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歷史會考知識點

  高中歷史會考是對高中學生基本歷史知識、學科能力、素養等進行的較為全面而重要的考核。接下來小編為你整理了,一起來看看吧。

  :王權與教權

  一、王權與教權相互利用

  1、丕平篡位建立加洛林王朝 751年,在教會的支援下,丕平在法蘭克貴族集會上廢黜墨洛溫王朝末代君主,自立為王,建立加洛林王朝。丕平篡位開創了教皇干預世俗君主廢立的先例。

  2、丕平獻土 丕平即位之初,為了酬謝教會相助,兩次遠征義大利,把所奪鎝的羅馬周圍地區交給教皇統治。此舉奠定了教皇國的基礎,並使羅馬教會掌握了世俗權力,影響深遠。

  3、查理加冕 查理帝國時期王權與教權的關係進一步密切,查理加冕稱帝,體現了“君權神授”的古老原則,教權和王權各有所得。

  二、王權與教權相互鬥爭

  1、卡諾莎覲見史實

  ***1***11世紀末,德皇亨利四世與教皇格列高利七世之間的主教授權之爭使對抗趨於白熱化.

  ***2***1077年,亨利四世迫於國內形勢,俯首屈服,請求格列高利七世寬恕。格列高利七世最終同意恢復亨利四世的教籍和統治權。

  2、卡諾莎覲見影響

  卡諾莎覲見表明,當時教皇已完全擺脫了世俗君主的控制,並具備了與之抗衡的能力。其後教權不斷增強,13世紀達到極盛,教皇基本上實現了對西歐教會的集權統治,羅馬教廷也成為西歐封建統治的國際中心,處於至高無上的地位。

  三、王權的衰落

  1、阿維尼翁之囚史實 1309年,在腓力四世的壓力下,新教皇將教廷從羅馬移至法國南部小城阿維尼翁,教皇事實上成為法國國王的人質。

  2、阿維尼翁之囚影響 此後,教權急劇衰落,教皇對西歐各國事務干預能力明顯下降。各地教會基本上都依附於世俗政權。

  :古代兩河流域

  一、王國的更替

  兩河流域的地理位置:兩河流域是指亞洲西部底格里斯河與幼發拉底河流經的區域,古希臘人稱之為“美索不達米亞”,意為“兩河之間的地方”。基本上位於今天的伊拉克共和國境內。

  二、楔形文字和《吉爾伽美什》:蘇美爾人發明楔形文字,這是迄今為止被發現的最古老的文字之一,也是古代兩河流域最主要的文化成就。

  三、《漢穆拉比法典》

  1、作用 更有效地規範王國的社會秩序,進一步鞏固王國的統治。

  2、歷史價值***1***是目前已知的世界歷史上第一部比較完備的成文法典;***2***是瞭解和研究古巴比倫王國曆史寶貴的第一手文獻。

  :古代埃及

  一、法老的專制統治

  古埃及的地理位置:古埃及位於非洲東北部,其地理範圍與今天的埃及大致相當。

  二、金字塔與來世信仰

  1、金字塔是古代埃及法老為自己修築的陵墓,其中最負盛名的是胡夫金字塔和哈夫拉金字塔。獅身人面像矗立在哈夫拉金字塔旁邊。

  2、金字塔是古代埃及法老專制權力的象徵,向世人展示了法老至高無上的權威。也是古埃及人來世信仰的具體體現。

  三、象形文字:

  古埃及人在公元前3500年前發明了象形文字

  :古代印度

  一、吠陀時代與種姓制度

  1、四大種姓:婆羅門***宗教貴族***、剎帝利***世俗貴族***、吠舍***平民***、首陀羅***奴隸***

  2、特徵:四大種姓職業世襲、內部聯姻、排斥外人,各自的法律地位、社會權利和宗教生活均不相同。

  二、佛教的創立和發展

  1、創立:公元前6世紀,悉達多在印度創立佛教。2、經典:佛教經典數量龐大,總稱為大藏經。主要內容有經藏、律藏、論藏三部分組成,因此又稱為三藏經或三藏。

  3、傳播:公元前3世紀,印度佛教臻於鼎盛,開始向東亞和東南亞傳播,逐漸發展為世界性宗教