臧宮的人物簡介

  臧宮是十七史百家將之一,也是東漢雲臺二十八將之一。臧宮在戰場上智勇雙全,平日則謹信質樸,因此很受朝廷重視任用。接下來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歡迎大家閱讀。

  

  臧宮***?—58年***,字君翁,潁川郟***今屬河南***人。東漢中興名將,“雲臺二十八將”之一。光武帝因蜀地剛剛平定,任命臧宮為廣漢太守以鎮撫之。十三年***37年***,朝廷增加臧宮的封地,改封他為酇侯。十五年***39年***,應徵召回京師,以列侯奉朝請,定封朗陵侯。十八年***42年***,被任命為太中大夫。

  建武十九年***43年***,妖巫維汜的弟子單臣、傅鎮等人傳播謠言,聚眾滋事。他們攻進原武城,劫持官吏百姓,自稱。朝廷派臧宮率領北軍及黎陽營將士包圍原武城。當時單臣等糧草豐足,漢軍幾次攻打,都未能攻克,士卒多有死傷。光武帝召集大臣諮詢方略,公卿、諸侯王都說應該懸重賞購求敵首。東海王***即後來的明帝劉莊***提出了不同意見。他說:“妖巫劫持吏民,其心不會長久。他們內部一定有因後悔而想逃跑的。只不過由於我們圍城太急,他們沒有機會出逃罷了!為今之計,最好是略緩城圍,讓他們得以逃出城去。一逃,有一個亭長就足可以擒獲了。”光武帝採納東海王的建議,命令臧宮撤出部分兵力,暫緩城圍,敵人果然分散逃出。臧宮等斬殺了單臣、傅鎮,平息了變亂。

  臧宮回京,升任城門校尉,又轉任左中郎將。後又出兵到武溪平亂。敵降而歸。臧宮在戰場上智勇雙全,平日則謹信質樸,因而很受朝廷重視任用。後來,匈奴飢疫連年,內部紛爭反覆。光武帝召見臧宮,問他對匈奴問題的看法。臧宮說:“願得五千騎以立功。”光武帝笑說:“常勝之家,難與慮敵,吾方自思之。”***《後漢書·臧宮列傳》***意思是說,你是常勝,不能跟你討論敵情,因為你根本不把敵人放在眼裡。建武二十七年***51年***,臧宮和楊虛侯馬武一起上書皇帝,建議北擊匈奴,刻石紀功。書中說:“匈奴貪利,無有禮信,窮則稽首,安則侵盜,緣邊被其毒痛,中國憂其抵突。虜今人畜疫死,旱蝗赤地,疫困之力,不當中國一郡。萬里死命, 縣在陛下。福不再來,時或易失,豈宜固守文德而墮武事乎?今命將臨塞,厚縣購賞,喻告高句驪、烏桓、鮮卑攻其左,發河西四郡、天水、隴西羌胡擊其右。如此, 北虜之滅,不過數年。臣恐陛下仁恩不忍,謀臣狐疑,令萬世刻石之功不立於聖世。”

  但光武帝長年寄身軍旅,頗厭武事,並且知道天下疲耗,人心思定,只想偃武息兵,與民休息,不想輕起邊釁,疲國困民。於是下詔書給臧宮、馬武,闡明自己的觀點。這封詔書,部分地表現了光武中興的思想基礎,對朝廷認識轉變影響至大,詔書說:“《黃石公記》曰:‘柔能制剛,弱能制強’。柔者德也,剛者賊也。弱者仁之助也,強者怨之歸也。故曰,有德之君,以所樂樂人;無德之君,以所樂樂身。樂人者其樂長,樂身者不久而亡。捨近謀遠者,勞而無功,舍遠謀近者,逸而有終。逸政多忠臣,勞政多亂人。故曰,務廣地者荒,務廣德者強。有其有者安,貪人有者殘。殘滅之政,雖成必敗。今國無善政,災變不息,百姓驚惶,人不自保,而復欲遠事邊外乎?孔子曰:‘吾恐季孫之憂,不在顓臾。’且北狄尚強,而屯田警備傳聞之事恆多失實。誠能舉天下之半以滅大寇,豈非至願?苟非其時,不如息人。”

  由於在這封詔書中,光武帝明確地表示了自己的看法,所以,此後,將領們再也沒有人提起用兵黷武之事了。明帝永元元年***58年***,臧宮去世,諡愍侯,其子臧信嗣。

  臧宮怎麼死的

  公元51年***建武二十七年***,臧宮和楊虛侯馬武一起上書劉秀,建議北擊匈奴,刻石紀功。但光武帝劉秀長年寄身軍旅,頗厭武事,並且知道天下疲耗,人心思定,只想偃武息兵,與民休息,不想輕起邊釁,疲國困民。於是下詔書給臧宮、馬武,闡明自己的觀點。這封詔書,部分地表現了光武中興的思想基礎,對朝廷認識轉變影響至大。由於在這封詔書中,光武帝明確地表示了自己的看法,所以,此後,將領們再也沒有人提起用兵黷武之事了。

  公元58年***永元元年***,臧宮去世,諡號愍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