酬。③納貢人:他們領取土地耕種,向國王交納租稅。這兩種人都無權出賣、轉讓他們從國王處領取的土地,但他們對於自己買得的土地有權出賣,屬於阿維魯個人的土地也可以出賣、轉讓、抵押、出租,這說明當時國家對這種私有土地的讓渡也完全承認。

  3、奴隸制的發展和自由民的分化

  法典中說到宮廷奴隸***王室奴隸***、穆什根努的奴隸和公民私人的奴隸。當時除王室佔有大量奴隸外,私人佔有的奴隸也比以前增多,且奴隸是可以買賣的私產,法典甚至規定了奴隸的價格。奴隸最初是戰俘,後以外地買來的居多,奴隸勞動不僅用在王室和神廟經濟中,在農業、手工業、家內及公共工程中都有使用。奴隸制的發展必然引起自由民的進一步分化,阿維魯和穆什根努中的少數變成了奴隸主,多數生活日益惡化,只能借貸。當時高利貸十分盛行,法典還規定了利率。但借債要有人質,這樣就出現了債務奴隸。如果人質原來就是奴隸,債主可任意轉賣,如果人質是自由民,法典規定他要為債主勞動三年,第四年釋放。法典不允許各種依附於王室的人以所使用的王室財產抵債,而只許以自己買得的田產抵債,以保護王室利益。

  4、法典的階級性

  漢漠拉比法典是一部嚴格保護奴隸主階級利益的法典。①它嚴格保護奴隸主對奴隸的所有權。法典規定,拐帶奴隸、窩藏逃亡奴隸者要處死;捕還逃亡奴隸者有賞。理髮匠剃去了奴隸的髮式標誌者要斷其指;如有人騙理髮匠這麼做,教唆者要處以死刑。奴隸否認其主人,要割去耳朵。等等。②它嚴格保護奴隸主階級的私有財產權。法典規定,竊賊要處死或處以重罰。這一點表面上似乎很公平,但當時奴隸本身是奴隸主的私產,不能擁有財產,即使有點積蓄,死後也要歸主人;至於下層貧苦自由民也不會有多少財產,而且奴隸主對他們的微薄財產也有合法的方法***如高利貸***加以盜竊。因此,法典本身證明了古巴比倫王國奴隸主階級政權的實質。

  三、古巴比倫王國的衰亡

  由於國內階級矛盾十分尖銳,漢漠拉比建立的統一國家並不鞏固。其子統治時期,東北部山區的加喜特人開始侵襲巴比倫並逐漸成為巴比倫的嚴重威脅,各地的暴動、獨立活動也不少。其孫統治時期,巴比倫的內部矛盾更加尖銳,國勢日益衰微,當時奴隸逃亡的情況十分嚴重,租稅和債務問題也很突出,奴隸不斷反抗迫租逼稅,國家只好釋出“緩免令”或“解負令”,緩免某些租稅、債務。

  古巴比倫王國在這種內外矛盾交迫中日益衰落,公元前1595年終被赫梯人所滅。不久,赫梯人退去,巴比倫又先後出現了若干小王朝,其中有加喜特人建立的巴比倫第三王朝。再次統一兩河流域的是隨後興起的亞述。

  第三節 亞述和新巴比倫王國

  一、亞述

  1、亞述帝國的建立

  亞述國家是以亞述城為中心發展起來的,居民主要是亞述人。亞述城邦大約發生於公元前三千年代末二千年代初,其歷史發展可分為三個階段:早期亞述、中期亞述和亞述帝國。

  亞述國家在公元前十二世紀末十一世紀初***中期亞述***時曾經十分強大,不僅向南征服了巴比倫,還向西遠征黎巴嫩和腓尼基。不久,由於受到阿拉美亞人的入侵和打擊,亞述很快就分崩離析,直到公元前十世紀末,亞述人又在西亞重新崛起。

  當時,國際環境對亞述十分有利,埃及的勢力已經衰落,赫梯帝國已經解體,巴比倫尼亞也處於長期不振的狀態,因此亞述沒有遇到強大的對手,從而在對外擴張中處於有利狀態。亞述歷代國王不斷擴張領土,掠取奴隸、財物,到公元前七世紀,建成了一個包括全部兩河流域、埃蘭、敘利亞、巴勒斯坦以及埃及北部的奴隸制大帝國。

  2、奴隸制的發展

  公元前八到七世紀,是亞述奴隸制最發達的時期,當時奴隸制度迅速發展的客觀經濟前提是鐵器的普遍使用和生產力水平的不斷提高。長期征服戰爭中所掠奪的大量俘虜,成為奴隸的主要來源,國王把他們分給神廟貴族、軍事行政貴族、城市貴族和士兵。由於奴隸人數太多,國王無法組織大規模的奴隸制農莊,所以採用了讓他們一家一戶種地、收取各種賦稅和徵召各種勞役的剝削方法,他們沒有人身自由,隨時被國王賞賜,實際上是一種特殊形式的王室奴隸。其他大小奴隸主也仿效國王,把自己的土地交給奴隸耕種,然後收取一定數量的農產品。這種形式的奴隸,依附在奴隸主的土地上,有一定的自己的經濟,所以有人認為他們是農奴。事實上他們佔有和使用的土地、牲畜的所有權完全屬於奴隸主,在法律上仍是奴隸,他們通常整家整家在奴隸主的土地上勞動,奴隸主出賣土地時往往連同他們一起出賣,奴隸主還可以用奴隸來抵償債務,借約上往往有,如果他死亡或逃走了,概由他的主人負責。這說明奴隸在法律上是主人的財產。

  3、亞述帝國的滅亡

  公元前八到七世紀是亞述帝國的繁榮時期,但亞述表面上雖然很強盛,實際上內部階級矛盾和民族矛盾很尖銳,埃及、巴比倫尼亞、埃蘭等地不斷爆發起義。隨著奴隸制經濟的發展,非軍事貴族奴隸主的力量逐漸壯大,他們同軍事貴族奴隸主的矛盾逐漸加深,這樣從內部削弱了亞述奴隸主階級的力量。同時,國際上的情況也發生了變化,埃及建立了第26王朝,小亞興起了呂底亞,伊朗高原西部興起了米底,早已在巴比倫尼亞地區居住的迦勒底人勢力也日益壯大,亞述終於失去了國際上的有利地位。公元前626年,迦勒底人佔據巴比倫獨立,以後又同米底結盟,共同進攻亞述,公元前612年,亞述首都尼尼微被聯軍攻陷,帝國瓦解,殘存勢力不久也被消滅。

  二、新巴比倫王國

  1、新巴比倫王國的興衰

  新巴比倫王國的建立者是迦勒底人,所以又稱迦勒底王國,它是在與亞述帝國的長期鬥爭中興起的。公元前626年,巴比倫打敗前來鎮壓的亞述軍隊,隨後建立了國家。公元前614年,與米底結成反亞述聯盟,兩年後聯軍攻陷亞述首都。此後,巴比倫進行了對外擴張戰爭,征服了敘利亞、巴勒斯坦地區。這段時期是新巴比倫王國最強盛、最繁榮的時期。

  但新巴比倫王國強盛的時間很短,伊朗高原興起的波斯替代了米底人的統治後,便接著向西北征服了小亞細亞,然後沿兩河南下進攻新巴比倫,幾乎未遇什麼抵抗波斯軍隊就於公元前538年進入巴比倫尼亞,巴比倫城未經戰鬥就投降了。波斯皇帝居魯士給自己加了個巴比倫王的稱號,把巴比倫併入了他的版圖。

  2、新巴比倫王國的社會經濟

  新巴比倫王國時期,奴隸制私有經濟有了很大發展,奴隸主剝削奴隸的方法也更加多樣化。

  為了從奴隸身上榨取更多的利益,新巴比倫時期的奴隸主常採用種種讓奴隸獨立勞動的剝削方法,這些方法在亞述帝國末期就已出現,這時有了新發展。在農業方面,奴隸主把土地分成小塊,交給奴隸耕種,奴隸每年不僅要交一定的地租,還必須向主人交一定的“人身租”。奴隸還可以自己從事手工業、商業甚至開錢莊,不過,也同從事農業一樣,必須向主人交“人身租”。“人身租”是奴隸主對奴隸人身所有權的經濟表現。有的奴隸主把奴隸出租給人使用,租奴者要向奴隸主每月交納“人身租”,數字因奴隸勞動能力而定,這種方法更加重了對奴隸的剝削。奴隸獨立經營後,不同程度地有了自己的積蓄,有的頗為富有,甚至成了錢莊老闆。但他們的財產不是自己真正的財產,因為他們本身還是奴隸主的財產,是所有者同時又是被所有者。具體表現是:①奴隸同第三者發生經濟關係時,只能用自己的積蓄抵押,而不能用自己的人身作抵押***因為他的人身是主人的財產***;②奴隸主有權沒收他的全部財產***因為他的財產也是主人的財產***。所以絕不可認為新巴比倫王國時期的奴隸等同於自由人。

  第四節 腓尼基和巴勒斯坦

  一、腓尼基

  1、城邦的建立和興衰

  腓尼基東連敘利亞,西臨地中海,南鄰巴勒斯坦,北結小亞細亞,是黎巴嫩山和地中海之間的一個狹長地帶。這裡最初的居民大概是胡裡特人,公元前三千年代,說塞姆語的迦南人遷入,並逐漸融化了原先的居民。

  公元前三千年代末,腓尼基產生了一些小的奴隸制城邦,這些城邦一般都有國王,但他們的權力受到城邦會議的限制,而城邦會議則由富有的奴隸主把持,城邦的官吏,也都從富有的奴隸主當中選出。

  這些城邦互爭雄長,同時又受到鄰近大國爭霸形勢的影響。公元前二千年代中期,它們落入埃及新王國控制之下,公元前十五世紀末至十三世紀初埃及和赫梯爭霸期間,它們成了爭奪物件,公元前1200年左右,它們又遭到海上民族的入侵,公元前八世紀以後,又接連遭受亞述、新巴比倫王國的侵擾和征服。公元前六世紀,腓尼基被納入波斯版圖。

  2、腓尼基人的航海、商業和殖民活動

  腓尼基各邦的工、商、航海事業很發達,他們的葡萄酒、橄欖油、高貴的紫紅染料、玻璃製品等,盛銷於遠近各地。腓尼基商人從事海上貿易,《舊約》描寫道:“你由海上運出貨物就使許多國民充足,你以許多資財、貨物使地上的君王豐富。”

  腓尼基人同時從事海盜活動,到處擄掠人口,販賣奴隸,《舊約》中說:“你們奪取我的金銀,又將我可愛的寶物帶入你們的宮殿,並將猶太人和耶路撒冷人賣給希臘人,使他們遠離自己的境界。”另外,腓尼基人在地中海周圍建立了許多殖民地,作為商業據點。後來一些在本邦破了產的農民,常常流落到殖民地,這樣的殖民地逐漸形成一個小城邦。其中迦太基以後曾經強大起來,一度稱霸於西地中海。

  二、巴勒斯坦

  1、以色列和猶太王國的興衰

  巴勒斯坦位於地中海東岸南部,北面是腓尼基,西南面是西奈半島,東面是敘利亞草原。

  公元前三千年代,迦南人已在巴勒斯坦定居。公元前十六世紀後期,埃及新王國向亞洲進行軍事擴張,巴勒斯坦陷於埃及達二百年之久。約在同一時期,遊牧的希伯來人部落進入巴勒斯坦,他們在長期的鬥爭中戰勝了迦南人,同時也接受了迦南人的影響,轉入定居的農業生活。希伯來人分兩大部落聯盟,以色列部落聯盟在北方,猶太部落聯盟在南方,他們奪取迦南人的土地,分給部落內各家族,還把一些迦南人變為奴隸。但那時希伯來人還沒有王,部落聯盟領袖稱為“士師”,當時正處於國家形成前夕。公元前1200年左右,海上民族腓力斯丁人侵入巴勒斯坦沿海地區,以後巴勒斯坦之名就是從腓力斯丁一詞演化而來的。以色列人和猶太人同腓力斯丁人進行了艱苦鬥爭,這場鬥爭加速了以色列猶太國家的形成,也產生了國王。第一任國王掃羅***約公元前1020—1000年***戰死於戰場後,猶太人首領大衛奪取了王位,在他率領下,希伯來人終於戰勝了腓力斯丁人,建立了統一的以色列猶太國家。在大衛之子所羅門統治時期***公元前960—930年***達到極盛。但所羅門死後不久,北方以色列獨立,都城撒馬利亞,猶太都城耶路撒冷。

  公元前722年,亞述滅亡了以色列,猶太處境也岌岌可危,而且猶太國內階級矛盾很尖銳,新王約西亞***公元前637—608年***在位時被迫實行改革。改革以恢復古代律法的形式出現,大體內容是:①對於希伯來人,債務在第七年要豁免,賣身為奴的在第五十年也要釋放;②賣地的可以贖,贖不起的第五十年可以收回;③對於非希伯來人,他們一旦淪為奴隸,則永遠為奴。但這次改革實際上收效不大,並沒有挽救猶太衰亡的命運。公元前586年,新巴比倫王國攻陷了耶路撒冷,滅亡了猶太,還把城中4萬多居民擄掠到巴比倫進行奴役,這些被奴役的人,史稱“巴比倫之囚”。

  2、猶太教

  猶太教的形成,經歷了以下三個階段:

  希伯來人原來信奉多神,但也有一個主神耶和華。據說希伯來人在其先祖亞伯拉罕帶領下進入巴勒斯坦時,為了加強內部團結,征服迦南人,便立耶和華為主神,並和耶和華立約:耶和華將迦南之地賜給亞伯拉罕極其子孫,立亞伯拉罕為多國之父;希伯來人尊奉耶和華為“全能的神”,男子以行割禮作為守約和信仰的保證。這是猶太教向一神教過渡的第一階段,時間大約在公元前12世紀前後。

  希伯來人重返巴勒斯坦時,其首領摩西自稱耶和華向他傳授了十條誡律,要希伯來人遵行。十誡主要是宗教信仰和社會倫理方面的內容,但使耶和華逐漸發展成為絕對的唯一神,從而為猶太教的確立和基本教義的形成奠定了基礎。這是猶太教形成的第二階段,時間大約在公元前12—9世紀。

  猶太教最後定型大約在公元前8—3世紀。公元前772年,先是亞述滅亡了以色列,10餘萬人被驅逐出境。公元前586年猶太王國又被新巴比倫所滅,耶路撒冷城中數萬居民被擄掠到巴比倫。這種遭遇,使以色列猶太人體會到加強共同的宗教信仰的重要性。而且,淪為“巴比倫之囚”期間,重返故土、重建家園的願望得不到實現後,只能寄託於宗教。於是,一些自稱“先知”的人在俘虜中開始傳播一神教的思想,並極力宣揚猶太將在耶和華神權下復興的說教。公元前538年,波斯滅亡了巴比倫,猶太人重返巴勒斯坦,建立了政治上依附於波斯的政教合一的政權,猶太教的基本教義、教規、教儀最終確定了下來。

  猶太教的經典是《聖經》中的“舊約”部分,內容極為廣泛。基督教興起後,接受了猶太教《聖經》,稱之為《舊約全書》,而把基督教的說教稱為《新約全書》。

  第五節 波斯帝國和安息帝國

  一、波斯帝國

  1、帝國的建立與擴張

  波斯興起於伊朗高原西南部,在此之前,伊朗高原西部曾先後興起過埃蘭和米底。埃蘭和兩河流域關係密切:如果兩河流域出現強大國家,他們往往出征和征服埃蘭;當兩河流域國家衰落時,埃蘭人則往往進佔兩河流域。公元前7世紀中葉,埃蘭被亞述所滅。米底和波斯同屬一個語族,公元前7世紀初,米底征服波斯部落,與亞述鬥爭,此後與新巴比倫一起滅亡了亞述,建立了強大國家,但不久就被新興的波斯代替。

  波斯人原有十個部落,其中六個從事農業,四個從事畜牧,當時部落裡已經有氏族貴族。公元前558年,出身於貴族氏族的居魯士領導波斯人反抗米底,公元前550年滅亡了米底王國。居魯士接著向西擴張,公元前546年征服了小亞細亞,公元前538年征服了新巴比倫王國。他又向東擴張,在中亞細亞戰敗身死。其子岡比西斯即位後,於公元前525年征服了埃及,他從埃及繼續向西、向南擴張,都遭失敗。於是公元前522年,國內各省發生了大規模的人民起義,一個米底祭司高墨塔乘機竊取了政權。當時岡比西斯遠在埃及,聽到訊息急忙回國,途中不知何故自殺而亡。但7個月後,氏族貴族大流士發動了宮廷政變,奪得政權,隨後,大流士用了幾年的時間把各地的起義鎮壓了下去。後來,他把鎮壓起義的經過用波斯、埃蘭、巴比倫三種文字刻在貝希斯敦的大石崖上,這就是著名的“貝希斯敦銘文”。之後,他繼續對外擴張,向東征服了印度河流域西部。至此,波斯形成為一個橫跨歐、亞、非三洲的大帝國。

  2、大流士的改革

  為了加強帝國的專制統治,公元前518年起,大流士開始進行了一系列的改革。

  主要內容有:①實行軍政分權的地方行政制度。把帝國分為20多個行省,各省由皇帝委派總督統治,總督身邊都有“皇室祕書”,皇帝給總督的命令由他們宣讀。皇帝還在各地安置“皇帝的眼目”,加強對行省總督的督察。②廢除以前以送禮的形式繳納貢稅的制度,正式規定了各行省納稅的專案和數目,並派員專管稅收。③軍隊由皇帝直接控制,將領一般由皇帝直接任命。皇帝每年親自檢閱附近部隊,派使者檢閱遠處部隊。對於波斯軍隊的核心,即稱為“不死隊”的1萬多人的精銳常備軍,皇帝親自指定將領,直接控制。大流士把全國分為五個軍區,全國軍隊編制為萬人團、千人團、百人隊、十人隊四級,並利用腓尼基、巴勒斯坦人建立了海軍。④為了加強對全帝國的控制,大流士下令修築設有驛站的大路,便於調動軍隊、傳達命令。其中最長的一條被稱為“御道”,從首都蘇撒一直到小亞的以弗所,全程2400公里。⑤統一了全國貨幣,只有皇帝鑄造的金幣才能通行全國,各省只能鑄造銀幣作為輔幣,自治城市可鑄造銅幣。⑥為維持帝國統一,大流士獨尊瑣羅亞斯德教***相傳創始人是瑣羅亞斯德***,禁止其它宗教的流行。

  大流士的改革,加強了帝國的中央集權制度和軍事力量,促進了帝國社會經濟和文化的發展,暫時鞏固了帝國的統一和強盛。

  3、帝國的衰亡

  帝國的衰亡從公元前5世紀前半期開始,當時波斯對新興的希臘城邦發動了侵略戰爭,結果是龐大的帝國被小小的希臘打敗。戰爭期間,巴比倫和埃及都爆發了反波斯的起義,埃及還一度恢復了獨立。波斯從此走向解體。公元前5世紀後半期和4世紀前半期,波斯統治階級內部爭權奪利的鬥爭十分激烈。馬其頓興起後,亞歷山大東侵,波斯帝國終在公元前330年被滅亡。亞歷山大帝國解體後,其部將塞琉古割據一方,建立了獨立王國,其統治區域基本上在波斯地區,直到公元前64年被羅馬所滅。中國史書中稱其為條支。

  二、安息帝國

  安息是我國史書對帕提亞王國的稱呼。帕提亞位於米底以東、裡海東南,公元前247年獲得獨立,公元前2世紀逐漸強大起來,在西面佔領了伊朗高原西部和兩河流域,東面佔領了中亞細亞南部。公元前1世紀,羅馬東侵,與安息發生了激烈衝突。公元前53年,克拉蘇大舉侵犯安息,結果兵敗身死,十萬大軍逃到敘利亞的不足一萬。公元前36年,安敦尼入侵安息又以失敗而告終。此後兩國又有過多次戰爭,互有勝負,雙方大體對峙於兩河流域和敘利亞一帶。安息為了對抗羅馬,於公元前1世紀中葉將首都從裡海東南遷至底格里斯河東岸的泰西封城。安息與羅馬的鬥爭雖然阻止了羅馬的向東擴張,但也削弱了自己的力量,加上安息王朝內部的鬥爭,更削弱了中央政權的力量,226年,安息王朝被新興的波斯薩珊王朝所代替。

  安息歷史上和中國關係密切。公元前2世紀後期,張騫通西域,曾派副使到達安息,從此東西方交通有了很大發展,“絲綢之路”西段大部分在安息境內,這促進了安息商業的發展和經濟的繁榮。

  第六節 上古西亞文化

  一、文字

  在西亞,最早創造了文字的是蘇美爾人,公元前四千年代後期,他們創造了圖畫文字,公元前三千年代,這種文字發展成為楔形文字,因為蘇美爾人通常用一種小尖棒在未乾的軟泥版上壓出字跡,所以它的筆道很自然的呈現出楔形。

  楔形文字對周圍地區影響較大,除阿卡德人、巴比倫人、亞述人都採用它表達自己的語言外,埃蘭人、赫梯人也曾採用楔形文字表達自己的語言。而西亞腓尼基人對文字的發展起了重要作用。公元前二千年代中葉,腓尼基北部、南部出現了兩種字母,北部受兩河流域的影響是楔形的,共30個左右,沒有母音。南部的字母受了西奈字母的影響,而西奈字母是一支塞姆人在埃及文字的影響下創造出來的,這種字母是線形的,共22個,也沒有母音。後來北方字母逐漸被南方字母代替,腓尼基人統一使用22個字母,在此基礎上形成了阿拉美亞字母,而希伯來字母、古波斯字母、安息字母、阿拉伯字母等東方字母就是從阿拉美亞字母演化而來的。古希臘人在學習腓尼基字母的基礎上創造了希臘字母,在希臘字母的基礎上又形成了以後的拉丁字母,而希臘字母、拉丁字母是以後一切西方國家文字的基礎。

  二、文學

  在西亞,兩河流域的文學作品產生較早,對後世影響較大。

  世界上許多民族的早期都有過半神話半歷史的史詩,兩河流域的《吉爾伽美什史詩》是迄今所知的世界上最早的史詩。它把烏魯克王吉爾伽美什是一個極其勇武、智慧而又漂亮的七分象神三分象人的角色。他雖然很關心城市的安全,讓人們修築城牆進行防衛,可是他性情驕傲,暴戾,又使人難以忍受,人們於是向天神禱告,天神就下令創造一個野人恩吉都來和他抗衡。可是他們兩人經過激烈的搏鬥之後竟變成了好朋友,他們聯合起來一同殺死了口噴烈火的松林妖物洪巴巴,還殺死了女神伊什塔爾派來尋釁的神牛,結果他們的行為激怒了天上諸神,諸神決定讓恩吉都患一種怪病,痛苦地慢慢死去。吉爾伽美什為朋友的死十分傷悲,儘管他後來歷盡艱險去尋求不死之方,結果也是徒勞。史詩通過吉爾伽美什描寫了人對神意英勇頑強的反抗,但是人最終不能戰勝神,不能免去死亡。這篇悲劇色彩的史詩,反映了當時人們向命運作鬥爭的悲壯襟懷。

  《主人與奴隸的對話》是古巴比倫時期的一篇經過歪曲但仍然能反映出當時複雜階級矛盾的作品,它主要描寫了主人和奴隸就12個問題所進行的簡短對話。每次都是主人先表示要做某事,奴隸馬上表示贊成,並說出贊成的理由;然後主人又不想這麼做了,奴隸就又表示贊成,並說出不贊成的理由。這種對話形式,把奴隸描繪成了一個應聲蟲***跟屁蟲***,顯然是醜化和歪曲,但從對話內容上可以看出當時社會上的一些實際矛盾。例如,在第一個對話中,主人讓奴隸駕車,說要去見國王,奴隸表示贊成,說國王將施惠於他,可主人又說他不願去了,奴隸又表示贊成,說國王將把他捉起來,放逐到一個不知所在的地方去讓他日夜受苦。在第七個對話中,主人說要暴動,奴隸表示贊成,說:“如果你不暴動,你將何以為人?又有誰來餵飽你的肚子?”但主人又說不想暴動了,奴隸又表示贊成,說暴動有被殺,被監禁的危險。這些對話,不僅反映出奴隸主內部的矛盾,而且在對話中也反映出奴隸不暴動就難以為人、難以吃飽的困苦境地。在第12個對話中,主人說不知究竟怎麼做才好,於是奴隸說那就把咱倆個的頭都砍下投入河中罷了,但主人說:“不,奴隸,我要殺你,讓你先死。”奴隸卻反問說:“我死了,你還會再活三天嗎?”這說明,奴隸痛恨奴隸主,寧願和他一起去死,也說明,離開奴隸的侍奉,奴隸主活三天都是困難的。

  三、自然科學***略***

  四、建築與雕刻***略***

  思考題:

  一、名詞解釋

  1、巴比倫之囚 2、貝希斯敦銘文

  二、簡答

  1、漢謨拉比中央集權專制統治表現在哪些方面?

  2、古巴比倫王國的等級制度與奴隸制的發展。

  3、猶太教是怎樣形成的?

  4、大流士改革的主要內容及其意義

  第四章 上古印度

  本章重點:

  1、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的產生和發展狀況

  2、雅利安人國家的產生和發展

  3、瓦爾那制度和婆羅門教

  4、摩揭陀的強大及其統一

  5、佛教的產生及其教義

  6、孔雀帝國的擴張及其政治、經濟制度

  參考書目:

  1、***印度***薩拉夫:印度社會,商務印書館,1977年。

  2、***印度***R.C.馬宗達 H.C.賴喬杜裡 卡利金達爾·達塔:高階印度史,商務印書館,1986年。

  3、培倫:印度通史,黑龍江人民出版社,1990年。

  第一節 印度河流域文明

  一、古代印度的自然環境和居民

  古代印度的地理範圍包括整個南亞次大陸,即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等國領土。次大陸北部為印度河――恆河平原,印度河有五條支流匯入,因此印度河流域又叫五河流域,恆河流域由於水量充足,叢林密佈,氣候溼潤,物產豐富,幾乎不靠人工灌溉,就可栽培各種吸水作物。總之,這片平原是次大陸的中心區域,是重大歷史事件的發生地。平原南部是溫德***都***亞山脈,它把次大陸分成兩半,南部為阿拉伯海、孟加拉灣和印度洋環繞的印度半島,中間為氣候乾燥的德干高原,半島沿海平原地區氣候良好,適宜農耕,但海岸線平直,沒有天然良港,幾乎與外界隔絕,這就形成印度文化的獨立性和閉塞性,使其蒙上了一層神祕色彩。

  古代各國文獻最早提到印度的是波斯大流士的貝希斯敦銘文,最早記載次大陸歷史的史家是古希臘的希羅多德,他在《歷史》中開始把印度河以東廣大地域稱為印度。在我國,《史記》稱為身毒,《漢書》則稱為天竺,唐代玄奘始在其《大唐西域記》中改譯為印度。但次大陸歷史上的各個國家或部落,無論統一的大國還是分裂的小國,沒有一個自稱為印度的,今“印度共和國”沿襲了這一名稱,而其印地語國名則稱為婆羅多***取名於古代婆羅多族***。

  次大陸早在遠古的舊石器時代就已有居民,只是其人種現在還不能確斷,據一般說法,他們有矮黑人和原始澳語人。從公元前三千年代起,達羅毗荼人在次大陸佔居重要地位,關於他們的人種和來源問題也還未解決,有人認為他們是土著,也有人認為他們可能來自西亞,一般認為印度河流域的城市文明是他們創造的。公元前兩千年代中葉以後,則有波斯人、希臘人、大月氏人等外族相繼侵入,所以次大陸的居民自古以來就很複雜。

  二、哈拉帕文化

  1、哈拉帕文化的基本特徵

  1922年,考古學者在印度信德地區的摩亨佐•達羅的佛塔廢墟底下發現了一座古城遺址。同年,在旁遮普的哈拉帕也發現了古城遺址。此後,相繼發現了許多這樣的古城遺址,考古學者把這些文化遺址統稱為哈拉帕文化。它存在的時間大約為公元前2500年到公元前1750年,這使印度文明史提前了一千多年。

  哈拉帕文化純粹屬於城市青銅文化,城市周圍有城牆,城裡有街道,基本上都是東西、南北走向的,街道最寬達十米,最窄為三米,街道的建築物在轉彎處為圓形。建築物可分為兩部分,一部分為宮殿式,一部分為普通房屋。前者設施齊全,有大浴池,周圍有專門用途的房間。居民區也有好壞房屋之分,高大房子設施比一般居民的房子完善,大多數住房只有一兩間,沒有窗戶。印度人的城市建築大部分用紅磚,有下水道。這些情況說明哈拉帕文化時期已經出現了嚴重的貧富分化和階級分化。

  哈拉帕文化雖然有石制工具,但青銅工具、武器已大量出現,其中有斧、鐮、鋸、魚鉤等家庭用具和匕首、矛頭、箭鏃等武器,這表明當時的印度居民已掌握了較高的青銅冶煉技術。當時居民主要從事農業、手工業,農業工具主要是青銅鎬、木犁,已用牛耕種,品種有水牛、犛牛。他們種植棉花***世界上最早的植棉區***、大麥、小麥、水稻、蔬菜。手工業方面,製陶和紡織業比較發達,陶器製造用陶輪,並飾以幾何花紋、圖案。商業貿易也以開始,與外界有貿易往來。在發掘出的印章、雕像上有非常奇特的符號,專家們認為這是最古老的印度文字,它們一共有500多個,至今尚未釋讀。

  從考古發掘資料來看,當時印度河流域已經出現一些奴隸制城邦,哈拉帕和摩亨佐•達羅就是其中較大的兩個,但由於缺少文字資料,關於當時社會政治制度的詳情還不能做出確切闡釋。

  2、關於哈拉帕文化的一些爭論

  哈拉帕文化的創造者是什麼人?現在只有種種假說。它們大體分兩類:一類認為來自外地,一類認為是本地人。有人認為,哈拉帕文化來源於蘇美爾,因為當時印度河流域是蘇美爾人的殖民地,在兩河流域曾發現哈拉帕文化的印章、珠子和陶器。但這僅僅說明兩地之間有經濟文化往來,而不能認為哈拉帕文化就是蘇美爾人殖民的結果。又有人認為,哈拉帕文化的創造者是雅利安人,但雅利安人的生活方式與哈拉帕文化有多方面的不同,如雅利安人半牧、半農,無城市,哈拉帕文化有城市,雅利安人有盔甲馬匹,哈拉帕文化則無,雅利安人稍後時期有鐵器,哈拉帕文化全無,等等。也有人認為,哈拉帕文化的創造者是本地的達羅毗荼人,但達羅毗荼人早期的語言情況現在還未研究清楚,所以現在仍未有定論。

  關於哈拉帕文化衰亡的原因,學者們也有不同的說法。有人認為,那是雅利安人入侵的結果,此說較為通行。另外,有人認為哈拉帕文化衰亡的原因是由於水災,也有人認為是由於氣候逐漸乾旱,還有人認為是由於其自身的衰弱化。從考古資料看,摩亨佐•達羅遺址最上層有亂七八糟的骸骨,這說明有過大屠殺或入侵,哈拉帕也如此。其它城市雖無明顯破壞,但出現了新器物,這說明來了新的居民。

  毀滅印度河流域哈拉帕文化的入侵者是誰?多數學者認為他們是雅利安人。但這也不過是一種假說而已,因為,雅利安人是否是外來的?何時來的?何處來的?這些問題都在爭論中。所以,哈拉帕文化衰亡的真正原因,還有待於今後進一步地深入討論和研究

  第二節 雅利安人的奴隸制城邦

  一、吠陀時代

  “吠陀”***原意為知識、學問***是雅利安人的聖書,共有四部,是祭司們在祭神時所用的頌歌、經文和咒語的彙編。《梨俱吠陀》是最古老的一部,它反映的時代被稱為“早期吠陀時代”***約公元前1500年—900年***。其餘三部《沙摩吠陀》、《耶柔吠陀》、《阿達婆吠陀》編纂較晚,合稱“後期吠陀”,他們和“梵書”、“森林書”、“奧義書”***吠陀的解釋書***所反映的時代,史稱“後期吠陀時代”***約公元前900年—600年***。

  1、吠陀時代的雅利安人

  從公元前二千年代後期起,屬於印歐語系的一支部落一批批從西北方侵入次大陸,並持續了幾個世紀,他們與原來的土著居民展開激烈爭奪,佔據了土著居民所居住的土地。他們活動的範圍主要集中在印度河上、中油與恆河上游一帶,雅利安人是入侵者的自稱,意為“高貴”,他們把一切土著居民稱為“達薩”***敵人***。

  在早期吠陀時代,雅利安人仍然存在氏族、部落組織,不過已處於解體過程。氏族、部落組織有種種會議,其中最古老的一種叫“毗達多”,由全體部落成員參加,包括婦女,它負責部落的產品分配,主管軍事和宗教祭祀,選舉祭司,這個會議在早期吠陀時代很盛行,後期吠陀時代則大大衰落。此外還有“薩巴”和“薩米提”兩種會議,前者是長老議事會,後者是民眾大會,它們同軍事首領羅闍一同構成軍事民主制時期的三種權力要素,薩巴與薩米提雖然興起較晚,但在後期吠陀時代仍起作用。

  早期吠陀時代後期,一方面出現了父權制大家庭,一方面也萌生者私有制,牲畜、土地等已歸大家庭所有和耕種。隨著私有制的發生,氏族部落內部出現了貧富差別,奴隸制也開始發生,戰俘越來越多地成為奴隸,還有因賭博或負債而淪為奴隸的,奴隸被用來從事農業、手工業、畜牧業勞動。但總的來說,當時社會主要勞動生產者仍是氏族、部落的自由成員。

  後期吠陀時代,雅利安人由西向東、南方面擴張,到達恆河下游和納巴達河流域,這一時期,鐵器廣泛使用,農業、手工業、商業都有所發展,農業居主導地位,耕地用重犁,農田使用糞肥。隨著社會財富的不斷增加,導致社會進一步分化。從前氏族血統聯絡還很強大的“村”變成了以地域聯絡為主的農村公社。在農村公社中,牧場仍為公用,但耕地歸各個家庭所有。氏族部落首領則侵佔大量肥沃土地和公有財產,他們還經常發動戰爭掠奪財富和奴隸,這種情形加速了奴隸制和國家的形成過程。

  2、種姓制度的形成

  雅利安人氏族社會的瓦解,早期吠陀時代末,雅利安人內部也產生了不同有等級,種姓制度開始萌芽。後期吠陀時代,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奴隸制的成長,社會分化的加劇,種姓制度逐漸成為一種嚴格的等級制度,成為整個社會結構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第一等級是婆羅門種姓,婆羅門基本是主管宗教祭祀的氏族貴族,他們不僅壟斷了宗教。文化方面的權力,而且其中一些人也參與掌握政權。如有的充任國王顧問,以占卜、唸咒等方術影響國王行政,甚至隨軍出征,影響軍事行動。他們實際上是國王在宗教、法律、文化等方面的顧問。

  第二等級是剎帝利種姓,這是由從前的王族發展而來的軍事行政貴族集團,剎帝利的基本職業是充當武士,國王通常也屬於剎帝利種姓。

  第三等級是吠舍種姓,吠舍是雅利安人的一般公社成員,主要是從事農、牧、商等職業的平民大眾,也有人從事高利貸活動,吠舍在政治上沒有特權,他們必須以佈施***捐贈***和納稅的方式供養完全脫離生產勞動的婆羅門和剎帝利。

  第四等級是首陀羅種姓,他們原為被征服居民,這時也有雅利安人和其它失去公社成員身份的人。首陀羅與以上三個種姓明顯的不同之處就在於以上三個種姓是有公社成員身份的人,而首陀羅不是,因此首陀羅在政治、法律、宗教上失去了受保護的權利,他們從事最低賤的職業,許多人淪為奴隸。

  在種姓制度下,一個人的社會地位取決於他的家庭出身,嚴格按照血統世代保持不變。各種姓之間原則上不通婚姻,後來由於人中增加,規定種姓之間可通婚,但只准順婚。反之,逆婚所生子女叫賤民,排斥在四個種姓之外,地位比首陀羅還低。總之,種姓制度在國家形成過程中起了保護氏族貴族奴隸主特權地位的作用。

  3、國家的產生

  公元前一千年代初期,隨著階級和階級矛盾的發生和發展,軍事民主制的部落組織,開始被國家所代替,原先的部落已經有了固定地區和城市,其首都就在城市裡,約在公元前七世紀,從印度河上游到恆河中游遍佈許多小國,***如犍陀羅、馬德拉、居樓等***關於這些國家的具體形成過程,現在沒有歷史資料,只在後期吠陀和梵書裡多少能反映出國家形成時期的一些情況。如軍事民主制時期選舉“王”的傳統,後期吠陀時代,仍可看到,王位世襲的現象也正在出現,但王權仍受“薩巴”和“薩米提”兩種會議限制。這一切都說明,王權僅在形成之中。

  4、婆羅門教

  早期吠陀時代雅利安人的宗教基本上還是自然崇拜,人們信奉各種各樣的神,當時雖有僧侶但沒有形成真正固定不變的僧侶等級。後期吠陀時代,伴隨雅利安人向奴隸社會轉變和國家的形成,專門的僧侶等級和婆羅門教也形成了。婆羅門教保留和利用了原始宗教的多神崇拜,但神的性質有了改變,如天神成了天上的司法神,戰神成了國王和貴族的保護神,而且產生了宇宙的創造者,最高主宰的大神――大梵天。婆羅門教認為只有梵天是真實存在的而世上一切皆為虛幻,它宣揚“業力輪迴”理論***人死後必有輪迴,為善者來世善報,為惡者來世惡報***,為了讓人們有行動的規範就制訂了達摩***法***,宣稱各個等級只有按達摩行動才能得到善報。婆羅門教終成為維護奴隸制度,種姓制度和氏族貴族特權利益的宗教。

  二、列國時代

  公元前六至四世紀是次大陸的列國時代,根據佛教文獻記載,公元前六世紀初,次大陸北部有十六大國,到公元前四世紀後期,列國為摩揭陀所統一。又因為佛教產生於同時,故史學上亦稱為“早期佛教時代”。

  1、城邦的發展和摩揭陀的稱霸

  公元前517年,次大陸西北部被波斯帝國佔領,當地居民被外族統治,次大陸歷史發展重心轉移到了恆河流域,十六大國主要分佈在這裡。

  十六國中,跋祗和末羅兩國是貴族共和國,其餘都是王國。十六國之外,還有許多共和國。當時的共和國大體有兩類:一類是由單一的部落組成的,另一類由較複雜的部落聯盟組成,共和國沒有一個世襲的王,有的有一個稱為“羅闍”的首領,長老會議和公民會議在政治生活中起很大作用,在較大王國裡,一方面王權在加強,一方面人民的反抗也很激烈,表現出專制王權正在形成中的情景,同時,列國之間不斷髮生兼併戰爭,在戰爭中出現了伽屍、居薩羅、摩揭陀等強國。後來,摩揭陀最為強大,逐漸成為統一次大陸的大帝國。

  摩揭陀在頻毗沙羅***公元前544-493年***統治時,採取遠交近攻策略,擴大領土,建都王舍城。其子阿闍世***公元前493-462年***時繼續擴張,開始在列國中稱霸,在此後的四個國王時期***公元前462-430年***,遷都華氏城。這裡水陸交通便利,對摩揭陀的發展意義重大。據傳說,阿闍世和這四個國王都是殺父自立的,而且很暴虐。公元前430年國王被市民發動起義趕走後,大臣希蘇那伽登上王位,摩揭陀國勢更盛。公元前364年,出身下層的摩訶帕德摩,難陀殺掉希蘇那伽的繼承者,從此開始了難陀王朝的統治。在難陀王朝時,摩揭陀逐漸統一了次大陸北部。這為後來孔雀帝國的建立奠定了基礎。

  2、工商業的發展與城市的興起

  列國時代,鐵器已普遍應用,農業生產水平和產量都大大提高,手工業也有了進一步分工,佛經中提到的手工業匠人就有十八種之多。內地和海外商業也發展起來,當時作為交易的商品有:紡織品、糧食、香料、香水、金銀珠寶製品、手工業品及各種副食品,商業的發展促使金屬貨幣廣泛流通起來,當時已有金、銀、銅各種貨幣。

  工商業的發展又促使城市經濟興旺發達起來,在次大陸北部,尤其在恆河中、下游,興起了一些大城市,據佛經記載,當時有著名的八大城市,如摩揭陀的王舍城、居薩羅的舍衛城、拔祗的吠舍釐城、迦屍的波羅奈城等。這些城市,都是當時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

  3、早期佛教

  佛教的創立者是喬達摩•悉達多***約前566-486年***,他生於釋迦國,後被稱為釋迦牟尼***釋迦族的隱修者***或佛陀,傳說他是伽毗羅衛城淨飯王的太子,他29歲出家,修行7年,傳教40多年,他死後,佛教繼續傳播,終於成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

  佛教最根本的教義是所謂四諦***四真理***,包括苦諦、集諦、滅諦、道諦。“

  苦諦”宣揚所謂八苦,即一生苦,二老苦,三病苦,四死苦,五所求不得苦,六怨憎會苦,七愛別離苦,八五受陰苦。“集諦”說明產生苦的原因在於有欲愛***渴望***,包括對歡樂之慾愛、長生之慾愛、權力之慾愛。有欲愛便有行動,有行動便造了業,造了業便造了今後的因,於是因果不斷,生死輪迴不已。“滅諦”說明佛教的目的在於消滅苦,認為滅苦的關鍵在於消滅慾望,以達到所謂“不生不滅”的絕對寧靜的“涅槃”境地。“道諦”說明佛教修道的主張和途徑,包括正見***信仰正***、正思維***決心正***、正語、正業***行為正***、正命***生活正***、正精進***努力正***、正念***思念正***、正定***精神集中、禪定正***等八正道。所謂八正道包括兩個方面,一方面從理論上理解佛教宣揚的教義,一方面從靜坐中體驗佛教所宣揚的境界。

  此外,佛教還宣揚“眾生平等”說。

  佛教的教義雖然在輪迴轉世說上與婆羅門教相近,但它不承認婆羅門教的神能主宰人的命運,不承認婆羅門的經典、祭司和祭祀有拯救人的作用,從而否定了婆羅門教和婆羅門種姓的權威,因此佛教成為當時反對婆羅門教和種姓制度的重要派別。

  由於佛教教義對剎帝利和吠舍種姓的奴隸主有利,因此佛教的主要支持者是剎帝利和吠舍中的富人,他們大量捐款、贈園,使得佛教迅速傳播。

  第三節 孔雀帝國

  一、孔雀帝國的建立與擴張

  公元前327年,馬其頓亞歷山大滅亡波斯後侵入次大陸西北部,很快征服了五河流域,但由於士兵厭戰和印度人民的反抗,公元前325年亞歷山大撤回到巴比倫,只留下部分駐軍。

  亞歷山大撤離後,次大陸北部到處發生人民起義,一個叫旃陀羅笈多的人成為驅逐馬其頓駐軍的領導者。公元前325年他自立為王,隨後他東進攻滅難陀,從此統一了次大陸北部,建都華氏城。相傳旃陀羅笈多出身於一個養孔雀的家族,故稱他建立的王朝為孔雀王朝,他所創立的帝國為孔雀帝國。

  旃陀羅笈多依靠其強大的常備軍在次大陸進行擴張和侵略,並於公元前305年擊退了塞琉古王國的入侵。其子賓頭沙羅時征服了南印度一些地方,至阿育王***公元前273—236年***時,除次大陸南端外,北起喜馬拉雅山南麓,南至邁索爾,東抵阿薩姆西界,西達興都庫什山,都併入了孔雀王朝的版圖。

  二、孔雀帝國的政治與經濟

  1、君主專制制度

  孔雀王朝的國家基本上是一個統一的奴隸制的君主專制帝國。國王是國家的最高主宰,集行政、軍事、司法等大權於一身,並設有龐大的官僚機構維護統治。官員有三類:第一類是地方長官,他們主管修河治渠、丈量土地、負責稅收等;第二類是城市長官,主管手工業、生死登記、市場交易、產品檢查等;第三類是軍事長官,主管後勤輜重、步兵、騎兵、戰車兵及象兵等。在中央還有名目繁多的種種大臣,大臣會議是皇帝的諮詢機構。為維護帝國統治,阿育王時尊奉佛教為國教。

  孔雀帝國分若干省,設總督統治,省之下就是村、社,由村長管理。靠近都城的東部和中部省份由國王直轄,邊遠省份則由王子統治,國王對中央、地方和軍隊官員都派密探進行偵察和監督。

  2、土地制度

  在孔雀王朝,國王是全國土地的最高所有者,而土地的實際佔有情況分以下幾類:***1***國家或國王直接佔有的土地,包括山林、水源、地下礦藏及農耕地。國王經營的農耕地有兩類,一類是移民開墾的土地,這類農民只要納稅就可終生使用,但不能繼承。另一類是由奴隸、僱工和囚徒耕種的土地,這些勞動者只能領取口糧或工資。這類土地是國王的奴隸制農莊。***2***貴族佔有的土地,主要來自國王的賞賜,領取土地的主要是僧侶和各種官員。他們無權轉讓土地,主要使用奴隸和僱工耕種土地。當然也有他們的私有農莊,這類土地可以買賣、轉讓。***3***村社佔有的土地,有兩種情況:一類是處於原始公社的部落佔有土地的各部落共同種植作物,收穫時各取一年所需,其餘燒燬,以求此後有事可做。另一類是農村公社佔有的土地,公社成員耕種自己的份地,向國王交納各種捐稅及服勞役。

  3、奴隸制與等級制的發展

  在列國時代和孔雀帝國時代,印度河流域、恆河流域的奴隸制有了較大的發展,當時不但奴隸來源廣泛,如戰俘、罪犯、買賣、贈予、家生。且應用範圍也更廣泛,奴隸大量應用在國王的王莊和手工業作坊中及貴族佔有的土地上,此外還應用於畜牧業、水利灌溉、建築工程和採礦業等方面,但應用最廣泛的是家庭奴隸,他們為奴隸主提供各種生產、生活上的服務,大多集中於宮廷或顯貴之家。

  奴隸作為奴隸主的財產,可以買賣、抵押、贈送、出租,奴隸只要犯了最輕微的一點過失,就會遭毆打、禁閉、挨烙印等。這在當時都是普遍現象。隨著社會經濟和社會分工的進一步發展,在吠舍、首陀羅等級中又產生出許多從事不同職業的集團,在瓦爾那制度的影響下,它們實行嚴格的內婚制,職業世襲,逐漸形成獨立實體,梵語稱之為“迦提***葡萄牙人稱為卡斯特***,各迦提社會地位高低不一,地位最低賤的是“旃荼羅”,屬於賤民階層,因此迦提的出現,標誌著等級制度的進一步發展。

  三、孔雀帝國的滅亡

  阿育王的統治維持了四十多年,這是孔雀帝國的極盛時期,但這個龐大帝國沒有統一的基礎,各個地區在政治、經濟上保有很大的獨立性,阿育王的統治無法消除各地區發展的不平衡和階級矛盾,統治階級內部的矛盾也很尖銳,因此靠武力征服而統一的孔雀帝國不可能長期維持下去。阿育王死後不久,帝國便告分裂,大約公元前187年,孔雀王朝的最後一個國王被其部將所殺,孔雀帝國遂宣告滅亡。從此,印度陷入長期的分裂混亂當中,外族乘機入侵,公元一世紀初,印度被大月氏人建立的貴霜帝國統治。

  第四節 古代印度文化

  一、文字***略***

  二、文學***略***

  三、哲學***略***

  四、自然科學***略***

  五、建築與雕刻***略***

  思考題:

  一、名詞解釋

  1、吠陀時代 2、瓦爾那制度

  二、簡答

  1、印度瓦爾那制度的具體內容是什麼?其主要特徵是什麼?

  2、婆羅門教是怎樣形成的?教義主要有哪些?

  3、早期佛教產生的歷史背景是什麼?其基本教義有哪些?

  第五章 上古希臘

  本章重點:

  1、愛琴文明的發生、發展及衰亡

  2、荷馬史詩與荷馬時代希臘的社會發展狀況

  3、奴隸制城邦國家的形成與海外殖民運動

  4、斯巴達國家的形成及其政治、經濟、軍事制度

  5、雅典國家的形成及平民與貴族的鬥爭

  6、希波戰爭的程序及戰後奴隸制經濟與雅典民主政治的繁榮

  7、伯羅奔尼撒戰爭及戰後希臘城邦間的混戰

  8、馬其頓的興起、亞歷山大東侵及帝國的形成、瓦解

  9、希臘文化取得的成就

  參考書目:

  1、***前蘇***茲拉特剋夫斯卡雅:歐洲文化的起源,三知書店,1984年。

  2、陳恆:失落的文明——古希臘,華東師大出版社,2001年。

  3、周啟迪:世界上古史,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1994年。

  4、***美***愛德華•麥克諾爾•伯恩斯,菲利普•李•拉爾夫:世界文明史,商務印書館,1990年。

  第一節 愛琴文明與荷馬時代

  一、古代希臘的自然環境和居民

  古代希臘包括希臘半島、愛琴海諸島、愛奧尼亞群島以及小亞細亞沿海的半島地帶。

  希臘半島在巴爾幹半島南端,境內多山,海岸曲折。由於山海阻隔,分為北、中、南三大部分:北希臘包括馬其頓、色薩利、埃皮魯斯三個地區;中希臘包括阿提卡、科林斯、弗西斯等八個地區;南希臘即伯羅奔尼撒半島,包括拉哥尼亞、阿卡亞等七個地區。希臘半島無大河,只有一些不大的平原,土地一般也不肥沃,氣候屬於地中海型,夏旱冬雨,只適於種植葡萄和橄欖,不適於農耕,但不少地區出產大理石、陶土及許多金屬礦藏。由於多山,半島各地區交通不甚便利。

  愛琴海上島嶼星羅棋佈,且距離較近,有利於航海經商。東南與希臘隔海相望的是具有古老文明的埃及和西亞,古代希臘人吸取了埃及和西亞的先進文化,創造了歐洲最古老的文化,對後世歐洲影響頗大。

  希臘半島舊石器時代就有人居住,約公元前四千年代末,一批人從小亞細亞來到了希臘大陸和克里特等島,他們講非希臘語。根據傳統說法,希臘半島原先居民是皮拉斯吉人,海島上原先的居民是勒勒吉人或卡里亞人。約公元前2000年以後,從巴爾幹半島來了一批人到希臘半島,自稱希臘人,並逐漸擴散到北希臘各個地區,又在後幾個世紀裡移入中、南希臘。公元前12世紀,希臘人部落發生了一次大遷徙,公元前一千年代初,說不同方言的諸希臘部落分成了許多支分佈在不同的地區,而原先的皮拉斯吉人、勒勒吉人則逐漸與希臘人同化了。

  二、愛琴文明

  關於愛琴文化,最早的提出者是荷馬史詩,修昔底德也有記載,亞里士多德也曾提到克里特島和米諾斯王,但數千年來,古典學者的這些記載,都被人們認為是虛構、傳聞,並非真有其事,而且後來希臘人都忘記了過去的歷史,所以在19世紀70年代以前,人們還不知道在希臘文化之前還有一段光輝燦爛的愛琴文化,都以為希臘歷史始於多利亞人入侵或公元前776年奧林匹克競技會。因此愛琴文化的發現,是近代考古學上的一個重大成就,也使希臘歷史上溯了千年之久。

  1、克里特文明

  希臘文明最先產生於克里特島,公元前三千年代克里特就進入了金石並用時代,並受到埃及的一些影響,公元前三千年代末,克里特原始社會逐漸解體,而從公元前2000年開始進入了青銅時代,同時也開始出現了奴隸制國家。它們建有王宮,相互為霸權而爭鬥。這一時期也出現了象形文字。約公元前1700年和1600年,克里特各城市宮殿兩次被毀***是人民暴動還是地震?***,重新修築後的王宮規模更大,文字從象形發展為線形。即線性文字A,現在還未釋讀成功。

  公元前1700-1400年是克里特文明最繁盛的時期,這時手工業相當發達,各種陶器製造得十分精美,王宮依山而建,規模巨集大,結構複雜,牆上壁畫屬古代傑作。由於對當時文字未能釋讀。現在我們無法瞭解克里特文明的社會和政治情況,只是古希臘許多作家的作品中保留了許多關於克里特文明的傳說。

  約公元前1500年和約公元前1450年,克諾索斯王宮接連被毀,隨後希臘人開始侵入克里特島,佔領了強大的克諾索斯城邦,並在克里特人文字的基礎上創造了自己的線形文字B。但在約公元前1400年,克諾索斯的最後一個王宮被毀,這是克里特人發動了反希臘人的起義,還是希臘半島上的邁錫尼人發動了入侵,現在無法斷言,不過,克里特文明從此衰落,並逐漸被人遺忘。

  2、邁錫尼文明

  邁錫尼文明包括公元前十五至十二世紀南希臘的邁錫尼、派羅斯等早期奴隸制城邦的文明。

  公元前二千年代初期的南希臘,大概在克里特文明的影響下,當地氏族部落裡的貴族修築了一些宮殿作為其住宅。約公元前1600年,阿卡亞人部落來到南希臘,摧毀了原來的宮殿,在它的廢墟上修建了豎井式墳墓,這種墓中有許多金、銀殉葬品,說明阿卡亞人也進入氏族社會解體階段,氏族貴族實力雄厚。約公元前1500年,圓頂墓代替了豎井墓,同時出現了宮殿式城堡,產生了邁錫尼、派羅斯等城邦。約公元前1450年,由邁錫尼等地去的希臘人掌握了克里特的統治權,半個世紀後,他們在克里特的統治被摧毀。於是把他創造的線形文字B帶回了南希臘。

  他們留下的文書為我們提供了邁錫尼等城邦的政治、經濟的大體情況。城邦統治階級包括王、將軍、王的扈從、土地所有者和各種官吏,他們佔有大量土地和奴隸。土地分為私有和公社所有兩類,私有地基本上為統治階級所有,公社所有地在公社內部具體分配情況不詳。但有的份地所有者同時佔有一塊公社所有地或租佃一塊公社所有地,可見公社所有地正在被兼併或佔用的過程中。奴隸有屬於王室的,也有屬於私人的,奴隸從事耕種手工業或農業勞動,僅能領取一點口糧過活。邁錫尼文明就是一種建立在奴隸制基礎上的文明。

  由於階級矛盾尖銳,邁錫尼諸邦在公元前十三世紀後半期已經削弱,許多城市都在加強其衛城的防禦設施。有些城市已遭受破壞,但它們隨後卻對小亞的特洛伊進行了十年的侵略戰爭,雖然最後取得勝利,但邁錫尼諸邦更加衰落,公元前十二世紀,多利亞人逐漸南下,邁錫尼諸城邦不久滅亡。

  三、荷馬時代

  1、荷馬史詩

  多利亞人的南下引起了希臘各部落的大遷徙。公元前十一至九世紀,邁錫尼時代的王宮、王陵消失了,精美的手工製品不見了,總之,遍及希臘各地的氏族制度淹沒了前一時期少數地區的文明,希臘歷史的發展經歷了暫時、區域性的曲折過程。

  公元前十一至九世紀的希臘留下的主要文化遺產是“荷馬史詩”,所以歷史上把這一時期稱為“荷馬時代”。“荷馬史詩”包括《伊利亞特》和《奧德賽》兩部作品,相傳為盲詩人荷馬所作。《伊利亞特》主要寫特洛伊戰爭第十年的一段故事;《奧德賽》主要寫希臘英雄奧德賽在特洛伊戰爭後回國途中歷險的故事;所以史詩中既有關於邁錫尼文明時期的傳說和神話,又有對荷馬時代社會情況的反映。

  2、荷馬時代的社會狀況

  ***1***生產力水平:荷馬時代的生產技術,在某些方面比邁錫尼時代落後,但農業和畜牧業卻已相當發達,史詩中描寫了當時的生產情況,人們用牛挽犁耕地,通常深耕三次,收穫則用鐮刀,家畜有牛、羊、豬等,畜群的多少往往用來說明一個人富裕的程度。史詩中不僅說到青銅器,而且說到鐵器,鐵器的出現是荷馬時代生產力發展的一個重要標誌,也說明荷馬時代的歷史發展雖然有區域性的、暫時的曲折,但從總的方面來說,生產力仍在發展,這正是整個希臘都進入氏族制度解體、國家即將產生的前提。

  ***2***氏族內部的分化:荷馬時代的氏族已是父系氏族,若干親屬氏族組成一個胞族,若干親屬胞族組成一個部落。氏族部落的首領們從公社土地中獲得大片土地,普通氏族成員則逐漸失去自己的份地,貧困不已,而佔有大片土地的氏族部落首領擁有大批畜群和其它財物,開始剝削奴隸的勞動,逐漸變成氏族貴族,史詩中提到的“英雄”大概就指這些貴族。

  ***3***奴隸制的發生:氏族貴族形成最初的奴隸主,奴隸的主要來源是戰俘,俘虜或者直接成為奴隸,或者由戰勝者賣給奴隸販子,再轉賣給他人為奴,奴隸販子還到處掠奪、拐帶人口,把他們賣為奴隸。奴隸必須為主人從事各種勞動,奴隸主則把奴隸視為自己的財產,甚至可以任意處死奴隸。

  ***4***軍事民主制:荷馬時代的部落或由部落組成的小民族設有以下機構和職務:①議事會:原來由各氏族族長組成,這時已成為氏族貴族會議,這是一種常設性機構,遇有大事,都要在這個會議上討論通過。②人民大會:部落裡的全體成年男子參加,原則上它屬最高權力機構,在戰爭緊要關頭常常召開這個會議,但史詩已反映出它由貴族把持,貴族往往打擊報復持反對意見的參加者。③軍事首長***巴賽勒斯***:主要職權是統帥軍隊和領導作戰,並掌管宗教祭祀,原則上他們由選舉產生,事實上已經逐漸世襲,他們還不是真正的王,但已體現出王權的萌芽。

  軍事首長的軍事統率權和議事會、人民大會的存在,這就是軍事民主制。總之,在荷馬時代,由於氏族制的解體和階級的發生,向奴隸制社會過渡的條件已經出現,所缺少的只有一種暴力機構——國家,於是,在下一個歷史時期終於發生了國家。

  第二節 早期希臘

  一、奴隸制城邦的產生

  荷馬時代以後,公元前八至六世紀期間,希臘人不僅在其本土和小亞西海岸先後建立起許多奴隸制城邦,而且通過殖民活動在殖民地建立了許多城邦。它是一些以一個城市為中心,包括若干附近村落的城邦,它們的特點就是小國寡民。希臘奴隸制城邦形成的過程,實際上是平民反對氏族貴族統治、掃蕩氏族制度殘餘的過程。因此這一時期,有的史書稱之為殖民時期,有的則稱之為古風時期。

  公元前八至六世紀,希臘經濟有了新的發展。農業上鐵製工具推廣普及,陶器製作也大有進展,遠銷海外。造船方面,開始建造有三層漿的大船。農業、手工業和航海技術的發展促進了商業的發展,金屬鑄幣在各地紛紛出現,廣為流行,商人也出現了。

  隨著經濟的發展,荷馬時代已開始解體的氏族公社進一步分化瓦解,氏族貴族不僅佔有了公社的大片土地,而且用種種手段掠奪小農的份地,高利貸就是其中之一,他們通過放高利貸,不僅奪佔小農土地,還把無力清償債務的人變為債務奴隸,剝削他們的勞動,甚至把他們賣往海外。氏族貴族還利用自己在氏族中的特殊地位逐漸取得統治權。公元前八世紀,在希臘多數地區,原先的巴賽勒斯已經失勢,貴族會議掌握大權。在自由民中,與貴族對立的是平民,平民主要是小農和手工業者,小農反對氏族貴族,主要是為了解除債務,免受奴役,保持水片土地。在工商業發達地區,少數平民由於經營工商致富,成了新興的工商業奴隸主,他們為了改變自己在政治上無權的地位,為了向海外掠奪更多的奴隸,往往聯合下層的小農和手工業者共同向氏族貴族作鬥爭。公元前八至六世紀的希臘歷史充滿了平民與貴族的鬥爭。在這一斗爭過程中,平民取得了最後勝利,氏族制度也在經歷了不同形式的變革和改造後最終為不同政體的奴隸制國家所代替。

  需要特別指出的是,在城邦平民與貴族的鬥爭過程中,都曾出現過“僭主政治”,僭主即並非通過選舉而取得政權的獨裁者。他們為了博取平民支援,鞏固自己的統治,往往打擊氏族貴族,沒收他們的財產,或多或少改善下層平民的經濟情況,推行有利於工商業奴隸主的政策。但僭主統治為期一般都不長久。因為當氏族貴族受到打擊、奴隸制發展起來以後,這種僭主政治就失去了存在的歷史條件。

  二、對外殖民

  1、希臘人海外殖民的原因

  公元前八至六世紀,希臘人進行了廣泛的殖民活動。當時希臘普遍存在平民與貴族的鬥爭,平民在政治上要求公民權,在經濟上要求免除債務奴役和保有小塊土地,而這個也正是他們保有公民權的前提條件。在長期複雜的平民與貴族的鬥爭中,失去公民權的人很多,他們為了生活,尋找新的土地,出路往往就是海外殖民。

  其次,由於希臘各邦人口增長所帶來的生存壓力,馬克思在分析古希臘和羅馬對外殖民的原因時曾說:“由於生產力不夠發展,公民權要由一種不可違反的一定數量對比關係來決定。那時,唯一的出路就是強迫移民。”

  最後,工商業奴隸主為了尋找原料和奴隸來源,進一步擴大財富,希望在海外建立貿易據點;在城邦鬥爭中失去政治地位的上層分子,也企圖在海外重新建立自己的政權。因此,在BC8—6世紀,希臘各邦掀起了一個向海外殖民的熱潮。

  2、希臘人殖民的範圍

  當時希臘人殖民的範圍,較近的包括愛琴海北岸和希臘西北部一些地區,較遠的包括達達尼爾海峽、博斯普魯斯海峽和黑海沿岸許多地區。義大利、西西里許多地區以至今法國南部和西班牙東南部,地中海東南部。由於有腓尼基、埃及等古老國家的存在,希臘人的殖民活動受到限制,只在北非建立了昔蘭尼殖民地,在埃及有一個居民點***當時埃及國王同意給希臘人居住的***。在西地中海的殖民也遇到了迦太基人的競爭,希臘人的每一殖民地都是一個城邦,依照本土城邦形式組成,一般都帶來母邦習俗和傳統,政治上完全獨立。有些殖民城邦的人外出還建立了新的城邦,這與殖民地本身的平民與貴族鬥爭有關。

  3、希臘人殖民活動的後果

  希臘人的殖民活動是對有關地區原居民的侵略行為,殖民者所到之處,佔地築城,霸佔當地人的土地分給殖民者,殖民地不斷爆發了一場反希臘殖民者的戰爭。

  希臘人的殖民活動,給被侵佔地區的人民帶來了痛苦和災難,給希臘帶來了大量財富和奴隸,還大大擴張了希臘奴隸制工商業的海外市場。在殖民活動過程中,希臘奴隸制經濟逐漸發展起來,工商業奴隸主的力量日益壯大,因此,希臘的殖民活動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希臘平民反對貴族鬥爭的勝利。此外,希臘人的殖民活動,是在小國寡民的城邦體制條件下進行的,其結果,不是建立起一個龐大的殖民帝國。而是使城邦政體在本土得以鞏固和發展,在海外建立起更多的殖民城邦。

  在眾多的希臘城邦中,最強大而且最重要的是斯巴達和雅典。它們在奴隸制經濟和政治上各代表一種型別,又在相當長的時間裡是兩個奴隸制城邦集團的兩大霸主。

  三、斯巴達

  1、國家的形成

  斯巴達位於伯羅奔尼撒半島東南部的拉哥尼亞地區。早在邁錫尼文明時期這一地區就有一個奴隸制城邦,即荷馬史詩中的斯巴達,後由於多利亞人的南侵,原先的城邦消失了,因此“斯巴達人”以後專指居住於此的多利亞人。

  斯巴達人原有三個部落,定居斯巴達後,他們的血緣關係逐漸融化在地域關係之中,分成五個村落,斯巴達城邦就是由這五個村落聯合而成,隨後他們開始對周圍地區實行武力征服,把一部分被征服者變為他們的農業奴隸——希洛特人,而把另一部分人當作政治上從屬他們但有人身自由的邊區居民——庇裡阿西人。

  約公元前800—730年間斯巴達征服了拉哥尼亞,國家大約也在這段時間由於階級矛盾的尖銳、激化而產生。公元前740—720年,斯巴達發動了對美塞尼亞的第一次侵略戰爭,結果美塞尼亞戰敗,大部分人淪為希洛特人。但是戰爭也使斯巴達內部平民與貴族的矛盾更加尖銳,戰後,由於平民沒有公民權,不能分取美塞尼亞的土地,因而發動了一場反對貴族的起義,而美塞尼亞人因不甘受奴役也發動了起義,從而爆發了第二次美塞尼亞戰爭,美塞尼亞人堅持鬥爭十多年後再次失敗。戰爭期間,平民繼續發動反對貴族的鬥爭,要求重新分配土地。

  總之,斯巴達人在長期的征服戰爭中加劇了平民與貴族、奴隸與奴隸主的矛盾,在平民與貴族、奴隸與奴隸主激烈鬥爭的過程中,斯巴達國家大約到公元前7世紀完全形成,而關於國家形成的具體情況,則沒有確切的歷史資料。

  2、階級關係

  斯巴達的居民基本分為三個階級:***1***斯巴達人:他們是居於統治地位的奴隸主階級,從國家手中領得份地,同時領得耕種份地的希洛特人。這種土地和奴隸的所有權屬於斯巴達國家,只能世代相傳,不能買賣。斯巴達人有公民權,主要職責是從軍作戰,他們不從事生產,專靠剝削奴隸為生。***2***庇裡阿西人:是沒有公民權而人身自由的小生產者,他們從事農業、手工業或商業,必須向斯巴達人納稅並服兵役。***3***希洛特人:是斯巴達人的農業奴隸,他們必須為斯巴達人耕種份地並將收成的一半交給主人。雖然個別斯巴達人無權買賣希洛特人,但斯巴達國家可以任意殺害希洛特人,希洛特人還必須在斯巴達軍隊中服各種勞役,有時還必須充當輕裝步兵隨同斯巴達人作戰。

  3、貴族寡頭政制

  斯巴達國家採用奴隸主貴族寡頭政體。城邦有兩個國王,分屬兩個家族,職位世襲,具有同等權力和地位,他們的權力主要在於宗教和軍事方面,平時實際權利有限,戰時由其中一人統率軍隊出戰,才有決定軍事行動的大權。長老會議是斯巴達城邦的重要權力機構,兩個國王為主持者,另28人由公民大會從年過六十的貴族中選舉產生,終身任職,凡國家大事都由長老會議討論決定,再交公民大會通過;同時,長老會議又是最高司法機關;長老會議表決的方式是投票。公民大會由斯巴達全體年滿三十的男性公民參加,在形式上長老會議的決議由公民大會通過,長老和監察官也由這個會議選舉產生,但實際上,公民大會既不能提議或討論,也不能舉手或投票,表決和選舉都用呼聲來表示,呼聲高便算是議案通過或候選人當選。監察官有5人,每年選舉一次,有處理國王、長老和公民之權,但其權力主要是用來鎮壓奴隸的,他上任的頭一件事就是向全體希洛特宣戰,以便隨時鎮壓和屠殺。公元前7世紀後,他們逐漸掌握了城邦主要實權,如國王出征時隨軍監督,主持長老會議,召開公民大會等。

  由於城邦大權掌握在一小撮貴族奴隸主手中,所以它的政體是貴族寡頭政制。

  4、軍事制度

  斯巴達人全民皆兵,以陸軍為主。全體斯巴達人都必須參加軍事社團,平時一起進餐,一起出操。斯巴達人的軍事訓練非常嚴格,兒童到了7歲就要接受初級的軍事訓練,從20歲起還要接受10年正規的軍事訓練,30歲後才允許成家,但白天必須在軍營生活。斯巴達人還認為,只有健康的母親才有強壯的戰士,所以斯巴達少女也必須接受軍事訓練。

  5、伯羅奔尼撒同盟

  公元前539年,斯巴達為了對內鎮壓希洛特人的反抗,對外尋求支持者,便與一些城邦結成了軍事同盟。由於伯羅奔尼撒半島上的大多數城邦都加入了以斯巴達為首的同盟,史稱伯羅奔尼撒同盟。加盟各邦表面上一律平等,實際上斯巴達一手操縱,遇有戰爭,各邦不僅有義務向斯巴達提供戰費,還要接受斯巴達指揮,各邦如果不經過斯巴達和盟邦代表大會的同意而獨立對外作戰,便不能得到全盟的支援和援助。所以伯羅奔尼撒同盟是斯巴達爭奪希臘霸權的重要工具。

  四、雅典

  1、提秀斯改革與國家的萌芽

  雅典位於中希臘東南部的阿提卡半島,在荷馬時代,阿提卡的居民分屬四個部落,每部落有三個胞族,每個胞族有三十個氏族。多利亞人南下時並未侵入阿提卡,但其他地方的居民紛紛逃來,被接受為阿提卡的公民。同時,由於社會有了農業和手工業的分工,阿提卡各氏族許多成員逐漸遷徙他處,與其他氏族成員雜居一起。這些遷往其他氏族地區的阿提卡人,當然不屬當地氏族,有時不免互相爭執甚至互動干戈,因此有了傳說中的提秀斯改革。

  提秀斯據傳是雅典第十代國王,是雅典第一部憲法的制定者,他在位期間,實行了兩項重大改革:一是廢除了阿提卡各城鎮的議事會和行政機構,把鄰近的幾個村社聯合起來,設立了以雅典城為中心的議事會和行政機構,從而結束了以前各部落各自為政的局面。二是他規定按照財產多少把雅典公民分為三個等級,即貴族、農民和手工業者,農民、手工業者是沒有任何特權的平民,只有貴族才能擔任各種官職、掌管宗教儀式、解釋法律等等。提秀斯的改革,意味著雅典氏族制度的解體和國家的逐漸產生,是雅典國家形成的標誌。公元前8世紀末,雅典國家初步。

  新成立的雅典國家還保留了許多氏族貴族制度的殘餘,它的國家管理機構主要是執政官、貴族會議和公民大會。公民大會並無實權,執政官從貴族當中選出,以前十年一任,從公元前682年起一年一任,到公元前7世紀中期,執政官增至9人,其中首席執政官、王者執政官、軍事執政官各一人,司法執政官6人。首席執政官又稱名年執政官,即可以用他的名字作為在任之年的紀年,執政官任滿之後就進入貴族會議。貴族會議握有推薦、制裁執政官以及審判刑事案件等大權,成員終身任職,所以貴族會議實際上是雅典城邦的統治機構,正因為廣大平民沒有絲毫權力,因此從雅典國家形成之初,城邦內部就出現了平民與貴族的鬥爭,這種鬥爭又為雅典肅清氏族制度殘餘、向奴隸制民主共和國轉變創造了條件。

  2、平民與貴族的鬥爭

  原因:

  ***1***雅典國家建立之後,廣大的農民、工業者、商人以及外來居民這樣一個龐大的平民階層沒有獲得任何權力,而貴族卻依靠特權霸佔土地,發放高利貸,剝削和壓迫平民,貧苦農民只能租種貴族土地,因為要把收成比重的5/6交租而被稱為“六一漢”,農民如交不上租或還不起債,自己及兒女都將淪為債務奴,有的甚至被債主賣到外邦為奴,因此平民對貴族的不滿日益加深,迫切要求廢除債務奴隸制。

  ***2***新興工商業奴隸主與氏族貴族在政治經濟上也有矛盾,他們雖有經濟實力,但因出身平民在政治上處於無權地位,所以也反對貴族專橫,要求分享權力,由於他們需要平民的支援,因而同意平民取消債務的要求,主張自上而下的改革。

  所以平民與貴族鬥爭的焦點有三方面:一是土地,二是債務,三是政治權力,這種鬥爭引起雅典的政治生活發生了一系列的改革和變動。

  經過:

  ***1***基倫暴動

  公元前630年,貴族出身的基倫企圖依靠自己的親信,利用平民反對貴族的機會發動政變,以建立個人獨裁的僭主政治。基倫曾是古希臘奧林匹克競技會的勝利者,在雅典也頗有勢力,但由於他沒有發動群眾導致政變失敗,基倫同其兄弟出逃,其黨羽盡被殺害。這次暴動雖然失敗了,但說明雅典內部的階級矛盾、階級鬥爭已日趨尖銳了。

  ***2***德拉古法典

  雅典一直沒有成文法,只有傳統的習慣。貴族利用手中的權力任意解釋說明。為了避免貴族隨便杜撰或仿造習慣法,廣大平民經常要求制定成文法。在他們的壓力下,貴族被迫讓步。在公元前621年,委託司法執政官之一的德拉古編訂成文法。但德拉古法典只不過是把舊的習慣法換成了文字而已,雖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限制貴族的專橫,但本質上還是維護貴族專政的。遠遠不能滿足廣大平民的要求,反而使平民與貴族的矛盾更加激化。公元前六世紀初,雅典平民開始醞釀武裝起義,貴族聞訊大為震驚,被迫選擇梭倫為執政官。

  ***3***梭倫改革

  梭倫出身於一個沒落的貴族家庭,青年時期因經商而致富,他接觸過廣大下層平民,瞭解他們的要求,但政治上他傾向下工商業奴隸主,反對貴族專政。在雅典國內矛盾白熱化的情況下,貴族鑑於他的出身,平民鑑於他的經歷,一致推選他為第一執政。

  公元前594年,梭倫上臺以後立即實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主要內容有:①頒佈“解負令”,取消債務,廢除債務奴隸制,恢復債務奴的自由,歸還其土地,並禁止債務人以自身或家人作抵押。此外,國家還出資贖回因欠債而被賣到外邦的奴隸。②修改憲法,規定全體雅典自由民,不論出身貴族還是平民,一律按財產多少分為四個等級,財產一般以農產品來計算,也可用貨幣收入摺合成實物來計算,收入達到500麥鬥***1麥鬥合52.3公升***穀物或油、酒的為第一等級,達300麥鬥者為第二等級,因為他們有養一匹馬的資財,且戰時服役於騎兵而稱“騎士級”。達200麥鬥者為第三等級,因為他們有資財獲得一對牛耕田而稱“雙牛級”。200麥鬥以下者為第四等級。等級不同則政治地位不同,一、二等級可擔任高階官職,並充當騎兵,第三等級可擔任一般官職,並組成重灌步兵,第四等級不能擔任官職,只能參加公民大會,充當輕裝步兵。③改革政治機構,提高公民大會的權力,各等級都有權參加公民大會,決定戰爭媾和等國家大事,並選舉官職,以此來削弱貴族會議的職權。又在貴族會議之外另設了一個400人議事會,由雅典的4個部落各選出100人組成,一、二、三等級的均可當選,主要為公民大會準備提案,此外,還設立了陪審法庭,陪審員從四個等級的公民中選出,參加審理案件。這些改革限制了貴族會議的部分權力。④鼓勵工商業和對外貿易發展的措施,如限制糧食出口、擴大橄欖油輸出、實行新的貨幣制度、統一度量衡、獎勵外邦工匠移居雅典、提倡每個雅典人學會一種手工技術等等。

  梭倫改革對氏族制度又是一次巨大的衝擊,富有的工商業奴隸主從此開始分享政權,為雅典日後向奴隸主民主政治過渡創造了條件。同時,取消本族債務奴,使雅典從此以後主要奴役外籍奴隸,奴隸制的發展邁向更高階段。但梭倫改革並沒有滿足平民重分土地和享受平等政治權利的要求,也沒有肅清氏族制度的殘餘***400人議事會***,血緣氏族部落依然存在,貴族的優勢沒有被徹底摧毀,因此,梭倫原本作為貴族與平民之間調停人的身份出現在政治舞臺上,但現在招致了各方都對他的改革不滿和反對,公元前572年,梭倫被迫離開雅典,長期在外出遊。

  ***4***庇西特拉圖的僭主政治

  在梭倫出國旅行的第五年,雅典發生了黨爭,甚至連執政官都選不出。黨派之爭形成於梭倫改革前後,當時在階級矛盾尖銳的情況下,形成了三大派別,平原派、海岸派、山地派。平原派代表貴族利益,仇視梭倫改革,企圖恢復舊秩序;海岸派代表工商業奴隸主利益,力爭保留梭倫改革的成果;山地派則代表農民、牧民、僱工的利益,對梭倫改革並不滿足,要求重分土地。

  由於三大派別相爭不下,公元前560年,貴族出身的庇西特拉圖在山地派的支援下用武力奪取政權,實行個人獨裁統治。庇西特拉圖執政期間,實行了一些有利於小農和工商業奴隸主的政策,如發放低利貸款、救濟貧困農民、減輕土地稅收、鼓勵種植橄欖和葡萄、設立巡回法庭審理農村案件,將司法權深入到貴族把持的農村、建造艦船,加強海軍建設、增闢殖民地,發展海外貿易、修建、美化雅典城等。庇西特拉圖時期,雅典的農業、手工業、商業和文化事業都得到發展。

  但公元前527年庇西特拉圖去世後,其子繼承僭主之位,卻實行殘暴專橫的統治,失去了平民的支援,雅典貴族乘機勾結斯巴達人推翻了僭主政權,重新恢復了貴族寡頭政治,由於貴族把梭倫改革以來取得公民權的人從公民冊上除名,平民又掀起了反對貴族的鬥爭。山地派和海岸派聯合起來,粉碎了斯巴達人的干涉,推翻了貴族政權,推舉克里斯提尼為執政官,並支援他進行改革。

  ***5***克里斯提尼改革

  公元前509年,克里斯提尼作為平民領袖開始實行改革。首先,克里斯提尼廢除了傳統的四個血緣部落,代之以十個地域部落,每個地域部落包括三個新的“三一區”,其中一個在城市附近,一個在沿海,一個在內地,阿提卡各村社分屬三十個三一區,從而分屬十個地域部落。克里斯提尼廢除了四個部落,也就取消了400人議事會,他設立了500人議事會,由十個部落各選出50人組成,成為雅典國家的重要行政機構,公元前504***501***年,雅典人又從十個部落中選出十司令官,他們在後來雅典政治生活中起了很大作用。

  為了維護民主政治,克里斯提尼還制定了貝殼放逐法。它規定,由公民大會用貝殼或陶片對可能危害國家的人進行投票,如果超過6000票,此人將被放逐國外,10年後方可回國,但不牽連其黨羽和家屬,以防止大規模的屠殺和僭主政治的建立。

  經過克里斯提尼改革,到公元前6世紀末,雅典的地域組織已經系統地取代了血緣組織,同時,取代四部落的十部落也具有軍事意義,十司令官的出現說明雅典武裝力量的機構趨於完備,雅典奴隸制國家終於形成了,奴隸和自由民的對立、被保護民和公民之間的對立代替了平民和貴族之間的對立。

  第二節 古典時代

  希臘的古典時代,指公元前5—4世紀前期,是希臘奴隸制城邦發展到極盛然後又走向衰落的時期,它以希波戰爭為開端。

  一、希波戰爭

  1、戰爭背景

  公元前6世紀末,希臘奴隸制城邦剛完成了自己的形成過程,就面臨波斯帝國的威脅。早在公元前6世紀中期,波斯皇帝居魯士征服小亞細亞,小亞西海岸的希臘城邦從屬於波斯的統治之下。大流士於公元前513年從小亞侵入歐洲,進攻遊牧的西徐亞人,失敗而歸,回師途中侵佔了色雷斯,色雷斯以西的馬其頓也臣服波斯。這樣,希臘各城邦直接面臨波斯威脅。公元前500年,小亞細亞米利都人反抗波斯,並尋求雅典和斯巴達的援助,斯巴達沒有響應,雅典派出了一支艦隊支援,取得了最初的勝利,但公元前494年波斯大軍鎮壓了小亞米利都人的起義。

  2、戰爭前期:

  波斯鎮壓小亞希臘人的起義之後就把矛頭指向希臘本土。公元前492年,大流士派水陸兩路大軍沿色雷斯海岸向希臘推進,由於海軍遭風暴之災,陸軍受色雷斯人襲擊,未能成功,大流士並不甘心,又派使者到希臘各邦索取土和水,企圖讓他們臣屬波斯。公元前490年,大流士派大軍從小亞橫渡愛琴海,在馬拉松登陸,雅典一方面派使者向斯巴達求援***遭到斯巴達拒絕***,一方面派十司令官率一支公民兵抵抗。面對強大的波斯軍隊,為了免於淪為奴隸,十司令官以多數通過決定一戰。馬拉松一役,雅典人以高昂的士氣,巧妙的戰術,以少勝多,以弱勝強,將波斯人趕回了小亞。這次戰役後,雅典人全力發展海軍,為壯大海上力量,新建造了200艘戰艦,同時,希臘一些城邦結成了反波斯同盟,斯巴達被推為同盟軍隊統帥。

  公元前480年,波斯皇帝薛西斯再率水陸大軍侵入希臘,斯巴達王李奧尼達率希臘軍隊扼守溫泉關,斯巴達王率軍奮戰,最後由於寡不敵眾,300名將士全部戰死,波斯軍隊長驅直入中希臘,雅典人只好撤出退到海上。波斯人進入雅典衛城後,搶劫一空,並縱火燒燬衛城。而雅典海軍則在薩拉米斯海灣誘敵深入狹窄海灣作戰,並以300艘戰艦破敵1000餘艘戰艦。這場海戰後,薛西斯只得退回亞洲。希臘人終於消除了波斯人對他們的威脅。

  二、希波戰爭後期和戰後

  1、戰爭後期

  公元前478年以後,希臘與波斯間的戰爭時斷時續地進行到公元前449年,對希臘本土影響不大。而從這後,斯巴達與雅典間的矛盾卻在發展。斯巴達原為希臘盟邦反抗波斯的軍事統帥,雅典人則掌握海外作戰的主要力量海軍。公元前478年底公元前477年初,雅典與愛琴海島嶼和小亞西海岸許多希臘城邦結成同盟,目的是劫掠波斯領土,以報復他們過去的損失,各盟邦或出戰艦或出錢,金庫設在提洛島,所以稱為提洛同盟。同盟有代表大會,雅典為同盟領導,勢力日趨強盛。斯巴達早在公元前6世紀就把伯羅奔尼撒半島各城邦拉進以它為首的伯羅奔尼撒同盟,和雅典積怨頗深。公元前457年斯巴達與雅典開始發生武裝衝突,公元前449年,雅典與波斯締結和約,波斯承認小亞西海岸希臘城邦的獨立,放棄對愛琴海的霸權,希波戰爭正式結束,雅典成為愛琴海霸主,它與斯巴達的矛盾成為希臘城邦間的主要矛盾,最終導致了伯羅奔尼撒戰爭的爆發。

  2、戰後奴隸制的發展

  希臘的奴隸制度分為兩大型別:斯巴達型和開俄斯型。斯巴達型奴隸是被征服的希臘人,開俄斯型奴隸是買來的非希臘人,在剝削方法上兩種型別略有不同,斯巴達型奴隸主要用於從事農業,並交納一部分收成;開俄斯型奴隸用於各種生產勞動、家內勞動甚至充當奴隸主的管家。但總的來說,兩種型別的奴隸都是奴隸主階級的財產,所以古代希臘人同把他們列為奴隸。雅典及許多工商業為主的希臘城邦屬於開俄斯型奴隸制,斯巴達及克里特島諸城邦的奴隸制屬於斯巴達型。

  希臘戰勝波斯後,雅典等城邦的工商業大有發展,所用奴隸增多,一般小農也可佔有一兩個奴隸,奴隸的來源主要是戰俘,通過奴隸市場進行交易。斯巴達的奴隸最多,雅典也是當時奴隸最多的城邦之一。

  奴隸主對奴隸的剝削和壓迫,引起了奴隸的強烈反抗。約公元前464—455年,斯巴達爆發了大規模的奴隸起義,歷史上稱之為第三次美塞尼亞戰爭,起義者給奴隸主以沉重打擊,斯巴達不得不同意起義者及其子女作為自由人永遠離開斯巴達,這使斯巴達失去大批奴隸,經濟損失慘重。公元前413年,斯巴達侵入阿提卡,雅典2萬多名奴隸乘機逃亡。公元前412年,雅典入侵開俄斯,島上奴隸乘機大批逃亡。這都給當地奴隸制以打擊。

  公元前5世紀,希臘各城邦的自由民內部也有大土地所有者與小土地所有者、富人與窮人、奴隸主寡頭派與奴隸主民主派的鬥爭,但總的來說自由民的分化不太激烈。當時斯巴達的土地屬於國家所有,不能買賣,一般公民雖然政治上沒有多大權利,但是他們保持了自己的一塊份地,同時也就保持了自己的公民權和剝削奴隸之權。庇裡阿西人雖無公民權,但經濟上也能維護其小康局面。在雅典,債務奴隸制早已廢除,公民中的小農和手工業者在經濟上地位較穩定,政治上也享有一定權利。雅典還有許多無公民權而有人身自由的外邦人,他們一般從事工商業,其中有些人很富有,現在很少見到公元前5世紀時的賣地文書,這在一定程度上說明小農的分化在公元前5世紀遠沒有以後那樣劇烈。因此,在奴隸與奴隸主的對立中,自由民中的下層或小所有者在政治上通常站在奴隸主一邊,所以當時城邦是鞏固、繁榮的,奴隸主與奴隸的矛盾當時以自由民與奴隸的矛盾表現了出來,這種情況一直持續到伯羅奔尼撒戰爭之前。

  3、雅典民主政治的全盛時期

  克里斯提尼改革之後,雅典政體逐漸向奴隸制民主制發展。希波戰爭中雅典確定其海上霸權的是海軍,而海軍成員主要是平民。工商業奴隸主的利益在海外,他們的代表人物利用這支力量對外爭奪霸權,對內反對貴族寡頭派,並逐漸剝奪貴族會議支配國家政事的權力和地位,使其變為主管宗教事務的機構。

  伯利克里時期,民主制又有發展,他大大加強海軍力量,取消貴族會議的一些權力,壯大平民力量,從而使雅典城邦的奴隸主民主政治達到了繁榮階段。

  當時,公民大會是雅典國家的最高權力機關,決定內政、外交、戰爭、和平等國家大計。500人議事會仍從十部落中各抽籤選50人組成,每部落所出的50人輪流在一年的大約1/10的時間裡擔任議事會的主席團,處理日常政務,召開公民大會。陪審法庭是最高監察司法機關,有6000名陪審法官,監督公職人員的工作。最重要的官員十司令官在公民大會上舉手選出,連選連任,不僅統帥軍隊且參與政治,實際掌握著國家大權。

  雅典民主政治不僅排斥奴隸和外邦人,而且恰恰是剝削和壓迫奴隸及盟邦的工具,為了發放津貼,需花費大筆金錢,這些錢,來自勞昂銀礦萬名奴隸的血汗,來自同盟金庫即盟邦勞動人民的血汗,雅典奴隸主之所以讓一部分公民在政治上有一定權利,在經濟上得些津貼,正是因為需要他們作為一支武裝力量,對內鎮壓奴隸,對外鎮壓盟國,並與其它國家爭奪霸權,因此,雅典的奴隸主民主政治正是奴隸主階級實行專政的一種手段。

  三、伯羅奔尼撒戰爭

  1、起因

  斯巴達和雅典是希臘各城邦中的兩霸,希波戰爭後,它們之間的矛盾逐漸以伯羅奔尼撒同盟和提洛同盟兩大集團對立的形式表現了出來。公元前457年以後,雙方陸續發生過一些戰爭,都想瓦解對方的同盟。由於相持不下,公元前446—445年間雙方簽定了三十年和約,但是,不僅斯巴達和雅典的矛盾難以調和,而且斯巴達的重要盟邦科林斯和麥加拉與雅典也有海外商路和殖民地之爭。斯巴達和它的盟邦對於雅典的海上霸權尤其不能容忍,便以雅典流放伯利克里並解散提洛同盟為條件發出最後通牒,於是爆發了波及全希臘的伯羅奔尼撒戰爭。

  2、經過和結果

  戰爭分為三個階段:公元前431—421年是第一階段,公元前421—415年雙方一度休戰;公元前415—413年是第二階段;公元前413—404年是第三階段,最後以雅典的失敗告終。

  在第一階段,斯巴達多次派兵騷擾阿提卡,雅典不得不把農村人口集中到城市,派海軍在伯羅奔尼撒沿岸巡行,打擊斯巴達及其盟邦。由於人口過於集中,雅典城流行鼠疫,損失巨大,伯利克里亦病死。斯巴達也受打擊不小,雙方兩敗俱傷,於是公元前421年簽定和約,原則上恢復戰前狀態,但實際上雙方都未退出所佔土地,問題未得到根本解決。

  公元前415年,雅典出兵攻打西西里的敘拉古,斯巴達出兵援助,結果全殲雅典軍隊。公元前413年雙方再起戰火,斯巴達改變了過去短期侵掠阿提卡的政策,採取了侵入阿提卡並長期駐守的新辦法。在這種情況下,雅典2萬多奴隸逃亡投向斯巴達,而且由於西西里慘敗,雅典海軍損失巨大,盟國乘機擺脫它的統治。公元前411年,雅典貴族寡頭髮動政變,一度奪取了政權,但不久失敗。斯巴達看到要戰勝雅典,沒有強大的海軍是不行的,於是斯巴達求援波斯,得到了金錢和艦隊。公元前408年以後,雅典海軍連戰連敗,斯巴達包圍了雅典城,公元前404年,雅典只好宣佈投降。

  科林斯等邦主張消滅雅典,斯巴達則認為雅典對希臘人有功,不宜過分苛刻,於是提出以下條件:***1***摧毀雅典城至海港的長牆;***2***除12艘船外,交出全部艦隻;***3***服從斯巴達領導。雅典予以全部接受。斯巴達這樣做,並非對雅典寬容,主要是利用雅典來平衡科林斯、麥加拉等邦的力量,避免盟邦過於強大。

  伯羅奔尼撒戰爭從頭至尾是一場爭奪霸權的鬥爭,它給希臘各邦帶來不同程度的災難,從此以後,希臘各邦自由民內部分化又趨於激化,原來作為城邦支柱的公民兵隨著小所有者的沒落而衰敗,希臘開始轉入奴隸制城邦的危機時期,從這個意義上說,伯羅奔尼撒戰爭是希臘歷史發展的一個轉折點。

  四、希臘奴隸制城邦的危機

  伯羅奔尼撒戰爭後,奴隸制又有了新的發展。戰爭使大批戰俘成為奴隸,奴隸數量大增,被廣泛應用於農業和手工業之中,帶動了商品貨幣經濟的發展。然而,隨著奴隸制和商品經濟的發展,大奴隸主不斷兼併土地,形成了奴隸制大農莊。與土地兼併集中同時出現的現象是小所有者土地的喪失,他們失去土地後,或者淪為城市遊民,或受僱於大土地所有者,或到外邦充當僱傭兵。這樣,除奴隸主和奴隸的尖銳矛盾外,自由民內部貧與富的矛盾也尖銳起來。公元前4世紀,希臘各邦不僅奴隸大批逃往山林地帶聚眾起事,而且貧民反對富人的鬥爭也風起雲湧,公元前399年斯巴達發生了基那敦組織起義的密謀;公元前370年阿哥斯發生了“棍棒黨”起義。這表明,希臘奴隸制城邦的危機已隨奴隸制的發展而到來了。這時,隨著自由民的不斷分化,越來越多的人喪失了土地和公民權,城邦逐漸失去了自己的支柱——公民兵。不僅如此,喪失土地和公民權的人或企圖聯合奴隸起事,直接威脅城邦生存,或變為僱傭兵,成為企圖實行獨裁統治的野心家的工具,城邦制度受到嚴重打擊。更嚴重的是,城邦之間的爭霸和混戰,加速了城邦制度的滅亡。

  五、馬其頓稱霸希臘

  馬其頓地處希臘邊疆,居民成分複雜,文明開始較晚,希波戰爭時期才開始與希臘人接觸,伯羅奔尼撒戰爭後同希臘各邦往來日益增多,並逐漸隨希臘的衰落而強盛起來。

  馬其頓是在腓力二世時期***公元前350—336年***發展起來的,腓力年輕時深受希臘文化影響,也熟知希臘各邦間的矛盾。他執政後,控制了貴族會議和公民大會,加強王權,他還進行軍事改革,創造了馬其頓方陣,方陣兩翼配有輕裝步兵和騎兵,中間為縱深、密集的重灌步兵隊形。腓力憑藉其富有戰鬥力的軍事力量,利用希臘城邦間的矛盾,佔有了愛琴海北岸廣大地區。

  公元前338年,馬其頓軍大敗雅典、科林斯、麥加拉等邦組成的聯軍,希臘各邦實際已處於被征服地位。次年,腓力在科林斯召集了各邦會議***僅斯巴達未參加***,會議宣佈,希臘各邦保持和平,成立聯盟,進攻波斯,並禁止重分土地,禁止廢除債務等。馬其頓從此成了希臘的領導者。

  第四節 亞歷山大帝國的形成與分裂

  一、亞歷山大東侵與帝國的形成

  科林斯會議後,腓力還沒來得及東侵亞洲,第二年就被刺死。其子亞歷山大繼位***公元前336-323年***,即亞歷山大三世。他曾師從亞里斯多德,深受希臘文化薰陶,頗具才能又野心勃勃。腓力死後,馬其頓內部、北方部落、南方底比斯人先後騷動、起義,亞歷山大全部予以殘酷鎮壓。

  從公元前334年開始亞歷山大率軍東侵,首先佔領小亞,接著向敘利亞推進,波斯皇帝大流士三世親率大軍抵抗。公元前333年秋,兩軍會戰伊蘇斯,波斯潰敗,大流士三世的家屬全部被俘,大流士三世要求議和,但亞歷山大拒絕和波斯議和,南進腓尼基,公元前332年將其攻滅,接著進軍埃及,在亞歷山大表示保護和支援神廟祭司後,埃及祭司便宣佈亞歷山大為太陽神之子,古代法老的繼承人,亞歷山大輕而易舉佔領了埃及。公元前331年春,亞歷山大從埃及出發,進軍兩河流域,在高加美拉再與波斯決戰,亞歷山大大勝。大流士三世倉皇東逃,後被殺。亞歷山大進入波斯本土後,洗劫了波斯幾個古都的王宮和金庫,取代了波斯帝國的統治。

  亞歷山大入侵中亞時遇到當地部落的頑強抵抗,公元前330-328年間都在中亞。這期間馬其頓、希臘人中有人反對繼續東進,受到鎮壓。亞歷山大同時採取拉攏波斯和中亞貴族的政策,他自己娶一中亞貴族之女為妻。公元前327年,亞歷山大從巴克特里亞向南亞次大陸進發,侵入印度河上游地區。他在此受到頑強抵抗,同時他的部下也疲憊不堪,無法再前進了,於是被迫退兵。公元前326年,馬其頓軍兵分兩路,於次年退回巴比倫城,該城成為亞歷山大的都城。

  亞歷山大之所以能征服波斯帝國,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波斯帝國內部的階級矛盾和民族矛盾已十分尖銳,統治階級內部也很腐朽,因此亞歷山大只經過兩次較大戰役就滅亡了波斯。

  亞歷山大帝國在短期中的征服中迅速建立起來,但是它同波斯帝國一樣不鞏固,因為他在繼承波斯帝國的同時,也就繼承了波斯帝國中的全部矛盾,而且加上了馬其頓、希臘人與東方各族人民的矛盾,因此亞歷山大帝國很快走向分裂。

  二、亞歷山大帝國的分裂

  公元前323年,亞歷山大病死,他的部將紛紛爭奪地盤,互相混戰,造成帝國迅速瓦解。公元前301年,亞歷山大帝國基本分裂為馬其頓王國、塞琉古王國和托勒密王朝統治下的埃及。

  亞歷山大死訊傳到希臘後,雅典很快組織了一次反馬其頓戰爭,並在開始時取得一定勝利。但從亞洲來的馬其頓援軍打敗希臘盟軍,希臘又落入馬其頓之手。隨後,亞歷山大部將爭權混戰,馬其頓王位幾次易手,希臘各邦動盪不安。公元前276年,安提柯王朝統治了馬其頓,公元前168年,羅馬滅亡馬其頓,希臘於公元前146年落入羅馬統治之下。

  第五節 上古希臘文化

  一、早期和古典時代的文化

  古代希臘文化,在許多方面都呈現了豐富的成果,在人類文化發展史上做出了重大貢獻。希臘奴隸制度的發生和發展,是希臘文化發展的基礎。在古代埃及和西亞長時期積累的文化遺產,也為希臘文化的發展提供必要的資料和借鑑。希臘的哲學家、詩人、政治家、文學家到過埃及和西亞的很多,而且他們往往是抱著學習和考察的態度去遊歷的。至於馬其頓亞歷山大以後,希臘文化的很多成果都產生於埃及的亞歷山大里亞,那更是東方人和希臘人共同創造的成果。

  1、文學

  希臘最早的文學作品是“史詩”,荷馬史詩就是兩部最早的史詩,它有神話,也包括許多反映歷史的傳說。另外,希西阿德《田功農時》也被認為屬於史詩,它幾乎沒有神話成份,寫的都是農時節令和當時社會的情況。總之,各種史詩中儲存的許多優美的希臘神話,不僅為以後希臘的文學和藝術作品準備了題材,而且對後世歐洲的文學藝術也有深遠的影響。

  公元前八世紀到六世紀,平民與貴族的矛盾和鬥爭很激烈,同時也就出現了與現實關係比較密切的抒情詩、哀歌詩等。抒情詩原意是琴詩,是用絃琴伴奏的可歌 唱的詩,一些貴族詩人用它表達、抒發自己歡樂或者不得意的感情。哀歌詩,原指以笛伴奏的悲歌,逐漸成為一種表現自己思想和感情的詩,梭倫曾用它來表達他改革的經歷和心情。

  公元前五世紀,希臘奴隸制城邦達到極盛時期,特別是雅典,由於奴隸制民主制的發展,產生了公民群眾性的文藝生活的要求。由節日歌舞發展而成的戲劇,就是適應這種要求而產生的。當時雅典政府建築大型露天劇場,組織戲劇的演出。甚至用奴隸的血汗和盟邦的貢金對觀劇的公民發津貼,這樣在雅典就出現了一些傑出的悲劇作家和喜劇作家。

  古代雅典在為祭祀酒神而舉行的節日裡,正逢春季葡萄酒季節,人們組成合唱隊,穿著羊皮衣服,頭戴羊角和常春藤編的花環,裝扮成森林之神,高唱“酒神之歌”,悲劇就是從這種形式轉變來的,因此,悲劇也被稱為“山羊之歌”,雅典最負成名的三大悲劇作家是:愛斯奇里斯、索福克利斯和幼裡披底斯。愛斯奇里斯即埃斯庫羅斯,被稱為“悲劇之父”,代表作品有《波斯人》、《被幽禁的普羅米修斯》,索福克利斯的代表作《奧狄浦斯王》。幼裡披底斯代表作品是《美狄亞》。

  喜劇的出現比悲劇晚,當秋天收穫葡萄時,人們舉行慶祝活動,彼此之間互相取笑,這種形式後來就發展成為喜劇,所以喜劇又有“狂歡佇列之歌”之意,它一般用輕鬆、諷刺的手法來揭露現實問題。雅典的大喜劇家是阿里斯托芬,代表作品有《騎士》、《馬蜂》、《雲》、《蛙》等,被稱為“喜劇之父”。

  2、哲學

  古代希臘哲學,在人類哲學史上佔有一席很重要的地位,平民與貴族的鬥爭,貧者與富者的鬥爭,奴隸與奴隸主的鬥爭,奴隸主中民主派與寡頭派的鬥爭,城邦之間的爭霸鬥爭,充滿了希臘歷史。在這些複雜的鬥爭中,產生了西方古代史上的“百家爭鳴”局面,希臘的哲學就是在這種歷史條件下發生、發展起來的。

  公元前六世紀,在小亞的一些希臘城邦中開始出現了一些哲學派別,米利都人泰利士認為,水是萬物的基礎,這可能是因為他注意到萬物都依賴水而生存的緣故。他和他的弟子們都肯定物質的第一性,所以米 利都學派是一個唯物主義派別,以弗所人赫拉克利特的哲學也被列寧稱之為“辯證法”的奠基人之一。

  與米利都學派和赫拉克利特相對立的,有畢達哥拉斯派和埃利亞派,畢達哥拉斯認為萬物的始基是數,由數而有形,由形而有物。他把抽象的數的概念看作第一性,陷入了唯心主義,埃利亞派以義大利南部的埃利亞而得名,活動於公元前六至五世紀,在政治上大都屬於貴族派,他們有一個說法:“一切都是一併且是靜止的。”這是形而上學的觀點。他們還說“飛矢不動”,其理由是箭在每一瞬時都在空間佔有一個固定的位置。

  公元前五至四世紀,希臘哲學中唯物主義與唯心主義的兩軍對壘又有了進一步發展,唯物主義者的傑出代表是德漠克利特,與其對立的唯心主義的兩個代表是蘇格拉底和柏拉圖,希臘古典時代最後一個大哲學家是亞里士多德。他是馬其頓王一個宮廷醫生的兒子,青年時到雅典隨柏拉圖學習,以後曾被聘為亞歷山大的教師,後來又到雅典講學,亞里士多德對於哲學、邏輯、歷史、政治、數學、物理、生物、醫學等有精深的研究,在許多方面都提出了自己卓越的見解,對後世和西方影響甚大。

  3、史學

  古希臘人在史學方面也做出了相當出色的成績,希羅多德、修昔底德、色諾芬是古希臘最著名的三個史學家。

  希羅多德生於小亞西亞西海岸哈利卡納蘇斯城,早年參加反對本地僭主的鬥爭,失敗後流落外地,他曾遊歷埃及、腓尼基、巴比倫以及黑海北岸一些地區,他曾寄居雅典,與伯里克利等人友善,後又隨雅典人到義大利南部殖民。希羅多德所著《歷史》一書,共九卷,主要敘述希波戰爭,但也有大量篇幅敘述波斯、腓尼基、埃及、巴比倫、印度、呂底亞、希臘的往事,他記下了大量珍貴的歷史資料。希羅多德是歐洲第一個大歷史家,所以在西方有“歷史之父”的讚譽。

  修昔底德,雅典人,生於雅典在色雷斯的殖民地,在色雷斯擁有金礦,他本人曾任雅典將軍,在伯羅奔尼撒戰爭中失敗,被放逐多年,戰後回到雅典。他所著《伯羅奔尼撒戰爭史》共八卷,第一卷寫戰爭背景,兼論古代歷史,第二卷以後寫戰爭本身,體裁基本是編年的,他沒有寫完整個伯羅奔尼撒戰爭,只寫到公元前411年就終止了,他在著作中力圖詳盡地說明戰爭的原因和過程,很注意對史實進行考訂。與希羅多德相比,他的作品結構嚴謹,很少迷信成分,他在書中記錄了各種人物的大量演說,藉以表達有關各方面的思想和見解,當然這些並不都是演講的實錄,有些甚至是他本人的演繹。總之,他的書留下了大量的軍事、政治鬥爭方面的史料,而關於社會經濟、政治制度方面的材料卻很少,這是他的一個嚴重缺陷。

  色諾芬,雅典人,早年曾隨蘇格拉底學習,後來他投到波斯皇帝之弟小居魯士部下,於公元前401年隨小居魯士進行反對波斯皇帝的戰爭,不久,小居魯士戰死,其部下希臘僱傭軍將領也被殺,色諾芬就被選為希臘僱傭軍殘部的將領,率領這支隊伍歷經艱辛回到色雷斯。公元前399年,他率部投向斯巴達,以後隨斯巴達在小亞進行反對波斯的戰爭,斯巴達與波斯媾和以後,他在伯羅奔尼撒定居,直到老死沒有回雅典。他著有《希臘史》、《萬人軍遠征記》、《經濟論》、《雅典的收入》等著作,都具有一定的史學價值,其中《希臘史》尤為重要。《希臘史》共七卷,首先接著修昔底德的著作寫完伯羅奔尼撒戰爭的歷史,接著寫了斯巴達對波斯的戰爭和斯巴達稱霸希臘,最後寫了斯巴達在底比斯打擊下的衰落。這部《希臘史》包括希臘由盛而衰的過程,內容是很重要的,他以當時人當事人寫當時事,但他明顯偏向斯巴達,對他所追隨的斯巴達王備加頌揚和誇張,而對斯巴達霸權衰落的原因卻沒有任何揭示,此外,他還相信神意和預言,這是他比修昔底德還不如的地方。

  二、公元前三至一世紀的希臘文化

  古代希臘文化的基礎是奴隸制,“沒有奴隸制,就沒有希臘國家,就沒有希臘藝術和科學,”***恩格斯***從公元前四世紀末亞歷山大帝國分裂為一些大小王國起,到公元前一世紀它們完全被羅馬滅亡為止,這是希臘人統治近東文明古國的時期,這些王國的文化與古典時代的希臘文化有著繼承的關係,當時各種著作也是用希臘文寫的。不過,這一時期的文化與古老的東方文化傳統也是分不開的,其中包含了東方人民的貢獻。以前希臘人的文化中心是雅典,而這一時期的文化中心是亞歷山大里亞。

  1、科學

  自然科學在這一時期有明顯的發展,這與東方古國天文、數學的長期發展分不開。這一時期出現了許多傑出的學者。

  歐幾里德,長期執政於亞歷山大里亞,撰有著名的《幾何原本》13卷,奠定了古典幾何學的基礎。

  薩摩斯人亞里斯塔克斯曾提出日為中心的假說,他認為,恆星和太陽不動,大地以圓形軌道繞日而行,太陽就在軌道的中心。不過,現存的他的唯一作品《論日月的地下和距離》卻是以地心說為基礎的。

  昔蘭尼人厄拉託斯提尼曾任亞歷山大里亞圖書館長,不僅精於數學、天文、地理,而且長於歷史、語言、文學、哲學,是一位百科全書式的學者,他在《論大地測量》中首次相當準確的算出地球的周長,並大體測出太陽和月亮的大小和距離。

  比提尼亞人希帕庫斯研究天文觀測中的視差問題,從而首次得出了可以測定日月大小和距離的實用的方法,但是他又提出了一套太陽和月亮運動的理論,為以後托勒密的地心說的先驅。

  敘拉古人阿基米德既是多種機械的發明人,也是數學家、力學家,在數學、力學方面做出了突出貢獻。

  由於奴隸制生產關係的障礙,這一時期在自然科學方面沒有取得進一步的發展,相反,隨著以後奴隸制社會危機的到來,這一切在歐洲幾乎被遺忘了。

  2、哲學

  這一時期的哲學主要有三個流派,它們在不同程度上都反映出奴隸制城邦沒落時期的特點。

  伊壁鳩魯,長期在雅典執教,是古代傑出的唯物主義哲學家,他繼承並發展了德漠克里特的思想,他也認為萬物皆由極小的原子構成,但他與德漠克里特又有不同之處,他認為,原子不僅有形狀和大小的屬性,還有重量的屬性,原子除了作直線運動外,還可以由於其自身的原因而產生偏離直線的運動;在認識論上,他重視感性認識的作用,他認為,人們在解釋感覺時可能有錯誤,而感覺本身不會有錯誤,他認為,哲學的目的是要給人類帶來幸福,也就是要消除苦惱,促成快樂,而這種快樂不可能靠縱慾來達到,只能從心情寧靜中去尋求;他視社會政治生活為苦惱之源,主張離群寡居以求寧靜,這正反映了這位城邦沒落時期的哲學家的沒落的情調。

  斯多葛派的創始人是塞普勒斯島人芝諾***公元前335—263年***,他20多歲時移居雅典,以後長期在雅典的畫廊向遊人講學,得到很多人的信從,因此這個學派被稱為“畫廊學派”,意譯為“斯多葛派”。這一學派具有折中主義的傾向:一方面,他們認為世界由火而生,由火而滅,很近似赫拉克利特的見解;另一方面,他們認為決定整個世界的是世界理性“邏各斯”***道***。這樣,他們的哲學就又帶有唯心主義宿命論的色彩。這一學派很重視倫理道德說教,號召人們克己制欲,刻苦的生活,嚴肅的治學,他們在政治上已經擺脫了城邦的框架,認為人人都是世界公民,不論是哪個民族或哪個階級在世界理性面前都是平等的,不過這種平等已不是城邦繁榮時期公民在權利方面的積極的平等,而是在世界理性面前或命運面前大家都很渺小的消極的平等,這在實質上是奴隸制城邦沒落時期的一種悲觀思想。這一派發展到羅馬帝國時具有更濃厚的宿命論的悲觀色彩,後來對基督教也有一定影響。

  犬儒學派的創始人被認為是安提斯提尼***約公元前455—360年***,他是蘇格拉底的弟子。他的哲學主張是:快樂基於美德,美德基於知識,並且是可以教養出來的,凡是知道什麼是美德的人就會行美德,凡有此知識的人就不會失去它。他強調美德和力行,重在倫理方面的說教。這一學派的實際奠基人是狄奧根尼斯***公元前400—325年***,他從故鄉西諾普逃到雅典,大概受了安提斯提尼的影響。他一生過著極其貧困的生活,卻認為:快樂得自一個人本身自然需要的滿足,得自以最儉最易的方法實現這種滿足,凡是合乎自然的事皆不得視為下賤或可鄙,皆可並皆應於大眾之前為之。他因為這樣主張並這樣生活而得了一個綽號“犬”,“犬儒學派”因此得名。這一學派對現實生活中的一切秩序都持否定態度,但不是用積極的鬥爭方式去否定,而是用消極的回到自然的方式以表示否定,這是奴隸制城邦沒落時期失望的下層人民的消極思想的反映。

  總之,公元前三到一世紀的文化與古典時代的希臘文化有傳統的聯絡,又有明顯的區別。以前的文化在多方面都表現了希臘各城邦公民對於現實生活的信心和勇氣,總的傾向是積極的,而這一時期則表現出城邦沒落時期人們消極的精神狀態,這說明,希臘的奴隸制國家經過發生、發展而到了衰落階段,希臘人的文化同樣也經過發生、發展而到了逐漸衰落的階段。

  思考題:

  一、名詞解釋

  1、荷馬史詩 2、僭主政治 3、伯羅奔尼撒同盟 4、提秀斯改革 5、貝殼放逐法

  二、簡答

  1、早期希臘對外殖民的原因是什麼?對希臘的發展有何影響?

  2、梭倫改革採取了哪些措施?有什麼歷史意義?

  3、克里斯提尼改革的內容有哪些?有什麼重大歷史意義?

  4、希波戰爭的原因是什麼?希臘為何取勝?

  5、伯羅奔尼撒戰爭的原因和後果如何?雅典為什麼戰敗?

  6、古典時代希臘文化繁榮的條件是什麼?

  五、論述

  1、伯里克利時代雅典民主政治繁榮的原因是什麼?試分析其階級性。

  第六章 上古羅馬

  本章重點:

  1、塞爾維烏斯•土裡烏斯的改革

  2、共和時代平民與貴族的鬥爭

  3、羅馬對義大利和地中海區域的征服及社會經濟結構、階級關係的變化

  4、共和國後期的奴隸起義、土地運動和民主派與貴族派之間的鬥爭而引起的一系列重大事件及其過程

  5、屋大維元首政治及其對內對外政策

  6、前期帝國社會經濟的發展

  7、早期基督教的產生與傳播

  8、三世紀危機的主要表現

  9、戴克裡先和君士坦丁的統治

  10、西羅馬帝國的滅亡

  11、古代羅馬文化

  參考書目:

  1、何平:帝國的榮光——追蹤古羅馬文明,重慶出版社,2002年。

  2、郭長剛:失落的文明——古羅馬,華東師大出版社,2001年。

  3、***法***孟德斯鳩:羅馬盛衰原因論,商務出版社,1997年。

  4、李雅書、楊共樂:古代羅馬史,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1994年

  第一節 羅馬共和國的建立和發展

  一、上古義大利的自然環境和居民

  古代羅馬國家建立在義大利半島。亞平寧山脈從西北至東南縱貫半島之上,北部有肥沃的波河平原,東部狹長地帶背山面水,適宜畜牧,西部山勢展開,有些平原,適宜農耕,南部和西西里島也宜於農牧業,這種條件比希臘優越。半島上多河流,以波河、第伯河最為重要,第伯河下游自古利於航行,古羅馬城就在它的南岸,古羅馬國家是以羅馬城為中心發展起來的。

  半島舊石器時代就有居民,新石器時代,利古里亞人***老普林尼認為他們是義大利最早的居民***大概從非洲經過今西班牙和法國一帶來到義大利。公元前二千年代初***青銅時代***,義大利人的祖先操印歐語的部落從東北方多瑙河沿岸和喀爾巴阡山周圍,越過阿爾卑斯山,進入義大利,拉丁人就是其中一支。

  拉丁人居住在中義大利的拉丁平原,這裡土質肥沃,適宜畜牧和農耕,拉丁人進入這裡後,先後建立了許多城市,羅馬就是其一,除拉丁人外,其它部族中最重要的為伊達拉里亞人,他們約公元前十世紀從小亞細亞進入義大利並建立了城市,主要居住在第伯河與亞努河盆地,以農業為主。公元前七世紀,手工業和商業也發展起來,能製造青銅器,對外貿易已相當廣泛,階級社會初步形成在這一時期。到公元前六世紀,奴隸制度已有相當發展,並不斷向外擴張勢力,曾一度統治羅馬。公元前八至六世紀,希臘人向義大利南部和西西里進行移民,建立了敘拉古等城邦。公元前五世紀末,高盧人又從阿爾卑斯山北部進入波河平原,他們佔據的地區後來被稱為山南高盧。由於義大利半島居民複雜,因此從南到北形成許多部落區域,如山南高盧、伊達拉里亞、薩莫奈、拉丁平原、坎佩尼亞等。

  二、共和國的建立

  1、“王政時代”的社會

  王政時代指早期羅馬歷史,當時社會的基層組織還是氏族,不過已處在父系氏族公社後期,羅馬共有300個氏族,每十個氏族組成一個胞族***羅馬人稱為庫里亞***,每十個胞族組成一個部落***特里布斯***,這樣羅馬共有三個部落,它們構成“羅馬公社”。這時期羅馬的管理機構類似古希臘荷馬時代的軍事民主制,羅馬有勒克斯***王***、元老院和庫里亞會議管理公共事務。勒克斯類似古希臘的巴賽勒斯,是軍事首領,最高審判官和最高祭司,但不具備行政民政權,還不是真正的國王。元老來自各氏族的族長,是王對內對外政策問題的顧問,元老院有權批准和否決庫里亞會議的決議案,有徵稅、徵兵、決定戰爭的權力。庫里亞會議是按庫里亞召開的民眾大會,由氏族全體成年男子參加,它有權宣佈戰爭,選舉勒克斯,有權通過或否決新法案,對判處死刑的案件做出最後決定等。每個庫里亞有一票的表決權,所以王政時代實質上是一個以氏族、胞族和部落為基礎並從中發展起來的軍事民主制社會階段。

  所謂王政時代,是羅馬原始公社制向階級社會的過渡階段。這時候拉丁人雖然還是處於公社生活,但氏族制已走向解體。當時父家長制家族已在發展,並逐漸變成基本的社會經濟單位,家長有權將自己的家族成員賣為奴隸,甚至有權殺死他們,雖然土地是公社的財產,但每個家族從公社領得一份土地耕種。這種分化與公元前七世紀生產的發展密不可分。當時義大利已普遍使用鐵器,農具普遍用鐵器製造,同時手工業也從農業中分離出來。個人開始積累財富,這預示著私有制和階級關係即將出現。所以在當時一些富有的家族就形成氏族貴族,他們利用特權,霸佔公有土地和財產,把破產的氏族成員變成他們的“被保護人”,被保護人只能從貴族那裡取得份地,併為其負擔勞役和兵役,這樣,在氏族社會內部,除貴族外,就產生了廣大受貴族剝削和奴役的階層,此外,除被保護人外,還出現了平民。他們不屬羅馬氏族成員,無權分得公有地,但得服兵役。他們有人身自由,有的從事農業,有的經營手工業和商業,但許多平民依附於貴族,向他們 租佃土地、貸款,時常處於被奴役的地位。公元前六世紀,平民人數大大超過貴族,作用越來越大,他們開始強烈要求廢除氏族和門第制度,按照財產多少重新劃分等級,因此和貴族間的矛盾日益尖銳,導致羅馬發生了塞爾維烏斯改革。

  2、塞爾維烏斯改革

  公元前六世紀,王政時期的第六個王塞爾維烏斯·土利烏斯***公元前578-534年***依靠平民的支援進行了改革。主要內容有:***1***羅馬居民,不論貴族和平民,凡能負擔兵役者都按財產多少分為五個等級,五級以下的貧民被稱為無產者,不列級,每級提供數目不等的百人隊***軍隊編制單位***,武器自備。***2***創設百人隊會議,凡能服兵役者都可參加,從此原來按庫里亞召集的庫里亞會議,就失去了它在政治上的重要性,庫里亞會議的一切重要職權都轉歸百人隊會議。表決權按百人隊分配,每個百人隊一票表決權。***3***把原來的三個氏族部落,按地區劃分四個部落。

  通過這次改革,氏族貴族和氏族制受到打擊,地域關係代替了血緣關係,羅馬基本上完成了由氏族制度向國家的過渡。

  3、共和國的建立

  據傳說,王政時代最後一個王高傲者塔克文,是伊達拉里亞人,他獨斷專橫,其殘暴統治激起了羅馬人的不滿,約公元前509年,羅馬爆發了反抗鬥爭,一舉推翻了塔克文的統治,並建立起了共和體制。

  羅馬共和國最高行政權力由兩個權力相等的執政官掌握,執政官由百人隊會議從貴族中選出,任期一年,負責指揮軍隊,召集元老院會議和公民大會。由於執政官任期短,彼此牽制,權力有限,真正掌握國家大權的是貴族把持的元老院,它由貴族和退任的執政官組成,有決定內外政策、審查和批准法案、支配國家財產的權力,並有權監督執政官的行動。百人隊會議開會時只能就元老院審查過的議案進行表決,不能討論。塞爾維烏斯改革後,雖准許平民參加百人隊會議,但由於表決權的限制***會議的多數票被少數富有者控制***,因此,百人隊會議變成了維護貴族利益的工具。所以,羅馬共和國從成立的那一天起,就成為貴族奴隸主的專政機器。

  三、平民反對貴族的鬥爭

  1、平民與貴族的矛盾

  羅馬共和國成立後,平民與貴族的矛盾更加尖銳:

  ***1***政治上,貴族牢牢把持著國家大權,而平民則被完全排斥在政權之外。

  ***2***經濟上,貴族不僅佔有大量土地,而且享有公有地的分配和使用的權利,平民不僅不能參加公有地的分配和使用,而且由於共和初年頻繁戰爭導致破產、失地,有的淪為債務奴隸,有的被賣往國外。

  ***3***在社會、法律地位上,貴族靠自己的特殊地位和特殊權力,肆意加害平民,而平民被視為卑賤之人,不能與貴族通婚。

  平民為了改變這種地位和處境,同貴族進行了長期的鬥爭。

  2、保民官的設立與十二銅表法的制訂

  相傳,公元前494年,羅馬同周圍鄰近部落發生戰爭,急需平民援助,於是平民乘機提出廢除債務法的要求。貴族開始口頭應允,但隨後又失信,因此平民全副武裝離開了羅馬,以此反抗貴族的背信棄義。平民的離去會削弱軍隊戰鬥力,因此貴族被迫讓步,承認平民有權選出保民官,保民官的職責是保護平民不受貴族高階官吏的橫暴欺壓,如貴族通過違反平民利益的法令,保民官可以否決,不過保民官當時的作用僅限於依據當時的法律保護平民不受迫害。

  當時的羅馬法律為不成文的習慣法,解釋權操縱在貴族手中。貴族法官常利用此為貴族謀利益,於是平民強烈要求制訂成文法。經過長期鬥爭,貴族再次讓步,公元前451年,羅馬制訂了成文法,它們被刻在十二個銅表上面,故稱十二銅表法。這部法典就其階級實質來說,是保護貴族奴隸主利益的,但由於法律編製成明確的條文,且量刑定罪須以條文為準,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貴族的專橫。

  3、李錫尼和綏克斯圖法案

  十二銅表法制訂後,平民經過繼續努力,於公元前445年獲得了與貴族通婚的權利,但平民的土地和債務問題仍未解決,因此平民同貴族仍進行激烈鬥爭。公元前376年,保民官李錫尼和綏克斯圖,針對土地、債務和擔任高階官職問題,提出了三項法案:***1***平民所負的債務一律停止付息,已付的利息作為償還本金計算,尚未償清部分分三年還清。***2***佔有公有地的最高限額定為500猶格***1猶格約合1/4公頃***。***3***取消軍事保民官,規定在兩名執政官中,一名應由平民擔任。經過十年鬥爭,這些法案才被全部通過。它的通過,暫時緩和了平民與貴族的矛盾。

  4、債務奴隸制的廢除和特里布斯會議權力的擴大

  公元前326年,在平民壓力下,通過了波提利阿法案,取消了債務奴隸制,從此,平民免除了淪為債務奴隸的威脅。

  公元前287年,平民出身的獨裁官霍騰西阿制訂出新法案。原來羅馬有一種按地域部落組成的會議,即特里布斯會議,此會由平民參加,決議只對平民有效。根據他的法案,特里布斯會議成為全體公民參加的會議,會議決議不必經元老院批准即對全體公民有法律效力,特里布斯會議分部落***特里布斯***開會,因為各部落中平民佔多數,所以這個會議比百人隊會議更民主一些。

  至此,羅馬共和國早期平民反對貴族的鬥爭結束。

  5、平民反對貴族鬥爭的後果

  長達兩個多世紀的平民反對貴族的鬥爭,對羅馬歷史的發展影響重大。***1***平民能夠擔任各種官職和與貴族通婚,不僅打破了貴族壟斷政權的局面,而且打破了舊的氏族界限,消滅了羅馬氏族殘餘,自由民內部的關係得到了調整,從而擴大羅馬共和國的基礎。***2***債務奴隸制的廢除,使平民擺脫了淪為奴隸的命運,他們的公民身份和權利得到了保障,從而強化了公民兵制度,為羅馬對外擴張提供了一支強大的軍事力量。***3***新官職的設立和新法律的頒佈,使羅馬共和國的上層建築日臻完善,使之更加適應奴隸制經濟的需要。

  但是,關係到平民切身利益的土地問題並未得到徹底解決,少量公有地的分配和債務的減免,不能從根本上改變公民的經濟地位,平民的負債和破產遲早還是難以避免的,他們和大土地所有制間的矛盾和鬥爭將繼續下去。平民參政只是對於平民上層而言,他們和原有貴族通過通婚的形式融合於一體,構成“新貴”,國家制度的實質仍是以元老院為首的貴族奴隸主階級的專政。但是羅馬國家機構的加強,為它的對外擴張和發展奴隸制度創造了條件。

  四、羅馬的對外擴張和奴隸制的發展

  1、對義大利的征服

  羅馬建國之初只是第伯河畔的一個小邦,它的北邊有強大的伊達拉里亞,南邊還有一些拉丁城邦的霸主。公元前四世紀中期至三世紀初期,羅馬發動了三次薩莫奈戰爭,打敗了義大利中部和南部的薩莫奈人。公元前三世紀,羅馬人又進攻希臘人在義大利南部建立的移民城邦,羅馬雖遭受到各地頑強的反抗,但它終於征服了這些移民城邦,從此整個義大利半島大部分地區被羅馬佔有。

  羅馬征服義大利地區後,並沒有立即組成統一的國家,而是把各被征服地區變成它的“同盟者”和“臣屬”,實行“分而治之”,維持其統治。

  2、布匿戰爭和對東部地中海地區的侵略

  羅馬征服了義大利後,繼續向西部地中海地區擴張,這不免和當時壟斷西部地中海地區商業霸權的迦太基發生衝突。為了掠奪資源和奴隸,為了爭奪西部地中海的霸權,雙方展開了生死決戰,從公元前264至146年,羅馬和迦太基曾進行三次戰爭,延續一百年,歷史上稱這場戰爭為布匿戰爭***羅馬稱腓尼基為布匿,迦太基為腓尼基人所建,故也稱迦太基為布匿***。

  第一次布匿戰爭***公元前264-241年***是為爭奪西西里而引起的,戰爭以迦太基戰敗而結束,羅馬獲得大量賠款和西西里島。以後又乘迦太基僱傭兵起義之機,強佔了科西嘉和撒丁島。

  公元前218年,迦太基人反擊羅馬,爆發了第二次布匿戰爭***公元前218-201年***。戰爭之初,迦太基人在其著名軍事領袖漢尼拔率領下連連獲勝,但由於孤軍深入,補給困難,戰鬥力逐漸衰弱。前204年,羅馬派軍進攻迦太基,前202年,雙方在迦太基南部的札瑪附近發生決定性會戰,迦太基戰敗。次年,被迫求和。根據和約,迦太基除賠款外,放棄一切國外的領地***只保留非洲部分***。且不經羅馬同意不得對外進行戰爭。

  經過半個世紀,迦太基再次恢復。羅馬恐其強盛,於公元前149年發動第三次戰爭***公元前149-146年***。迦太基堅守了三年後終於淪陷,被羅馬劃為其“阿非利加”省,這次戰爭是場羅馬征服擴張的戰爭。

  當布匿戰爭持續進行之時,羅馬又向地中海東部進行領土擴張,當時地中海東部地區存在著希臘馬其頓王國,埃及托勒密王國和敘利亞塞琉古王國等。公元前215-168年,羅馬先後三次對馬其頓進行戰爭,征服了馬其頓王國。公元前199-188年羅馬又進行對敘利亞的戰爭,敘利亞被迫放棄在小亞細亞西部和中部的領地,至此羅馬擴張到了亞洲西部。

  3、奴隸制經濟的發展與階級關係的變化

  在長期的對外侵略戰爭過程中,羅馬掠奪了大量金錢、貴重物品和其他財物,這些財物絕大部分歸於國庫,另一部分則落到軍政官員手裡。此外羅馬的總督、高利貸者和商人又對征服地區進行殘酷的壓榨,也掠奪了大量財富。因此從公元前2世紀中期起,羅馬奴隸制經濟和階級關係發生了重大變化。

  羅馬奴隸主不僅從戰爭中掠奪了大量奴隸和財富,也掠奪了很多土地,他們不但霸佔征服地區的羅馬“公有地”***羅馬對外征服的時候,每征服一個部族或國家,就宣佈其三分之一的土地為羅馬公有地***。同時,他們在擔任國家軍政官職特別是出任各省總督和法官期間,還肆意勒索搜刮,獲得大量財富。此外,包稅人和承包商所得到的財富也不次於軍政官員,這些人多出於騎士,他們在包收各省稅收、承包公共工程、販運商品和奴隸、經營高利貸和從事銀錢兌換交易中也發了大財,這樣,羅馬在對外侵略過程中便形成了一個新興的騎士階層。從前只有列入第一級的富有者被稱為“騎士”,他們服役於騎兵隊,公元前218年,隨著羅馬的法律禁止元老經商,於是商業金融事業由騎士階層獨攬,因此到公元前2世紀,凡是經營金融、商業和高利貸以及承包公共工程,包收各省稅收的人都被稱為“騎士”。

  在對外掠奪過程中,羅馬貴族和騎士獲得大量財富,從而使羅馬社會經濟發生了複雜的變化。首先是土地集中和大農莊的形成。在共和國初期,羅馬已經開始發生土地集中的情況,當時平民與貴族鬥爭的焦點就是土地問題。由於長期對外侵略戰爭,現在這個問題變得更為突出了,這時候,羅馬貴族奴隸主已經佔有大片土地,組成大中奴隸制農莊。這種農莊在中部、南部義大利和西西里島發展十分普遍。一個大農莊往往擁有數百、數千畝土地,使用十到百名奴隸勞動、生產穀物、經濟作物或經營畜牧業。

  第二,就是奴隸制的發展。在長期對外掠奪戰爭中,被征服地區的軍民俘虜成為羅馬奴隸的主要來源。公元前262年羅馬攻佔西西里的城市阿格里根特的時候,曾俘虜25000人以上;公元前256年,羅馬進攻迦太基,俘虜奴隸2萬名以上;等等。這些數字雖不能反映全部情況,但它給我們這樣一個概念:當時曾有幾十萬居民從各地被俘到羅馬為奴。其次,橫行地中海各地的海盜也把拐騙和搶劫來的人口出賣為奴隸。奴隸的第三個來源是債務奴隸。雖然債務奴隸制在羅馬被廢除了,但是在義大利各地無羅馬公民權的居民和各行省的居民中卻依然存在著,他們在包稅商和高利貸者的重重剝削下,淪為債務奴的人日益增多。當時奴隸被視為商品,被放在市場上出售,羅馬和羅馬所屬各大城市都有奴隸市場,愛琴海上的提洛島也有很大的奴隸市場。到公元前二世紀中期,羅馬奴隸制得到了充分發展,奴隸勞動被廣泛使用在大農莊、大果園、大牧場、礦山以及手工業部門。由於羅馬是個農業國,所以對社會經濟影響最大的是奴隸在農業生產方面的應用。此外,許多私人奴隸也被用為家庭僕役,有的還被視為角鬥士。

  由於土地兼、農業上大量使用奴隸、沉重的賦稅和頻繁的戰爭的影響,羅馬的自由民紛紛破產,一旦戰爭停息了,即使他們得以生還,但是已經無力恢復獨立的經濟。那些勉強能夠恢復的人,也敵不過使用奴隸勞動的大農莊經濟。同時,西西里和北非成為羅馬的行省以後,這些地區的廉價穀物大量流入羅馬,而義大利本土生產的穀物,因為成本高遭到排擠。在這種情況下,大農莊的經營者可以改營橄欖園和葡萄園,但是已經貧困的農民在小塊土地上不可能從事這種經營。於是農民在這種不可抗拒的壓力下破產了,他們的土地不斷地轉到貴族奴隸主的手中。當時,失去土地的農民想做僱傭勞動都是困難的,因為在羅馬,不論城市和農村,奴隸勞動都在排斥自由民的勞動,所以隨著羅馬的對外侵略,社會上出現了大量無業可求的平民,他們在當時被稱為無產者。在這種形勢下,小土地所有者反對大土地所有者的鬥爭又開始激化了。

  隨著奴隸制經濟的發展,到公元前二世紀中期,羅馬奴隸制社會內部矛盾充分地暴露出來了,首先是奴隸和奴隸主之間的矛盾,經常掀起大規模的奴隸起義;其次是羅馬同被征服者之間的矛盾,也不斷髮生反抗羅馬統治的鬥爭;最後是羅馬奴隸主同平民***小生產所有者***以及同意大利人***所謂同盟者***之間的矛盾。由於上述三種矛盾和鬥爭,羅馬奴隸主階級上層內部的矛盾也很緊張。當時羅馬奴隸主階級上層包括兩個集團,一是元老貴族,一是騎士。元老貴族不僅佔有大量土地和奴隸,而且壟斷政權;騎士雖然是金融巨頭,但沒有實權,他們和元老貴族也有矛盾,他們利用平民與貴族的矛盾,和平民一道同元老貴族進行鬥爭。但是這個時期,羅馬社會的主要矛盾是廣大奴隸群眾同奴隸主之間的矛盾,因此,當時受盡飢寒和壓迫的奴隸不斷掀起前所未有的大規模起義,而羅馬共和國也在奴隸不斷地打擊之下日益走向衰亡。

  第二節 羅馬共和國的滅亡

  一、共和國內部鬥爭的加劇

  1、西西里奴隸起義

  西西里劃為羅馬的行省後,這裡肥沃的土地被羅馬奴隸主佔有,他們建立起大農莊,使用幾十萬奴隸從早到晚勞動,奴隸主不管奴隸的飢寒,甚至讓奴隸到外邊搶劫為生。公元前137年,一名敘利亞籍奴隸優勒斯發動起義,領導起義者佔領恩那城。同時,西南部的阿格里根特城也爆發了西亞籍奴隸克勒翁領導的起義,他率領隊伍到恩那與優勒斯匯合,在恩那建立了自己的國家,以優勒斯為王。起義者摧毀和消滅了佔領區域內的許多奴隸主的莊園,但他們注意對小農經濟予以保護,不損害農民的財產,因而得到貧民的支援。但起義堅持五年之久後,最後被鎮壓。

  公元前104年,西西里島爆發了第二次奴隸大起義,其導火線為涅爾瓦審查釋放奴隸事件。當時羅馬正和朱古達、森布里人和條頓人作戰,急需軍隊,元老院因此命令各省行政長官審查自由民出身的奴隸,予以釋放。西西里總督涅爾瓦得到命令後,就著手進行奴隸的審查,並釋放了800多名奴隸。但後來,涅爾瓦接受奴隸主的賄賂,停止了審查工作。奴隸們對此非常氣憤,赫拉克里城附近的奴隸首先起義,他們推舉薩維阿斯為王,取號特里豐***敘利亞國王常用的名字***。不久,西部利利貝城阿鐵尼奧領導的起義隊伍也加入了進來。起義者佔領了特里奧卡拉城,建立了自己的國家,四處打擊奴隸主農莊及軍政機構。公元前101年,羅馬派遣大軍包圍了特里奧卡拉城,起義慘遭鎮壓。

  2、格拉古兄弟改革

  當羅馬忙於鎮壓第一次西西里奴隸起義時,義大利豐島又掀起了新的農民運動,成群結隊的人從遠方的殖民地和自治城市來到羅馬,醞釀爭取土地的鬥爭。當時在羅馬的柱廊、牆壁、碑石上,到處都有要求把侵佔土地分給貧苦農民的標語。在這種鬥爭形勢下,羅馬統治階級內部有些人認為在不損害大奴隸主經濟的條件下,可以收回一部分公有土地,把它劃成小塊分給破產的農民。他們企圖通過這種辦法,維持小土地所有制和增強軍隊的戰鬥力。因為按照羅馬的法律,只有有產者才能參加軍隊,農民破產直接影響羅馬兵源。提比略·格拉古基於這種想法提出了他的土地方案,由於他的行動符合廣大貧民的要求,因此他很快成為這次運動的領導者,被選為保民官。

  公元前133年,提比略·格拉克當選保民官,參照李錫尼和綏克斯圖舊法提出了土地法案,規定任何人佔有公有地不得超過500猶格。每家不得超過1000猶格,超過限度的土地由國家收回,把它劃為30猶格的份地分給無地的公民,世襲使用,不能出賣或轉讓。提比略還建議設立一個由公民會議選出的三人委員會處理有關收回和分配土地的一切問題。這個法案提出後,元老貴族們極力反對,但提比略依靠農民的支援,通過了法案,他本人、弟弟和岳父被選入三人委員會。為了更好的實施這個法案,提比略又提出自己為下一屆保民官候選人,元老貴族於是誣衊他想做國王,並武裝襲擊公民會議,殺死了提比略及其三百名追隨者。

  但小土地所有制同大土地所有制的鬥爭並未中止,十年之後農民爭取土地的鬥爭又開展起來。公元前123年,蓋約·格拉古當選為保民官。在貧苦農民的堅決支援下,他恢復了提比略的法案,並實行了糧食法,規定國庫應以低於市場的價格把糧食賣給城市貧民;為了爭取騎士的支援,蓋約提出了審判法,取消以前元老擔任法官的權力,將此權力授予騎士。此外,他還提出設定移民地的法案以及築路法***擴大道路為失業者提供就業***、亞細亞行省法***把亞細亞行省的包稅權交給騎士***等,這些法案使羅馬的民主運動出現了新的高漲。公元前122年,蓋約又當選為保民官,為獲得整個義大利人的支援,他提出給予被征服的義大利人以公民權的法案。這個法案不為羅馬公民所接受,因為騎士害怕義大利商人和他們競爭,城市平民不願把自己的特權交給義大利人。因此,公元前122年夏天他競選下年度保民官時遭到失敗。卸任後,元老貴族和部分騎士開始攻擊他,雙方發生激烈鬥爭,蓋約及其擁護者奪取了阿芬丁山並設防備戰,但最後還是落了個提比略•格拉古的下場,他和他的三千名追隨者被元老貴族殘酷殺害。

  格拉古兄弟企圖通過限制佔有公有地和分配一些土地給農民的辦法來儲存小土地所有者,從而為羅馬保持一支繼續擴張的武裝力量。羅馬人所佔有的土地大部分是征服得來的,他們還有佔領世界上其它可以居住的土地的希望。但是現在最困難的是,他們是要有許多勇敢的士兵去征服世界上其他地區呢,還是要由於他們的衰弱和互相嫉妒,使敵人把羅馬已經取得的土地奪去呢?因此改革的主要目的是要為羅馬奴隸主階級的一般利益服務。但在另一方面,改革在政治上打擊了元老院,使民主派政治地位逐漸提高。改革還使八萬貧苦農民分得了份地,這又使佔有大量土地的豪門貴族極為不滿。蓋約•格拉古死後不久,羅馬通過了允許出賣份地的法案,平民又喪失了一切,公民和士兵的人數更加減少了,奴隸制的發展和農民的破產仍在進行,羅馬的階級鬥爭也更趨激烈。

  3、馬略軍事改革和“同盟者戰爭”

  格拉古兄弟改革失敗後,貴族派利用自己的勝利大肆侵吞公有地,農民破產和失地過程加劇,貴族派和民主派之間的鬥爭也也更趨激烈,並且在朱古達戰爭期間十分尖銳。公元前111年,羅馬和非洲的努米底亞國王朱古達發生戰爭,這次戰爭充分暴露了羅馬貴族將領的腐朽無能,也暴露了羅馬軍隊的墮落,他們甚至接受敵方的賄賂,使自己的軍隊屢遭失敗,這使得騎士們的海外商業和高利貸活動受到損害,他們強烈不滿,從而使貴族與民主派間的鬥爭日益緊張。羅馬統治者為了加強武裝力量,扭轉被動局面,不得不考慮如何改變軍隊的腐敗狀況。

  公元前107年,馬略被民主派選為執政官,並擔任朱古達戰爭中羅馬軍隊的統帥。在戰爭進行期間,他進行了軍事改革,把徵兵制改為募兵制,改公民兵為僱傭兵,凡是志願而又符合服役條件的公民***包括無產的貧民***都可應募入伍,服役16年,服役期間由國家供養,發給薪餉和武裝,老兵退役之後發給份地。募兵制的實行,不僅擴大了兵源,使公民兵變成職業軍隊,而且重新調整了軍隊的編制、裝備,使軍隊得以長期正規訓練,大大提高了軍隊的戰鬥力。公元前106年,馬略進軍非洲,很快結束了朱古達戰爭。

  馬略的軍事改革對羅馬歷史影響深遠,它不僅部分解決了小農破產後的謀生問題,加強了羅馬國家機器,使之更加有效地鎮壓奴隸起義,維護奴隸主階級的統治,而且為後來羅馬軍事獨裁製的產生準備了條件。因為僱傭化的職業軍人必然追隨其統帥以求得到更多的土地和其它需要。而軍隊統帥則通過滿足士兵的物質和土地要求,培植起一支能聽其指揮的政治勢力,藉以達到個人所要達到的目標。這樣,掌握軍隊的統帥就可憑自己的力量參預政治,打敗自己的敵手,取得政治上的優勢。因此,自馬略改革之後,羅馬的政治鬥爭便帶上鮮明的軍事色彩。進而導致軍事獨裁的產生。

  義大利人雖然名為羅馬的同盟者,但他們在政治上沒有公民權利,不能參加羅馬的政治活動。在經濟和軍事方面,他們得不到羅馬士兵應得的份地,反而大部分肥沃的土地被羅馬人侵佔,而且他們還要向羅馬提供軍餉和援軍。因此他們對羅馬的統治日益不滿。公元前91年,保民官德魯蘇為了緩和矛盾,提出法案,給予義大利同盟者以羅馬公民的權利,但元老院反對,並派人暗殺了德魯蘇,義大利人感到用合法手段難以取得公民權。於是發動起義,史稱“同盟者戰爭”***公元前90-88年***。起義首先爆發於奧斯庫倫城,之後起義遍及義大利半島中南部,起義者並建立了自己的國家和羅馬鬥爭,羅馬派馬略和蘇拉率軍鎮壓。但屢戰屢敗。最後還是鎮壓了這次起義。但這次起義在羅馬歷史中起了重要作用,因為以後義大利人終於取得了羅馬公民權。這批新公民對以後羅馬民主運動產生重要影響。此外,義大利所有居民都變成為羅馬公民,羅馬人公民從此就喪失了以前的重要性和它的特權地位。

  4、蘇拉獨裁

  當同盟戰爭正在進行之時,在東方的小亞細亞又發生了反抗羅馬統治的鬥爭。小亞細亞的本都國王密特里達提利用羅馬內戰的機會,進佔羅馬的亞細亞省,隨後進軍希臘,大批羅馬、義大利商人和高利貸者被殺。在這種形勢下,元老院決定出兵鎮壓。但在派遣軍隊統帥問題上,貴族派與民主派分歧嚴重,元老貴族推舉蘇拉,民主派則堅決支援馬略。在元老院支援下,蘇拉最終當選執政官。

  但公元前88年,他剛離開羅馬,民主派就通過公民會議做出撤銷蘇拉軍隊統帥的決議,代之以馬略。蘇拉聞訊,率軍進攻羅馬,這開創了羅馬歷史上前方統帥率軍反對中央的先例。蘇拉攻佔羅馬城後,迫使公民會議宣佈元老院為最高權力機關,並從蘇拉的擁護者中補充了300名元老成員;此外,不經元老院批准,公民會議不得通過任何法案。蘇拉鞏固了自己的統治後,在公元前87年春天,率軍去鎮壓小亞的人民起義。

  當蘇拉在東方鎮壓希臘和小亞人民起義的時候,民主派和從非洲回到羅馬的馬略合作,再次奪取了政權。公元前86年,馬略和其支持者秦納當選為執政官,雖然馬略不久死去,但他的同黨繼續統治羅馬,再次推翻了蘇拉的改革。但民主派的勝利並沒堅持多久,公元前83年,蘇拉結束了東方戰爭後率軍回到義大利,開始同民主派戰鬥,義大利成了一個血流成河的戰場,約10萬人死於戰場。

  公元前82年冬天,蘇拉進入了羅馬,被元老院宣佈為無限期的獨裁官。以前獨裁官的職權是暫時的,不能超過6個月,蘇拉獲得無限期獨裁權,這在羅馬歷史上還是第一次。他在獨裁期間,以“宣佈公敵”的辦法處死或放逐其政敵,從而建立了第一個軍事獨裁政權。這時共和國在形式上雖然還在,但公民會議和保民官的作用受到嚴格限制,而元老院的權力大大恢復,標誌著共和政體的基本原則已被廢棄。

  所以,蘇拉的獨裁實際上是元老貴族的獨裁,它的主要支柱就是僱傭軍隊和被釋奴隸,它是在奴隸制社會各種矛盾激化的情況下產生的,它產生的宗旨是為了鎮壓奴隸、各地區人民的反抗和高漲的民主運動。但蘇拉的獨裁併不鞏固,公元前79年,蘇拉辭職引退,第二年就死去。民主派再度反抗,雖沒有成功,但馬略派勢力退入西班牙開展反羅馬鬥爭,直到公元前71年,最後被龐培鎮壓。

  二、共和國的滅亡

  正當羅馬在希臘、小亞細亞鎮壓人民起義,在西方對馬略派進行戰爭的時候,義大利境內爆發了大規模的奴隸起義,這次起義的領導者是斯巴達克,所以稱斯巴達克起義。

  1、斯巴達克起義

  斯巴達克是色雷斯人,曾服役羅馬軍隊,後為爭取自由而逃走,被俘賣為奴隸。公元前73年,被送到加普亞城角鬥士訓練所,因不堪忍受暗無天日的生活,和70名同伴拿起武器走上維蘇威山,建立隊伍,四處襲擊奴隸主莊園,羅馬政府派大軍包圍維蘇威山,而起義軍從峭壁上爬下,從羅馬軍隊後面擊潰了圍軍。這次勝利後,起義軍迅速佔領了南義大利大部地區。

  為徹底粉碎羅馬軍事力量,斯巴達克率軍採取不斷進攻的方式消耗羅馬軍事力量,多次打敗羅馬軍隊,並向北義大利進軍。在波河流域打敗山南高盧總督的軍隊,隊伍發展到12萬多人,於是斯巴達克可是南下進軍羅馬。羅馬元老院宣佈國家處於緊急狀態,並決定選一名行政長官與斯巴達克作戰,但沒人敢出頭任職。元老院最後決定派大奴隸主克拉蘇為統帥。克拉蘇封鎖了通向羅馬的道路,並想在匹塞農包圍、消滅起義軍,但是連吃敗仗。這時,斯巴達克也改變了進攻羅馬城的計劃,準備渡海去西西里島,在那裡發動奴隸起義,但未能實現渡海計劃,而克拉蘇從後面追來,切斷了起義軍的歸路。在一個風暴的冬夜,義軍突破敵軍防線,向東往亞得里亞海進軍。這時義軍內部出現分歧,一部分人脫離隊伍被克拉蘇所消滅。公元前71年春,斯巴達克與克拉蘇在阿普里亞境內展開大決戰,不幸戰死,起義軍遭受殘酷鎮壓。但餘下的起義軍仍在南義大利山區堅持了十幾年的鬥爭。由於當時羅馬國家還很強盛,也由於起義軍內部的分歧,這次起義失敗了,但起義給羅馬奴隸主階級以沉重打擊。

  斯巴達克起義不僅在規模上,而且在組織性、紀律性方面都代表了羅馬奴隸起義的最高水平,斯巴達克也在古代歷史上樹立了一個“人民英雄”的形象,受到馬克思、列寧的高度評價。這次起義給羅馬奴隸主階級以沉重打擊,起義軍到處摧毀奴隸主農莊,解放奴隸,打擊了奴隸制經濟,震撼了奴隸制基礎,對羅馬奴隸制的發展影響深遠。在奴隸起義的打擊下,奴隸主經營地產的方式開始變化,隸農制開始出現,並逐漸成為一種新的剝削方式。

  2、前三頭政治與愷撒獨裁

  斯巴達克起義期間,羅馬民主派和元老貴族派間的鬥爭暫時緩和,但在鎮壓了起義之後,羅馬民主派和元老派圍繞建立軍事獨裁問題,鬥爭又日趨激烈。當時民主派力量強大,以致蘇拉的追隨者克拉蘇和龐培也轉到了民主派方面,他們在民主派的支援下當選為公元前70年的執政官,並且恢復了蘇拉以前的制度和法令,清洗元老院中的蘇拉派,這給龐培贏得很高的聲譽。後來經過幾年的東征西討,龐培逐漸成為羅馬最有勢力的人物。

  這時候,民主派又出現了一個新首領——愷撒。他曾受到蘇拉派元老貴族的迫害,蘇拉死後,通過反對元老貴族的活動,使他在平民中博得名聲,當選為公元前69年的財政官。為了共同對付元老貴族勢力,經過各種複雜的鬥爭,公元前60年,愷撒與龐培、克拉蘇達成祕密協議,共同掌握羅馬政權,即歷史上習稱的“前三頭同盟”。根據三頭同盟的協議,愷撒出任公元前59年的執政官。愷撒任職期間,實行了一些有利於平民和騎士的改革措施,比如他提出了一個土地法案,讓兩萬多貧民分得土地。同時,他的擁護者保民官瓦提尼烏斯通過公民會議,決定愷撒任職期滿後出任高盧總督,任期五年。

  愷撒到任高盧後,三年便征服了全部高盧,獲得了大量財富,並掌握大批軍隊,三人之間的裂痕日益擴大。為加強三頭同盟、對付元老貴族的力量,公元前56年,愷撒與龐培、克拉蘇在路卡城會晤,重修舊盟,許多元老和行政官員也參加了該聚會。在三頭的壓力下,會議決定:公元前54年底任滿後,愷撒續任高盧總督五年,龐培、克拉蘇出任公元前55年的執政官,期滿後龐培任西班牙總督,克拉蘇任敘利亞總督。

  公元前53年,克拉蘇在對安息人作戰中陣亡。三頭關係隨之發生變化,龐培和元老院非常害怕愷撒的權勢,因此結成了反愷撒同盟,他們頒佈法令,命愷撒任滿後必須解散軍隊。於是,公元前49年,愷撒進軍羅馬,龐培和貴族逃亡到希臘,企圖在希臘集結軍隊,與愷撒決一死戰。公元前48年愷撒在希臘北部打敗龐培,龐培逃到埃及被殺。這時,愷撒成為羅馬真正的唯一統治者,被羅馬人冠以“祖國之父”和“終身獨裁官”,羅馬共和國名存實亡。愷撒實行獨裁後,逐漸脫離民主派,許多有利於民眾的措施被取消,因此引起平民有滿,元老派貴族乘機於公元前44年元老院開會之機刺殺了愷撒。

  3、後三頭政治與共和國的覆亡

  愷撒被刺後,羅馬內部爭權奪利的鬥爭進一步高漲,掌握羅馬政權的是愷撒部將安敦尼***公元前44年為執政官***。但愷撒甥孫屋大維以愷撒繼承人的身份得到了愷撒大部分財產,並得到愷撒老兵和平民的支援。公元前43年,他擊潰了安敦尼的部隊,但為了共同對付勢力增強的元老院,當年,屋大維和安敦尼、雷必達***愷撒騎兵長官***結合,形成後三頭同盟。當時,公民大會通過法令,委任三人全權處理國家事務五年。他們鎮壓了自己的政敵,然後三分天下,安敦尼掌管羅馬的東方行省,屋大維統治義大利和高盧,雷必達統治非洲北部。

  羅馬名義上是三頭共管,實際統治權則掌握在屋大維手中。但這時龐培的兒子綏克斯都掌握西西里,撒丁、科西嘉三島,對屋大維構成了嚴重威脅。公元前36年,屋大維藉助雷必達之力消滅了小龐培,但又剝奪了雷必達的軍權,只保留了其祭司長頭街。屋大維因此成為整個西方的主人。安敦尼則極力加強自己在東方的勢力,為了對抗屋大維,公元前37年,他和埃及女王克里奧帕特拉結婚,這成了屋大維進攻的藉口***羅馬盛傳安敦尼想把他在東方的全部領土送給女王和她的子女***。公元前36年,因安敦尼發動對安息的戰爭失敗,激起羅馬奴隸主對安敦尼的不滿。公元前32年初,後三頭統治期滿,元老院乘機剝奪了安敦尼的權力並向埃及宣戰。公元前31年,屋大維率軍與安敦尼決戰,安敦尼戰敗***於公元前30年在亞歷山大自殺***,屋大維成了羅馬唯一擁有無限權力的統治者,羅馬共和國從此開始進入到帝國時期。

  第三節 羅馬帝國的興亡

  一、帝國初期的政治與經濟

  1、屋大維元首政制的建立及其內外政策

  屋大維消除政敵後,掌握了國家一切大權。公元前30年,他被確認為終身保民官,公元前29年又獲得“大元帥”稱號,公元前28年獲得“元首”***首席元老或第一公民***稱號,公元前27年又獲“奧古斯都”***神聖莊嚴***稱號,因為屋大維有元首的頭銜,所以史書上把他的統治形式稱為“元首制”。

  屋大維的元首政治,一般認為是從公元前27年1月13日開始,這一天,屋大維在元老院發表長篇演說,表示要卸掉總攬一切的大權,交出軍隊、行省,作為普通公民終老林下。當然這一切都不過是一種戲劇性的表演,他是要在共和的外衣下行獨裁,共和國的要,機構雖然都存在,但實際一切軍事、行政、司法、財政、宗教大權都在屋大維手中,羅馬嚴格來說已是君主國。

  屋大維對內依靠奴隸主階級,特別是元老和騎士兩個等級,並用小恩小惠形式收買一般羅馬公民,以籠絡人心。屋大維竭力維護奴隸制度,對奴隸實行嚴厲統治和殘酷鎮壓政策,內戰時代大批奴隸獲得釋放,內戰結束時,他命令清查內戰時加入軍隊的奴隸,並交還給原來的主人,主人已不在就處死奴隸。同時,嚴格規定釋放奴隸的比例。為了維持統治,屋大維對軍隊進行了調整,把原有60多個軍團減少到28個,駐防各省,並在自己身邊建立了一支近衛軍。所有部隊都是長期服役的職業兵,是屋大維及其將領鎮壓奴隸、對外擴張,爭權奪利的工具。

  屋大維統治時期***公元前30年-公元14年***,羅馬繼續推行對外掠奪政策。屋大維統治之初,住在西班牙北部的康塔布利等部落掀起反羅馬鬥爭,經過多次戰爭,羅馬鎮壓了起義,侵佔了整個西班牙,之後,屋大維派軍越過萊茵河和多瑙河,這次侵略又激起當土著居民的反抗,起義者多達二十多萬人,三年之後,才被鎮壓,從此羅馬的東北邊疆擴張到多瑙河。接著公元9年,日爾曼人掀起了反抗鬥爭,起義者把羅馬軍隊包圍在萊茵河東的密林裡,並全殲了羅馬軍隊,經過這次戰鬥,萊茵河以東地區重歸日爾曼人。在東部,屋大維採用軟的一手來處理羅馬與安息的衝突,通過締結和約,屋大維以幼發拉底河作為羅馬帝國的東方邊界。

  2、帝國初期社會經濟的發展

  從屋大維統治開始,羅馬大規模的對內、對外戰爭基本停止,帝國從此經歷了兩百年的和平時期,經濟出現了繁榮景象。

  這個時期的生產力水平有所提高,帶輪的犁和收割機械開始出現,水磨也開始應用,提高了勞動生產率。公元一世紀,義大利的手工業有了暫時的高漲,出現了一批手工業中心,這裡的紡織品、金屬製品和陶器被大量運往外地,廣泛使用奴隸、貧民進行手工勞動。由於陸海交通的恢復和發展,帝國各地區間的貿易和對外貿易十分繁榮,在西部,羅馬和義大利商人把產品運往北歐等地,在東方,不僅黑海、愛琴海和東地中海之間的商船往來無阻,而且與阿拉伯、印度甚至後來和中國也有貿易往來,這又促進了帝國各地城市的繁榮。

  帝國初期,義大利本土的農業已走向衰落,而各行省的農業卻發展了起來,如埃及和北非的勞動人民,通過辛勤勞動,改進灌溉方法,把大片沙漠改造為良田,成為羅馬的“穀倉”。同時,各行省的經濟也恢復發展起來,腓尼基的染料和玻璃製品、埃及的麻紗、小亞的紡織品大量運往其它各地,而在高盧、西班牙等地,也興起了一些手工業中心和在城市,各省的城市一般都獲有一定程度的所謂自治權,其組織形式類似羅馬城邦,有公民會議、元老院***市議會***、行政官員,也有各種工商業協會。

  但到二世紀末,羅馬奴隸制帝國就已經由繁榮轉向衰落,並出現了深刻的社會經濟危機。

  二、公元三世紀的危機

  從三世紀開始,羅馬發生全面危機,主要表現在經濟衰落、政治混亂、軍人專權和外族不斷入侵,使帝國內外交困。

  1、經濟危機:

  主要表現在農業萎縮,工商業蕭條,財政枯竭。

  引起經濟危機的根本原因,是奴隸制生產關係的沒落。公元二世紀後半期,大規模奴隸起義不斷爆發,奴隸勞動的生產率不斷下降,以奴隸勞動為基礎的大莊園經濟已不再有利可圖,為了更有效地剝削奴隸,奴隸主只好把土地分成小塊交給被釋奴隸和農民耕種,然後收取地租,這種方式叫隸農制。隸農在法律上是自由的租地農民,以契約的方式租種大土地所有者的土地,交納地租,對土地所有者沒有人身隸屬關係。但到三世紀初以後,隸農的實際地位發生很大變化,逐漸依附於土地,自由身份日漸喪失,隸農制實行之初那種對社會生產的某些積極性亦告消失,從而導致羅馬農業、手工業的衰落。農業、手工業的衰落又引起商業和城市的蕭條,農產品的減少使城市供應缺乏,手工產品滯銷使商業凋零,而政府的稅收和金融政策更加劇了城市經濟的衰落。宮廷和官僚機構龐大的開支以及官吏的貪汙,使帝國財政發生困難,政府濫發貨幣又引起物價上漲,財政更加不足,這種惡性迴圈使得羅馬的貨幣經濟陷於崩潰。

  2、政治危機

  主要表現在:統治集團內部紛爭激烈,導致帝位更迭頻繁,中央政權削弱,地方勢力稱雄。尤其在安敦尼王朝瓦解後,帝國各軍事將領之間發生了爭奪王位的鬥爭,各行省駐軍紛紛自立為帝,相互混戰,王朝接替加快。三世紀中期,羅馬各地割據勢力紛紛擁立自己的統治者,出現所謂“三十僭主”的分裂局面,帝國政權嚴重癱瘓,敘利亞、埃及也曾乘機擺脫羅馬控制而獨立。

  3、人民起義和外族入侵

  經濟的衰敗,政局的混亂,使廣大人民群眾無以為生,紛紛揭竿起義。三世紀初在義大利,布拉率領奴隸隊伍到處打殺富人,拯救貧苦者。公元238年,北非發生奴隸和隸農起義。263年,西西里發生了奴隸暴動。274年,費爾姆在埃及發動爭取獨立的起義。大約同時,高盧發生了大規模的“巴高達”運動,這場鬥爭時斷時續直延續到羅馬滅亡。與此同時,帝國邊境的蠻族部落也乘羅馬政治混亂之機,侵襲帝國邊境,日爾曼人和哥特人四處進入帝國境內,薩珊波斯王朝也從東方發動進攻,羅馬帝國江河日下,風雨飄搖。

  三、基督教的產生與演變

  1、基督教的起源

  基督教出現於一世紀,最初發生於巴勒斯坦和小亞細亞的猶太人團體之中,逐漸發展到敘利亞、埃及等地。產生的背景是羅馬共和國末期,東方各地人民多次進行反抗羅馬暴政的鬥爭,都歸於失敗,處於憤怒和絕望中的人們只能從宗教中尋找精神出路。猶太人的猶太教中有種傳統思想,相信上帝耶和華將會派“救世主”***希臘語稱基督***來拯救猶太人脫離苦難。這種“救世主”觀念就是後來基督教一個重要思想來源,但猶太教有不能適應羅馬各地各種受苦受難人民需要的一面,於是新產生的基督教不再是猶太人的宗教,而成了沒有民族界限的,能吸引各種受苦受難者的宗教。

  根據基督教經書《新約》的說法,基督教的創立者是耶穌,他是上帝的獨子,是為挽救人類而降生世間的“救世主”,即基督,他為了贖取人類的罪惡而被釘死在十字架上,但三日後復活昇天。這套神話純屬虛構,是教士傳教過程中編造出來的,其實不是耶穌創造了基督教,而是基督教創造了耶穌。

  基督教最初作為群眾運動而產生,只要信奉耶穌,遵守教義,就可成為教徒。早期教徒不分種族,不歧視被壓迫階級,因而很快傳遍帝國的城市和鄉村。他們彼此互助,反對羅馬的統治,具有反抗階級壓迫和民族壓迫的鬥爭精神,因此備受羅馬統治者的殘酷迫害。

  2、基督教的傳播和演變

  羅馬統治者企圖用強權消滅基督教,但未得逞。隨著奴隸制危機的加深和羅馬皇帝殘暴統治的強化,基督教日益發展起來,同時,在傳播過程中,信徒中增加了富有者,他們捐獻財產,逐漸在教會中取得領導地位。二世紀後期基督教就從最初受苦受難人的宗教蛻變為富有者,統治階級的宗教,這樣一來,基督教無論在成分上或在性質及組織上都發生了根本變化。教會逐漸擁有大量產業和金錢,併為一些有財有勢者控制,他們在教義中加進宣揚忍耐服從、愛仇敵、寄望來世等欺騙性內容,這樣,基督教變為剝削階級接受和利用的宗教。313年,君士坦丁頒佈“米蘭敕令”,承認基督教的合法地位,並給予教會和教士許多權利,擁有自己的土地,免除賦稅和勞役。

  但這時基督教也出現了教派分裂,其中勢力最強的阿里烏斯派,該派奠基人為亞歷山大里亞城的阿里烏斯,他認為基督是聖父創造。因而低於聖父,而亞歷山大裡城主教阿塔納西烏斯所領導的正教派認為聖父、聖子、聖靈是三位一體的。教派間的爭論使教會產生分裂,為了更有效地利用基督教。325年,君士坦丁在小亞細亞的尼西亞城,召集各地教會的主教舉行會議,制訂了基督徒必須遵守基督與聖父同體的信條,宣佈阿里烏斯派為異端,將其開除出教。

  四、西羅馬帝國的滅亡

  1、戴克裡先和君士坦丁的統治

  公元284年,宮廷近衛軍首領戴克裡先被軍隊擁為皇帝,他廢止了屋大維確立的元首制,稱為君主,正式確立起君主制的統治形式。

  為了拯救羅馬危機,加強奴隸主階級的統治,戴克裡先進行了一系列改革。***1***行政改革:他把帝國分為四個地區,由他和他的三個助手分別統治,史稱“四帝共治制”。戴克裡先自稱奧古斯都,統治色雷斯、下麥西亞、亞洲諸省、埃及和昔蘭尼,其副手伽裡利烏斯稱愷撒,統治巴爾幹各省。另一奧古斯都馬克西米安統治高盧、不列顛和西班牙。此外,他把全國劃分為100個行省,每10-12個行省組成一個行政區,實行軍政分治,地方總督不兼軍職。***2***軍事改革:把軍隊分為邊防軍和巡防軍兩種,巡防軍用以鎮壓人民起義和從事遠征,邊防軍用以對付外族入侵,並增加軍團數目。***3***稅制改革,把帝國領土分成若干個固定的稅區,農村居民一律課徵人頭稅和土地稅,城市居民無地者只納人頭稅。為保證稅收,隸農被固定在一定的農莊上,手工業者被固定在一定的協會裡,不能隨便遷移。***4***幣制改革:鑑於當時貨幣貶值而實行,規定了每個標準金幣的含金量。但這種金幣發行後被人收藏起來,物價依然上漲,為此戴克裡先頒佈了“物價敕刢,規定物品價格,同時也規定了工資標準,但敕令並未取得多大效果,反而引起更大的經濟混亂,後被其繼承者君士坦丁取消。

  305年,戴克裡先和馬克西米安退位。306年,馬克西米安之子君士坦丁在奪權鬥爭中獲勝。他廢除了四帝共治制,獨控全國,他把帝國劃分為四大行政區:高盧、義大利、伊利里亞、東方,各行政區的民政長官由4個近衛軍首領擔任。由於羅馬經濟文化中心已轉到東方,為便於統治,330年,君士坦丁在拜佔廷建立新都,改名為君士坦丁堡,君士坦丁頑固維護奴隸制度,頒佈法律規定隸農及其後代必須固定在主人的土地上。逃亡奴隸送回原主後當作奴隸處罰,竭力限制隸農制的發展,並使基督教合法化,利用其做最後垂死掙扎的精神支柱。

  2、人民起義、外族入侵和西羅馬帝國的滅亡

  337年,君士坦丁死,他的三個兒子、兩個侄兒分治帝國,帝國內部紛爭不斷,353年,君士坦丁次子君士坦提烏斯二世統一了帝國。361年,朱里亞努斯***君士坦丁之侄***被軍隊擁為皇帝,君士提烏斯在出徵朱里亞努斯時死去,兩年後,朱里亞努斯在與波斯作戰中負傷,歸途中死去。

  羅馬皇帝的殘暴統治和長期政治混亂局面,激起國內各族人民不斷的反抗和起義。西部巴高達運動在高盧重新爆發,使羅馬在不列顛、高盧、西班牙的統治完全瓦解,日爾曼人的小王國代之而起。四世紀三十年代至四十年代,北非爆發了阿哥尼斯特運動參加者都是北非的奴隸、隸農和農民,他們反對大土地所有者和高利貸者。四世紀中期,在被鎮壓之後又重新興起,羅馬再派軍隊殘酷鎮壓,起義處於時起時伏之中。這個時期的起義以多瑙河上游哥特人的起義聲勢最為浩大。四世紀中期,匈奴人進入歐洲,佔領了從頓河到喀巴阡山脈。全部裡海北岸地區,原居此地的日爾曼部落哥特人中的西哥特人不願受匈奴人壓迫,向東部羅馬皇帝瓦倫斯要求渡過多瑙河到羅馬避難。到羅馬後受到羅馬官吏的勒索和壓迫,有的以子女換取糧食,有的被賣為奴隸。376年,他們掀起了反抗羅馬的起義。378年,在亞得里亞堡會戰中打敗羅馬軍隊,西部羅馬皇帝格拉齊阿努斯派司令官提奧多西增援東方,並任命他為東部羅馬皇帝。394年,提奧多西最後一次把帝國統一起來,但395年,提奧多西死後,帝國終於一分為二,即以君士坦丁堡為都的東羅馬帝國和以羅馬為都的西羅馬帝國。

  410年,西哥特人在劫掠巴爾幹半島後進入義大利,並圍困羅馬城。羅馬城內奴隸乘機開啟城門,羅馬陷落,西哥特人洗劫羅馬城之後,進攻高盧和西班牙,戰勝汪達爾人後建立了西哥特王國。汪達爾人戰敗後,於439年從西班牙渡海進入北非,征服迦太基,於439年建立了汪達爾王國。455年,汪達爾國王派戰船從北非渡海進攻義大利,羅馬再遭洗劫。468年,東羅馬支援西羅馬,與汪達爾人會戰迦太基,羅馬戰敗,北非和地中海島淪為汪達爾國土。

  五世紀七十年代,西羅馬領土只限於義大利且皇帝徒有虛名,被操縱在蠻族之中,476年,蠻族將領奧多亞克廢除了西羅馬最後一個皇帝羅慕洛而自立為統治者,西羅馬帝國終於在人民起義和外族入侵的浪潮中覆沒。

  第四節 上古羅馬文化

  一、文學***略***

  二、史學***略***

  三、哲學***略***

  四、法學***略***

  五、自然科學***略***

  六、建築與藝術***略***

  思考題:

  一、名詞解釋

  1、十二銅表法 2、涅爾瓦審查釋放奴隸事件 3、同盟者戰爭

  二、簡答

  1、塞爾維烏斯•土裡烏斯改革的歷史背景、主要內容及其意義。

  2、羅馬共和國早期平民與貴族鬥爭的原因及影響。

  3、格拉古兄弟改革的原因及其結果。

  4、馬略軍事改革的原因、措施及其後果。

  5、屋大維維護元首政治採取的內外政策。

  6、公元三世紀危機表現在哪些方面?

  7、戴克裡先與君士坦丁為挽救帝國採取了哪些措施?

  七章 西歐封建制度的產生和發展

  本章重點:

  1、日爾曼人民族大遷徙

  2、法蘭克王國、查理曼帝國的盛衰

  3、法蘭克國家封建土地制度、封君封臣的封君制度

  4、西歐封建城市的興起和發展

  5、城市爭取自治的鬥爭

  6、十字軍東侵的原因、過程、後果及影響

  7、英法王權的加強及其議會君主制的形成

  8、英法百年戰爭的原因、經過及英法農民起義

  9、中古德國曆史發展的特點及政教之爭

  本章難點:

  1、羅馬因素與日爾曼因素之間的關係

  2、西歐封建城市的地位和作用

  3、英法百年戰爭性質的前後變化

  4、等級議會與王權的關係

  參考書目:

  1、恩格斯:《馬爾克》,《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

  2、恩格斯:《法蘭克時代》,《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

  3、楊 真:《基督教史綱》

  4、孫義學:世界中世紀史,遼寧教育出版社,1985年。

  5、朱 寰:世界中古史,吉林出版社,1985年。

  第一節 法蘭克王國和查理曼帝國

  一、民族大遷徙和日爾曼人的建國

  1、古日爾曼人的社會制度

  日爾曼人來自斯堪的納維亞南部和日德蘭半島,公元前六至一世紀,逐漸擴及歐洲中部日爾曼尼亞廣大地區,是蠻族世界中人口眾多,勢力強大的集團,在摧毀奴隸制羅馬帝國和西歐封建制的產生方面起了重大作用。對於他們的社會和生活,人們所知甚少,只有愷撒和塔西佗記述最詳。

  愷撒征服高盧時與日爾曼人發生過接觸,他在他的《高盧戰記》中詳細記敘了日爾曼人的情況。根據愷撒記載判斷,日爾曼人生活在原始社會氏族部落制度之下,多從事農業和畜牧業,而農業並不佔主要地位。愷撒還提到日爾曼人的公社土地所有制,佔用土地只限一年,以後便轉到新的地段。這種耕地的一年一換制,可能是刀耕火種的原始耕種方法所造成。

  另據愷撒所記載,當時日爾曼人仍未定居,他們攜帶牲畜,把傢什裝在車上拉走,這種半流動的生活方式說明農業還沒有成為壓倒優勢的生產部門。愷撒強調日爾曼人財產的平等,未曾提到奴隸,軍事領袖只在戰時選出,但愷撒時代也出現了某些原始公社解體的徵兆,出現了有勢力的貴族,軍事貴族及其親兵隊,掠奪戰爭經常發生。

  塔西佗的著作詳細記述了日爾曼人的社會制度,政治組織和物質文化生活。在塔西佗時代,日爾曼人已永久定居,農業所佔比重有所增加,但畜牧業仍佔重要位置,他們的土地制度發生了很大變化,土地按價值劃分,貴族和富人佔去大量好地,普通人和一般戰士只有少量壞地。日爾曼人內部開始出現社會分化,儘管土地私有制還沒有出現,但已有了早期農村公社***未來的馬爾克***雛形。

  塔西佗證實日爾曼人存在奴隸,但與羅馬的不同,主人把份地交給奴隸耕種,並給他們必要的生產工具,徵收一部分收穫物作為地租。塔西佗認為日爾曼奴隸的地位與羅馬隸農相近,此外,還有債務奴隸制,這都說明日爾曼人的階級分化已開始。塔西佗還談到選舉國王和領袖的問題,貴族會議權力很大,決定一切重大事項而部落大會減少了,公社成員要負擔經常性的貢稅,這說明日爾曼人已出現了產生國家的因素。

  公元前二世紀,日爾曼人開始與羅馬人衝突,高盧變為羅馬之行省後,日爾曼人開始在多瑙河、萊茵河與羅馬為鄰,但雙方相持局面並沒維持多久。隨著羅馬日趨衰落,軍事力量不斷削弱,而日爾曼人已逐漸發展到原始社會末期軍事民主制階段,不斷向羅馬邊界衝擊,羅馬邊境危機由此產生。在公元最初幾世紀,日爾曼人的社會生產力得到長足發展,使原始公社迅速解體,部落首次權力增大,掠奪戰爭使貴族大發其財。所以,早在民族大遷徙之前,羅馬經濟文化生活的某些因素已經侵入日爾曼社會,而日爾曼人或為羅馬服兵役,或作為同盟者,或被俘為奴而大批進入羅馬帝國,這樣就發生了兩種人、兩種社會制度、兩種文化互相接觸彼此影響的歷史過程。

  2、民族大遷徙:

  四、五世紀,羅馬周邊的野蠻民族大批潮水一般移入羅馬帝國,這就是歷史上的民族大遷徙,移入羅馬的野蠻人主要是日爾曼人,這不是一次和平的遷徙,而是一次武力的征服。

  這場民族大遷徙表面上是由於匈奴人的入侵使日爾曼人南下,其根本原因:羅馬奴隸制出現全面危機,國勢衰弱,無力抵抗外族入侵。日爾曼人則處於軍事民主制時期,非常熱衷對外掠奪。同時由於人口增長,需要他們去掠奪土地以滿足人口增加的需求。再由於氣候條件的影響,這時氣溫偏低,出現自然災害,迫使遊牧民族大遷徙。

  大遷徙的序幕是匈奴人的西侵。四世紀,匈奴人越過烏拉爾山,征服裡海與黑海之間的阿蘭人,又聯合阿蘭人進攻黑海北岸的哥特人。376年,哥特人被迫遷至色雷斯,從此引起一系列連鎖反應,使日爾曼人完成了一次社會飛躍,進入了階級社會***封建社會***。568年,倫巴德人進入義大利是民族大遷徙最後一幕,此後日爾曼人和其它蠻族都在已經佔據的領土上定居下來。民族大遷徙和蠻族建國,從四世紀末開始至六世紀末結束,經歷200年,有十幾個蠻族部落集團衝入羅馬帝國,先後建立各自國家,這些蠻族國家只有法蘭克王國和盎格魯.撒克遜王國存在較長。

  3、日爾曼諸王國的建立

  ***1***西哥特王國***419-711年***,419年建國,507年成為西班牙國家,711年為阿拉伯人所滅。

  ***2***勃艮第王國***440-532年***,原住勃倫霍姆島,後進入高盧東南部建立國家,532年為法蘭克王國兼併。

  ***3***法蘭克王國,481年建國。

  ***4***汪達爾王國***439-534年***,原住匈牙利潘諾尼亞地區,後攻佔西班牙渡海至北非,攻陷迦太基,建立了國家。455年,渡海北上,攻陷羅馬,大肆掠奪,無數藝術珍品毀於戰火。羅馬文化嚴重破壞。“汪達爾主義”***毀滅文化代名詞***從此聞名於世。534年,為拜佔廷所滅。

  ***5***東哥特王國***489-554年***在義大利北部、中部建國,後為拜佔廷所滅。

  ***6***倫巴德王國***568-774年***,原住易北河下游,東哥特王國滅亡後,在其舊地建立了國家。

  ***7***盎格魯.撒克遜王國,原住日德蘭半島,渡海進入不列顛,建立了七個小國。

  4、民族大遷徙的歷史意義

  最重大的意義是日爾曼人進入西羅馬帝國引起了生產關係的重大變化。封建性生產關係早在帝國末期已產生,由於奴隸主政權的存在,阻礙了封建關係的發展。日爾曼人摧毀了西羅馬的國家機器,為封建關係的發展掃清了道路。日爾曼人到處沒收羅馬土地,把土地分給公社成員使用,這樣就把他們的農村公社制度***馬爾克***帶到了羅馬土地上,一般成員只有份地,自己耕種,而氏族貴族、軍事貴族則分得較多較好的土地,用奴隸和隸農耕種,封建性大土地所有制從此迅速增長,西歐封建制度在羅馬因素與日爾曼因素相結合的基礎上產生和發展起來了。

  5、關於羅馬奴隸制崩潰的爭論

  史學界對此問題大致有以下幾種觀點:

  一種認為,不能把西羅馬奴隸主政權的垮臺片面歸功於“奴隸革命”或奴隸和隸農的起義。雖然隸農起義嚴重打擊了羅馬帝國,但卻不能最後摧毀奴隸主的統治,更不能建立新的政權;給西羅馬奴隸主政權以最後衝擊的是“蠻族”,他們在西羅馬帝國的廢墟上建立起最早的各日爾曼封建王國,因此在這一根本性變革過程中,決定性的力量應該是入侵羅馬的各日爾曼族。

  另一種認為,封建生產方式的形成並不是羅馬帝國被壓迫階級的階級鬥爭的直接結果,單靠他們自身的力量是不可能導致帝國的消亡和奴隸佔有制社會結構崩潰的,只有在蠻族力量合乎歷史發展規律的必然性的配合下才可能產生這種結果。在當時歷史條件下,蠻族並不是單純的外部力量,而是已經滲透了全部帝國機體的近乎起決定作用的內部因素,如帝國軍隊和政權本身已經蠻族化了。

  第三種認為,西歐封建制度是從西羅馬奴隸佔有制崩潰和日爾曼征服者的原始公社制解體的兩個過程互動錯綜影響下產生的。這些日爾曼征服者給了帝國統治最後一擊,對加速奴隸制政權的解體起了積極的促進作用,但不是決定性的因素,奴隸、隸農起義才是摧毀西羅馬帝國、完成根本變革的決定因素。

  第四種認為,西歐從奴隸社會向封建社會過渡的決定力量是羅馬的生產力,或羅馬的文明,同時,日爾曼因素的作用也不能忽視,因此西歐從奴隸社會向封建社會過渡是羅馬因素和日爾曼因素相互影響與綜合的結果,但以前者為主後者為次。

  第五種認為,羅馬奴隸主國家滅亡的根本原因在於奴隸制生產方式本身,中世紀西歐封建制度的形成乃是羅馬成分和日爾曼成分互相影響下所產生的一種新的綜合制度,在這一過程中,起決定和主導作用的應該是羅馬社會早已孕育起來的隸農制,而不是日爾曼人的制服。

  二、法蘭克封建國家

  1、法蘭克王國的建立與擴張

  法蘭克人一部分住在萊茵河下游,稱濱海***薩利克***法蘭克人,一部分住在萊茵河中游,稱沿河***裡普阿爾***法蘭克人。他們和羅馬關係較好,或成為同盟者,或成為僱傭軍。

  羅馬帝國崩潰後,481年,克洛維率領他們征服高盧,建立了墨洛溫王朝。486年,克洛維與留守高盧的羅馬軍隊在蘇瓦鬆決戰,大獲全勝,很快奪取了索姆河和盧瓦爾河之間的土地。為了加強他的統治,便於將來的擴張,496年,克洛維在蘭斯教堂接受洗禮,從此取得了教會和教徒的支援,提高了他的地位和聲望,對他擴張領土非常有利。到六世紀中期,法蘭克王國成為西歐最強大的國家,版圖西到比利牛斯山,東到萊茵河東岸。

  2、法蘭克封建制度的形成與發展

  封建化形成的標誌是: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形成和封建主階級、農奴階級的出現。

  法蘭克人是蠻族世界中最落後的一支,三世紀以後才開始由氏族公社向以地域聯絡為紐帶的農村公社***馬爾克***過渡,從公有制向私有制過渡。當時在農村公社裡,公有制與私有制並存,公社佔據的土地全歸公社所有,只有宅旁屬地歸個人所有。五到六世紀,隨著法蘭克王國對高盧的征服,新佔領的無主土地歸公社,其餘歸全體法蘭克人共有,而國王和貴族則佔有羅馬皇室的土地,並把一部分賞賜給部下,這樣就形成了一批大土地所有者,從而逐漸形成了一種新社會形態,這在《薩利克法典》中有所反映。

  《薩利克法典》是法蘭克人古代習慣法的彙編,約在六世紀克洛維死後編成,它是研究早期法蘭克社會制度的重要文獻,它所反映的社會狀況基本上是法蘭克社會封建化的起點,反映了當時土地所有制的基本形態:農村公社所有制和王室與地主所有。法典規定,任何人不經許可不得隨意遷入其它村莊,如果強制遷入者要處以罰金,這說明當時存在著公社土地所有制。法典把羅馬人分為三種:佔有土地的羅馬人、與國王同桌共餐的羅馬人、負有納稅義務的人,前兩種顯然是羅馬的土地所有者。另外,從法典規定的對各種犯罪的罰金來看,它明顯保護貴族特權和王權尊嚴,國王具有至高無上的權力,這說明法蘭克的等級劃分和階級對立已開始。

  當時社會的直接生產者除奴隸外,還有大量法蘭克自由農民,但他們的地位很不穩定,從六世紀下半葉開始,由於公社土地變為可以自由買賣和轉讓的自由財產,於是自由民的分化日益加劇,再加上社會動盪、外族入侵,特別是克洛維的子孫們長期混戰和苛捐雜稅,使許多農民傾家蕩產,失掉土地的農民不得不投靠教俗大地主,逐漸失去人身自由,變為農奴。擁有土地的農民為躲避官吏、豪強的勒索,被迫把土地交託給教俗貴族,乞求保護,這被稱為“委身式”,農民一旦委身,便失去土地所有權和人身自由,淪為農奴。

  隨著自由民經濟的逐漸減少和大地產的不斷增長,同時由於國王無條件分贈土地,使王室的權力大大削弱,為了加強王權,查理·馬特時期實行了采邑制,他把一些貴族與教會的土地沒收後,作為采邑封給將領和官吏,采邑的領受者必須服兵役,受封者被稱為“封臣”或“附庸”,對封主要承擔義務,如不承擔義務,封主有權收回采邑,受封者死後,采邑交還給封主,其繼承者如果願繼續從前的關係,必須重新履行受封儀式。到九世紀後期,采邑雖然已變成世襲領地,但仍以服兵役為條件。采邑制以土地為紐帶建立了領主與附庸之間的關係,加強了地主階級內部的聯絡,領主有責任保護附庸,附庸要宣誓為領主效忠,隨時應召為領主作戰。後來,國王以下的大封建主也把自己的土地作為采邑,逐次分封給自己的下屬,從而形成了封建貴族的等級制度。同時,采邑改革建立了以中小地主為基礎的騎兵制度,提高了法蘭克國家的政治軍事力量,為日後加洛林帝國的形成奠定了基礎。

  八世紀末九世紀初,采邑分封遍及法蘭克全境,法蘭克國家的封建制度基本確立。國王、封建主和教會佔有國家的大部分土地,他們通過采邑分封逐漸形成依次互為主從的封建等級制,通過這樣的聯合直接統治和剝削勞動人民,他們在自己的領地內享有完全的行政、司法、軍事、財政等特權,稱為“特恩權”,國王是最大的封建主,但其權力只限於自己的領地之內。封建主剝削農奴的重要形式是封建莊園,莊園的主人是世俗和教會領主,成員為農奴,莊園是一種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內部所需一切全部自己生產,土地有領主自營地和農民份地之分,農奴在人身上依附領主,主人有權任意處置農奴,農奴的財產死後歸主人所有,其後代如要繼承,必須繳納“死手絹”稅。由於農奴的處境與奴隸無異,所以他們以逃亡和起義反對封建剝削,這迫使封建主把剝削限制在一定的範圍之內。

  三、加洛林帝國的形成、發展和分裂

  在法蘭克封建化形成的過程中,世俗封建主的權力日益擴大,而從七世紀中期開始,王權大大削弱,朝政大權逐漸落入宮相手中,國王則被稱為“懶王”。宮相原為王室財產的總管,這時就成為王國政府的首腦,獨攬內政、外交大權。當時宮相由奧斯特拉西亞、紐斯特里亞和勃艮第的大貴族分別推舉,各個宮相為了爭奪國家的統治權,進行了長期的鬥爭,直到687年,奧斯特拉西亞宮相赫里斯塔爾·丕平最後獲勝,成為全國唯一的宮相.但其它二地的貴族拒不承認,並保持獨立,同時外族這時也侵入法蘭克,其生存受到嚴重威脅。715年,丕平的兒子查理·馬特擔任宮相,他依靠奧斯特拉西亞中小地主和富裕農民組成的軍隊,鎮壓了內部反叛,擊退了外族的入侵,保衛了法蘭克的獨立。

  741年,查理·馬特的兒子矮子丕平繼任宮相,並時刻準備登上王位,為了使推翻墨洛溫王朝披上合法外衣,就極力尋求教會和教皇的支援。751年,倫巴德人攻陷拜占庭控制的拉文那總督區,威脅教皇控制的羅馬公國。於是丕平利用這個機回取得教皇支援,被選舉為國王,這即為加洛林王朝。而教皇主要利用丕平來對付倫巴德人的進攻。756年,丕平遠征義大利,迫使倫巴德人把拉文那總督區和潘塔波利斯***五城區***割讓給教皇,而他也獲得了大量賠款,這件事歷史上稱為丕平獻土,它奠定了中世紀教皇國的基礎。

  加洛林王朝在矮子丕平之子查理統治時期***768-814年***達到極盛。查理一生進行了五十多次侵略戰爭,774年,他征服倫巴德王國,把義大利北部併入法蘭克。八世紀七十年代末和九世紀初,查理兩次進軍西班牙,從阿拉伯人手中奪取了厄布羅河以北的土地,建立了“西班牙邊區”。後來,查理又吞併了東部巴伐利亞,征服了多瑙河中游的阿瓦爾汗國。經過一系列征服戰爭,查理把西歐大陸的絕大部分納入到自己的版圖。八世紀末,加洛林王國的版圖僅次於東羅馬帝國。

  795年,教皇去世,新任教皇羅馬人立奧三世,由於與教廷大貴族發生矛盾,受到各種誹謗攻擊,並於799年4月被逮捕下獄。但他很快被法蘭克使臣救回,800年12月,查理親自帶兵把他送回羅馬,這位恢復了地位的教皇抓住一切機會報答查理的恩典,在聖誕節這一天,當查理在教堂作彌撒時,立奧三世突然把一頂金冠戴在他的頭上,並宣佈他為“羅馬人的皇帝”。這樣在西羅馬帝國滅亡三百多年後在它的領土上又建立了一個“羅馬人帝國”,即查理曼帝國或加洛林帝國***查理之音為“加洛魯斯”***。

  加洛林帝國包括許多不同的民族和部族,除主要成分法蘭克人和羅馬人外,還有勃艮第人、薩克森人、倫巴德人、巴伐利亞人、巴斯克人等等。這些民族語言複雜,社會發展水平和生活方式極不一致,各地之間缺乏經濟、文化交流,所以加洛林帝國從它建立的那一天起,就是個沒有基礎的不鞏固的帝國。同時,八世紀以來實行的采邑制,雖然曾一度起了加強國家統一的作用,但采邑制本身也隱含著離心力量,隨著封建化的深入,更造成王權薄弱,帝國趨於瓦解。另一方面,帝國內部各族人民不斷的反抗鬥爭,則是加洛林帝國迅速破滅的又一重要原因。

  查理加冕後,就要求拜占庭帝國承認他的權威,但遭拒絕。於是803年,開始進攻拜占庭在義大利的唯一屬地威尼斯,戰爭進行了十年,812年雙方最後妥協,查理放棄對威尼斯的領土要求,拜占庭大使以皇帝之禮拜見了查理,從此加洛林帝國得到了國際上的認可,813年9月查理指定其子路易為皇儲,814年死去。

  虔誠者路易統治時期***814-840年***,加洛林帝國開始因為父子、兄弟相爭和貴族叛亂而弄得分崩離析,中央政權名存實亡。817年,路易把帝國分給了三個兒子:羅退爾、丕平、路易,目的是為了防止死後諸子紛爭和諸侯叛亂。但事與願違,剛分不久,三個王國之間就爆發混戰。832年,教會主教和修道院長要求路易恢復732年被查理·馬特沒收的土地,路易不敢得罪教會,就濫用皇室土地分贈教會,因而獲得了“虔誠者”的渾號。833年,三個兒子聯合起來,共同對付路易,最後路易成為羅退爾的俘虜,840年死去。838年,路易次子丕平死後,其幼子禿頭查理也加入了瓜分領土的鬥爭。

  路易一死,他的三個兒子***羅退耳、日爾曼人路易、禿頭查理***就爆發了內戰,三方殺得難解難分。842年,三方開始在凡爾登談判。843年8月正式簽訂凡爾登條約,根據這個條約,帝國三分,些耳德河和繆斯河以西地區,歸禿頭查理,稱西法蘭克王國;萊茵河以東地區歸日爾曼路易,稱東法蘭克王國;介於東西法蘭克之間地區,北起北海,南至義大利中部,包括羅尼河流域,歸羅退耳領有,並讓他繼承皇帝的稱號。870年8月,日耳曼路易和禿頭查理簽訂了墨爾森條約,瓜分了夾在他們中間的羅退耳的領地。

  馬克思說:“查理帝國是近代法蘭西、德意志和義大利奠基的先導。”凡爾登條約,則為這三個國家奠定了疆域基礎,因此到九世紀後期,東法蘭克、西法蘭克和羅退耳領有的北義大利,分別發展成為今天的德意志、法蘭西和義大利三個國家。

  第二節 西歐封建城市的興起和十字軍東侵

  一、封建城市的興起

  1、城市興起的原因

  十至十一世紀,西歐各國的城市如雨後春筍不斷產生,其中有些城市是從古羅馬時代一直傳下來的,如法國巴黎,古羅馬時被稱為留提齊亞,克洛維時代則是法蘭克王國的首都,後雖不再為都,但一直很繁華,有些城市是在中世紀才興起來的,主要是為了防止外族的侵襲,所以是城堡式的城市。

  十一世紀西歐各國的城市的興起,是與當時社會生產力的發展緊密相關的,這時候西歐各國已完成了封建化過程,生產得到恢復和發展,工農業生產的門類越來越多,技術也益趨複雜,一個農奴已不再能完全勝任,在這種情況下,手工業脫離農業而獨立,手工業者離開莊園集中到新舊城市裡進行生產,使它們的生產性質和目的也發生變化,原來為領主貴族和自家生活需要而生產的手工業,變成為出賣為***市場***而生產的手工業,商品生產的出現和發展使西歐的封建社會進入了一個迅速發展的階段。

  而城市興起,則是自然經濟向商品經濟轉變的關鍵,它是以西歐封建社會最初幾百年農業生產力的提高作為社會前提的,農業是封建經濟的基礎,沒有必要的原料和糧食供應,沒有農村銷售商品的市場,城市的興建是不可能的。中世紀初期西歐各國經過幾百年的生產實踐,農業生產技術得到改進,土地利用率提高,耕種方法改善,收穫量有所增加,從而為城市興起創造了條件。

  2、城市反對封建主爭取自治的鬥爭

  西歐中世紀城市一般興起在封建主的土地上,有些城市是在領主直接參與下建立起來的,有的城市佔用的土地屬於幾個封建主,他們是城市的所有者,城市和行政管理權和司法審判權掌握在他們手中,他們在城市徵收貿易稅,攤派勞役和兵役,隨著城市經濟的發展,封建主更加貪得無厭,勒索無度,這一切都妨礙城市的正常發展,因而激起了城市反對封建領主,爭取自治的鬥爭。

  城市爭取自治的鬥爭,是城市居民反對封建農奴制度,爭取自由解放的鬥爭。這一斗爭始於十一世紀,直至十三世紀,遍及西歐各地,由於城市所處的具體條件不同,鬥爭形式和鬥爭所取得的結果也不盡相同。有的城市利用王權與地方領主間的矛盾,從國王或地方領主處取得某種特權證書,獲得一定的自由和自治權利,如果封建領主需要金錢,他們就用贖買的辦法擺脫一些封建義務,在用政治或經濟手段不得解決的地方,往往演成武裝衝突,如米蘭在十一世紀中葉開展反對領主的鬥爭,領主的軍隊被趕出城市,雖然他們又包圍米蘭達三年之久,但還不得不承認它的自治,科倫市民的武裝在十三世紀與領主科倫大主教的軍隊發生過多次武裝衝突,到了十三世紀末才爭得“自由市”的地位。

  西歐城市從領主手中爭得的自治權也大小不等,義大利北部一些城市,不但獲得自治,而且還取得對周圍農村地區的統治,建立起獨立的城市共和國。西歐其他城市有些取得完全自治,享有獨立的行政、司法、財政大權,有些只取得不完全的自治權,如巴黎、奧爾良、里昂等,由國王與城市代表共同管理,也有的城市取得基本自治,名義上雖從屬封建主,但城市只向他們交納一定數量的土地稅即可。

  自治城市一般擁有選舉產生的市議會,作為城市最高權力機關,市議會選舉的領袖為城市最高長官,市議會制訂政令、法令、決定賦稅,管理財政,指揮軍隊,組織審判,監督生產等。總之,西歐一些城市在不同程度上擺脫封建束縛,促進了手工業和商業的發展。

  3、行會與城市貴族的鬥爭

  城市手工業者按不同行業組成同行業的組織叫做行會,城市興起之初,由於生產力發展水平的限制,手工業還不可能與農業完全分離,因而市場狹小,產品銷路不大,手工業者如果受到封建主的侵犯和逃亡農民的競爭,則將無以為生,為了對付封建勢力的侵犯,保護同行業的利益,他們就建立了行會,基本成員為作坊主,行會的作用主要是組織會員之間的互助,徵收會費和罰金作為福利基金,用以興辦公益,同時實行平均主義的經濟政策,以避免同行業之間的競爭,維持彼此間的平衡,行會也嚴格監督手工業作坊的生產,對生產裝置、原料、產品的數量和質量、勞動時間等做出規定。

  在城市反對封建主的鬥爭中,手工業者起過主要作用,但勝利果實卻落到城市上層少數富人手中,其中包括大富商、高利貸主、城裡的房主和地主,他們有錢有勢,極力模仿甚至超過貴族的生活方式,因而被稱為“城市貴族”。他們把持了城市的行政、司法、財政和軍事大權,實行損害廣大手工業者利益的利己政策,引起手工業者的不滿。

  隨著手工業的發展和行會作用的加強,手工業者開始與城市貴族進行鬥爭。十三至十五世紀鬥爭異常激烈,甚至武裝起義,鬥爭的結局也不相同,有些城市手工業較發達,行會取得勝利,有些城市商業佔據優勢,城市貴族取得勝利。即使行會取得勝利的城市,市政管理也不是真正民主的,只有富裕的大行會才能參加政權,這實際上是手工業上層與部分城市貴族聯合起來建立新的寡頭統治。

  4、行會內部的鬥爭

  隨著社會生產力的增長和內外市場的擴大,行會內部的競爭加劇了,明顯地出現了經濟不平等和社會不平等,富裕的手工業者和比較大的作坊主,開始把一部分活分給小作坊主,供給他們原料和半成品,收購他們的製成品,這樣,行會內部兩極分化:有的發了財,上升為行會上層,有的貧困化,淪落為受剝削的直接生產者。十四至十五世紀,這種分化已深入到作坊裡,幫工學徒處境日益惡化。為了保護自己的利益,他們建立了“兄弟會”、“夥伴社”等與行會上層鬥爭。由於這時還不能認清自己的階級利益與行會上層利益的根本對立,所以鬥爭的目的,只是希望改善日趨惡化的處境,因此鬥爭的範圍很小。

  二、十字軍東侵

  十字軍東侵是羅馬教廷、西歐騎士和拜佔廷主對近東各國的侵略戰爭。這次戰爭是在“十字架反對彎月”***基督徒反對伊斯蘭教徒***的旗幟下進行的,出征的西歐部隊,每個人都帶有十字標記,故稱十字軍。戰爭從1096年到1270年,近兩個世紀。

  1、十一世紀末西歐組織十字軍東侵,有著深刻的歷史背景

  ***1***由於城市的興起和貨幣經濟的發展,西歐封建主對商品和貨幣的需求越來越高,靠固定的封建地租收入已不能滿足他們貪圖享受的慾望。另外,當時封建主的遺產實行長子繼承製,這必然造成許多無所事事的騎士,他們進攻寺院、劫掠商旅,不惜一切手段恢復其高貴的生活。因此,西歐大小封建主企圖擴大領地、增加收入、廣置財富,是推動他們向東方侵略擴張的根本原因。

  ***2***教會是這場侵略戰爭的組織者和發動者,教會在中世紀初期曾一度衰落,經過長時期復甦,十一世紀又進入高漲時期,在分裂割據的西歐,教會成為唯一有組織的政治力量。1054年教會大分裂後,教皇的基本意圖就是要統治東方教會,因此不惜訴諸武力,鼓勵對拜佔廷的軍事進攻。

  ***3***西歐商人,特別是義大利、威尼斯和熱那亞的商人對東侵非常支援,他們想通過這場侵略戰爭,打敗他們的競爭對手,壟斷與東方的貿易。

  ***4***農民是這場侵略戰爭的積極參與者,他們想通過這個機會逃脫封建剝削和壓迫,擺脫農奴地位,到東方尋求新的生活出路。

  此外,當時東方各國形成的複雜局勢,為十字軍東侵創造了客觀條件。1055年,阿拉伯帝國被新興的塞爾柱突厥人滅亡,1071年塞爾柱人又打敗拜佔廷帝國,隨後佔領了幾乎整個小亞,並做好了進攻君士坦丁堡的準備。拜佔廷帝國面對塞爾柱人的威脅,束手無策,只得向教皇烏爾班二世求援,拜佔廷的困難處境為西歐侵略者發動進攻提供了有利時機。

  2、概況

  十字軍的侵略活動總共八次。第一次為1096-1099年,1095年11月26日,教皇烏爾班二世在法國南部克勒芒城發表演說,煽動東侵,首先響應教皇號召的是貧苦農民,他們不等騎士隊伍便提前向東方進發,一路上到處搶劫。農民十字軍由於既未受到訓練,又無精良裝備,在塞爾柱人打擊下幾乎全軍覆沒。騎士十字軍是第一次東侵的主力軍。於1099年攻佔了耶路撒冷,大肆殺掠一番後,建立了一些封建王國。

  最具代表性的是第四次十字軍東侵***1202-1204年***,最初確定進攻埃及,並請求威尼斯給予海上幫助。但威尼斯要價甚高,十字軍無法湊足錢數,於是在威尼斯慫恿下於1202年11月進攻信奉天主教的扎達爾城***該城是威尼斯的商業對手***,這一行動受到教皇英諾森三世的責罵。但拜佔廷發生的事情使得十字軍的計劃發生大轉折。12世紀末已迅速衰落,1195年發生宮廷政變,被廢位的伊薩克二世之子阿歷克塞於1202年逃到西方,請求教皇援助,並答應事成之後把東方教會置於教皇統治之下。這給扎達爾的十字軍改變進攻方向以有利藉口。1204年十字軍幫助伊薩克二世復位,由於阿歷塞沒有蒐羅到付給十字軍的款項,十字軍反目成仇,這時君士坦丁堡也發生起義,推翻了阿歷克塞,進攻君士坦丁堡,於1204年4月13日陷城,城市被搶劫一空,戰利品堆積如山,許多藝術珍品被運往西方,這赤裸裸暴露了西歐封建主組織十字軍的真實目的,揭穿了所謂“聖戰”的本質。

  3、十字軍東侵的後果

  十字軍東侵是一場粗野落後的西方封建勢力對文明先進的東方各國的侵略戰爭,這次戰爭,時間之長,涉及的國家和社會階層之廣,地理範圍之大,歷史上是空前的,它對東西方都發生了巨大影響。

  ***1***嚴重地阻礙了近東各國和拜佔廷的社會發展,使這一地區的社會生產力受到極大破壞,大量的社會財富或者被搶劫運走,或者被化為灰燼瓦礫。

  ***2***使西歐各國人民也遭受不幸與痛苦,幾十萬十字軍死於非命,無數財富白白消耗。

  ***3***對歐洲社會,尤其西歐的政治、經濟、文化的發展起了極大的促進作用。

  政治方面,由於東侵,使得西歐社會分裂的主要因素:大封建主和好戰的騎士大批到了東方,許多人戰死,這有利於西歐各國的政治統一。同時,也刺激了西歐城市的發展,從而導致議會君主制的產生和中央集權的出現。另外,由於東侵的失敗,教會的影響,教皇的權威迅速下降,人們對基督教的信仰產生了動搖,這對後來的宗教改革起了積極作用。

  經濟方面,這次東侵,削弱了拜佔廷和阿拉伯人在地中海地區的商業優勢,而西歐商人地位的提高則促進了西歐商品貨幣的發展,同時,由於封建主生活方式的變化,促進了封建剝削關係從勞役地租向貨幣地租的轉變。另外,由於大批農民到了東方,勞動力的缺乏使封建主對農民的剝削程度有所緩和,促進了農民地位的改變。

  文化方面,客觀上講,這兩個世紀是一次空前的東西方科學文化的大交流。東方大量先進文化經阿拉伯人傳到了歐洲,許多產品與技術傳入西方,甚至東方人的生活方式也被引進,從而改進了西方人的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

  ***4***對東歐的影響,東侵後,經君士坦丁堡,再經黑海到第聶伯河這條商路逐漸衰落,從而直接導致古代羅斯國家衰落的加快。

  第三節 封建制度發展時期的西歐諸國

  一、英國***11-15世紀***

  公元一世紀中葉羅馬帝國確立了對不列顛南部、中部的統治,從五世紀中葉起,不列顛遭受日爾曼人中的盎格魯人、撒克遜人、裘特人的入侵,他們建立了許多小國,經過長期爭戰和兼併,到六世紀末七世紀初聯合成七個王國,歷史上稱“七國時代”,七國間經過長期鬥爭,到九世紀初,威塞克斯王國居於支配地位。829年,威塞克斯國王愛格伯特把各王國聯合在自己統治之下,形成了一個統一國家,從此有了英格蘭這個名稱。

  從八世紀末時起丹麥人不斷襲擊和劫掠沿海地區,九世紀以後,丹麥海盜進而佔據領土,長期定居,控制了英國東北部地區,盎格魯·撒克遜諸王國正是在與丹麥人的鬥爭中聯合成為統一國家的。到十世紀後半期,島上的丹麥人逐漸與盎格魯·撒克遜人相融合,並且形成統一國家,1042年獲得政治獨立。

  1、諾曼底征服

  諾曼人為日爾曼人中的一個分支,意為北方人,包括丹麥人、挪威人,諾曼底征服只是指諾曼底公爵對英國的征服。911年諾曼人首領佔領法國今天的諾曼底半島及其附近領土,強迫法王承認其公爵地位,他形式上作為國王的附庸。

  1066年1月,英王信教者愛德華去世,其表弟諾曼底公爵要求以親屬關係繼承英國王位,被英國賢人會議***貴族會議***拒絕。9月威廉在教皇支援下率軍進攻英國,10月14日哈斯丁戰役擊敗英軍,威廉隨後進入倫敦,加冕稱王,史稱征服者威廉***1066-1087年***。

  諾曼底征服在英國曆史上產生了深遠影響,首先威廉是通過武力擊敗盎格魯·撒克遜舊貴族而奪取統治權力的,戰敗的舊貴族或被殺,或潛逃,他們的土地大部分被沒收,除王室佔用大部分外,其餘都分給追隨他的諾曼底貴族,這種分封以服兵役作為條件,封臣必須率領其部屬和封臣為國王作戰,這就培植了一批忠於王室的新的封建統治階級,由此可見英國國王對全國土地有較大的支配權。其次,以擁有大量土地和充足財源為基礎的英國王權比較強大,而外來的統治者封建貴族,也極力維護和依靠強大和王權以加強對英國人民的統治,所以征服者以後的英王中地道的最高封君。

  2、封建制度的確立

  盎格魯·撒克遜人侵入不列顛時,正處於軍事民主制階段,階級分化剛剛開始,七、八世紀,鐵器的出現和應用,提高了社會生產力,剩餘產品增多,商品交換得到發展,但當時農村公社仍然是社會經濟結構的基礎,公社內每戶大家族都有份地,並有權使用公社附屬地。從農村公社中分化出來的貴族佔有公社的公共土地,成為大土地的所有者,有權在自己的領地內對自由民徵收實物和徭役。隨著自由民的份地成為私有財產,公社內部貧富分化日益加劇,貴族依靠王權的支援掠取土地變成凌駕於公社之上的封建領主,自由農民則變成他的依附者,封建制生產關係開始建立。

  九到十一世紀中葉,封建莊園逐漸形成,諾曼底征服加速了封建莊園制的發展。威廉沒收大部分土地,自己佔用部分外,其餘分給追隨他的僧俗大封建主,從這些領地內再分出許多騎士采邑,規定每個騎士采邑供養騎士一名,為國王服軍役,國王還強制附庸的附庸也直接向國王宣誓效忠。因此英國比大陸較早出現了中央政權。憑藉這些條件,1086年,國王在全國進行土地和賦役清查,並製成《土地賦役調查薄》***由於嚴厲地進行調查,造成居民的恐慌,後來被稱為《末日審判書》***作為徵收捐稅的根據。當時農奴除負擔領主的捐稅外,還須向教會繳納什一稅,處境日益惡化,到了十二世紀前半期,英國最後確立了封建莊園制。

  3、王權的加強

  諾曼底征服帶來的重要政治後果之一是王權的加強,威廉採取種種措施以加強王權。首先,他利用幾年時間,全力鎮壓英國農民的反抗,制服盎格魯·撒克遜貴族,他們的土地全被剝奪,國王把沒收土地中的七分之一作為王室領地,為王權創立了雄厚的物質基礎。其餘土地則分賜給臣屬,以服軍役和繳納貢賦為條件,從貴族處得到土地分封的下層騎士,既要效忠於領主,又要效忠於國王。國王與大小封建主都建立了封建主從關係,因而成為整個結構的核心。

  亨利一世***1100-1135年***時期,王權進一步加強,他平息了英格蘭西部大貴族的叛亂,沒收他們土地分封給中小騎士,王權的支柱盎格魯·撒克遜中小封建主的勢力得到加強。中央機構也日趨完善,國王宮廷是全國統治中心,樞密院為中央管理機關。中央對地方的控制日益加強,享利一世死後,因王位繼承問題發生糾紛,王權一度削弱。安茹伯爵亨利二世***1154-11******繼位,開始了金雀花王朝的統治,他在法國擁有領土,因而他既是英國最高君主,又是法王的附庸。這種複雜關係為後來英、法兩國帶來深遠影響。亨利二世為加強王權實行軍事改革和司法改革。軍事上他命令自由民必須按財產狀況置備不同的武裝,在必要時為國王服兵役,允許一部分附庸繳納“盾牌錢”代替服役,國王用錢僱傭騎士長期服役,使國王在軍事上減少對附庸的依賴。司法上命令自由人可越過領主法庭上訴於國王法庭,國王法庭用“誓證法”***巡迴法官在地方審案時選出當地騎士和富裕的自由農民十二人組成陪審團,宣誓作證***代替過去的“神命裁判法”***用沸水或灼鐵施於被告肢體,或用決鬥方式來測知神命,然後確定是否有罪***。結果國王增加了訟費和罰金的收入,王權得到擴大和鞏固。

  4、議會君主制的形成

  十三世紀英國經濟繼續高漲,農業產量增加,牧羊業發達,貨幣地租流行,促使農民進一步分化,一部分變得富裕,大部分則陷入貧困,經濟的發展,對社會上不同階層,階級產生了不同影響。中小封建主***騎士階層***由於轉向經營農業,剝削僱傭勞動,同城市市民以及富裕農民有著共同利益,都希望有強大的王權保障他們的經濟利益,僧俗大封建主則力求維護自身的特權和領地內的勞役制,因而在政治上反對王權的加強。這些特點決定了在政治衝突中各個階層的政治態度。

  在議會最後形成過程中,曾經歷過兩次大規模的政治衝擊,無地王約翰***1199-1216年***時期的政策違反了僧俗大封建主、騎士和市民的利益,英王在法境內的領地大部分被法王奪去,並對教皇稱臣納貢,因此大封建主聯合其它階層,於1215年6月用武力的迫使約翰簽署他們草擬的“自由大憲章”,其中主要保障大封建主在經濟、司法和政治方面的特權,涉及騎士和市民的權利較少。參加王國大議會的只是大封建主,他們選出25名代表組成委員會監督國王執行大憲章。如國王違反憲章,他們有武裝反抗之權。大憲章並不代表歷史的進步方向,它所以沒有被執行是因為得不到騎士和市民的有力支援。

  另一次政治衝突發生在亨利三世***1216-1272年***時期,“自由大憲章”並沒有從根本上解決王權與封建主間的矛盾。於是大封建主在1258年強迫國王承認英國處在大封建主統治之下。1259年騎士制訂獨立的政治綱領,反對大封建主的寡頭政治,得到以西德·孟福爾為首的部分大封建主的支援。國王往往接受,於是內戰爆發。1264年在內戰中國王被孟福爾俘虜,孟福爾實際控制了英國。1265年他召集了議會,不但有大封建主,也有騎士、市民參加,每個城市2名市民,每郡2名騎士,這是英國議會的雛型。

  後來由於農民的反抗鬥爭,使得大封建主轉而支援王權,造成孟福爾失敗,王權恢復,在人民的反抗面前,國王和大封建主看到只有聯合騎士、市民才能加強統治,於是內戰中產生的議會制在愛德華一世***1272-1307年***時獲得確立。十四世紀,議會已擁有批准徵稅,頒佈法律的權力,併成為審判政治案件的最高法院,從這時起,議會為由僧俗大貴族組成的上院和代表騎士、市民的下院。

  二、法國***11-15世紀***

  1、封建割據和王權的加強

  843年凡爾登條約後,西法蘭克逐漸變成法蘭西王國,加洛林朝的統治維持了近150年,在此期間,地方大貴族分裂割據的傾向日益加強,他們在領地內享有各種特權,而且由於民族複雜,使法國分崩離析,國王的領地和實力都趕不上地方大封建主。987年加洛林朝衰亡,教俗諸侯擁立法蘭西公爵休·卡佩為王,法國從此開始了卡佩王朝***987-1328年***的統治。

  十世紀末至十一世紀的法國依然處於封建割據局面,采邑制度普遍推行。封建莊園到處林立,大小封建領地,各有各的管理系統,各有各的制度和習慣法。當時能自行鑄幣的諸侯達五、六十個之多,教會曾為制止諸侯間和戰而努力,但都失敗了。王權的加強是從十二世紀路易六世開始的***1108-1137年***,胖子路易是卡佩王朝第一個能夠干預王室領地之外事務的國王。他出兵制服了不甚馴服的封臣,同時通過和阿奎丹公爵之女聯姻兼併了該莊園,擴大了領土。但1152年,其女與路易七世離婚,嫁給安茹伯爵,兩國土地合併形成龐大的安茹帝國。1154年安茹伯爵獲英王位,原在法領土也成為英領土。路易七世時***1137-1180年***為同英王爭奪大陸上的領土,矛盾日益激化。路易七世採取種種辦法使英國的領土始終得不到鞏固。腓力二世時期***1180-1223年***,法國王權得到空前加強,王室領地大大擴張,因此他得到一個尊號“奧古斯都”。腓力二世對付英王的主要辦法就是利用英宮廷內部矛盾拉攏反對派打擊英國在法力量。1202年,腓力藉口英王天地王約翰不履行封臣義務,宣佈沒收其在大陸上的全部采邑,並於1204年攻佔了諾曼底等,以後又攻佔了其它英王在法的領地。

  隨著王室領地的擴大,國家行政管理機構也不斷完善。路易九世時***1226-1270年***的行政、司法改革,加強了王國的集中和統一,國王指派地方官總攬行政大權,並派巡按使監督檢查地方官,王室法庭有權複審領主法庭的判決和審理重大案件,軍事上他以募兵制取代騎士服軍役制,組織了一支常備軍,並鑄造全國通行的貨幣。在中央,國王竭力抑制相權的加強。以出身低微者取代貴族世家,並經常召開御前會議研討國事,中央集權開始確立。

  王權的加強和國家的統一是在市民的支援下進行的,城市興起後,市民不斷展開反對封建主的鬥爭。這個鬥爭符合國王的利益,因此王權與市民階級在反對大封建主,加強中央政權問題上結成聯盟,城市用金錢和武力支援國王,國王則幫助城市從地方領主的控制下獲得自治權,除城市外,為了對付大貴族兼併土地的威脅以及鎮壓農民反抗的需要,中小封建主和教會封建主也迫切希望王權加強以保護自己的利益,也成為王權的重要支柱。

  2、議會君主制的形成

  法王在爭取國家統一和加強王權的鬥爭的過程中與羅馬教廷的利益發生了衝突,國王為支撐軍隊和政府的龐大開支,不斷增加貢稅。勒索城市,同時也開始向教會領地徵稅,因而引起與教廷的衝突。1296年,教皇卜尼法斯八世公開反對教會向世俗政權納稅,法王於是禁止金銀出口,斷絕了教廷從法國得到的收入。腓力四世為了使反對教會的鬥爭得到廣泛支援,1302年召開了一次具有廣泛代表性的會議,除僧侶和貴族階層外,還有市民參加會議,這是歷史上最早的三級會議。卜尼法斯八世去世後,在腓力四世壓力下,波爾多大主教於1305年當選為教皇,稱克力門五世***1305-1314年***,由於義大利正處於混亂之中,克里門從未到義大利去,把教廷遷到了法國的阿維農,史稱阿維農之囚***1308-1378年***。

  三級會議從十四世紀起成為法國政治生活中的一部分,參加會議的有三個等級:高階教士、世俗貴族和富裕市民。在國王需要金錢而徵收新稅,需要各等級的支援處理一些重大問題時,往往召開三級會議協商。各等級在同意國王要求的同時也常以司法、行政方面的改革作為交換條件,三級會議的召開,完全由國王裁決,所以法國的三級會議是王權的支柱,它並不代表人民利益而限制王權。

  三、英法百年戰爭和農民大起義

  1、英法百年戰爭的原因、經過

  英法百年戰爭的爆發是兩國幾百年來領土爭執和各種矛盾激化的必然結果,英法兩國國王自十二、十三世紀以來就激烈爭奪英王在大陸上的領土。法王以最高領主的身分力圖合併英國在大陸上的每塊領地,英王則企圖恢復亨利二世時的廣大版圖。英法爭奪工商業繁盛的佛蘭德爾地區也是觸發戰爭的重要原因。法王企圖控制富庶的佛蘭德爾,而佛蘭德爾的毛紡織業主要依靠英國的原料。因而當地市民支援英國的反法政策,承認英王愛德華三世***1327-1377年***為法國合法國王。1328年法國卡佩王朝絕嗣,瓦洛亞家族的腓力六世***1328-1350年***即位。英王愛德華要求以腓力四世外孫的資格繼承卡佩朝的王位,反對腓力六世為王,王位繼承問題終於導致了戰爭的爆發。

  英法之間的戰爭從1337年起斷斷續續進行到1453年,故史稱“百年戰爭”。戰爭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1337-1360年,英法之間的正式宣戰在1338年,但戰爭行動從1337年11月就已開始,法國軍隊在克勒西戰役***1346年***和普瓦提埃戰役***1356年***中遭到慘重失敗,國王和許多貴族被俘。1360年雙方簽訂了布勒了尼和約,暫時休戰。

  第二階段:1369-1380年,法軍向英軍進攻,收回了大部分失地,英軍只佔領沿海幾個據點。

  第三階段:1415-1453年,英國利用法國內亂之機,進攻法國,佔領了大片領土,法國處境險惡。由此而湧現出了一名女英雄貞德。在她的事蹟鼓勵下,法國軍民同仇敵愾,不斷收復失地。到1453年止,收回了除加萊港外全部失地,並奪取了英王在基恩的領地,基本上完成了國土的統一。

  第一、第二階段是英法王朝為爭奪領地而進行的封建混戰,第三階段則法國抵抗英國侵略,為國土統一而進行的正義戰爭。

  2、英法農民起義

  ***1***法國農民起義:百年戰爭第一階段。法國軍事上的節節失利使國內矛盾更加激化。代表富裕市民的巴黎商會會長艾田·馬賽利用三級會議中貴族席位減少的機會提出加強市民作用的改革要求,並於1357年3月強迫太子查理頒佈三月大敕令,規定定期召開三級會議等。由於太子拒絕執行大敕令。1358年2月馬賽領導了手工業者起義。5月28日博韋地方的農民打死太子揭開了農民起義的序幕,以吉約姆·卡爾為領袖,卡爾想得到城市市民的支援,而艾田·馬賽則出爾反爾,出賣了起義軍,使封建主得以全力鎮壓農民義軍。

  ***2***英國農民起義:百年戰爭第二階段英國失利,國王增加的國內稅收使國內矛盾尖銳,根本原因則是:十四世紀貨幣地租逐漸取代了勞役地租,英國農民中貧民大量出現,只能外出做僱工。1348年黑死病橫行歐洲,造成英國大部分人口喪生,勞動力短缺,僱工工資提高,而國王卻頒佈僱工法,嚴令不許提高僱工工資,這使城鄉矛盾更加激烈工。戰爭給城鄉勞動人民造成嚴重負擔,下層人民處於水深火熱之中,這種矛盾最先體現在教會改革運動中。教會是封建統治的中心,要反對封建制度,首先要指向封建教會,於是出現了反映下層人民疾苦的羅拉德派宗教改革。其代表人物是約翰·保爾。他主張廢除什一稅,沒收教會財產,推翻現存制度,把土地分給村社,主張消滅貴族,他的傳教活動為1387年農民起義創造了條件。這次起義的導火線是人頭稅的增加。起義由瓦特·泰勒領導。由於各地義軍未能聯合起來形成一個富有戰鬥力的整體,由於起義農民利益的不一致導致行動不協調,由於農民始終沒有可靠的同盟軍,由於農民缺乏政治經驗,被貴族國王欺騙,因而這次農民起義最終失敗。

  3、英法民族國家的形成

  英國在十五世紀由於農奴制的消滅使農業得到更快的發展,農業生產商品率的增長,加速了自耕農的分化,出現了僱傭工人和富農階層。封建主階級中的中小貴族也和富農一樣,剝削僱傭勞動,在農產品和羊毛貿易中獲利。他們成長為新貴族。隨著市場需要的擴大與工商業的進一步發展,資本主義生產關係開始發生於農村毛織業中,包買商把羊毛貸給家庭手工業者,再以低價收購成品,使生產者依附於產。商業資本,形成具有資本主義性質的分散的手工工場,工商業的發展,有利於形成統一市場。

  十五世紀前半期,英國大貴族中的兩個集團蘭加斯特、約克家族。為了權力和財富進行鬥爭,百年戰爭的失敗促使他們間的矛盾激化,互相廝殺達三十年之久,史稱紅白玫瑰戰爭***1455-1485年***。對於這場政治危機,新貴族和富裕市民希望消滅大貴族的紛爭,建立強有力的中央政權,以保護他們的政治、經濟利益,因而反對蘭加斯特家族而寄希望於約克家族。1641年約克家族的愛德華四世***1641-1483年***登上王位後實行了許多改革,對英國影響甚大。他死後戰爭再起,1485年,蘭加斯特家族遠支都鐸家族取勝結束了內戰,亨利七世建立了君主專制統治。在此過程中,英吉利民族也逐漸形成,從而形成了一個單一的英吉利民族國家。

  法國在戰後封建經濟逐漸得到恢復和發展,以巴黎為中心的國內市場開始形成。法王路易十一***1461-1483年***利用各種手段兼併了勃艮第公爵大膽查理的部分領土。查理八世***1483-1498年***時期,法國又合併了獨立領地不列塔尼,最終完成了國家的統一。路易十一對法國開始出現的資本主義手工工場採取了保護措施,以增加國庫收入。並廢除一部分內地關稅,以有利於國內貿易的發展。資產階級通過包稅和購買官職而進入政府機構,它的上層逐漸靠向封建貴族,成為穿袍貴族。法王由於得到資產階級的支援,財政實力充足,因而自1481年以後70餘年從未召開過會議,法國由議會君主制開始過渡到專制君主制。

  法國政治上的統一,經濟聯絡的加強,國內統一市場的形成及法蘭西統一語言的形成,法蘭西民族逐漸形成,單一的法蘭西民族國家也終於形成。

  四、德國

  1、中古前期德國曆史發展的特點

  加洛林帝國分裂後,東法蘭克後來發展為德意志國家。德國封建關係的產生和發展有許多不同於英、法的特點。首先,封建化的過程進展緩慢。從八世紀末查理大帝侵入時開始,到十二世紀初才最後完成。這主要是由於德意志與高盧不同,未曾受到羅馬奴隸制和隸農制的影響。大部分地區仍然牢固地儲存原始的農村公社制度***馬爾克***,反而影響德意志封建關係的發展。另外一個特點中中央王權軟弱,地方封建勢力強大。這種政治上的分散延緩了德國封建化的程序。歷代國王均從地方權貴中選出。他們上臺不是致力於加強中央集權,而是屈服於地方大封建主的勢力。熱衷於對外擴張。德國在政治上長期分裂的重要原因是各地區間利益的不一致。十二世紀開始興起的城市,各地區間缺乏密切的經濟聯絡,只形成一些以個別城市為中心的地方市場新興的富裕市民只關心自身的區域性利益,不像英法那樣關心政治統一和王權的加強。

  2、神聖羅馬帝國

  德國的封建擴張始於薩克森王朝***919-1024年***,侵略的主要物件是義大利和斯拉夫人居住的地區。十世紀時的義大利,四分五裂,德意志國王奧托一世***936-973年***乘機越過阿爾卑斯山進入義大利,並佔領了倫巴底,接受了義大利國王的稱號。955年,一個放蕩少年登上了教皇寶座,即約翰十二世,羅馬貴族發動叛亂,反對約翰,約翰請求奧托提供援助。於是奧托進入羅馬,鞏固了教皇的地位。962年2月在聖彼得教堂親為奧托加冕稱帝,建立起日爾曼民族羅馬帝國。1155年,德皇腓特烈一世加冕時又加上了神聖二字。帝國名義上包括德國和義大利北、中部,實際上在封建割據形勢下,並沒有建立大帝國的現實物質基礎,義大利人也不斷掀起反抗鬥爭,使德國的統治難以鞏固。

  3、皇帝與教皇的鬥爭

  政教首領為了便於維護統治,既互相勾結,又經常衝突,皇帝與教皇間的衝突集中地表現為爭奪任命主教的權力,這實質上是爭奪主教領地上的政權和捐稅收入的鬥爭,教權階層為了要擺脫世俗政權的控制而保持獨立地位,力圖建立以羅馬教皇為中心的統治體系。從十世紀起在教權階層中展開的這一加強教會權威的活動,稱為克呂尼運動***因法國中部克呂尼修道院是這個運動的首倡者而得名***。運動的主要綱領是:教權應置於俗權之上,教皇由教廷的樞機主教們選舉。反對世俗君主的干涉,任命主教權應屬於教皇,反對世俗君主的任命權,在教士和僧侶中規定嚴格紀律,實行獨身制度,以提高教會的威信,並對俗權保持獨立,運動的最主要代表人物是教皇格利哥利七世{1073-1085年}。在實行這些綱領的過程中,引起與德皇亨利四世以及依附皇權的主教們的衝突。1075年,教皇命令規定各地主教的任免權在於教皇,世俗君主無權干涉教會事務。1076年,亨利就糾集國內忠於皇帝的主教,在沃姆斯召開宗教會議,宣佈廢黜教皇,教皇則在拉特蘭召開會議,宣佈開除皇帝教籍,廢其帝位,並煽動大封建主反對亨利,亨利不得不親到卡諾沙城向教皇請罪。待他實力增強後,又以武力把教皇驅逐出羅馬,另立教皇,這場鬥爭直到1122年才暫時妥協。

  霍亨斯陶芬朝腓特烈一世時繼續推行侵略義大利的政策,他企圖通過征服義大利,控制羅馬教廷,以稱霸基督教世界。因此六次遠征義大利,但最終以失敗告終,1254年,霍亨斯陶芬王朝結束,此後25年王位空懸,歷史上稱為“大空位時代”。隨後的略布斯堡王朝和盧森堡王朝,皇帝也有名無實。1356年,盧森堡朝的查理四世頒佈了《黃金詔書》***因蓋有金色印璽而得名***,規定皇帝由七大選侯推舉,諸侯在領地內有完全的自主權,並有權宣戰,這份詔書,使諸侯的獨立更加合法化。

  4、城市同盟

  德國各地區的城市在缺乏強大中央政權保護的條件下,在十三世紀六十年代組成了幾個地方性的城市同盟,以加強商人寡頭對城市的統治,壟斷對外貿易並確保商路安全。其中最大的是以律伯克、漢堡等城市為首的漢薩同盟,它長期壟斷北海和波羅的海沿岸各國的貿易,它極力維護加盟城市的商人寡頭的利益,排斥國內外競爭者,因而阻礙它國經濟的發展,加重了對人民的剝削。同盟在國外的許多商館執行低價收購高價出售的政策,1367-1370年為了控制丹麥海峽而發動了對丹麥的戰爭。十五世紀中葉以後,由於無力對抗正在興起的中央集權國家的競爭,以及十六世紀隨著世界市場的出現而發生的商業重心的轉移,使得漢薩同盟在國際貿易中的地位下降,漸趨瓦解。

  思考題:

  一、名詞解釋

  1、丕平獻土 2、自由大憲章 3、阿維農之囚 4、克呂尼運動 5、黃金詔書

  二、簡答

  1、法蘭克封建制度是怎樣形成和發展的?

  2、查理曼帝國的歷史地位。

  3、西歐封建城市產生的條件有哪些?

  4、西歐封建城市興起有什麼歷史意義?

  5、十字軍東侵的原因是什麼?

  6、十字軍東侵的後果及其影響。

  7、英國亨利二世為加強王權採取了什麼措施?

  8、英法百年戰爭的起因及其性質。

  9、中世紀德國曆史發展有何特點?

  10、德國政教之爭的原因、性質及其後果。

  三、論述

  1、在西歐封建制度形成的過程中,羅馬因素和日爾曼因素各起了什麼作用?

  2、在法國加強王權的鬥爭中城市具有怎樣的地位,起了怎樣的作用

  世界古代史的時間軸

  約300、400萬年前:人類在地球上出現。

  約200、300萬-1萬年前:人類舊石器時代。打製石器流行,已使用火,晚期大量使用骨、角器。狩獵和採集業發展,血緣家族及母系氏族公社產生。

  約170萬年前:元謀人生活在今中國元謀一帶,已能製造和使用石器。

  約70萬年-20萬年前:北京人生活在中國華北地區。

  約1.8萬年前:山頂洞人生活在北京人活動過的地區。

  約30000年-前10000年:原始宗教出現。

  約前12000年-前4000年:人類中石器時代。發明並使用弓箭,細石器廣泛應用,狩獵業發展。

  約前8000年-前2000年:人類先後進入新石器時代。磨光加工的石器流行,出現了原始農業和畜牧業。母系氏族公社繁榮。

  前6000年:小亞細亞地區出現亞麻和羊毛織物。

  約前6000年-前1000年:古代兩河流域、小亞細亞、希臘、羅馬、印度和波斯等地原始宗教和古代宗教盛行。

  約前5000年:亞洲西南部和中亞地區開始用冷鍛法加工天然銅。古埃及已使用等臂天平秤,為已知最早的衡器。

  約前5000年-前4000年:古埃及出現以太陽和月亮為規律的日曆。

  約前5000年-前3300年:河姆渡文化的原始居民生活在長江下游地區。

  公元前4000年-前3000年:古埃及、西南亞、南歐、中歐和中國等地先後開始用礦石鍊銅。

  前3760年:古代猶太人日曆的首年。

  前3500年-前3100年:古代兩河流域烏魯克時期。出現陶輪製陶和塔廟建築,創造了楔形文字。古埃及國家***諾姆***形成。出現了象形文字。

  前3500年-前3000年:古代兩河流域居民開始使用輪式運輸工具。 古埃及人已在農業中使用犁、耙和施肥。

  前3372年:古代南美瑪雅年表中最早的日期。

  前3100年:古代埃及上埃及統治者美尼斯***納爾邁***征服下埃及,初步形成統一國家。埃及早王朝時期開始。

  前3000年:古代兩河流域蘇美地區出現奴隸制城市國家。

  約前3000年:古埃及出現有槳和帆的船。古埃及人已使用銅鏡。古印度人發明了印章文字。

  前3000年-前2300年:愛琴海地區克里特文明出現。

  前2686年-前2181年:埃及古王國時期。國家統一完成,大規模興建金字塔。

  前27世紀:古代兩河流域蘇美時代的英雄史詩《吉爾伽美什史詩》形成。

  前26世紀:古埃及著名的獅身人面像落成。

  前2500年:古代蘇美醫學發現礦泉水有癒合特性,古代蘇美人已使用燃油燈,學會烤制面包和釀製啤酒。歐洲出現編織機。

  約前2500年-前1500年:西亞古亞述時期。

  前25世紀-前23世紀:古代兩河流域古巴比倫人發明在陶片上刻劃地圖。

  前2378年-前2371年:古代蘇美拉格什國王烏魯卡基那在位,進行世界最早的改革。

  前2371年-前2154年:古代兩河流域阿卡德王國時期。國王薩爾貢統一兩河流域南部。

  約前2300年-前1750年:古印度哈拉帕文化時期。

  前2181年-前2040年:古埃及第一中間期。

  約前2113年-前2096年:古代兩河流域烏爾第三王朝創立者烏爾納姆在位,頒佈《烏爾納姆法典》。同時古亞述帝國興起,但受烏爾第三王朝統治。

  前2040年-前1786年:古埃及中王國時期。青銅器廣泛應用,開發法雍湖地區,修建卡爾納克神廟。

  前2017年-前1595年:古代兩河流域古巴比倫時代。

  前2000年:-愛琴海地區邁錫尼文明出現。古代埃及出現圖書館,製作木乃伊。

  前1900年-前1600年:古希臘出現線形文字,青銅器廣泛使用。

  前1792年-前1750年:古代兩河流域古巴比倫第6代國王漢穆拉比在位,定《漢謨拉比法典》。

  前1786年-前1567年:古埃及第二中間期。喜克索斯人入侵,統治埃及百餘年。

  前18世紀:古巴比倫出現農人曆書,內容包括灌溉、耕耘和收穫,為已知最早的農人曆書。

  約前17世紀-前14世紀:小亞細亞赫梯古王國時期。

  前1567年-前1085年:古埃及新王國時期。

  約前1500年:古代埃及人已使用24個字母符號。古代埃及小說《錫諾赫的故事》問世。古巴比倫人創造了發達的數學和天文學。馬開始用於車輛運輸。古埃及人已使用水銀。

  前1500年-前1000年:古印度早期吠陀時代。瓦爾那制度***種姓制度***萌芽。

  前1379年-前1362年:古代埃及實施埃赫那頓改革。

  約前1300年:古代埃及和美索不達米亞地區已有日晷。

  前14世紀-前12世紀:古代西亞赫梯帝國時期。

  前14世紀中葉-前11世紀末:古代西亞中亞述帝國時期。

  前11世紀-前9世紀:古希臘荷馬時代。

  前1000年:古埃及和印度出現麻風病。

  前1000-前600年:古印度後吠陀時期。雅利安人國家形成,婆羅門教流傳。

  前10世紀-前612年:古代西亞新亞述帝國時期。鐵器出現並廣泛應用。

  前10世紀-前5世紀:古代印度最早的哲學著作、婆羅門教經典《奧義書》形成。

  前9世紀末:古希臘斯巴達國家形成。

  前8世紀:古希臘史詩《伊利亞特》、《奧德賽》形成,傳為荷馬所作。中東地區的帕加馬人發明羊皮紙製成的書籍,稱“羊皮書卷”。亞美尼亞地區建立坎兒井。

  前753年:羅馬建成。

  前700年-前600年:古代腓尼基人用山羊脂和草木灰製成肥皂。

  前8世紀-前509年:古羅馬王政時代。

  前626年-前539年:古代兩河流域新巴比倫王國時期。

  前624年-前547年:古希臘哲學家泰勒斯在世,創立米利都學派。

  前621年:古雅典頒佈《德拉古法典》。

  前610年-前546年:古希臘哲學家阿那克西曼德在世。

  約前7世紀:巴比倫人發現日食和月食重複出現的沙羅週期。

  前604年-前561年:古代兩河流域新巴比倫國王尼布甲尼撒二世在位,修建空中花園,滅猶太國。

  前594年:古希臘雅典執政官梭倫實行政治經濟改革,頒佈《阿提卡法典》。

  約前580年 -前500年:古希臘數學家、哲學家畢達哥拉斯在世,創立畢達哥拉斯學派,提出畢達哥拉斯定理、數和諧說和靈魂輪迴說。

  約前563年-前483年:佛教創始人釋迦牟尼在世。

  前558年-前330年:古代西亞波斯帝國時期。

  約前540年-前468年:耆那教創始人筏馱摩那在世。

  約前525年-前456年:古希臘劇作家埃斯庫羅斯在世。

  約前500年-前449年:希波戰爭。

  前485年-前425年:古希臘歷史學家希羅多德在世。

  前469年-前399年:古希臘哲學家蘇格拉底在世。

  約前460年-前401年:古希臘歷史學家修昔底德在世,著有《伯羅奔尼撒戰爭史》。

  約前460年-前370年:古希臘哲學家德謨克利特在世。

  前432年:古希臘建成帕提農神廟,由雕刻家菲迪亞斯裝飾設計。

  前431年-前404年:發生伯羅奔尼撒戰爭。

  前427年-前348年/前347年:古希臘哲學家柏拉圖在世。

  前384年-前322年:古希臘哲學家亞里士多德在世。

  前341年-前270年:古希臘哲學家伊壁鳩魯在世。

  前334年-前324年:馬其頓國王亞歷山大大帝率軍東征波斯、中亞和印度,行程萬里,為世界古代史上著名的軍事遠征。

  前330年-前275年:古希臘數學家歐幾里得在世,著《幾何原本》。

  前323年-前187年:古印度摩揭陀王國孔雀王朝時期。

  前312年-前64年:中西亞塞琉西王國時期。

  前305年-前30年:古埃及托勒密王朝時期。

  前4世紀-4世紀:古印度史詩《摩訶婆羅多》形成。

  前4世紀-2世紀:古印度史詩《羅摩衍那》形成。

  前287年-前212年:古希臘數學家、物理學家阿基米德在世。

  約前280年:古埃及亞歷山大城港口建成法羅斯燈塔,為世界古代七大奇蹟之一。

  約前269年-前232年:古印度摩揭陀王國孔雀王朝國王阿育王統治時期,孔雀王朝進入鼎盛階段。

  前264年-前241年:第一次布匿戰爭發生。

  前247年-226年:伊朗帕提亞帝國時期。

  前234年-前149年:羅馬共和時期農學家加圖在世。

  前221年:中國秦朝建立。

  前218年-前201年:第二次布匿戰爭發生。

  前215年-前204年:第一次馬其頓戰爭發生。

  前200年-前197年:第二次馬其頓戰爭發生。

  前3世紀:埃及托勒密王朝在亞歷山大城建成規模巨大的亞歷山大圖書館,古希臘埃拉托色尼首創“地理學”一詞。

  前171年-前168年:第三次馬其頓戰爭發生。

  前149年-前146年:第三次布匿戰爭發生。

  前106年-前43年:古羅馬政治家、哲學家西塞羅在世,最先系統提出自然法學說,建立了折衷主義哲學體系。

  前2世紀:古希臘人建成宙斯祭壇。古希臘雕刻家阿歷山德羅斯完成大理石圓雕阿佛洛狄忒,為古希臘時期的雕刻代表。古印度開鑿阿旃陀石窟。

  前99年-前55年:古羅馬哲學家盧克萊修在世。

  前73年-前71年:古羅馬斯巴達克起義。

  前45年:儒略曆開始實行。

  前44年:凱撒於元老院遇刺而死。

  前43年:屋大維和安東尼、雷必達結為後三頭同盟。

  前31年:阿克提姆海戰爆發,屋大維打敗安東尼和克利奧帕特拉七世的海軍,兩人被迫逃往埃及。

  前30年:屋大維攻入埃及,安東尼和克利奧帕特拉七世相繼自殺,屋大維成羅馬最高統治者。

  前27年:屋大維被元老院尊為奧古斯都,羅馬進入帝國時期。

  前7年或前4年:相傳基督教創始人耶穌誕生。

  前1世紀:希臘雕刻家阿耶桑德羅斯、諾多羅斯、波利佐羅斯3人雕成大理石雕像《拉奧孔》。

  25年:中國劉秀即帝位,建元建武,定都洛陽。東漢始

  30年:相傳耶穌被釘於十字架,其後耶穌門徒開始傳佈基督教

  70年:羅馬攻陷耶路撒冷,焚燬猶太聖殿,並驅逐猶太人。

  76年:維蘇威火山摧毀龐貝城。

  1世紀-6世紀:中亞貴霜帝國時期

  100年:基督教音樂在中亞興起,先後確立亞美尼亞聖詠,敘利亞聖詠

  101年:羅馬圖拉真皇帝率軍滅達契亞,移民該地,為羅馬尼亞的起源。

  120年-124年:羅馬建成萬神廟,為古代圓頂廟之最。

  129年-200年:古羅馬加倫把希臘解剖知識和醫學知識系統化,創立人體生理解剖學。

  212年:羅馬帝國皇帝卡拉卡拉頒佈安東尼努斯敕令,授予帝國境內全體自由民以公民權利

  227年:阿爾達希爾一世滅安息***帕提亞***,建立薩珊王朝。

  284年:戴克裡先即羅馬帝位,著手恢復秩序。

  292年:戴克裡先推行“四帝共治制”。

  313年:君士坦丁一世和李錫尼頒佈《米蘭敕令》使基督教合法化。

  317年:中國晉元帝在建康稱晉王,史稱東晉

  320年-540年:古印度笈多王朝時期

  330年-1453年:拜佔廷美術流行於歐洲和西亞,尤在建築和鑲嵌畫上成就突出

  4世紀:西非古國迦納王國建立。

  392年:羅馬皇帝狄奧多西一世立基督教為國教。

  395年,羅馬帝國分裂為東羅馬帝國和西羅馬帝國。

  529年:查士丁尼關閉雅典學院。

  532年-537年:聖索菲亞教堂在東羅馬帝國首都君士坦丁堡***今伊斯坦布林***建成,為拜佔廷建築的代表

  534年:東羅馬滅汪達爾。查士丁尼法典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