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羲是誰_伏羲真的存在嗎

  伏羲是中國古代神話傳說中的大神,關於他的故事在中華大地上廣泛流傳,伏羲甚至被尊為中華民族的始祖。下面是小編蒐集整理的伏羲是誰,希望對你有幫助。

  伏羲是誰

  據中華姓氏圖騰記載,伏羲又作宓羲、庖犧、包犧、伏戲,亦稱犧皇、皇羲、太昊,史記中稱伏犧。是中華民族人文始祖。所處時代約為新石器時代早期,相傳為中國醫藥鼻祖之一。

  相傳其人首蛇身,與其妹女媧成婚,生兒育女,成為人類的始祖。又相傳他是古代華夏部落的傑出首領。伏羲根據天地間陰陽變化之理,創制八卦,即以八種簡單卻寓義深刻的符號來概括天地之間的萬事萬物。此外,他還模仿自然界中的蜘蛛結網而製成網罟,用於捕魚打獵。關於太昊伏羲氏的記載在古籍中常見,但又說法不一。

  在春秋戰國時期之後又有如《管子》、《荀子》、《商君書》等記載了伏羲的典籍,其中《繫辭下》記載伏羲功業最重:“古者包犧氏之王天下也,仰則觀象於天,俯則觀法於地。觀鳥獸之文與地之宜,近取諸身,遠取諸物,於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類萬物之情。作結繩而為網罟,以佃以漁,蓋取諸離。包犧氏沒,神農氏作,……神農氏沒,黃帝堯舜氏作,通其變,使民不倦,神而化之,使民宜之。”

  在這之後的典籍如《太史公自序》、《漢書》、《帝王世紀》、《修晉書詔》等,關於伏羲的記載越詳細,伏羲功業越卓勳,在古帝王世系中的地位越高。這說明,在傳世的古代典籍中,伏羲經歷了一個從無到有,從神到帝,對伏羲的記載從凌亂到系統的衍化過程。

  伏羲是真的存在的

  認為歷史上確有伏羲其人的觀點自古即有,《帝王世紀》是一部專述帝王世系、年代及事蹟的史書,所敘上起三皇,下迄漢魏。三皇首列伏羲,言伏羲功業:“繼天而王”“作八卦”“造書契”“作瑟三十六絃”“制嫁娶之禮”“取犧牲以供庖廚”等。

  《帝王世紀》把伏羲當作一個古帝,甚至將伏羲的出生地、所都之地、在位多少年都一一指出,謂其生於"成紀","都陳","在位一百一十年崩"。後人考證成紀在今甘肅天水,陳在今河南淮陽。今天水市還有伏羲廟等建築群,淮陽則有伏羲陵等古蹟名勝。

  民族考古學家宋兆麟在綜合研究了古籍記載與民俗資料後得出結論:伏羲是遠古時代的傑出人物,是氏族部落首領、發明家和巫師。伏羲因生活在農業發明以前,可能對漁獵工具和技術的改進有過重大貢獻。

  宋兆麟在1999年出版的《中國生育信仰》提到:從漢代畫像石上伏羲的形象看,伏羲呈人首蛇身,此形象說明當時已進入圖騰時代,處於母系氏族社會的早期。在當時生產力極端低下的條件下,人們依靠群體的力量而生存,氏族部落首領是血緣紐帶和群體力量的體現者,他們死後就成為氏族部落的祖先神和神話中的人物。

  中國權威期刊《文物》2008年第4期發表了2005年全國十大考古發現之一高廟文化遺址的出土物――石質人頭像。十多年來,一些專家對其進行了考證,著名人文歷史學家林河認為,其上面的原始文字是“月幹母”,石雕為月亮女神。有學者考究後認為其文字確係中國最早文字,但不是“月幹母”,而是伏羲女媧的名字;石雕不是月亮女神,而是伏羲女媧合體神像。

  伏羲是虛構的不存在的

  相比而言,近現代學者中認為伏羲只是一個虛構人物的觀點更佔上風。有些學者指出造成確有伏羲其人這種誤解的主要原因,是由於一些古代學者錯把神話當作了歷史,不過他們又認為通過對這些神話的梳理和研究,可以加深對史前社會一般特徵的認識。

  如呂振羽的《史前期中國社會研究》認為"伏羲"在時間上是魚畋經濟社會的反映;徐旭生所著的《中國古史的傳說時代》則認為伏羲是上古時代苗蠻部落集團的一個名號;聞一多著《伏羲考》,以為伏羲乃古代南方苗民的蛇圖騰;作者劉堯漢的《中國文明源頭新探--道家與彝族虎宇宙觀》認為伏羲乃遠古時西北、西南山區羌戎虎氏族部落的圖騰名號或其首領名稱;朱炳祥的《伏羲與中國文化》認為"伏羲是一個包羅永珍的文化符號"。

  根據上述的各種文獻記載,由於時代太久遠,伏羲是否確有其人還是沒有令人信服的確鑿證據,歷史上是否有伏羲這個人只能各位看官自行判斷了。不過伏羲這位人類的始祖,傑出的人類領袖,將繼續被人們世代敬仰和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