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漢鄧綏皇后的生平故事

  鄧綏是東漢歷史上最有名的皇后之一,是東漢和帝的皇后,下面是小編為你收集整理的東漢皇后鄧綏的故事,希望對你有幫助!

  東漢皇后鄧綏的故事

  鄧綏是中國歷史上少有的賢明的皇后,她在位的時間使得整個東漢帝國國力大增,百姓生活富足,很好的完成了東漢帝國休養生息的任務,使得東漢走向昌盛。因此歷史上有很多關於鄧綏的故事流傳後世。

  當時和帝剛剛去世,新帝剛登基,年幼的新帝難以把持朝政,鄧綏就掌控了整個東漢王朝,在和帝下葬之後,後宮勉強恢復了平靜,但是卻是少了不少的珠寶,鄧綏覺得如果嚴刑拷問肯定會有失公允,所以就冷靜的觀察當時的人,偷了珠寶的就自己把東西交還回來了。當時有一個原先深受和帝寵幸的妃子吉成,被駕車的人給冤枉,受到了別人的嚴刑拷打,已經屈打成招,但是鄧綏深知吉成為人,一番調查果然是駕車人做的,還了吉成一個清白。

  除了這樣的故事之外,鄧綏還強烈的反對當時過多的祭祀,下令取消了很多的不合法的野廟淫祀,並且常常下旨寬赦天下。

  鄧綏是中國歷史上為數不多為政了得,做了很多實事的當權的太后,她為人小心謹慎、謙恭有禮因此深受和帝的喜愛被立為皇后,後來把持朝政之後也是很好的給了當時內憂外患的東漢王朝喘息的時機,使得東漢逐步走向強盛。

  鄧綏怎麼讀

  關於鄧綏這一名字的讀法,很多人對此都還有疑惑。其實第一個字鄧,這個字很簡單,就是讀作dèng,讀成第四聲,並且是後鼻音,其複韻母是eng。這個字部首為阝,部位筆畫為2筆,總筆畫為4筆,寫起來也很起來,只用折捺折豎就可以寫出鄧。可以說這個字大多都是當成姓氏或者是用地名,沒有其它的含義。

  而綏這個字就難很多,其部首為糹,部外筆畫7筆,總筆畫為10筆,只要將其分為糹爫女這三個部件來寫的話,一般情況下,這個字是不會寫錯的。這個字的讀音挺好玩的,在遵義市那邊,用方言來說的話讀成xū,而在漢語詞典當中,一般讀作suí,只有一個讀音,並且是第一聲,為何方言和普通話的發音有著很大的區別,誰都知道貴州和四川那邊,他們的話是有點接近於普通話,但是地域的不同,導致他們對綏這個字的發音也不一樣。這個字的基本解釋有四種意思,1、安撫;2、安好,大多適用於以前的書信用語,現在已經不怎麼用這個詞;3、指以前登車的時候,所抓取的索;4、指古代的旒。雖然它在用作形容詞的時候,詞義有所發生變化,更多的是舒緩或者平安的意思,但是可以根據其原有的含義推斷出來。其實只要理解了這個字的含義,並將其分開來寫,很快就能掌握這個字。

  鄧綏一名合起來說的話,就是dèngsuí,這樣看《班淑傳奇》的時候,就不能讀錯這個人名。

  鄧綏和陰皇后是什麼關係

  首先,兩個人都是漢和帝的皇后,一前一後。巧合的是,這兩個人都是南陽新野人,也就說,鄧綏和陰皇后也可以算作是同鄉了。

  其實她們兩人同鄉也並不能說是巧合,陰皇后的曾祖父是陰識,陰識是東漢光武皇帝劉秀的皇后陰麗華的哥哥。而鄧綏的母親也姓陰,所以從血緣關係上來說,鄧綏和陰皇后還是一定程度上的親戚,極有可能是遠房表姐妹。

  陰皇后在永元四年的時候入宮,當時她僅有十三歲。因為她是光烈皇后陰麗華的後代,所以一進宮就被封為了貴人。四年後被晉封為皇后。在和她被封為皇后的同一年冬天,鄧綏也入宮被封為貴人。

  陰皇后的容貌很出眾,但鄧綏比她更勝一籌。所以自從她入宮,很快就得到了漢和帝的寵愛。由於對鄧綏的寵愛日盛,漢和帝逐漸冷落了陰皇后。對此,陰皇后對鄧綏懷恨在心,總巴不得想個法子弄死鄧綏。

  即便如此,陰皇后還是不能挽回漢和帝的心意。在嫉妒心日益強盛的情況下,陰皇后和外祖母鄧朱一起,用祝詛之術來害死鄧綏。結果事情敗露,於永元十四年六月十二日被廢黜皇后之後,被鄧綏取而代之。

  被廢黜後的陰皇后,於第二年憂鬱而死。

  所以,對於鄧綏和陰皇后是什麼關係的問題,答案總結以下幾點:一,漢和帝的前後任皇后;二,同鄉;三,後宮的競爭對手;四,一定程度上的血緣親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