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保機是如何建立遼國的

  遼太祖耶律阿保機***872年-926年9月6日***,漢名劉億,遼朝開國君主,諡號大聖大明神烈天皇帝,出生於內蒙古阿魯科爾沁旗。他勇善射騎,明達世務。那麼。

  大約在唐代初年,契丹族已經形成了由八部聯合組成的部落聯盟。八部“大人”推舉一人做聯盟首領,稱為可汗。可汗以旗鼓為權力的標誌,一三年一任,期滿重選。可汗雖由選舉產生,但一般總是某一強大家族的成員,唐代前期是大賀氏,後期轉為遙輦氏。在大賀氏時期,契丹族的階級分化已很明顯。在遙輦氏時期,契丹的原始社會開始解體,可汗的職位漸趨固定,不再三年一更換;並設有國相,作為聯盟的軍事統帥。大約在五代初年,契丹族在其傑出的首領阿保機的領導下建立國家。

  阿保機姓耶律氏,亦稱耶律阿保機,出身於迭刺部顯貴家族。其祖先屢任迭刺部的夷離堇***qin芹***,即酋長。唐天覆二年***901年***,阿保機被選為迭刺部的夷離堇。後梁開平元年***907年***,八部大人罷免軟弱的遙輦氏的痕德堇可汗,改選阿保機為可汗,從此他連任九年。阿保機在任可汗前後,一面率軍四出征討,擴大選刺部勢力;一面注意吸收先進的漢族文化,發展本部的政治、經濟。

  他非常重視漢族知識分子,任用河北士人韓延徽、韓知古等為謀上。在韓延徽等人的幫助下,大量吸收中原流入契丹的漢人;並妥善安置掠來的大批漢俘,不再讓他們作奴隸,而是讓他們修建城郭,從事農桑,各安生業。另外,還仿照漢制,制定制度,並注意發展手工業。於是,迭刺部愈益強大。這引起了其他七部酋長的忌恨,他們便聯合起來,於公元915年***後梁貞明元年***迫使阿保機讓出可汗之位。一年後,阿保機騙七部酋長赴宴,以伏兵盡殺之,隨即統一契丹各部,並建立了奴隸制國家,國號大契丹。阿保機自號天皇王,年號神冊***916—922年***。947年改國號為遼。

  神冊三年*** 918年***,阿保機建西樓城為是都***後名上京臨潢府,今內蒙古巴林左旗南波羅城***。神冊五年,由突呂不等人蔘照漢字,創制契丹大字。後又由阿保機之弟迭利參照回鶻文和漢文,創制契丹小字。從此,契丹有了文字,社會發展更快。天贊四年***925年***,阿保機率軍親征渤海國。次年,滅渤海國,改名東丹國,命長子突欲***耶律倍***為東丹王。不久,阿保機死於班師途中,溢號遼太祖。次子耶律德光繼位,是為遼太宗。

  人物評價

  耶律阿保機自幼聰敏,才智過人,經過多年的征戰,把北方各族統一在自己的政權統治之下,建立起幅員廣闊的遼王朝。密切了北方各民族間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交流,推動了契丹及北方各民族的發展和進步。也為日後中國的統一奠定了基礎,做出了貢獻。至今,俄語發音稱中國仍為“契丹”,可見其影響。誠然,作為一個從部落聯盟向文明社會過渡階段的遊牧民族建立的統一國家,遼太祖及其繼承者發動的向外掠奪勞動力的戰爭,給周邊民族和華北漢地社會經濟以嚴重破壞。

  但他在政治、法律、經濟等制度上採用蕃漢分治的做法,給遼朝國內的契丹和漢族人民的生存、發展和融合,提供了一種能夠共同接受的統治形式,體現出足夠的政治頭腦,不但有效縮短了契丹境內社會演進和民族融合的磨合期,而且充分弱化了這一磨合過程中帶有血和火的陣痛感。當然,耶律阿保機和遼朝的勃興除了契丹社會內部和他個人的因素,與蒙古草原和中原地區的歷史大環境也是密切有關的。

  一度稱雄漠北統治契丹的突厥、回紇已經風光不再,而晚唐五代之際中原政權衰微分裂,自顧不暇,都給遼太祖和契丹民族的登臺亮相創造了前所未有的契機。倘若當時蒙古草原上已有一個強大的民族,倘若當時中原王朝之強盛統一仍如漢武帝、唐太宗之時,那麼,遼太祖和契丹也許會出現南北朝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