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宗元的號什麼

  柳宗元是唐代人,著名的文學家和詩人,是唐宋八大家之一。柳宗元字子厚,因是河東人,一稱為“柳河東”,又因貶謫至柳州為刺史,又稱“柳柳州”。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望大家喜歡。

  

  柳宗元和韓愈並稱為“韓柳”,和劉禹錫並稱為“劉柳”。相關資料記載,柳宗元沒有“號”,只有“字”。以現在的地名來說,柳宗元的祖籍為山西永濟,柳宗元出生在一個官宦之家,父親曾擔任侍御史等職位。

  公元773年,柳宗元在長安出生。柳宗元自幼聰明伶俐,深得父母喜愛。母親盧氏出於書香門第,柳宗元小時候深受母親影響,對文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因為父親在朝為官,柳宗元自幼瞭解朝廷的腐敗無能。柳宗元九歲的時候,遭遇建中戰亂,柳宗元為了躲避戰爭前往父親任職的夏口。過了三年,柳宗元再一次遭受戰亂之苦,兩次戰爭經歷讓柳宗元感受到社會的動盪,他希望統治者能建立清明朝廷,不再讓百姓遭遇顛沛流離之苦。

  早年間,柳宗元的父親柳鎮到江西一帶做官,柳宗元跟隨父親前往江西。這次遊歷使柳宗元結交了很多朋友,也讓他見識了各地風土人情,培養了自己獨立的人格。

  柳宗元二十一歲時參加科舉考試,一舉奪得進士得以入朝為官。不久之後父親去世,柳宗元回家為父親服喪。三年後,柳宗元再次進入朝廷為官。柳宗元深感朝廷腐敗和落寞,統治政權被宦官掌握,柳宗元和王叔文等人展開了政治革新運動。結果遭到保守勢力的反對以失敗而告終。隨後,柳宗元被貶謫到貧困的永州,雖然柳宗元官職為永州司馬,卻有名無實。

  柳宗元在仕途上非常坎坷,後來他寄情于山水之間。

  柳宗元擅長的體裁很多,至今,很多作品依然有很高的傳唱度。

  漁翁 柳宗元

  《漁翁》是柳宗元的詩歌代表作之一,詩人借景抒發懷才不遇之情。

  《漁翁》全詩內容為:漁翁夜傍西巖宿,曉汲清湘燃楚竹。煙銷日出不見人,欸乃一聲山水綠。回看天際下中流,巖上無心雲相逐。

  賞析這首詩歌,就要先從創作背景來分析。當時,柳宗元和王叔文推行政治革新運動,遭到保守勢力的反對結果以失敗而告終。柳宗元被貶謫到貧困的柳州,雖然柳宗元官職為永州司馬,卻有名無實。柳宗元在永州十分苦悶,他不甘仕途受阻於此,自己的理想和抱負都未來得及實現;但是,柳宗元面對這一困境,卻無法走出瓶頸期,只好寄情于山水之間。在永州時,柳宗元遊覽永州的山山水水,借歌詠志,借景抒情。

  這首《漁翁》以“漁翁”形象為創作主線,其中加入了漁翁生活和勞作環境,突出了漁翁辛勞的生活。詩句之中,詩人用了世間的先後順序,呈現出漁翁一天的作息,從夜間到清晨,時辰的變化也帶來了漁翁工作的變化。柳宗元將寫景和敘事融為一體,既體現出了生活生活節奏,又突出了生活的樂趣。“煙銷日出不見人,欸乃一聲山水綠。”這兩句是全詩篇的點睛之筆,彷彿詩人用畫筆描繪出了一幅大自然水墨畫。霧氣朦朧的清晨,一位漁翁撐船在江面緩緩滑行,山水在水霧的裝飾下,越發若隱若現,彷彿置身於人間仙境。隨後,作者筆鋒一轉,借上聯的景,抒發了自己苦中作樂的感情。

  梅雨柳宗元

  《梅雨》是柳宗元的詩歌作品之一。全詩的內容是:梅實迎時雨,蒼茫值晚春。愁深楚猿夜,夢斷越雞晨。海霧連南極,江雲暗北津。素衣今盡化,非為帝京塵。

  這首詩歌是柳宗元寫於永州,賞析這首詩歌,就要先從創作背景來分析。當時,柳宗元和王叔文推行政治革新運動,遭到保守勢力的反對結果以失敗而告終。柳宗元被貶謫到貧困的永州,雖然柳宗元官職為永州司馬,卻有名無實。柳宗元在永州十分苦悶,他不甘仕途受阻於此,自己的理想和抱負都未來得及實現;但是,柳宗元面對這一困境,卻無法走出瓶頸期,只好寄情于山水之間。

  在永州時,柳宗元遊覽永州的山山水水,借歌詠志,借景抒情。

  梅雨時節正是天氣炎熱,心情煩悶的時候。詩人在首聯交代了梅雨時節所觀和所感,梅雨突然落下,遠處的景色一片霧茫茫的樣子,就好像晚春一樣。晚上輾轉反側難以入睡,遠處的猿聲不斷傳來,啼叫的好悲涼,等到睡著做個好夢時,卻被雞叫聲吵醒。早晨起床一看,屋外一片朦朦朧朧情景,放佛白霧沒有盡頭般的向遠方伸展。下了太久的梅雨,潮水上漲的非常快,波濤翻湧的海浪淹沒了北去的渡口。自己一襲白衣被江南的雨水打溼,詩人此時寂寥悲傷,他想念京城,思念長安城中的親友。

  作者以描繪梅雨之景,重在抒發自己思鄉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