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朝為什麼能崛起

  大漢皇朝的崛起,其關鍵在於漢文帝的決策,何出此言?趕緊和小編一起來看看吧,希望能夠解答您的疑問。

  :

  漢文帝登基的第一年,就對全國的地方官員進行了政績考核,考核的結果,河南郡郡守吳公名列第一。漢文帝讚許他的功績,提拔吳公到中央擔任廷尉***司法部長***。

  吳公調任中央以後,向皇帝舉薦了一位青年才俊。這位青年才俊,正是洛陽人賈誼。於是漢文帝召見賈誼,任命他為博士官,並親切詢問他對國家大事的看法。

  看來賈誼的回答讓皇帝有驚豔之感,因為年方二十的賈誼,居然在此後的一年之中做到了太中大夫,俸祿千石。

  但賈誼的火箭式上升也就到此為止。三年後,當漢文帝打算提拔賈誼做部長級幹部時,遭到了幾乎所有官員的一致強烈反對,理由是:太年輕,學問功底不紮實;權力慾望太強,難以合作共事;毛手毛腳,改革激進。

  漢文帝也吃了一驚,想不到大家對小賈如此排斥,看來小賈在中央是無法幹下去了!於是外調他去湖南,當長沙王的太傅。這幾乎就是一個閒差,對於官場來說,小賈簡直成為廢人了。

  這件事後來成為文人騷客關注度極高的話題:賈誼為什麼失意?他得罪了哪些人,以至於受到如此排擠?

  後世的儒家知識分子,把賈誼的示意歸因於“木秀於林,風必摧之”。具體而言,首先是賈誼急於表現,得罪了老先生們。《史記》記載,小賈是博士中最年輕的,每次皇帝下詔詢問大家對某件國家大事的看法,老先生們還沒能打好發言稿,才思敏捷的小賈已經全部周到地解答完畢。如此表現,老先生們口頭上只好服軟,後生可畏,心裡卻難免不高興。

  其次是賈誼升遷太快,導致同僚嫉妒從博士到太中大夫,不足一年的火箭式躍升,顯然讓在官場上很辛苦耕耘的同僚們義憤填膺了,而以軍功上位的老門更是不滿,我們流血戰鬥換來的官位,你個小青年張張嘴就混上了?

  誠然不可否認這種觀點有一定道理,然而官僚故舊的阻撓,雖能造成阻力,卻未必能改變漢文帝的態度。關鍵是漢文帝的態度如何?

  李商隱詩云:“宣室求賢訪逐客,賈生才調更無倫。 可憐夜半虛前席,不問蒼生問鬼神。”漢文帝何以“不問蒼生問鬼神”?漢文帝絕非不關心“蒼生”的昏君,他為何只問賈誼“鬼神”事。潛在的原因,恐怕是漢文帝對賈誼的主張並不完全贊同。

  而正是這一點,才是決定了賈誼仕途失意的真正原因。

  賈誼第一次重大獻策,是鼓動漢文帝改制。這是儒家的禮儀重點,當年叔孫通做了一個簡易版本,解決了朝廷基本禮儀問題,但也就到此而已,因為儒家那一套繁文縟節,實在讓劉邦等漢初君臣提不起興趣。而賈誼所提出的改制方案,不但針對禮樂,還包括曆法、服色、制度、官名,幾乎可以說是將漢朝體制推倒重來的一攬子計劃。

  賈誼的這項建議,讓漢文帝很吃不消。為什麼?漢朝建立以來,一切政策,都貫穿著實用主義思維,凡事都以促進發展經濟、改善民生為目的,最忌諱的是無事生非的擾民之舉。蕭何當年修建未央宮,稍稍華麗雄偉了一點,劉邦便覺得消受不起。漢文帝在位二十多年,沒有為自己修蓋一間宮殿,寶馬、好車、名貴服裝,毫無添置。當時時尚界流行的服裝款式是“長裙曵地”,但是漢文帝最寵愛的妃子慎夫人居然“衣不曳地”,為的是節約布料。漢文帝自己的陵墓中的隨葬品,也都是瓦器,金、銀、銅、錫,一概沒有。所以盜墓界的人士都不去打擾他老人家的安息,為什麼呀?一是仰慕他,一是曉得沒什麼可拿的,還不如一個土財主家裡有油水呢!

  漢文帝如此節約,無非是考慮到百姓收入有限,上交的賦稅,作為天子要省著點花。花費少了,納稅人的負擔自然也就得以減輕。那麼先“富民”、後強國的漢朝發展路線,庶幾可以完成。

  但是如果採納了賈誼的建議,改曆法、官制、服色,建立繁文縟節的儒家禮樂制度,必然有兩個結果:其一是花費大量賦稅在無關民生的形式建設上,其二是打亂現有秩序,干擾百姓安居樂業的局面。

  所以賈誼的儒家主張,與主張與民休息的朝廷主流黃老思想嚴重不符,漢文帝自然難以接受,只好表示謙讓不敢當,事實上是否決了賈誼的建議。

  改制建議之否決,是賈誼仕途上第一次重大挫折,為他後來的外調埋下伏筆,不過事情還在繼續發展。第二年,賈誼給漢文帝上了一份關於農業問題的建議書。

  建議書的前半部分,賈誼引經據典,大談農業的重要性,這固然不錯。但在後半部分,賈誼所提出的建議,卻讓漢文帝再次無語。賈誼是這麼說的:

  “農業為本,工商為末。所以我認為,應該強制工匠商人,改行務農。則積蓄自然充足,百姓也安居樂業。陛下在這一點一直猶豫不覺,實在可惜!”

  在這封建議書中,賈誼繼續在兜售儒家的那一套,不過這一會不是禮樂制度,而是抑制商業。對於這一點,漢文帝就更不能苟同了,雖然農業的確重要,但漢初以來,從來就沒有一個皇帝或丞相說要強制商人去種田,而是推行自由政策,鼓勵百姓依據具體條件,各自尋找致富之路。如果按照賈誼的主張,強制工商階層都去務農,那還不亂了套。

  實際上,從漢高祖到漢文帝,推行了大量促進農業生產的實惠政策。

  漢高祖劉邦做了三件事。其一是頒佈了招攬流浪人口迴歸故鄉的優惠政策,把老百姓在戰亂期間失去的田地、房子還給他們,讓他們回家安居樂業。其二是發動了一場廢奴運動。戰爭期間,許多老百姓因吃不飽飯而自賣為奴婢,現在全部釋放為自由人。其三:秦朝稅收制度是“泰半”, 泰就是太,太半就是一半還多。漢高祖收多少,田賦改為十五稅一,什麼意思?農業稅***也就相當於今天的個人所得稅,因為當時的百姓主要收入就是農業***是百分之六點六七,加上其他附加稅收,也不到百分之二十。

  漢文帝繼位以後,一是繼續減稅:農業稅***個人所得稅***再減一半,從十五稅一到三十稅一,也就是是百分之三點三三,算賦***人頭稅***也由每人每年120錢減至每人每年40錢。二是減輕徭役:成年男子的徭役減為每三年服役一次。

  上述措施,遠比賈誼的“強制商人務農”來得實際有效。

  對於工商業,漢文帝的態度也頗為積極,至少是“重農不輕商”。他先是開放山林川澤資源,放手讓百姓發家致富。文帝后六年,開放為國家壟斷的所有山林川澤,准許私人開採礦產、利用和開發漁鹽資源,結果,民間資本空前活躍,漢朝的商業、手工業、礦業、漁業空前繁榮,老百姓的腰包也鼓了起來。

  後是廢除了關卡。漢代在軍事重鎮或邊地要塞,都設以控制人口流動,檢查行旅往來。出入關隘時,要持有“傳”***通行證***,方可放行。文帝十二年,取消出入關的“傳”,直接降低了商業運輸成本。

  由此看來,漢文帝在經濟問題上與賈誼的態度,又是截然相反。既然道不同,那麼自然不相為謀,賈誼的退場也就順理成章了。

  賈誼的失意,絕非孤立的事件。漢初,大多數如賈誼這樣的儒生,他們的仕途都是失意的,這完全是因為儒家思想與道家黃老思想的格格不入。

  所以賈誼的失意,是他個人的不幸,卻是漢初百姓的幸事。倘使賈誼主政,所謂“文景盛世”,恐怕要夭折於襁褓之中了。

  那麼賈誼在史冊上,為什麼又會享有那麼高的聲譽呢?首先是因為後世文人對他個人的同情。如李商隱,他自己也失意潦倒,難免就借賈誼這杯酒,澆自己的塊壘。更重要的原因,是因為漢武帝以後的中國社會,乃是儒家思想的一統天下,對於賈誼這位早期的儒家思想鼓吹者,需要有所拔高。

  漢文帝簡介:

  漢文帝劉恆***公元前202年—前157年***,漢高祖第四子,母薄姬,[1]漢惠帝之庶弟[2]。前196年劉邦鎮壓陳豨叛亂後,封劉恆為代王,其為人寬容平和,在政治上保持低調。高祖死後,呂后專權,諸呂掌握了朝廷軍政大權。前180年,呂后一死,太尉周勃、丞相陳平等大臣把諸呂一網打盡,迎立代王劉恆入京為帝,是為漢文帝。

  1歲 公元前202年***高祖五年***,劉恆出生。【魏豹漢王二年***前205年***三月反,韓信八月平定,漢王收薄姬,薄姬由於是“罪婦”,被送進了“織室”。 歲餘不得幸應該從這時起,而非漢王三年***前204年***五月魏豹死時開始算,即薄姬在魏豹死後半年即漢王三年***前204年***十月或十一月受臨幸,漢王四年***前203年***七月或八月出生注:漢初以十月為歲首】。

  8歲 公元前196年***高祖十一年***,初封代王。

  9歲 公元前195年***高祖十二年***,代王劉恆與母親薄姬、舅舅薄昭等就封國。

  約12歲 公元前192年***惠帝三年***,娶代王后

  約13歲 公元前191年***惠帝四年***,十月漢惠帝娶張嫣,***約此時呂后賜竇漪房於代王***。

  約14歲 公元前190年***惠帝五年***,***約此時女劉嫖出生***。

  16歲 公元前188年***惠帝七年***,子劉啟出生。20歲 公元前184***高後四年***,***約此時子劉武出生***。

  24歲 公元前180年***高後八年***,入主漢宮,功臣集團周勃、陳平與皇族集團劉章互相妥協擁立代王劉恆即位。以周勃為右丞相,原右丞相陳平遷左丞相,灌嬰為太尉。

  25歲 公元前179年***文帝元年***文帝前元元年,長子劉啟為太子,竇漪房成為皇后母儀天下,找親人。劉章大哥劉襄鬱郁而死,漢文帝見賈誼,立性情耿直、忠心不二的晁錯為太子舍人,正直無私、宅心仁厚的袁盎為中郎。

  26歲 公元前178年***文帝二年***文帝前元二年,分原代國為代王封地與太原王封地,次子劉武被封代王,三子劉參為太原王,四子劉揖為樑王。隨波逐流、會看形勢的陳平病死,周勃為丞相,***約此時太子劉啟與吳王世子劉賢下棋起衝突,太子打死了劉賢***。

  27歲 公元前177年***文帝三年***文帝前元三年,女劉嫖嫁給堂邑侯陳午為妻。城陽王劉章病死,冒頓單于攻漢,文帝派兵抵禦,回軍時聽到劉興居反平定之,漢文帝貶賈誼,叫周勃帶頭回封國,改立太尉灌嬰為相,從而穩定政局,***約此時漢文帝寵信慎夫人,有了弄臣鄧通。 以執法公正不阿聞名的張釋之為廷尉***。

  28歲 公元前176年***文帝四年***文帝前元四年,劉武被改封為淮陽王,三子劉參改為代王統領原代國領地。周勃被告謀反,政敵袁盎為其求情,灌嬰死改立御史大夫張蒼為丞相,申屠嘉立為御史大夫 。

  30歲 公元前174年***文帝六年***文帝前元六年,漢高祖七子劉長通匈奴謀反,發配蜀郡,後死。同年梟雄冒頓單于死。

  31歲 公元前173年***文帝七年***文帝前元七年,文帝想念賈誼,又把他從長沙召回長安。

  34歲 公元前170年***文帝十年***文帝前元十年,文帝殺舅。

  35歲 公元前169年***文帝十一年***文帝前元十一年,周勃去世。賈誼的學生漢文帝愛子四子樑宣王劉揖薨 。

  36歲 公元前168年***文帝十二年***文帝前元十二年,賈誼鬱悶而死,劉揖無子嗣,劉武又被改封樑王。

  37歲 公元前167年***文帝十三年***文帝前元十三年,緹縈救父。

  38歲 公元前166年***文帝十四年***文帝前元十四年冬,老上單于謀入邊為寇,漢文帝欲自將擊匈奴被太后薄姬阻,這次發現嚴程不識、飛李廣。

  40歲 公元前164年***文帝十六年***文帝前元十六年,齊王劉則死,無子嗣位,文帝才分最大的齊國的六國,聽取袁盎的建議分淮南國為三國。

  41歲 公元前163年***文帝十七年***文帝后元元年,漢文帝得玉杯,刻曰“人主延壽”,改元。張蒼因政見不同而自動引退。 ***約此時袁盎被調任隴西都尉***

  42歲 公元前162年***文帝十八年***文帝后元二年,三子劉參薨,張蒼免相位,立御史大夫申屠嘉為相。

  45歲 公元前160年***文帝二十年***文帝后元四年,老上單于死。***約此時申屠嘉玩漢文帝弄臣鄧通***

  46歲 公元前158年***文帝二十二年***文帝后元六年冬,匈奴三萬人入上郡,三萬人入雲中。周亞夫軍細柳。

  47歲 公元前157年***文帝二十三年***文帝后元七年,漢文帝駕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