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魏大將夏侯惇是誰

  夏侯惇是曹魏的大,很早就跟著曹操出兵各地,常年征戰,英勇無畏,擅長協助作戰。下面是小編蒐集整理的曹魏大將夏侯惇,希望對你有幫助。

  曹魏大將夏侯惇

  夏侯惇***?-220年***,字元讓,沛國譙***今安徽亳州***人,漢末三國名將,曹魏開國元勳,西漢開國元勳夏侯嬰的後代。

  少年時以勇氣聞名於鄉里。曹操起兵,夏侯惇是其最早的將領之一。多次為曹操鎮守後方,曾率軍民阻斷太壽河水,築陂塘灌溉農田,使百姓受益,功勳卓著。歷任折衝校尉、濟陰太守、建武,官至大,封高安鄉侯,追諡忠侯。夏侯惇一生雖多在軍旅,但仍不忘治學。他常親自迎師,虛心求教。他為人儉樸,所得賞賜全部分給將士。一生不置產業,至死家無餘財。

  夏侯惇吃眼睛事件

  可是有一個人做到了,而且還被傳為美談,還被詳細地寫進了中國四大古典名著《三國演義》中,那便是拔矢啖睛的三國曹魏時期的名將夏侯惇。

  夏侯惇拔矢啖睛這一情節是小說《三國演義》中的最引人入神的一環之一,說的是夏侯惇有一次遇到老對頭呂布的軍隊,結果咱們老夏當然事先士卒,與敵人大戰幾十回合,正在酣戰之時,只見對方漸漸處於下風,正要轉身逃跑,夏侯惇當然是窮追猛打,連忙追上去,不料卻中了對方的圈套,被一個叫曹性的一箭射中了左眼,頓時鮮血噴湧而出,老夏大叫一聲強忍悲痛,咬咬牙將射箭連眼珠子一起拔了出來。這還不算,更驚人的是,老夏竟然把血淋淋的眼珠子一把吃了下去。

  因為夏侯惇是個深受儒家文化影響的人,認為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損毀,那麼既然已經損壞了,那就只能吃下去,讓自己的身體器官回到自己的身體裡。這種極端的做法雖然有些難以理解,有些驚世駭俗,不瞭解中國古代文化的人一定覺得不可思議,但是在那個講究禮法的社會卻認為是合理的,是傳為美談的故事,所以才被完整地寫入古典名著中,影響了一代又一代中國人。

  曹魏大將夏侯惇的性格

  夏侯敦好學、專師,雖身在軍旅,也會親自迎接老師來講學。但為人剛烈,14歲時有人羞辱其師,他便將那人殺死。為人極重外表,每每照鏡看到自己盲了眼都會十分憤恨,將鏡子推往地上,更不喜歡被人叫自己“盲夏侯”。雖然他位高權重,但生性儉樸,一生淡泊,有多餘家財便會分及部下。

  夏侯敦忠心於曹操,當時各將領都受與魏的官號,只有夏侯惇仍受前的漢官官職,便上書希望曹操封他魏官,表明他是忠於魏。但曹操卻認為夏侯惇與他同為漢官,大家是友臣,夏侯敦怎能屈就魏的官號,夏侯敦便受任,可見他深得曹操重用、信任,在當時無人能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