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陽修領導的運動是什麼

  歐陽修領導的運動把古文推向了一個新的階段,對古文作出的貢獻不可磨滅,後人應當記住歐陽修領導的運動,下面是小編蒐集整理的歐陽修領導的運動,希望對你有幫助。

  歐陽修領導的運動

  這場運動讓文學變得更加有意義,有人說歐陽修是因為他在官場的地位才能發動這場古文運動的。但是無論怎樣,這樣運動讓我們知道學習文字是要讓大家看懂,而不是追求生僻讓別人看不懂。寫文章更不是追求表明的奢華,重在文章的實質意義。從韓愈開始的早一批文人已經看出了這一弊端,但是到了唐宋時期又開始追求浮華的文學,這才出現歐陽修又一次領導這場古文運動。

  參與這場運動的人數很多,參與的人數還包括著名的黃庭堅、蘇軾、蘇轍等一大批名士和文人。他們也都一致認為進行文學創新的同時,還應當講究其實質內容。這一重要思想歐陽修在早期的時候就已經提出,只不過那個時候還沒有形成一種趨勢。據說他在做官的時候審批一個學子的文章,那個學子的文章寫的非常的好,只不過出現了一些生僻的字。原本出色的文章被他拒絕,由此可以看出,他的內心是一直注重文章簡單易懂。他認為:文字是拿出來給別人看的,而不是追求讓人看不懂。他倡導的這一股風氣對後世的影響很大,所以我們在後期才能看到很多簡單易懂的文章。

  從歐陽修領導的運動中我們可以看出,他這一生過的認真、過得充實,並積極地做自己認為對的事情。

  歐陽修是什麼家

  歐陽修,字永叔,號醉翁,又號六一居士。他是北宋時期著名的政治家和文學家。

  首先,他作為政治家,在政治上頗有名望。他早年步入仕途,目睹了北宋王朝的積貧積弱,他和好友范仲淹一起,向皇帝上書要求推行改革。他認為,當時社會最嚴重的問題是因為腐敗。北宋王朝揚文抑武,造成長期冗官冗員的現象。他和范仲淹一起針對這些問題發起改革,結果改革失敗,兩人雙雙被貶。不久,歐陽修又被召回,和范仲淹,韓琦等人重新推行改革,史稱“慶曆新政”。但依舊被保守派擊敗,歐陽修再次被貶。之後,在皇佑元年,歐陽修被當時的皇帝重新任用,參與編寫史書。

  歐陽修還是一個著名的文學家。事實上,他在文學上的造詣遠遠超過他在政治上的。他和韓愈、柳宗元、蘇軾被後人稱為“千古文章四大家”,並和韓愈、柳宗元、蘇軾、蘇洵、蘇轍、王安石、曾鞏被合稱為“唐宋八大家”。中國二十五史之一的《新唐書》就是他主持修訂的。歐陽修在文風上,繼承和發揚了韓愈的古文運動,主張文章平易明瞭,言之有物。當時和他針鋒相對的學派是“太學體”,這種體裁的文章,都擅長玩弄古語,咬文嚼字,歐陽修最反對的就是這種文體。他認為,寫文章應該嚴謹平易,通俗點說,就是要讓人看得懂你在寫什麼。所以即使是他的散文,歐陽修也幾乎都實實在在地寫了一些事情。

  據說,唐宋八大家有五位都是出自他的門下,可見其在文學界地位的傑出。而正是因為他,為當時的大宋王朝,注入了新鮮的血液,為中國的文學史,作出了偉大的貢獻。

  歐陽修的詞作評鑑

  歐陽修的一生留下了不少膾炙人口的詞作。歐陽修的詞《漁家傲》。此詞牌原屬講唱文學的鼓子詞,常作為定格聯章輪番連唱,語言質樸流暢,在北宋民間為人們喜聞樂見。歐陽修用此民間曲牌寫每月的應時節物景色和民間習俗,勾勒出一副水鄉村娃生活的場面,富有濃郁的山水鄉村風味。

  歐陽修的詞《採桑子》一共有十首,均是田園風情。如果我們仔細的觀察,在詞《採桑子》組詞中我們就可以看出,詞在表面上似乎洋溢著“蘭橈畫舸悠悠去,疑是神仙”的歡樂調子,但是卻在在十頃西湖的明月清風下,籠罩著的其實是濃郁的英雄遲暮的悲涼情懷。歐陽修的在那個階段仕途還是蠻坎坷的,政治遭遇很慘淡,特別是慶曆五年時期的“張甥案”和治平四年間的“長媳案”,強加在他身上的罪名,那些莫須有的罪名給他帶來的傷害是沒有辦法用語言來說明的,內心的痛苦處在奔潰的狀態。在這種心境中每每作於歌舞酒宴的詞,我們不難發現在豪放的背後由深微的隱曲、往復的悲慨所造成的“深婉”詞境。

  歐陽修的詞《浣溪沙》,寫的是春天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色,從而來反襯自己內心的苦悶。詞句平緩,構造簡單,最後一句起到了畫龍點睛的作用。

  歐陽修的詞《蝶戀花》,這首詞悲涼婉轉,詞中的三個“深”字的疊用烘托出濃郁的暮春相思寂寥之情。人有情而花無情,無限的幽怨盡在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