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音菩薩人物簡介

  觀世音菩薩是佛教中慈悲和智慧的象徵,無論在大乘佛教還是在民間信仰,都具有極其重要的地位。以觀世音菩薩為主導的大慈悲精神,被視為大乘佛教的根本。接下來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歡迎大家閱讀。

  

  觀音菩薩,即觀世音菩薩。觀世音,是鳩摩羅什的舊義,玄奘新譯為觀自在菩薩,通常簡稱觀音。

  對於觀世音的釋義有兩個:

  一個是自修義。在《楞嚴經》裡,觀音菩薩自述得名的原因乃是達到了“觀世音”的修行境界,才被當時的如來所讚歎,並予以賜名,為觀世音。到底怎麼樣的境界,才是到了“觀世音”的修行境界呢?《楞嚴經》裡也對這種境界,做了解釋:觀世音,是觀音菩薩最初修行的方法,耳根不向外聞,而是向內自聞耳根中能問的聞性,以此達到“動靜二相,瞭然不生”的境地。

  另一個是度他義。《法華經普門品》是這樣解釋的:“凡有眾生,若在苦惱之時,只要聽說有一位觀世音菩薩,而專心虔誠地念觀音聖號,觀音菩薩便會立即聽到每一眾生的音聲,同時給予救濟,所以叫做觀世音。”所以,觀世音,就是指這位菩薩能夠觀察世間眾生的心聲並救拔其苦。《悲華經》裡也寫道:“寶藏佛正是因為他有這樣的功德,所以賜名為‘觀世音’。”

  觀音菩薩有著平等無私的廣大悲願,在眾生遇到困難或者痛苦的時候,只要誠心的稱念觀音菩薩,就能夠得到觀音菩薩的庇佑。也正因如此,在佛教眾多的菩薩中,觀音菩薩最為民間所熟知並且信仰。同時,觀音菩薩也是最能適應眾生要求的菩薩。他對不同的眾生,現化不同的身相,說不同的法門,這是不是也能說是因材施教呢?

  觀音菩薩是男是女

  那麼多部神話劇,觀音菩薩總是以一個端莊嫻雅、雍容華貴的女子形象展現在我們眼前,讓我們在潛意識裡就認為觀音菩薩是女的。然而,卻也有觀音菩薩是男的的說法。這看起來有點沒頭沒腦的,可是所謂無風不起浪,空穴不來風,到底觀音菩薩是男是女,就讓我們來一探究竟吧。

  事實上大乘佛教對男女性別的看法是:“一切諸法無有定相,非男非女,一切女人亦復如是,雖現女身而非女也。”世俗人間對男女性別有很大的歧見和分別心,但觀音菩薩神通無邊,無處不在,大慈悲憫,全無分別,其救苦救難之三十二應身沒有男女身之分。為了方便教化不同型別的有情,觀音菩薩隨機應變,應各有情的時代文化、風土人情和知識嗜好的種種習慣、因緣,而自在的示現不同的身相來救拔有情,其中即有男身亦有女容,而此男女相只是方便應化,實際上並無性別之區。不過觀世音菩薩本身的大菩薩相,是大丈夫相。《華嚴經》裡就說:“勇猛丈夫觀自在”。

  那麼,為什麼我們熟知的觀音菩薩的形象確是女的呢?其實,早期佛教剛傳入中國時,觀音菩薩還是男身,最明顯的標誌就是脣上有一撇小鬍子。男身的觀音多現王子相,體格剛健、清貌秀骨,有的身披王族衣冠,有的神彩悠閒,無論是站還是坐都是男子的形象。但是到了唐代,以胖為美,觀音像的臉龐也漸漸的豐腴圓潤起來,雙眉也變得修長,變得紅脣秀鼻、黑髮披拂,面容更加俏麗,演變成了象徵慈愛的女性形象。到了宋代,觀音菩薩真正成了女相,元明之際,就成了典型的中國淑女形象。

  所以說,事實上觀音菩薩應該是男的,但是傳入中國以後,便由男變女了。

  觀音菩薩的故事

  很多人都知道觀音菩薩,卻不知道觀音菩薩的故事。

  古時候,有個國家名叫妙莊,國王是妙莊王。妙莊王和王后生了三個女兒,大公主整天濃妝豔抹;二公主整日輕歌燕舞、吃喝玩樂;三公主卻身著素衣,吃素食,讀詩文。

  妙莊王年紀大了,就想***來繼承王位,大女兒二女兒整日的花天酒地,不思進取,只有小女兒賢淑,聰慧異常,妙莊王便拿定主意,要讓她早日成婚,好繼承王位。

  妙莊王隔三差五就就給小女兒介紹物件,一會是宰相的大公子,一會又是新科狀元,但是都沒有同意。終於,妙莊王找著個首富,要給幼女當駙馬,可誰知她依舊不同意,向妙莊王表明了終身不嫁的決心。妙莊王聽此,甚是憤怒,不再顧及寶貝女兒的意願,堅決要她成婚。誰知馬上就要成婚了,女兒卻失蹤了。妙莊王立即下令搜宮,派人出宮搜查,直到半年後,踩在舟山桃花島的白雀寺裡,找到了已經出家為尼的三公主,法名妙善。

  妙莊王先是派大臣去勸說妙善,還俗回宮,卻不得。便用重金買通白雀寺的當家尼姑,要求其虐待妙善,以此讓她知難而退。妙善面對師姑的刁難,絲毫沒有退卻之心。終於在寒冬臘月裡,在雪地上的爬行過程中,漸漸的手腳麻木,栽倒在了山溝裡。幸得一白鬚白髮的老翁相救,乘著小船來到桃花島東邊的一個山頭結茅為蓬,以鳥獸做伴唸經修行。

  幾年之後,妙莊王又得知了妙善的蹤跡,御駕親征卻遭山上蛇蟲之阻,便下令燒山。只見妙善移身礁洞,妙莊王只能收兵回宮。回宮之後,妙莊王便突發奇癢,渾身長出膿瘡,訪遍名醫終不見好。忽聞一聲音告知與他:“想活命,快去南海普陀求你女兒!”他便立馬準備車船,來到礁洞前,祈求妙善賜他良藥。

  妙善端坐蓮臺現身妙莊王之前,折斷一臂,讓妙莊王拿去做藥引,便可痊癒。原來此時,三公主已位登三寶,成了救苦救難的觀世音菩薩。而她修行得道的荒山就是洛迦山,礁洞也就是現在的普陀山梵音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