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八大家柳宗元世稱什麼

  柳宗元是“唐宋八大家”之一,是著名的散文家、詩人和哲學家。那麼柳宗元世稱什麼?下面是小編為你收集整理的柳宗元世稱什麼,希望對你有幫助!

  詩人柳宗元世稱什麼

  柳宗元世稱“柳河東”和“柳柳州”。柳宗元為河東人,所以稱為“柳河東”,因遭到貶謫到柳州做刺史,又稱“柳柳州”。

  柳宗元在朝廷為官時,和同僚王叔文持有相同的政見。他們都倡導以改革來治理國家政事,期間推行了“永貞革新”,為了加強中央集權,柳宗元倡導壓制藩鎮權力。除此之外,為了肅清朝廷腐敗現象,柳宗元等人貶謫了朝廷貪汙官員。這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得罪了保守權貴派。唐憲宗上臺後,王叔文遭到貶謫處死,柳宗元被流放到了貧窮崎嶇的永州。

  仕途上的懷才不遇,讓柳宗元決心寄情于山水之間。在永州做司馬時,柳宗元流連於永州山水,提升了自己在文學上的造詣。

  柳宗元的代表作品有《江雪》和《魚翁》,這兩首詩歌都是絕句作品,吟唱度很高。初學兒童都會背誦這首膾炙人口的《江雪》,全內容為:千萬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雖然以描述冬天風光為主,但是卻抒發了柳宗元心中苦悶之情。柳宗元在永州十分苦悶,他不甘仕途受阻於此,自己的理想和抱負都未來得及實現;但是,柳宗元面對這一困境,卻無法走出瓶頸期,只好寄情于山水之間。

  除此之外,柳宗元倡導文章應該以寫實為主,反映現實,他們反對駢文空洞沒有內容,提倡文章寫作跟隨時代而行,不要拘泥於形式。柳宗元在散文寫作上,身體力行貫徹新型散文形式,創作了很多膾炙人口的名篇。他和韓愈發起的這場古文運動,推動了散文的發展,在文學史具有深遠而悠久的影響。

  柳宗元的主張

  在文學上,柳宗元發動了古文運動,以倡導自己在文學上的主張。當時,唐代科舉考試的內容為多為駢體文。學子們為了追求華麗的語言,常常咬文嚼字賣弄文采,常常忽略了文章最本質的內容。隨後,倆人在文學上發起了一場古文運動,柳宗元和韓愈都是古文運動倡導者。

  這次古文運動和歐洲文藝復興運動的性質十分相似,都是一次文學史上的進步。在“復古”的口號下,文學革命爆發,主要內容就是對儒學的復興。

  先秦時代和漢朝的文章,最大的特點就是質樸真實。作者可以自由發揮自己的文采,不受句式和體裁限制。在文章中,可以讀出先秦時代和漢朝的文化風俗和社會背景。通過散文,可以反映出人民的疾苦和現實生活。散文發展至六朝時,人們漸漸從文章內容轉移到了對詞藻的要求。而後,駢體文應運而生,駢文講究對仗、對偶、文章要有音律和典故。作者們常常為了文采的華美而絞盡腦汁,忽略了文章的內容。學子們深受駢體文的影響,內容千篇一律,形式十分僵硬而單一。除此之外,散文常常華而不實,沒有內容填充,讀起來朗朗上口但是經不起仔細推敲。柳宗元和韓愈認識到駢體文的弊端,倆人在文學上一拍即合,準備發起一場古文運動,提倡形式和內容的多樣性。

  韓愈與柳宗元的關係

  韓愈和柳宗元都是唐代人,“唐宋八大家”中韓愈排第一,柳宗元排第二。宋代初期,世人考量倆人在文學上的成就,並他們並列稱為“韓柳”。在文學上,韓愈和柳宗元都是古文運動倡導者。

  柳宗元和韓愈倡導文章應該“以我筆寫我心”,文章最終目的是要表達出自己的觀點。柳宗元和韓愈倡導先秦時代的文章,反對詞藻華麗的駢體文。和詞藻、形式相比,內容應該更為重要。文章只有表達出主旨,才能凸顯出文章的價值。柳宗元和韓愈身體力行,針對時事寫出了很多膾炙人口的佳作。《捕蛇者說》是柳宗元的敘事散文,他傾聽了捕蛇者的悲慘命運,借捕蛇者之口向統治者傳達百姓的困苦生活。

  在政治上,倆人有相左的政見。韓愈和柳宗元都是唐朝官員,在唐順宗年間,王叔文和柳宗元有相同的政見,得到了王叔文提拔。隨後,柳宗元和王叔文為代表的改革派說服了唐順宗,在朝廷推行了“永貞新政”,改革持續了180多天以失敗而告終。韓愈因為不贊同王叔文等人的改革意見,在朝廷之中,一直未得到重用。

  在生活中,柳宗元和韓愈是一對好朋友。倆人在文學上持有相同的觀點,經常會在一談論詩詞歌賦和文學題材。柳宗元被貶謫到永州,倆人經常有書信往來,或為勸告,或為安慰。不久之後,韓愈也遭到了貶官,倆人在政治仕途上懷才不遇,相同的經歷讓柳宗元和韓愈有了更多的話題,從而倆人在生活上是一對惺惺相惜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