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香山居士白居易的故事

  白居易,字樂天,號香山居士,著名詩人,那麼關於白居易的故事有哪些?下面是小編為你收集整理的白居易的故事,希望對你有幫助!

  白居易的故事

  白居易是著名的唐朝詩人,他的身上有很多故事,一起來看看白居易的故事。白居易老家在太原。白居易小時候就很聰慧,當別的小孩還是在母親跟前撒嬌的時候,白居易就已經熟讀四書五經了。而且白居易的父親過世的早,一直跟隨祖父生活。祖父一直很喜歡白居易,時常將他帶在身邊學習教導。白居易也沒辜負他祖父的希望,還是在十歲的時候就已經頗具才名。

  真正算起來,白居易的故事要追溯到他四處遊學的時候。白居易十三歲的時候,太原發生了戰亂。白居易的祖父託人連夜將白居易送出了太原。這一走,就是二十年。家鄉發生鉅變,白居易年幼,並不能做些什麼。收到祖父來信,說家中一切安好,讓他安心學習。之後的白居易才開始了他的遊學之旅。

  在經過四處漂泊之後,白居易進入了唐都京城。京城裡,處處都有才子。白居易起初只是個默默無聞的落魄詩人。在參加了一個很有名的京都之宴後,白居易這個名字漸漸地被人們所知曉。而在後來,白居易又作了很多著名的詩歌,為世人所流傳。自此,白居易真正的進入了上層貴族的圈子裡面。白居易才華漸漸地顯露之後,經過一系列的坎坷經歷,他終於被皇帝重用。晚年曾擔任太子的太傅,負責教導太子學習。所以說,是金子總會發光的,憑著自己的努力一定會做的更好。而現在,白居易的故事仍在繼續!

  白居易被貶的故事

  中國古代歷史上唐朝是最為繁榮的一個朝代,不管是軍事還是經濟都能稱得上是發達,民風也十分開放,飽暖思淫慾,在富裕的生活條件下腐敗的當權者慢慢產生了,晚唐時期的底層人民生活窮苦,倍受剝削和壓榨。

  唐朝歷史上出現很多偉大的詩人,一大部分詩人都對當權者的腐敗感到氣憤反感,紛紛作詩抒發情懷,而今我們能在許多詩詞中看到詩人們用文字所表現的不滿與憤慨,諷刺當權者的下場就是被罷免貶黜,白居易被貶也是這個原因。

  被稱為詩王的白居易初入仕途時因文采出眾被皇帝賞識,然而和許多有才之士一樣,白居易直言不諱,經常諫言引起皇帝不快,在母親觀花墜井去世後白居易被貶至江州,一年後回到長安重獲重用。政治上的交鋒沒有讓他退縮,回到長安後的白居易繼續上書,不被採納後又一次去了外地任職,來到杭州,雖然在官場上不順利,在就任時依然以百姓為主,政績卓著,然而後面的仕途道路也讓他灰心,甚至立下遺囑不準後人做官。

  白居易被貶不是偶然,腐敗的當權者令百姓生活困苦不堪,為官清廉的他雖有心改變卻無能為力,有限的民生工程不能從根源上解決貧窮的本質,好的建議不被採納更讓白居易對官場失望,是以最後萌生了不讓後代當官的想法,現在的白園故居,選擇了蒼翠的松柏之地,常綠的蒼松伴隨歲月的流逝,象徵著詩人一生的耿直無畏。

  白居易和元稹的故事

  白居易與元稹絕對算是唐朝詩人中的一對好“基友”,二人同年考取功名,分配到一個單位,做了同事,此後二人形影不離,一同遊玩,詩歌唱和,幹了一切“好基友”之間會幹的事情,這還是早年間的事,後來二人的命運更是時時牽連在一起,二人的心更是時時掛牽著對方。

  之後,白居易被調到長安城郊當縣尉,就是現在的縣公安局局長,元稹與其分別,很是痛苦,寫詩遙寄相思之苦,說我們認識有三年了,從來沒有分開過,你這忽然被調走,我每天魂牽夢繞的,每天只能望著遠處的山頂,不能與你一起相隨,真想化作雲和雨,一起在天邊會和啊。你看,連雲雨之情都說出來了,真是赤裸裸地表達愛意啊。其實,像雲雨這樣露骨的字眼,二人彼此唱和的詩篇中,還有很多。

  不僅如此,二人還創了一個惺惺相惜,深交挈闊的佳話。元和四年,白居易回京當了左拾遺的官,而元稹卻是監察御史,這個官要全國各地出差辦案,所以,二人不能經常在一起。一次,白居易和好友一起遊慈恩寺,席間,白居易惆悵無比,就寫了一首詩給元稹,說忽然想起友人元稹去了遠方,如果計算一下路程的話,應該到了梁州了吧。說來也巧,二人真的是心心相印。這一天,正如白居易掐指一算情況一樣,元稹真的是到了梁州,而且晚上還做了一個夢,夢境和白居易白天遊玩的情景一模一樣,這個故事還演變成了後人夫妻之間相互思念的一個典故,可見元白之間真的是超越了一般的朋友關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