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務報表課程相關論文

  財務報表是企業各種利益相關者搜尋企業經營管理過程及其結果的重要手段和工具,有效地財務報表分析可以幫助報表使用人瞭解過去、評價現在和預測未來,改善決策。下文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的範文,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篇1

  淺談財務報表粉飾

  摘 要:財務報告承載著一個公司經營狀況的資訊,外界透過財務報告不僅可以捕捉到到需要的財務資訊,更重要的還要懂得如何對財務資訊進行有效地鑑別,看清公司真實的運營情況,保護自己的切身利益。但在目前經濟環境中,企業財務報表粉飾現象普遍存在,本文主要對財務報表粉飾的原因和手段進行簡要分析,對減少報表粉飾行為提出幾點建議。

  關鍵詞:報表粉飾;手段;建議

  會計資訊必須真實地透露出企業的財務現狀、經營成果及現金流量狀況,這是會計資訊必須具備的要求。然而,我國上市公司的報表粉飾行為,對我國市場經濟建設及中小投資者的利益產生了極大的不利影響。因此,有效解決財務報表的粉飾問題,成為我國會計介面臨的重大課題。本文所界定的財務報表粉飾,是指企業管理者為了最大程度獲得自身利益,而有目的、有意圖的向財務報告的使用者傳遞虛假資訊,為了掩蓋真是的財務狀況。通過非法手段人為會計操縱,達到非法粉飾報表的目的。

  1.報表粉飾行為的動機和誘因剖析

  1.1管理者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現代企業中,由於所有權與經營權分離。當股東與管理層的目標不一致時,此時代理問題就會更嚴重。進而管理者為了自己的個人利益通常會對資訊進行修飾,將一些對自己不利的諸如管理者才能、企業投資以及負債等方面的資訊隱滿甚至扭曲,對企業的財務報表進行一定的包裝或者粉飾。投資者在這種情況下就難以做出正確的選擇。

  1.2籌資的目的。企業為了擴大規模必須要有大的資金源,企業籌資主要來自籌資金和貸款。自籌資金包括股權籌資和債券籌資。股權籌資需要企業發行股票,為了更多地去募集資金提高自身股票發行的價格,企業就會不自覺地對自身的財務報表進行一定的粉飾。貸款主要是要獲得銀行的商業信用,否則就不能獲得銀行的資金支援,銀行自身處於風險因素考慮,他們喜歡把資金貸給一些實力雄厚,因此企業為了獲得更多的銀行信貸,就會通過財務報表粉飾來證實自己的實力

  1.3逃避或減少稅收。企業經營獲利後要向國家稅收部門繳納一定的稅費,因此許多企業為了逃避稅收,或者為了減少稅收,利用財務報表粉飾來偷稅、漏稅。

  1.4規避企業的經營風險。企業的經營目的就是保持持久競爭優勢。但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下,企業時刻面臨著各種經營風險如果企業處於不利位置,為了某些證明自己盈利能力的目的,會對公司的報表進行粉飾,補充競爭實力的不足,爭取本來得不到的利益,這樣他們通過故意抬高企業的盈利能力對公司的利潤進行了虛構,因而藉此來籌措資金操縱股價。

  2.財務報表粉飾的手段分析

  2.1利用關聯交易調節利潤。我國大多數上市公司由國有企業改組而成。國企改組後便上市,上市後的公司與之前的母公司及其母公司控制的其他子公司之間有著錯綜複雜的關聯關係,他們利用這種關係進行著各種關聯交易。因此,利用關聯交易粉飾會計報表、調節會計利潤便成了這些企業的家常便飯。

  2.1.1虛構業務,抬升利潤

  上市公司通常會通過將自己的商品高價銷售給其關聯企業虛構經濟業務,這樣其主營業務收入和利潤變會脫胎換骨般的顯示。1關聯購銷。如上市公司將產品銷售給控股股東和非控股子公司。2通過第三方。上市公司會利用第三方作為過渡企業,其子公司會按市場價銷售給第三方,因此來增加子公司的銷售收入,然後再由另外一家公司從第三方的手中售回,通過這種方法避免了關聯企業交易的合併,確保了能在合併報表中提高收入和利潤,達到利潤操縱的目的。3虛構收入。如虛構合同,但也有公司白條出庫來粉飾收入,通過虛構收入提高經營業績。

  2.1.2受託經營

  受託經營舞弊是指管理者利用制度漏洞,利用託管經營來操縱利潤,這是粉飾報表的新方法。上市公司會將本公司的不良資產通過關聯方來處理,如委託給關聯方經營,然後再高價收回,取得高額利潤。這樣不僅處理了不良資產帶來的虧損,還增加了企業利潤,可謂一箭雙鵰,但是這筆收入是掛在往來賬上的,不是真正的現金流入,因此屬於粉飾報表。

  2.2利用會計政策粉飾財務報表

  2.2.1利用會計制度的滯後性。我國方面的法律法規不健全,因此在處理某些經濟事項時有不確定可選擇性,企業就會利用這種由於制度帶來的滯後粉飾會計報表。1提前確認收入。一些高管為了年底能交給股東一份完美的答卷,會利用時間的差異來調節利潤。或者提前開具銷售發票,以美化業績

  2遞延費用、推遲確認費用。一般會少提或故意不提固定資產的折舊,將相關的成本費用掛在遞延資產或待攤費用待。

  2.2.2潛虧掛賬。虧損掛賬很明顯的違反了相關的會計制度,利用虧損掛賬將隱瞞企業的虧損現狀,歪曲其實際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

  1應收賬款尤其是三年以上的應收賬款長期掛賬。應收賬款是通過銷售企業的主要商品獲得的收入。因此,企業的應收賬款能否收入,對公司的業績影響也會很大。

  2在建工程掛賬。主要是大部分企業在自行建造固定資產時,需要計提利息,這部分的利息在沒有竣工之前應允以資本化,完工了企業仍資本化。

  2.2.3濫用會計估計。會計估計是對企業不能確定的交易和事項以市場上最近可利用的資訊為依據作出判斷。

  1大額計提,完全不顧企業的承受能力計提準備,如果公司計提大額壞賬準備,將意味著其收入政策有問題且以前年度確認了不該確認的收入。

  2對前期的估計進行更正。企業會衝回各種準備來調節利潤。

  2.3利用非經常性收入

  非經常性利潤是指不是日常生活中發生的具有偶然性的業務活動所產生的而利潤,通報包括補貼收入、營業外收入及投資收益等。

  1其他業務利潤。其他業務是指在日常經營中所發生的一些比較小的收支業務,如銷售原材料等,不是企業的主要經營業務。

  2補貼收入,是政府對上市公司的補貼及幫助,是透過巨集觀政策讓上市公司上市,一些公司因而得到大額補貼扭轉虧損。

  3.建議

  3.1企業層面

  建立健全企業內部監督。上市公司要加強對會計人員的職業道德教育,提高他們的額技術素養和職業道德,建立員工技術考核和業績評價獎懲制度,端正員工的工作態度及作風;建立職務輪換制度,培養綜合型人才,減少投機心理等。

  3.2政府層面

  建立健全相關的法律法規。通過法律明確註冊會計師的法律和經濟責任,加大對粉飾造假行為的處罰力度,為解決報表粉飾問題提供法律保證。

  3.3社會層面

  加強註冊會計師等社會方面審計監督。加強審計行業市場化建設,營造一個一個公平、有序的市場環境,有效地防範企業財務報表粉飾。加強社會監督,推崇誠信風氣。廣大群眾要不斷增強民主法治觀念,發揮督促企業規範披露報表的作用。

  總之,防範財務報表的粉飾行為,需要各方面協同配合,只有全社會都重視這個問題,才能保證披露的報表資訊的質量,促進經濟健康快速發展

  參考文獻:

  [1] 張翠萍.淺談公司財務報表的粉飾和治理[J].中國外資,2012,2:12-13

  [2] 孟範巨集.財務報表粉飾行為及其防範[J].中國商界,2012,9:24-26

  [3] 趙曉豔.財務報表粉飾行為剖析及防範措施研究[J].財會金融,2014,9:56-58

篇2

  淺析財務報表

  摘要:企業財務報告,包括資產負債表和利潤表、現金流量表。它們通常被認為能提供給報表使用人一個企業的核心資訊。本文就三大報表所反映的資訊及應用分析和三者之間存在的勾稽關係進行了闡述,旨在幫助讀者更好的領會財務報告給報表使用者提供的資訊。

  關鍵詞:資產負債表 利潤表 現金流量表

  一、 各個報表所反映的資訊及分析

  一資產負債表包括企業所掌握的資產總額及資產的分佈狀況;企業所負擔的債務以及投資者在企業所擁有的權益。

  首先,可以核對企業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的總額。由於資產負債表是以“?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的公式編制而成,因此根據資產總計數即可推知負債和所有者權益總計數,企業的資產合計數大致可以反映出企業經營規模的大小。另外,如果知道企業所在行業的平均資產的情況,還可以推知該企業在同行業中所處的地位。其次,可以核查流動資產、非流動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等大專案的合計數。再次,可以進一步觀察各項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分別在資產總額、負債與所有者權益總額中所佔的比重。如果需要進一步瞭解企業償還短期債務的能力和財務彈性,瞭解企業的資本結構和長期償債能力等詳細情況,則需要使用趨勢分析法、比率分析法等作具體分析。

  二利潤表全面地反映企業生產經營活動的收入與成本費用等情況,確定企業在一定期間實現的利潤或發生的虧損。

  利潤表可以告訴報表使用者企業在一定時間內產生了多少營業收入,為實現這些營業收入,投入了多少成本和費用,以及最終賺了多少錢,即利潤情況。利潤表是企業年度或季度及月份財務報告最先看到的內容,裡面包含的資訊,如營業收入、成本費用、利潤等是報表使用者最為關注的企業基本面資料。表上體現的利潤,分別是營業利潤、利潤總額和淨利潤。營業收入減去營業成本,又稱毛利潤。毛利潤/營業收入,其結果是毛利率。毛利率越高,說明企業擴大再生產的能力越強;營業利潤是營業收入減去營業成本和三項費用及資產減值損失和考慮投資收益後得來,營業利潤率營業利潤÷?營業收入是反映企業盈利能力的關鍵指標。企業不僅要儘可能壓低營業成本,還需要在提高管理效率、做好效能監察、控制經營風險、減少資產損失、降低三項費用上挖潛增效。

  三現金流量表可提供企業一定會計期間內現金流入與流出的有關資訊。

  1.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分析。

  1將銷售商品、提供勞務收到的現金與購進商品。接受勞務付出的現金進行比較。在企業經營正常、購銷平衡的情況下,二者比較是有意義的。比率大,說明企業的銷售利潤大,銷售回款良好,創現能力強。

  2將銷售商品、提供勞務收到的現金與經營活動流入的現金總額比較,可大致說明企業產品銷售現款佔經營活動流入的現金的比重有多大。比重大,說明企業主營業務突出,營銷狀況良好。

  3將本期經營活動現金淨流量與上期比較,增長率越高,說明企業成長性越好。

  2.投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分析。

  當企業擴大規模或開發新的利潤增長點時,需要大量的現金投入,投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入量補償不了流出量,投資活動現金淨流量為負數,但如果企業投資有效,將會在未來產生現金淨流入用於償還債務,創造收益,企業不會有償債困難。因此,分析投資活動現金流量,應結合企業目前的投資專案進行,不能簡單地以現金淨流入還是淨流出來論優劣。

  3.籌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分析。

  一般來說,籌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淨流量越大,企業面臨的償債壓力也越大,但如果現金淨流入量主要來自於企業吸收的權益性資本,則不僅不會面臨償債壓力,資金實力反而增強。

  二、各個會計報表之間的勾稽關係

  資產負債表列示了企業在會計期初的資產、負債和所有者權益狀況;利潤表和現金流量表揭示了企業管理當局在本期內使用、保持、增加資本等經營活動的結果。這些活動對企業的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帶來了不同程度的影響。而期末資產負債表則表明了這些變動帶來的結果,反映了企業在經過一個時期經營後的財務狀況。由此可以看出,企業各種財務報表之間具有嚴密的內部勾稽關係。

  一資產負債表與利潤表間勾稽關係。

  根據資產負債表中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持有至到期投資和長期股權投資,複核、匡算利潤表中“投資收益”的合理性。如關注是否存在資產負債表中沒有投資專案而利潤表中卻列有投資收益,以及投資收益大大超過投資專案的本金等異常情況。

  根據資產負債表中固定資產、累計折舊金額,複核、匡算利潤表中“管理費用—折舊費”的合理性。結合生產裝置的增減情況和開工率、能耗消耗,分析主營業務收入的變動是否存在產能和能源消耗支撐。

  利潤及利潤分配表中“未分配利潤”專案與資產負債表“未分配利潤”專案資料勾稽關係是否恰當。注意利潤及利潤分配表中,“年初未分配利潤”專案“本年累計數”欄的數額應等於“未分配利潤”專案“上年數”欄的數額,應等於資產負債表“未分配利潤”專案的期初數。

  二現金流量表與資產負債表、利潤表相關專案的勾稽關係。

  1現金流量表與年末資產負債表之間的勾稽關係

  1.現金流量表附註中的“遞延稅款貸項減借項”必須與年末資產負債表中遞延稅款貸項年末年初之差減遞延稅款借項年末年初之差的差相等;

  2.在現金流量表的編制基礎不包括現金等價物的情況下,年末資產負債表中貨幣資金的年末年初之差必須與現金流量表正表的最末一行和補充資料中的最末一行相等;

  3.在沒有發生壞賬轉銷和已轉銷的壞賬又收回的情況下,年末資產負債表中壞賬準備的年末數與年初數之差必須與現金流量表補充資料中的“計提的壞賬準備和轉銷的壞賬”專案相等;

  4.在沒有發生固定資產處置、以固定資產投資等情況下,現金流量表補充資料中的“固定資產折舊”專案必須與資產負債表中累計折舊的年末數和年初數之差相等;

  5.在沒有購入無形資產、無形資產處置和以無形資產投資等情況下,現金流量表補充資料中的“無形資產攤銷”專案必須與年末資產負債表中無形資產的年末數和年初數之差相等;

  6.在沒有用存貨償還非經營性負債、沒有用存貨對外投資和用存貨交換固定資產、無形資產和其他長期資產的情況下,現金流量表補充資料中的“存貨的減少減增加”必須與資產負債表中存貨的年末與年初之差相等。

  2現金流量表與利潤表之間的勾稽關係

  1.銷售商品、提供勞務收到現金=主營業務收入+其他業務收入×1+17%+預收賬款增加額-應收賬款增加額-應收票據增加額;購買商品、接受勞務支付現金=主營業務成本+其他業務成本+存貨增加額×1+17%+預付賬款增加額-應付賬款增加額-應付票據增加額。

  2.現金流量表中關於“銷售商品、提供勞務收到的現金”是這樣說明的:該專案“反映企業銷售商品、提供勞務實際收到的現金含銷售收入和應向購買者收取的增值稅額,包括本期銷售商品、提供勞務收到的現金,以及前期銷售和前期提供勞務本期收到的現金和本期預收的賬款,減去本期退回本期銷售的商品和前期銷售本期退回的商品支付的現金”。所以,本期銷售商品、提供勞務收到的現金不應少於本期利潤表提供的主營業務收入減去本期新增應收票據、應收賬款,加上前期已確認但記錄在應收票據與應收賬款中的主營業務收入,再減去退回已銷售商品支付的現金。也就是說,該專案與利潤表中的主營業務收入以及資產負債表中的應收票據、應收賬款、預收賬款等專案之間存在相應的勾稽關係。

  3.現金流量表附註中的“淨利潤”和“投資損失減收益”專案必須與年度利潤表中的同名專案相等。

  參考文獻:

  [1]企業會計準則,2006.8

  [2]曾玉平.關於資產負債表的分析與研究.企業家天地,2008.6

  [3]魏先鋒.會計報表的整體性分析.財務與會計,20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