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康安的歷史評價

  福康安歷任雲貴、四川、閩浙、兩廣總督,官至武英殿大學士兼軍機大臣。先後平定甘肅回民田五起事、臺灣林爽文起事、廓爾喀入侵、苗疆起事,累封一等嘉勇忠銳公。接下來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歡迎大家閱讀。

  

  《清史稿》:福康安起戚里,然亦自知兵。徵廓爾喀,賊守隘,命前軍更番與戰,而設伏隘側,前軍敗退,賊逐出隘,伏起,賊駭走,我軍蹙之入隘。福康安策騎督戰,諸軍悉度隘,遂夷賊屯。其才略多類此。士毅入安南,度重險,寀入其庭。是時諸將多驕侈,士毅獨廉,蓋亦有不可沒者。明亮知兵過福康安,廉侔士毅,師屢有功,輒有齮之者,未能竟其績。立朝既久,躬享上壽,進受封拜,非幸致也!

  乾隆帝:①福康安秉性公忠,能視國事如家事,其才猷識見,又能明敏周到,如此方不愧為休慼相關、實心任事之大臣。②才猷敏練,揚歷中外,懋著殊勳,年力富強,正資倚毗,乃當大功垂成之際,積勞成疾,遽爾溘逝,實深震悼,且當患病之時,猶復力疾督師,親臨前敵,實為宣勞超眾,體國忘身。

  昭槤:福文襄王康安,荷父庇廕,威行海內,上亦推心待之,毫無肘掣。

  陳康祺:①福文襄屢出籌邊,功在社稷,其生平所受恩寵,亦復空前曠後,冠絕百僚。②異姓世臣,叨被至此,本朝第一人也。

  李伯元:福生長華盶而嫻習韜略,能利用士卒,與之同眠食共甘苦。攘臂一呼,懦頑皆奮,川陝教匪之亂,蔓延豫楚,京師戒嚴。福以獨力刈大難,策殊勳,識者偉焉。然恃功而驕,往往擅竊威柄,大軍所至,勒令地方官盛飾供張。偶不當意,必取馬捶擊之,若撻羊豕。

  蔡東藩:平臺灣,曰福康安之功,平安南,曰福康安之功,平廓爾喀,曰福康安之功,其實福康安亦安得謂有功者,臺灣一役,賴海蘭察奮勇爭先,一戰破敵,即日解諸羅圍,叛黨奪氣,大亂以平。至若廓爾喀之戰,福康安冒險輕進,微海蘭察在後援應,彼且無生還之望,遑能平敵耶?最可恨者,柴大紀忠勇絕倫,第以不執櫜鞬禮,必欲置諸死地,良將風度,斷不若是。高宗極加寵眷,無怪後世以龍種疑之。

  蕭一山:福康安特以貴族外戚,總長師幹,歸功享成而已。其對於海蘭察謙謙自下,盡力周旋之,依為干城,方能得其力。則其才能之不足為將帥,可以知矣。且到處婪索,妄作威福,每日羅食珍異?開營伍奢侈之端倪,故每一征戰,糜費多而成功少。

  福康安的父親

  富察·傅恆***約1720年-1770年***,字春和,清高宗孝賢純皇后之弟,滿洲鑲黃旗人。乾隆時期歷任侍衛、總管內務府大臣、戶部尚書等職,授一等忠勇公、領班軍機大臣加太子太保、保和殿大學士、平叛伊犁統帥。

  乾隆十三年***1748年***督師指揮大金川之戰,降服莎羅本父子。乾隆十九年***1754年***力主清軍攻伊犁,平息準噶爾部叛亂。後任《平定準噶爾方略正編》、《平定準噶爾方略前編》、《平定準噶爾方略續編》正總裁。撰寫《欽定旗務則例》、《西域圖志》、《御批歷代通鑑輯覽》等書。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授經略,督師雲南。次年四月,率京師及滿、蒙兵1.3萬餘人,分三路入緬甸作戰,身患重疾,仍督軍進攻,屢敗緬軍。後與雲貴總督阿桂合兵攻老官屯不下,遂乘緬軍遣使請和,疏奏罷兵。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二月班師,不久病卒。乾隆皇帝親臨其府奠酒,諡文忠。

  嘉慶元年***1796年***五月,以子福康安平苗功,贈郡王銜,配享太廟,入祀賢良祠。

  福康安和福爾康

  大家都知道福康安出生於富察家族,是大學士傅恆的兒子。福康安一出生就受到了乾隆的青睞,從小就被接進宮,接受宮廷教育。福康安和福爾康的關係就只有一個康字之緣,除了這一層,別無其他關聯。福康安是清朝一介武將,為大清朝的江上社稷做出了傑出的貢獻;而福爾康呢?他是瓊瑤小說中的一個人物設定,屬於還珠格格的男二號。

  要論福康安和福爾康的關係,兩人有很多共同點但是有個最大的不同點。福爾康出生在名門望族,深受皇帝的喜愛,而且受到良好教育的福爾康不僅風度翩翩,而且才華出眾,是個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好青年。用現在的話講就是長的帥,家裡背景好,學歷高而且還是個暖男。而福康安呢?他也一樣風流倜儻,武功高強,才貌出眾,是個要才有才,要貌有貌的人,其家族在京城中是數一數二的大戶人家還是皇親國戚。兩人的背景和品行是如此的相似,但是兩人有最大的一個不同點就是福爾康有情,福康安無情。這裡的情是兒女情長,小說中的爾康為了紫薇拋棄了家鄉,拋棄了功名,拋棄了地位,拋棄了錦衣玉食,他帶著心愛的女子遠走他鄉,擇地而棲,只願兩相守到白頭。而福康安呢?他沒有爾康的專情,他沒有兒女情長,他一生都在為功名為地位為國家奮鬥,直到死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