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八大家韓愈與柳宗元關係

  韓愈與柳宗元都是詩人,並且為唐宋八大家之一,那麼韓愈與柳宗元什麼關係?下面是小編為你收集整理的韓愈與柳宗元關係,希望對你有幫助!

  韓愈與柳宗元之間關係

  韓愈和柳宗元都是唐代人,“唐宋八大家”中韓愈排第一,柳宗元排第二。宋代初期,世人考量倆人在文學上的成就,並他們並列稱為“韓柳”。在文學上,韓愈和柳宗元都是古文運動倡導者。

  柳宗元和韓愈倡導文章應該“以我筆寫我心”,文章最終目的是要表達出自己的觀點。柳宗元和韓愈倡導先秦時代的文章,反對詞藻華麗的駢體文。和詞藻、形式相比,內容應該更為重要。文章只有表達出主旨,才能凸顯出文章的價值。柳宗元和韓愈身體力行,針對時事寫出了很多膾炙人口的佳作。《捕蛇者說》是柳宗元的敘事散文,他傾聽了捕蛇者的悲慘命運,借捕蛇者之口向統治者傳達百姓的困苦生活。

  在政治上,倆人有相左的政見。韓愈和柳宗元都是唐朝官員,在唐順宗年間,王叔文和柳宗元有相同的政見,得到了王叔文提拔。隨後,柳宗元和王叔文為代表的改革派說服了唐順宗,在朝廷推行了“永貞新政”,改革持續了180多天以失敗而告終。韓愈因為不贊同王叔文等人的改革意見,在朝廷之中,一直未得到重用。

  在生活中,柳宗元和韓愈是一對好朋友。倆人在文學上持有相同的觀點,經常會在一談論詩詞歌賦和文學題材。柳宗元被貶謫到永州,倆人經常有書信往來,或為勸告,或為安慰。不久之後,韓愈也遭到了貶官,倆人在政治仕途上懷才不遇,相同的經歷讓柳宗元和韓愈有了更多的話題,從而倆人在生活上是一對惺惺相惜的朋友。

  獨韓愈奮不顧流俗

  韓愈奮不顧俗流,是於韓愈處於同一時期而且也是聲名顯赫的柳宗元對他的評價,這句話源自柳宗元的《答韋中立論師道書》一文中。在柳宗元眼裡,韓愈當時不顧世俗的看法和嘲弄,毅然選擇了做會遭受社會譏笑的事,廣招門徒教學為師。於是社會上那些庸俗之人果然聚起來說罵韓愈,韓愈也因此得了個狂人的稱號。

  柳宗元之所以借“韓愈不顧俗流”的事情,寫在他給韋中立的書信中,是為了探討師道一說。所以當時的兩大文人對於師道的重視是不言而喻的,柳宗元更是讚賞韓愈這樣不顧世人的眼光,廣招學徒踐行自己思想理念的行為。

  韓愈之所以能夠做到不顧俗流,犯眾人的笑侮,和他那剛正的性格分不開。韓愈在政治上就是那種有話直說,直言不諱,也不會忌憚說出的話會給自己帶了什麼麻煩,甚至是生命危險也不顧。那麼韓愈在平時的社會觀念上的看法自然也是有話必說的性子,他必定會踐行自己的觀點,同時也要反駁他人錯誤的觀念。

  韓愈曾經給自己的門生李幡寫過一篇文章《師說》,文章可以說是韓愈對於自己分不顧俗流的一種回顧。韓愈用深刻有利和極為嚴謹的語言反駁了當時士大夫們恥於師道的現象,以孔子求學的例子證明了古時就有的求師的做法。韓愈批評了當時社上那些自認為身份高貴,不肯拜師學習的人,並指出應該不因為對方年齡、地位的差別,而恥於求學,真正的學識是要虛心求教才會有的。

  柳宗元簡介

  柳宗元生於公元773年,卒於公元819年,共享年47歲。以現在的地名來說,柳宗元的祖籍為山西永濟,柳宗元出生在一個官宦之家,父親曾擔任侍御史等職位。

  公元773年,柳宗元在長安出生。柳宗元自幼聰明伶俐,深得父母喜愛。母親盧氏出於書香門第,柳宗元小時候深受母親影響,對文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因為父親在朝為官,柳宗元自幼瞭解朝廷的腐敗無能。柳宗元九歲的時候,遭遇建中戰亂,柳宗元為了躲避戰爭前往父親任職的夏口。過了三年,柳宗元再一次遭受戰亂,兩次戰爭經歷讓柳宗元感受到社會的動盪,他希望統治者能建立清明朝廷,不讓百姓遭遇顛沛流離之苦。

  早年間,柳宗元的父親柳鎮到江西一帶做官,柳宗元跟隨父親前往江西。這次遊歷使柳宗元結交了很多朋友,也讓他見識了各地風土人情,培養了自己獨立的人格。

  柳宗元二十一歲時參加科舉考試,一舉奪得進士得以入朝為官。不久之後父親去世,柳宗元回家為父親服喪。三年後,柳宗元再次進入朝廷為官。柳宗元深感朝廷的腐敗和落寞,統治者政權被宦官掌握,柳宗元和王叔文等人展開了政治革新運動。結果遭到保守勢力的反對以失敗而告終。隨後,柳宗元被貶謫到貧困的永州,雖然柳宗元官職為永州司馬,卻有名無實。

  柳宗元在仕途上非常坎坷,後來他寄情于山水之間。每天研究文學散文和詩歌,最終成為著名的文學家和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